-
1 # 超能網
-
2 # 楊劍勇
截至3月21日,蘋果市值還沒有重回全球第一,只是在盤中一度超越微軟,截至收盤還是低於微軟。蘋果市值9200億,而微軟市值則為9223億美元。
儘管蘋果市值再次進入9000億美元,但相比此前高位跌幅為18%,但微軟則創出歷史新高,且距離萬億美元近在咫尺,市值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這將是美國第三家邁入萬億美元大關的科技企業。
昔日王者再次逆勢成為全球市值第一,背後核心在於微軟成功轉型,雲服務業務突飛猛進以及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推動微軟成功登頂世界之巔。2019財年第二季度,微軟營收同比增長12%至325億美元,其中企業級雲業務表現強勁,且Azure同比增長76%,帶動整體智慧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至94億美元。微軟企業級雲業務收入突破90億美元,主要受益於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包括零售、金融和醫療等各行業。
昔日以作業系統為核心的軟體服務已經轉變為世界級的平臺企業,以雲、IoT和AI助力全球數字化轉型,Azure遍佈全球的資料基礎設施,以及AI、IoT等智慧技術為企業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援。此外,為提供物聯網易用性,諸如Azure IoT等服務幫助製造商實施工業4.0,並在未來幾年投入50億美元支援物聯網創新。
特別面向工業製造方向,製造業作為物聯網的最大應用場景之一,從材料採購、庫存到生產流程優惠,從裝置監控到工業安全管理,透過遍佈各個角落的感測器和自動化相結合,製造商在部署物聯網後提高效率和提升盈利能力。包括ABB、通用電氣和西門子等工業巨擘都在利用Azure開發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在物聯網方向大舉進攻,也將推動微軟雲服務進一步增長,帶動整體營收。
此外在眾多領域世界財富500強企業有90%有采用微軟雲,在汽車行業,大眾透過微軟提供的 Azure 等平臺支援來建立專有云並最佳化服務;在金融服務業,貝萊德與微軟一同運用雲和 AI ,為退休人員經濟保障建立新的解決方案,基於微軟雲服務的應用無處不在。
在人工智慧方向,隨時物聯網部署規模日益擴大,使得AI技術廣泛應用至各行業,推動全球數字時代邁進了智慧新時代,依據麥肯錫給出的資料顯示,至2025年人工智慧應用市場總價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到2020年將會有85%的企業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微軟作為人工智慧領頭羊,在AI領域深耕28年。
-
3 # 西格瑪的化學
蘋果市值回到全球第一高,只是暫時的,投資者錯誤地認為蘋果手機降價就可以搶回失去的市場,所以又把蘋果股價推高,這是誤判,忽略了市場競爭格局而做出的誤判。比蘋果值錢的公司有好幾個。三年前我就有預判,蘋果會下滑。微軟和谷歌比蘋果值錢,蘋果不會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
接下來蘋果要公佈的財務報告,會使蘋果股價大跌,保不住第一市值的位置。
蘋果競爭力可以分開兩點看。兩點都做不到世界第一,它的市值不會世界第一。
蘋果第一個競爭力,硬體競爭力,蘋果手機的銷量,多年連續下滑,今年降價銷售也不能改變下滑的趨勢,只是降低銷量下滑的速度,2019年一季度,因為蘋果手機售價大幅下調,而供應商的價格原本就被蘋果壓縮到極限,沒有下調空間,所以,蘋果一季度硬體銷售的利潤,會大幅度下降,銷量與售價同步大幅下降,銷售收入遭遇戴維斯雙殺。0.7*0.9=0.63,這就是37%的下滑,相當厲害。
蘋果手機的第二個競爭力,作業系統,作業系統要分別與谷歌以及微軟對比。1,微軟與蘋果沒有作業系統的競爭,但是在兩個公司股票估值的時候,可以參考兩個公司的作業系統佔有率,顯然,地球上的電腦作業系統都是微軟,蘋果作業系統非常不好用,我們辦公室就有一臺蘋果電腦,躺在那睡覺半年沒開機,蘋果電腦一臺價格等於幾臺別的牌子的電腦,又貴又沒用,這是多大的浪費!!全世界電腦作業系統都是微軟的。2,與谷歌相比,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安卓系統是蘋果系統的幾倍,而且,安卓系統不斷吃掉蘋果的份額。
微軟操作並不像蘋果系統那麼雁過拔毛地收APP入場費,APP開發者,只要想申請進入蘋果App Store讓蘋果使用者下載,就得向蘋果公司交錢,這是下載費用,蘋果投資者認為這才是未來蘋果盈利的主要來源。如果微軟也是這麼做,電腦上的下載,對每一個軟體都收下載費用,可以收的費用遠遠高於蘋果能收的費用,因為APP開發,是透過微軟作業系統完成的,微軟對APP開發者的影響力,大於蘋果。微軟的潛在盈利增長空間,遠點高於蘋果,只是微軟比蘋果有底線,不會幹啥都是收費這種事,蘋果公司是無底線地從蘋果使用者身上變現。
安卓系統對APP開發者收費,那麼多的安卓使用者,收費空間遠遠高於蘋果,所以,谷歌的潛在盈利空間,也是遠遠高於蘋果。
股票市值體現公司未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從前面的對比看,谷歌與微軟的潛在盈利能力都高於蘋果,而蘋果的硬體又是走下坡路,甚至可能被擠出市場,到時候全世界只有美國一部分人用蘋果手機。所以蘋果硬體和軟體都不會是世界第一。市值不會是世界第一。目前,蘋果投資者並沒有完全看清這個形勢,所以幻想蘋果未來還是很賺錢,所以推高蘋果股價。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蘋果的衰落,2018年蘋果大幅下跌,市值變成了第三名,已經讓不少會思考的人明白了蘋果股價沒那麼值錢,所以到依靠新進的不明白的投資者,才花了更多時間將蘋果的市值推上去,大半年了,才超過微軟,以後越來越多的人明白我說的蘋果所處的競爭格局,會放棄蘋果的股票,蘋果的市值會下滑,將來會遠低於微軟市值。
蘋果投資者都是帶著對喬布斯的情懷去投資庫克,這是錯的。庫克不是喬布斯。喬布斯追求美感,庫克追求錢感。
市值第一不會是蘋果,因為微軟明顯比蘋果值錢,谷歌也比蘋果值錢,況且還有個亞馬遜崛起。
回覆列表
去年8月份蘋果公司的市值首次達到了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最高時市值超過了1.1萬億美元。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新一代iPhone XR/XS/XS Max上市後沒有達到預期中的熱銷,蘋果CEO庫克在公開信中下調了2019財年Q1季度業績,iPhone賣不動的訊息重挫蘋果股價,當天市值就損失了750多億美元,市值一度跌到7000億美元以下。如今幾個月過去了,蘋果的股價又漲回來了,雖然iPhone銷量還是個問題,但是分析師們紛紛上調蘋果股價目標,因為蘋果很快會推出流媒體服務。
蘋果公司的股價在去年10月份達到了歷史新高的233美元,市值超過1.1萬億美元,那個時候iPhone新機剛剛釋出,還沒有傳出銷量不佳的訊息,直到今年1月份庫克發了一封致股東的公開信,宣佈大幅下調了2019財年Q1財季,也就是日曆年去年Q4季度的營收預期,正常情況下這個季度是蘋果銷量最大、營銷最強的季度,早前蘋果給出的預期是當季營收在890-930億美元之間,毛利率38-38.5%,不過庫克給出的最新預期是營收840億美元,毛利率38%,相比此前的預期大幅下滑,這在蘋果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庫克給出了iPhone銷量下滑的多個原因,包括iPhone新機出貨時間(去年iPhone X上市延期,集中在2018年Q1季度上市)、強勢美元的匯率影響、新品過多帶來的供應鏈限制、新興市場表現疲軟等等,大部分因素都在蘋果預期內,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大中華區。
中國經濟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放緩,政府報告的9月份增長率是過去25年中第二低的。庫克認為中國的經濟環境受到了與美國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進一步影響,不確定性的增加不僅會影響經濟環境,也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隨著時間推移,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及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也在下降,大中華區智慧手機市場的下滑特別明顯。
這封公開信之後,蘋果公司股價暴跌10%,當天就損失了大約750億美元的市值,市值跌到了6700多億美元,創造了2013年來的新低。
不過隨後的兩個月中,蘋果公司的股價也一直在慢慢回漲,週四的時候股價漲到了195美元,蘋果市值達到了9257億美元,已經超過了最近風頭正勁的微軟公司,後者是指約為9236億美元,至此蘋果市值重返全球第一了,只是這個第一併不穩,微軟、蘋果的市值還在膠著中,對蘋果來說這次的第一也是象徵性的。
蘋果股價為何一直在漲?首先是美股自從去年底暴跌之後已經恢復上漲,這段時間科技公司的股票都在漲,而且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越來越有緩和的可能,雙方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對股市大環境很有利。
對蘋果自己來說,雖然iPhone的銷量還是個問題,但分析師們似乎已經習慣這個問題了,開始尋找蘋果新的增長點,Needham、花旗銀行等多個投行機構都發表了看好蘋果的報告,將蘋果的目標股價從170、180美元增加到了220、225美元以上,並給予買入或者強力買入的評價。
這些分析師看好蘋果的理由主要是蘋果的生態系統,而蘋果即將在3月25日舉行的釋出會也是一個重大利好,因為蘋果預計會在這次釋出會上宣佈推出流媒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