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愛思考
-
2 # 楚狂接與
唐朝皇帝日常主食吃湯餅和稻米,晚唐的時候連湯餅都不管飽。比如唐昭宗天覆二年“在內諸王及公主、妃嬪,一日食粥,一日食湯餅,今亦竭矣。”這個湯餅是麥粉為原料,做成餅再放到熱湯裡煮,唐朝從皇帝到平民主食都是吃餅。
而吃稻米則是一種奢侈行為,在唐朝北方只有富貴之人只能才能享受。倒不是說稻米有多好吃,而是稻米難得,算是奢侈品,所以吃的並不是味道而是那種炫富的感覺。
唐朝皇帝日常不怎麼吃肉,一般吃菜蔬和鹽菜。並且經常還頒佈禁令不準官吏食肉,但是提倡吃雞。
原因是雞比較小,容易吃完。而羊和豬都存在一個儲存問題。
皇帝和士大夫也不吃魚,這個主要是唐朝南北風俗差異。而且那時很多去腥味的佐料還沒傳入中國,所以確實不太好吃。
這裡要提一下唐中宗的燒尾宴,這是唐代宮廷美食的最高代表,是韋巨源拜官後獻給皇帝的。為什麼叫燒尾宴呢?傳說鯉魚躍龍門時,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燒掉才能變成龍,因此有升遷之意。燒尾宴現存菜品58種,烹調原料多大50種,水陸八珍,盡皆入選;菜品種類,葷素兼備,鹹甜並陳,點心尤為出色。不過這並不是日常飲食。
明代飲食的豐富程度比唐代進步太多,但是明朝皇上的選單豐不豐盛還得看自己。不過即使是簡樸如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有早膳十二道,午膳二十道。而他的兒子成祖朱棣居然更簡樸,日常飲食不過燌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之類,一個月不過豬肉七斤、羊肉六斤、鵝一隻、雞三隻而已。
但是慢慢的明代皇帝的膳食漸漸奢華起來,而到了萬曆年間皇室飲食種類繁多僅麵食一項就有六類五十一種,如八寶饅頭、菊花餅、紅瑪瑙茶膏等。一個月宮膳便要花費白銀一萬二千兩。
總的說來明朝皇帝吃的還是比唐朝皇帝要好多了。
-
3 # 東白啟明
不同的皇帝,口味不一樣,愛吃的東西也就不一樣。同時,隨著每個朝代政權的鞏固,呈現出初期皇帝的飲食簡單,中後期飲食奢靡的現象。唐太宗李世民的食譜就比較簡單,一碗米飯、燴竹筍、銀耳白果湯和另外配的一樣肉食。而隨著朝代的發展,宮廷制度的逐步完善,宮廷之中皇帝的飲食都有了成套的禮儀和規矩。唐朝宮中有專門掌管御膳的機構尚食局,屬殿中省,設定奉御、 直長、主食、主膳和食醫等官,由宦官擔任。唐朝宮中非常講究飲食的豐富、新鮮、衛生及養生作用,不但天下山珍海味可以隨時供應,而且食醫們會根據氣候節令搭配食譜,調配各種合適的食品供皇帝享用。但是,總得來說,唐代皇帝並沒有過分追求飲食上的奢華,因為他們那時都喜歡煉丹求仙,想長命百歲。
雖然唐朝的皇帝並不刻意吃,但身為皇帝,據天下所有為一已,想吃一下豪華的飯菜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如被五代陶谷牧在《清異錄》記錄下來的燒尾宴的菜譜,又名《韋巨源食譜》,令人咂舌不已。 裡面用的食材各種山珍海味,天上飛的,水裡遊的應有盡有,其製作方法複雜多變,據考證,當時宰相韋巨源進獻給唐中宗李顯的美味有128種之多,宴中有大菜、湯菜、麵點、酥點等,有吃菜也有看菜。這些菜多用牛肉、羊肉、魚肉、羊油、羊乳、羊內臟等做成,其中也有胡食,比如從西域傳來的天花畢羅等。燒尾宴中有些菜品至今都難以複製,也因此被視作中華宴席的最高境界。還有唐玄宗和楊貴妃愛吃的甘露羹、駝蹄羹等,如今在西安、北京一些高檔飯店裡還有經營。
明朝也許是由草根朱元璋打下的江山,皇帝吃的東西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不過是魚肉豬牛,多加調味品罷了。因為明朝宮廷菜的口味偏向於鹹、濃、厚、重。在明朝前期,由光祿寺為皇上做飯,光祿寺地位很高,主管官名叫光祿寺卿,從三品。但是光祿寺不好好幹,做得飯太難吃了。明朝謝肇淛說:“今大官進御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意思是說,如今光祿寺做給皇上吃的“御膳”,也沒什麼山珍海味的稀奇東西,不過是大魚大肉,然後猛燒猛煮猛加調料罷了。吃這樣的飯時間長了,皇帝就有了意見,到了明朝後期,就由太監部門負責為皇帝做飯了。當然並不是由太監親自做菜,真正負責操辦御膳的,是太監手下的家廚。從這一點上來看,明朝大多數皇帝還是比較節約的。當然了,也有一些皇帝在吃上面有比較特殊的愛好,如嘉靖皇帝,天天修道煉丹,非要“茹素”,可是真讓他吃素菜他也咽不下去,沒法子,太監們只好偷偷的在素菜裡摻上葷油、豬血給嘉靖皇帝吃。又如隆慶皇帝,最愛吃驢腸子,但聽太監說吃驢腸子一天就要殺一頭驢,很快就不吃了。
-
4 # 龍濤的海闊天空
炒鍋是宋朝時才有的,宋朝以後的人才能吃到炒菜,烹飪技法才越來越多,越來越成熟。
唐朝的皇帝吃什麼?炒菜肯定是沒有了,蔬菜上辣椒、西紅柿、土豆、洋蔥是沒有的。但是皇帝的飲食是很奢靡的,以肉食、珍奇野味為主。有專門的飲食機構尚食局。
很出名的有一道扒駝筋,這是唐玄宗、楊貴妃的菜。原料是駝蹄,價值昂貴,加上冬筍、香菇、松仁等原料熬製而成。
有宰相韋巨源的,由58道菜組成的燒尾宴。
有李德裕的李公羹,用珍玉、寶珠、硃砂、雄黃等煎汁。
有太平公主的渾羊歿,把大鵝放到羊肚子裡燒製。
主食大致是粥和胡餅之類的麵食。
明朝皇帝中朱元璋的飲食很簡單,都是很平常的食材。據說明朝的飲食機構光祿寺做的菜很難吃,都是雞鴨鵝豬肉,缺少蔬菜水果,沒有什麼稀奇東西。皇帝不愛吃,後來就由太監承辦。
主食是以麵食為主,各種麵食點心。
-
5 # 羽書遲
封建王朝大多定都在北方,以小米、小麥為主食,皇帝概莫能外。但北方很多官員富豪以吃大米飯為榮,所以皇帝很多時候吃大米。飯菜的話,皇帝能吃到的很豐富。
-
6 # 淪客人
貧窮限制了想象,像咱平頭百姓只能想象一下皇家玉宴了。在我們平常人的觀念裡,皇帝當然吃的是山珍海味了,一頓飯得一百多道菜,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我想皇帝也是人,他還是大多數時間吃的應該跟當時流行的飲食習慣差不多,只是製作更精,食材更美而已。唐朝都城在西安,地處北方。唐時代,餅是主食,佔據了重要的飲食位置,皇帝他也是人,所以我認為他也吃餅,不過這個餅可不是普通百姓的那麼簡單。據史料記載,餅的型別多種多樣,大概要幾十種。比如說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 混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等。在唐朝,糕是比較精美的主食,老百姓一般在節令的時候吃。 此外除了餛飩還有餃子。肉食已羊肉為主。唐朝人吃飯,還喜歡搭配水果,橘子、荔枝、琵琶、龍眼、梨、桃、棗、杏、李子、櫻桃都是當時常見的果品。明朝有個專門管皇帝吃飯的地方,叫光祿寺。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地道的南方人,所以明初的幾位皇帝的飲食有濃重的南方色彩,主食以米飯為主,烹飪方法講究清蒸,味清淡,不喜鹹。明朝人謝肇淛曾經說:“今大官進御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意思是說,如今光祿寺做給皇上吃的“御膳”,也沒什麼山珍海味的稀奇東西,不過是大魚大肉,然後猛燒猛煮猛加調料罷了。按照這種方法做出來的玩意,不就是傳說中的食堂菜麼?
-
7 # 蝦吃
先說說唐朝。唐人喜歡吃胡餅,這是西域傳過來的。把麵粉揉起來,一層面,一層羊肉,一層芝麻,一層羊油,擀好了之後用小火慢烤,烤至兩面焦黃羊油滲出即可。
宮廷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燒尾宴”,豐盛至極。燒尾宴包含:金鈴炙、光明蝦炙、通花軟牛腸、生進二十四氣餛飩、生進鴨花湯餅、同心生結脯、見風消、冷蟾兒羹、唐安餤、金銀夾花平截、火焰盞口、水晶龍鳳糕、雙拌方破餅、玉露團、漢宮棋、長生粥,等等。
唐人愛吃切鱠,類似現在日本的生魚片。唐朝人愛吃的切鱠,一般都是鱸魚、鯉魚、鱖魚和鯽魚,凡是剛出水的鮮魚,都能切鱠生吃。
再來看看明朝。明朝初期,朱元璋提出了“筵不尚華”的要求,身為開國皇帝,他常吃的是青菜豆腐和紅燒肉,不改平民本色。因為朱元璋和諸多將領大多是江淮和淮揚一帶人氏,所以宮廷的裡菜常見的有燒香菇、長壽菜、毛豆腐之類。
隨著經濟的發展,飲食也變得多樣。正月十五有冬筍、鴿蛋、魚蝦、龜鱉,開春了有涼糕餈粑,夏至入伏有馬齒莧,秋高氣爽吃螃蟹,重陽節吃兔子肉,飲菊花酒……到了明朝中葉,樸素的飲食作風煙消雲散,宮廷中做豆腐,已經不再用黃豆,而是以百鳥的腦髓釀成,奢侈至極。置辦宴席,要用全國各地的名產,如泰州鴨蛋、遼東金蝦、諸暨香狸、太湖大閘蟹,等等。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
8 # 不忘初心SY
隨著朝代的發展,宮廷制度的逐漸完善,宮廷中皇帝的飲食都有一整套禮制。唐代宮中設有專門負責御膳的機構——尚食局,設殿中省,設御宴、直長、主食、主膳和食醫等官吏。唐代宮中十分注重飲食的豐盛、新鮮、衛生和保健,不但天下山珍海味隨時可供應,而且食醫會根據氣候節令搭配食譜,調配各種適合皇帝享用的食物。
由於經濟的發展,飲食也變得多樣化了。冬筍、鴿蛋、蝦、龜鱉等,春餅有涼糕糕、夏至入伏馬齒莧、秋高氣爽吃蟹、重陽節吃兔子肉、菊花酒等,到了明朝中葉,已不再用黃豆,而是以百鳥的腦髓釀製。設宴時,要使用全國各地的名菜,如泰州鴨蛋、遼東金蝦、諸暨河狸、太湖大閘蟹等。
在中國古代,飲食應該是非常單調的,離我們越近的朝代,食物和蔬菜水果就越豐富。馬鈴薯、番茄、玉米、辣椒等人們喜愛的蔬菜,都是明清時期引進的。明、清以前,人們並不喜歡口福。
從前的皇帝是天下最大的食客,山中生地長得都可以吃。服務物件多了,廚師也是最好的。至於唐代、明朝的皇帝吃什麼飯?不必看菜譜也可以推算出幾十種菜,並根據皇上的個人口味突出重點。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愛吃牛肉和羊肉,以牛羊為原料製作的菜系就有十幾種。
明朝的飲食豐富程度遠勝於唐代,但明朝皇上的食譜豐盛不減,更要看自己。但即便是簡樸如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有十二道早飯、二十餐。而且他的兒子成祖朱棣竟然更加樸實,每天的飲食不外乎有羊肉、清蒸雞、椒醋鵝、豬肉等,一個月不過七斤、羊肉六斤、鵝一隻、雞三隻而已。
《清異錄》記載,五代陶谷牧所記載的燒尾宴,又名《韋巨源食譜》,令人垂涎三尺。其中所用的食材各種各樣山珍海味,天上飛來,水中游動,其製作方法錯綜複雜,據考證,當時的宰相韋巨源獻給唐中宗李顯的有128種美食,有大菜、麵點、點心、點心等,製作方法複雜多樣。
因此,其實唐朝,還有明朝對皇帝的飲食也十分講究。宮廷的飲食程式也比較的繁瑣,這隻掌管的機構也多,可以看出皇家對皇帝飲食的重視程度,所以說古時候的皇帝是個吃貨也完全不為過呀!
回覆列表
首先,唐朝距離今天太遙遠了。對於皇帝的飲食記錄下來的文字資訊太少了。我無從考究。明朝距今也有400來年了,明朝皇帝好像並不是御膳房提供的。御膳房這個專門給皇帝做飯機構,是清代創建出來的。所以歷史上有關於皇帝們飲食由誰來供應?留下來資料少之又少,好像也並沒有人做過專門的研究,現在唯一肯定的是御膳房是清代才有的。在滿清朝廷倒閉了以後專門伺候皇帝的御膳房,在民間落地開花,以北京市和瀋陽市為例,都御膳房的傳人在民間開辦的飯店稱為仿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