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蒼耳子78413762
-
2 # 驍勇34
這個問題挺嚇人!
人類能在千萬個物種中脫疑而出,肯定就因為這固定的“特殊”染色體。多一個,可能看不到現在的我們。少一個,可能現在的地球還是恐龍的天下,更談不上多一組了。如果多一組,要麼我們三頭六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要麼是另一種高智慧生物在吃我們的肉,或者我們比恐龍還大。最可怕一點,我們現在的模樣就是一隻恐怖的“異形”,滿口兩千多顆大大小小的利齒,一張開大嘴哈喇子洞穿鐵板,裡面還伸出一個醜陋噁心的小頭。得益於此,我們被外太空有正常染色體的“人類”拍成了幾部電影集《異形1、2、3、4、5》。
這絕對不是胡咧咧。人類能發展到今天,與固有的模式身體結構密不可分。可能因疾病去掉若干個零件並無大礙,可能因活命塞進身體若干個人造物件兒也能撐到死,但突然多出一組染色體那可不是好事。人為的那就是閒勁難忍胡扯羊皮,先天基因驚變那就是世界未日。從異變開始,一星期之內,一顆發展了五千年的地球文明將不復存在。一年後,地球變成了人間煉獄,到處是張牙舞爪的行屍走肉,十年後,與火星相撞。
這個結果,從後天算起……
-
3 # 河以西
大家都知道,人的體細胞中,有22對常染色體(男女無區別)和兩條性染色體(男為XY,女為XX)。人的生殖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其中22條為常染色體(男女一樣),1條為性染色體(男為X或Y,女為X)。染色體是細胞內具有遺傳性質的遺傳物質深度壓縮形成的聚合體,呈絲狀。其本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質的組合(即核蛋白組成的),不均勻地分佈於細胞核中 ,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脫氧核糖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DNA)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雙鏈結構,由脫氧核糖核苷酸(成分為:脫氧核糖及四種含氮鹼基)組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
也就是說一個正常人的體細胞內,除了性染色體,就只有22對常染色體。性染色體決定了人的性別,而這22對常染色體就決定了“人”這個基本體形。無論多一條或者少一條,都將改變人類的性狀!也就是說,這個個體,將可能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比如說,在農村,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做騾子。這種特殊物種就是由兩種不同生物,馬和驢配對兒雜交出來的物種。而馬的染色體數是64條,驢的染色體數是62條,馬的卵子染色體數是32條,驢的精子染色體數是31條,透過精卵結合發育成的新個體——騾子的染色體數是63條。
正常騾子的染色體因為是單數,無法配對,因此騾子無法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也就不能進行生育。因為染色體數目的改變,騾子既不能稱之為馬,亦不能稱之為驢。因為染色體數量的改變,物種已經發生變化。
還有就是大家知道的獅虎獸。獅子體細胞中有染色體38條,老虎體細胞中也有染色體38條,它們可透過有性雜交產生後代獅虎獸而獅虎獸在生物學上屬於異源二倍體生物,也是高度不育,這也說明,它的物種改變了。
所以,不論是什麼物種,它的染色體數目是既定的,染色體中的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DNA也是既定的。不論是數量上的變化,還是脫氧核糖核酸中基因的變化,都會改變生物的外在性狀。正是這些既定的基因決定了你自身的性狀,也決定了你自身的物種。隨著基因工程的不斷髮展,人類的各種遺傳疾病以及後天由於基因突變引起的各種疾病也在不斷的被避免和治癒。如果人類發現,並能徹底改變讓人衰老的基因,人類也可能真的會長生不老!
-
4 # 優生優育武醫生
這是一個假設性的提問,其實不用假設,因為確實存在。
細胞中的一組完整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助,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資訊,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或者說單倍體的一整套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當多出一組染色體,我們稱為三倍體。當少一組染色體,稱為單倍體。不論單倍體還是三倍體,都是不能分娩出存活的,單倍體通常在早孕期就發生胚胎停育,三倍體型在母體內稍微存活時間久一些,但後期查體亦會發現多發畸形。
-
5 # 趙凡丁201
答案:不可預測。
1丶決定動物類別的,如人之所以為人,狗所以為狗,不僅僅決定於染色體的數量。
2丶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打個簡單的比方,一組染色體猶如一組雙體列車的車箱。坐在車箱裡的旅客就是基因。
遺傳學家給基因下的定義為:載有遺傳資訊的DNA片段。每條染色體含有1一2個DNA大分子。DNA大分子呈雙螺旋結構,內有若干個基因。每個基因又含有成百上千的脫氧核苷酸。遺傳資訊就薀含在脫氧核苷酸不同排列序列中。
3丶此動物不是彼動物,主要決定於染色體內基因的組合。包括基因內蘊含脫氧核苷酸組成的遺傳秘碼丶苷酸數量丶位置丶排列的順序等。
4丶人類多出的這組染色體“車箱”裡,究竟坐的什麼樣客人(帶何種遺傳秘瑪的基因)?有多少位客人(基因)?誰坐在什麼位置?排列的序列是怎樣的?理論上會有若干種組合方式,決定人類會向若干個方向改變。
-
6 # 木星小太陽
人有兩組染色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雙倍體,如果多一組染色體變成三倍體,生殖細胞分裂時染色體不能平均分配,肯定會影響到繁衍。因為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三倍體生物,分析這個問題不如直接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香蕉,野生香蕉是雙倍體,是有籽的,透過人工培育改良成三倍體就沒有香蕉籽了。三倍體是可以導致不孕不育。
第二個是前一陣火遍全球的敖紋龍蝦。據科學家推測,某天,在德國的兩隻這種小龍蝦交配後,其中一隻的性細胞(卵子或精子)因為變異,多出來了一組染色體,產生了一個含有3條染色體的雌性變異胚胎,而就此誕生的小龍蝦竟然不僅沒有畸形,它還具備了神奇的功能——誘導自己的卵分裂成胚胎,也就是無性繁殖。自然地,這隻龍蝦的所有後代都有了同樣的能力。 所以三倍體也可以實現無性繁殖。
所以人類多出一組染色體,只能確定影響到繁殖,但是什麼影響就要看具體情況了,一切皆有可能。
-
7 # 58昌澤
這是一個假設問題,但從地球生命史發展看完全不排除這個可能成真,雖然人類如果在若干年後染色體多出一組,那多出一組染色體的新生物種群不應該叫人了,但我還是要恭喜人類啦,到那時無非出現兩個結果,但無論哪一個結果對人類都不應該是壞事。
先來看看染色體是什麼,它對生命有什麼做用。染色體是生物細胞內的某種核糖核酸,形態呈雙螺旋態,內含生物的遺傳密碼,以成對方式存在於生物體細胞核中。它所存貯的遺傳資訊一方面用於區分一個生命體的不同體細胞各自有什麼功能,比如一個人的肝細胞不同於面板細胞等,另一個功能是將這個物種的生物特性遺傳給下一代,以保證種群特徵的穩定。
不同物種染色體數目也不盡相同,以動物為例,馬有32對染色體,豬、貓都有19對,雞有39對染色體,大猩猩是24對,我們人類具有23對染色體,從中我們發現,染色體的數量不能反映該種群等級高低,你看人的染色體數在一般動物中數量屬中等水平,而人類顯然是目前地球生命最高階物種。另外染色體也不能靠數量區分不同物種,比方豬和貓都有19對。我們再縱向看,人和大猩猩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古猿,古猿的染色體數量也是24對,那再往前推呢?古猿最早可能源自於某種原始靈長動物,再早可能是某種哺乳動物、脊椎動物、海洋中的某種魚類、海洋中的某種單細胞生命……總之人類是地球上某種古老祖先經過數不清次數的分化、演進、進化發展來的,染色體數量在每一次的種群分化中或變化或不變化,人與古猿染色體發生了變化,但古猿分化的另一分支大猩猩就沒有變化,這又給我們一個提示,一個物種發生質的變化不一定染色體數量一定有變化,如猿到大猩猩,但染色體數量一旦有變化,那變化後的新種類一定發生了質的變化,人與古猿染色體數量就發生了變化。弄明白這些我們再回頭看題主的假設,若干年後,隨著人類生存環境變化,或者人類發展的需要,一旦我們人類發現下一代有了染色體數增加一組,那麼預示著一個新的物種從人類這個物種中分化出來啦,人類雖然誕出了一個新的物種,但自身並不意謂著種群滅亡,新物種也許能和人類共生,即使人類逐步滅亡,但沒有遺憾,人類同樣有了後代,從地球生命進化歷史看,每一次物種的演化漸進,都會向更高一級的生物端邁進一步,那不值得慶賀嗎?雖然不能再管這新物種叫人,但完全可用一個新名稱稱乎,可以叫“人上人”或叫“優人”等等。如果新物種“人上人”誕生同時人類還在延續,也不用擔心新物種容不下人類,你想一個更高文明的種群能夠容不下他們的祖先嗎?就好比如果今天地球上還有一支沒有進化到人類的古猿存在,我們人類會怎樣對待它們?我想將來人類演變出的更高文明的新物種,定會用他們更高的文明成果邦助人類過上更好的生活。
-
8 # 蒼耳子78413762
這樣的問題真不好答,這需要看多出什麼樣的染色體。從現存世界上看,人類剛好比猩猩之類靈長生物少了一對染色體。如果人類是猿進化的,那麼為什麼會進化少了一對染色體呢?答案是不知道。如果多了一對染色體,大機率的是人還是停留在猿的層面上,不會是人了。
-
9 # 驍勇34
這個問題挺嚇人!
人類能在千萬個物種中脫疑而出,肯定就因為這固定的“特殊”染色體。多一個,可能看不到現在的我們。少一個,可能現在的地球還是恐龍的天下,更談不上多一組了。如果多一組,要麼我們三頭六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要麼是另一種高智慧生物在吃我們的肉,或者我們比恐龍還大。最可怕一點,我們現在的模樣就是一隻恐怖的“異形”,滿口兩千多顆大大小小的利齒,一張開大嘴哈喇子洞穿鐵板,裡面還伸出一個醜陋噁心的小頭。得益於此,我們被外太空有正常染色體的“人類”拍成了幾部電影集《異形1、2、3、4、5》。
這絕對不是胡咧咧。人類能發展到今天,與固有的模式身體結構密不可分。可能因疾病去掉若干個零件並無大礙,可能因活命塞進身體若干個人造物件兒也能撐到死,但突然多出一組染色體那可不是好事。人為的那就是閒勁難忍胡扯羊皮,先天基因驚變那就是世界未日。從異變開始,一星期之內,一顆發展了五千年的地球文明將不復存在。一年後,地球變成了人間煉獄,到處是張牙舞爪的行屍走肉,十年後,與火星相撞。
這個結果,從後天算起……
-
10 # 河以西
大家都知道,人的體細胞中,有22對常染色體(男女無區別)和兩條性染色體(男為XY,女為XX)。人的生殖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其中22條為常染色體(男女一樣),1條為性染色體(男為X或Y,女為X)。染色體是細胞內具有遺傳性質的遺傳物質深度壓縮形成的聚合體,呈絲狀。其本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質的組合(即核蛋白組成的),不均勻地分佈於細胞核中 ,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脫氧核糖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DNA)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雙鏈結構,由脫氧核糖核苷酸(成分為:脫氧核糖及四種含氮鹼基)組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
也就是說一個正常人的體細胞內,除了性染色體,就只有22對常染色體。性染色體決定了人的性別,而這22對常染色體就決定了“人”這個基本體形。無論多一條或者少一條,都將改變人類的性狀!也就是說,這個個體,將可能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比如說,在農村,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做騾子。這種特殊物種就是由兩種不同生物,馬和驢配對兒雜交出來的物種。而馬的染色體數是64條,驢的染色體數是62條,馬的卵子染色體數是32條,驢的精子染色體數是31條,透過精卵結合發育成的新個體——騾子的染色體數是63條。
正常騾子的染色體因為是單數,無法配對,因此騾子無法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也就不能進行生育。因為染色體數目的改變,騾子既不能稱之為馬,亦不能稱之為驢。因為染色體數量的改變,物種已經發生變化。
還有就是大家知道的獅虎獸。獅子體細胞中有染色體38條,老虎體細胞中也有染色體38條,它們可透過有性雜交產生後代獅虎獸而獅虎獸在生物學上屬於異源二倍體生物,也是高度不育,這也說明,它的物種改變了。
所以,不論是什麼物種,它的染色體數目是既定的,染色體中的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DNA也是既定的。不論是數量上的變化,還是脫氧核糖核酸中基因的變化,都會改變生物的外在性狀。正是這些既定的基因決定了你自身的性狀,也決定了你自身的物種。隨著基因工程的不斷髮展,人類的各種遺傳疾病以及後天由於基因突變引起的各種疾病也在不斷的被避免和治癒。如果人類發現,並能徹底改變讓人衰老的基因,人類也可能真的會長生不老!
-
11 # 優生優育武醫生
這是一個假設性的提問,其實不用假設,因為確實存在。
細胞中的一組完整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助,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資訊,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或者說單倍體的一整套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當多出一組染色體,我們稱為三倍體。當少一組染色體,稱為單倍體。不論單倍體還是三倍體,都是不能分娩出存活的,單倍體通常在早孕期就發生胚胎停育,三倍體型在母體內稍微存活時間久一些,但後期查體亦會發現多發畸形。
-
12 # 趙凡丁201
答案:不可預測。
1丶決定動物類別的,如人之所以為人,狗所以為狗,不僅僅決定於染色體的數量。
2丶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打個簡單的比方,一組染色體猶如一組雙體列車的車箱。坐在車箱裡的旅客就是基因。
遺傳學家給基因下的定義為:載有遺傳資訊的DNA片段。每條染色體含有1一2個DNA大分子。DNA大分子呈雙螺旋結構,內有若干個基因。每個基因又含有成百上千的脫氧核苷酸。遺傳資訊就薀含在脫氧核苷酸不同排列序列中。
3丶此動物不是彼動物,主要決定於染色體內基因的組合。包括基因內蘊含脫氧核苷酸組成的遺傳秘碼丶苷酸數量丶位置丶排列的順序等。
4丶人類多出的這組染色體“車箱”裡,究竟坐的什麼樣客人(帶何種遺傳秘瑪的基因)?有多少位客人(基因)?誰坐在什麼位置?排列的序列是怎樣的?理論上會有若干種組合方式,決定人類會向若干個方向改變。
-
13 # 木星小太陽
人有兩組染色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雙倍體,如果多一組染色體變成三倍體,生殖細胞分裂時染色體不能平均分配,肯定會影響到繁衍。因為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三倍體生物,分析這個問題不如直接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香蕉,野生香蕉是雙倍體,是有籽的,透過人工培育改良成三倍體就沒有香蕉籽了。三倍體是可以導致不孕不育。
第二個是前一陣火遍全球的敖紋龍蝦。據科學家推測,某天,在德國的兩隻這種小龍蝦交配後,其中一隻的性細胞(卵子或精子)因為變異,多出來了一組染色體,產生了一個含有3條染色體的雌性變異胚胎,而就此誕生的小龍蝦竟然不僅沒有畸形,它還具備了神奇的功能——誘導自己的卵分裂成胚胎,也就是無性繁殖。自然地,這隻龍蝦的所有後代都有了同樣的能力。 所以三倍體也可以實現無性繁殖。
所以人類多出一組染色體,只能確定影響到繁殖,但是什麼影響就要看具體情況了,一切皆有可能。
-
14 # 58昌澤
這是一個假設問題,但從地球生命史發展看完全不排除這個可能成真,雖然人類如果在若干年後染色體多出一組,那多出一組染色體的新生物種群不應該叫人了,但我還是要恭喜人類啦,到那時無非出現兩個結果,但無論哪一個結果對人類都不應該是壞事。
先來看看染色體是什麼,它對生命有什麼做用。染色體是生物細胞內的某種核糖核酸,形態呈雙螺旋態,內含生物的遺傳密碼,以成對方式存在於生物體細胞核中。它所存貯的遺傳資訊一方面用於區分一個生命體的不同體細胞各自有什麼功能,比如一個人的肝細胞不同於面板細胞等,另一個功能是將這個物種的生物特性遺傳給下一代,以保證種群特徵的穩定。
不同物種染色體數目也不盡相同,以動物為例,馬有32對染色體,豬、貓都有19對,雞有39對染色體,大猩猩是24對,我們人類具有23對染色體,從中我們發現,染色體的數量不能反映該種群等級高低,你看人的染色體數在一般動物中數量屬中等水平,而人類顯然是目前地球生命最高階物種。另外染色體也不能靠數量區分不同物種,比方豬和貓都有19對。我們再縱向看,人和大猩猩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古猿,古猿的染色體數量也是24對,那再往前推呢?古猿最早可能源自於某種原始靈長動物,再早可能是某種哺乳動物、脊椎動物、海洋中的某種魚類、海洋中的某種單細胞生命……總之人類是地球上某種古老祖先經過數不清次數的分化、演進、進化發展來的,染色體數量在每一次的種群分化中或變化或不變化,人與古猿染色體發生了變化,但古猿分化的另一分支大猩猩就沒有變化,這又給我們一個提示,一個物種發生質的變化不一定染色體數量一定有變化,如猿到大猩猩,但染色體數量一旦有變化,那變化後的新種類一定發生了質的變化,人與古猿染色體數量就發生了變化。弄明白這些我們再回頭看題主的假設,若干年後,隨著人類生存環境變化,或者人類發展的需要,一旦我們人類發現下一代有了染色體數增加一組,那麼預示著一個新的物種從人類這個物種中分化出來啦,人類雖然誕出了一個新的物種,但自身並不意謂著種群滅亡,新物種也許能和人類共生,即使人類逐步滅亡,但沒有遺憾,人類同樣有了後代,從地球生命進化歷史看,每一次物種的演化漸進,都會向更高一級的生物端邁進一步,那不值得慶賀嗎?雖然不能再管這新物種叫人,但完全可用一個新名稱稱乎,可以叫“人上人”或叫“優人”等等。如果新物種“人上人”誕生同時人類還在延續,也不用擔心新物種容不下人類,你想一個更高文明的種群能夠容不下他們的祖先嗎?就好比如果今天地球上還有一支沒有進化到人類的古猿存在,我們人類會怎樣對待它們?我想將來人類演變出的更高文明的新物種,定會用他們更高的文明成果邦助人類過上更好的生活。
回覆列表
這樣的問題真不好答,這需要看多出什麼樣的染色體。從現存世界上看,人類剛好比猩猩之類靈長生物少了一對染色體。如果人類是猿進化的,那麼為什麼會進化少了一對染色體呢?答案是不知道。如果多了一對染色體,大機率的是人還是停留在猿的層面上,不會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