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動盒子

    一、背景

    剛需:醫療健康同“衣食住行”一樣,都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層面的生理性需求,人類社會只要還存在,就存在對醫療健康的需求。

    痛點:病患對於醫療健康的訴求,在當下的醫療服務背景下,常常無法得到很好的滿足,從診前、診中到診後都存在著大量的待最佳化點。

    高頻:從整體醫療環境來看,人們對於醫療健康的訴求是一個高頻的需求,任何時刻,我們去醫院(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醫院)都會人滿為患。

    這個行業是具備剛需、痛點和高頻的一個行業,是一個完全具備網際網路介入條件的重要行業。

    二、核心本質

    當前醫療環境的現狀以及核心問題是怎樣的呢?

    1. 現狀

    我們從醫療資源的供應和醫療服務的需求這兩個角度來分析當前醫療環境的現狀。

    (1)醫療資源的供應環節

    中國醫院資源具備典型的地域性特點:大型城市擁有更多更高醫療水平的醫院,中小型城市擁有較少的醫院,縣城鄉鎮醫院更少且醫療水平很低。中國醫生資源跟隨醫院分佈而同時具備地域性特點。同時整個醫生資源集合還具有“金字塔正三角型”的人才結構特點,高水平經驗豐富的專家型醫生位於正三角型頂部,人數稀少,資源珍貴,醫療水平較低經驗較少的醫生相對較多,但這部分群體醫療水平和經驗能力相對不足。不管是醫院資源還是醫生資源,相對整體社會需求,醫療資源都是較少的。

    小結

    醫院資源和醫生資源相對較少。醫院資源具備地域性特點,因地域分割造成醫院資源的割裂。醫生資源的人才模型類似“金字塔結構”,經驗豐富的專家醫生較少,同時兼具地域性特點。

    (2)醫療服務的需求環節

    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沒有地域性,這是個普適性的需求。同等條件下,患者都渴望來尋找更好的醫生和醫院就診。

    2. 核心問題

    醫療資源的供應跟醫療服務的需求嚴重不匹配,需求遠大於供應,行業供需關係嚴重失衡。

    基於當下現狀和核心問題,當我們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來嘗試最佳化醫療環境,我們需要做什麼,核心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的核心本質是:

    最佳化行業產業鏈的供需關係,努力促進醫療資源供應和醫療服務需求之間的供需平衡。

    三、如何做?

    為了解決醫療資源供應和醫療服務需求之間的供需平衡,那麼就需要從供、需兩方面下手。

    增加醫療資源供應。緩解醫療服務需求。

    1. 增加醫療資源供應

    從現狀問題著手,如果要增加醫療資源供應,會有哪些方式呢?

    我認為有以下4種方式:

    打破地域性醫院資源割裂。提升醫生的醫療水平能力。增加醫院供給量。增加醫生供給量。

    針對上面4個方式,下面來做具體分析:

    (1)打破地域性醫院資源割裂

    這個非常難,需要結合國家政策的支援和導向,協同大醫療集團、大資本集團,透過對醫療資源的資本介入、投後管理和運營,實現高水平醫院資源向二三四線城市的傾斜、增加二三四線城市高醫療水平的資源供給、加強基層全科醫療的覆蓋率。

    這其中手段可能包括:

    透過國家宏觀層面的扶持、地方政府政策扶持、資本介入等方式來實現對當前相對薄弱的地域醫療資源的兩種方式提升:

    醫療條件的硬性提升:這個相對簡單,有資本介入和政策扶持會有較快的改善。醫療條件的軟性提升:這個則要透過人才流動、人才引進等方式來改變,相對困難。

    上述手段能夠實現的基礎條件是:

    國家政策支援。資本投後有一定的產出。有實際條件促進醫療人才的流動。

    這種模式下,國內做的比較好有愛康醫療集團,透過對各地域醫院資源的投資、整合、投後管理和再運營,在一定程度上為某些城市增加了好醫院、好醫生的資源供給。

    此外,除了直接將好的醫院資源物理性的下沉到二三四線城市外,還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技術來實現“軟性的醫療資源下沉”,如:

    基於實時影片的遠端診療:這種可以透過實時影片技術實現遠端專家對不發達地區的醫療指導、線上會診、遠端輔助等功能。

    醫患線上溝通的輕問診模式:透過線上溝通,在一定量的情景下解決患者的某些問題。

    然而,這種“軟性的醫療資源下沉”的方式,無法從根本性解決醫療資源地域性割裂的問題,只能一定量的起到輔助和緩解的作用。

    2. 提升醫生資源醫療水平能力

    這個是目前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最常聚集的地方,這個大方向又包括很多細分的產品場景,如:

    (1)對醫療效率提升的場景

    這種場景下,透過各種to 醫生的工具或系統來提升醫療效率,增加醫療準確性,降低醫療難度,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在這部分場景下,也會衍生出很多產品機會,如:

    醫生輔助診斷系統

    基於網際網路的最新科學技術,如各種人工智慧的技術,包括大資料分析、NLP、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多維度搜索等方式,實現對醫生診斷做輔助,如影像學材料的分析、臨床知識圖譜、病歷智慧ICD編碼歸檔、疾病多學科決策支援系統等。

    這部分場景的本質是將現代醫學的詢證邏輯、現存的醫療資料和醫療知識、影像學材料、病歷等基礎內容,同計算機技術結合,實現智慧化醫生輔助診斷系統來提升醫療診斷效率。

    這部分國內的依圖醫療做的很好,旗下多個產品已經進入多家三甲醫院,並進入了實際的臨床場景做實際應用。

    而且透過科技對這個場景的深度介入,將非常有效和實用的幫助到醫生的臨床診斷,對於推動醫療效率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和實質化的意義。

    醫生工具

    為醫生提供常見的工具,如藥品查詢、藥品配伍禁忌、疾病百科之類的工具,來減少醫生重複性或人工的工作,支援醫生更好的專注於核心的醫療業務。

    如丁香園的用藥助手、杏仁的臨床顧問等都是這種方向的產品。

    (2)對醫生專業能力提升的場景

    這種場景下,主要是針對醫生再學習的場景,透過給醫生提供再學習的路徑來提升醫生的醫療水平,從而提升“醫生金字塔型人才結構”中塔頂的人才數量,來增加優秀醫生的供應量。

    這部分主要路徑有:

    醫療專業知識庫。醫療專業學術會議。醫療專業論文、期刊、影片、公開課、科研機會等。

    這也是國內丁香園持續在做的事情,透過計算機技術基於網際網路來構建專業內容,透過專業內容的構建來明確醫生晉級學習的路徑。這種方向的產品非常有意義,對於醫生的自我提升和再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醫生能力的自我提升,也會一定程度上提升國內優秀醫生的供應量。

    3. 增加醫院供給量

    醫療最落地的方式還是患者去線下醫院或診所做實際診斷和治療,這個過程是線上網際網路工具所無法替代的。明確了醫療的落地方式,這部分就相對容易理解了。

    增加醫院供給量是相對直接的方式,這部分也很難,需要政策和資本的聯合推動,這也是近些年一些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紛紛線上下構建“網際網路醫院”的核心原因。

    比如:微醫、企鵝醫生、丁香園都紛紛線上下構建自己的全科診所或網際網路醫院,他們做的事情也是在逐漸接近醫療的本質,線上的工具可以一定量的解決患者的需求,但患者核心需求的解決還是要落地到線下醫院裡面。

    4. 增加醫生供給量

    這部分是個社會化的問題,醫生的培養是相對漫長和非常專業的過程,整個過程必須科學嚴謹。

    目前看上去也只能透過國家趨勢的引導、意識形態的孵化,提升民眾,尤其是入學的大學新生對於醫療專業的認可度,從而增加醫療專業的擇業人數,從而從基礎上解決醫生供給量的問題。

    5. 緩解醫療服務需求

    上面講了從供給側如何最佳化供需關係,這部分試圖從需求側來做供需最佳化,我簡單分析一下:

    緩解醫療服務需求的核心本質是減低患者數量,降低患者數量的核心本質是降低疾病的發病率,降低疾病發病率核心本質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從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上面來講,有幾個手段:

    提升新生兒的身體健康。透過基因檢測、篩查等技術提前預知居民疾病風險,並提前處理風險。對大眾進行科學的健康保健的知識宣教,讓居民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從而降低發病率。

    這幾個環節,都可以降低疾病發病率,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也有一些企業是圍繞這個部分來展開業務,比如華大基因從基因層面的健康介入、一些內容平臺對公眾的健康保健知識的宣教等。

    四、例行總結

    本文針對“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做了簡單的思考,比較粗略。

    這個行業有著巨大的前景和宏大的未來,後續也會繼續思考和分享,本文也僅僅是針對“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第一篇文章。

    後續會針對該行業當前現存的網際網路模式,某些特定模式特定產品的思考、某些產品的最佳化建議、看好的產業方向、不看好的產業方向等內容著手,做繼續的思考和總結,並會及時分享思考和總結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宇宙來源,目前科學上除了大爆炸理論以外,還有別的科學理論和假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