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76693354080

    紅樓詩詞中五排聯句中最好的一對。

    “寒塘”取於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詩:“蟬聲集古寺,鳥影渡寒塘”句及蘇軾《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橫江東來”一段。以“鶴影”隱湘雲將來孤居形景恰好,作者曾描寫她長的“鶴勢螳形”。下句“葬花魂”,本系黛玉事,“花魂”與“鶴影”也自然成對。葬花魂,用明代葉紹袁《午夢堂集·續窈聞記》中事,葉之幼女小鸞鬼魂受戒,其師問:曾犯痴否?女雲:犯——勉棄珠環收漢玉,戲捐粉盒葬花魂。師大讚。

    按照詩詞意境去論,冷月句不如寒塘句,因為葬字為主動之情感、已隔;而寒塘句,自然、無鋪墊,情卻於其中。

    此句解釋很多,看到一種不錯的。

    此句詩,大多說法是與黛湘的結局有關,而我卻總是想起菜根譚裡的那句“雁渡寒潭”。“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這是佛家語,大致是說永珍皆空,所有的人,事,都是隨緣聚散,不必執著強求。就像是好了歌中所唱,好也會了,了便是好。整個中秋聯詩,由前面的人間歡樂,轉向天仙的寂寥,用月的虛盈晦朔變幻比興世事消長,從“傳花鼓濫喧。晴光搖院宇”的熱鬧,轉入“壺漏聲將涸, 窗燈焰已昏“的寂靜,再逼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佳對。鶴渡寒塘,水映鶴姿翩,鶴去塘不留影;花好月圓,月照花顏美,花謝月不留魂。鶴已遠,花已謝,只有寒塘無波,冷月無聲。那些大觀園的女兒們,就是那鶴,那花,那賈府的赫赫繁華,也是那鶴,那花,賈府的雕樑畫棟坍塌了,如花的女兒也散盡了,可天地仍依舊,時間之輪仍滾滾向前......富貴又如何,美貌多情又如何?終不過是過眼煙雲,轉瞬即逝。  

    詩聯到此處,被妙玉截斷了。妙玉覺得詩句關乎人的氣數,詩句已顯頹敗悽楚之象,不能再這麼聯下去,於是自續下文,”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硬是把詩句扳回到繁華中。可惜願望是好的,但窮通聚散的規律不會因為詩句的改變而改變。賈府是註定要敗的,黛,釵,湘,妙等人也是註定了要四散飄零。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道出的是黛,湘自己的命運,也道出了眾人的命運。花魂鶴影空自去,冷月寒塘悄無聲。不管湘雲黛玉最後的結局如何,她們終究是在似水的時光中,仙鶴飛花般遠去了。但若反過來想,湘雲黛玉若是那寒塘與冷月,那麼她們對待那些來了又去了的美好,會是什麼心情?或許“英豪闊大寬宏量”的湘雲會在盪漾起幾圈漣漪後,歸於平靜了吧,正如寫她的那支曲子中說的“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但“情情”的黛玉肯定不會,到底是“淚盡而亡”了。 

    寫到這兒,忽想起日前關於“花魂”與“詩魂”哪個好的討論,現在看來,確實是“花魂”好,黛玉贊湘雲的“寒塘渡鶴影”,何等自然,何等現成,何等有景, 那麼她的對句也應該是這樣的。“花”,總是比“詩”要現成,自然,有景得多。冷月葬花魂,可以喻黛玉,喻眾女兒,甚至喻整個賈府乃至世事的興衰,而冷月葬詩魂,則只能喻黛玉了。

  • 2 # Tiekt鐵鐵

    我記得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是八月十五夜晚賈府慶祝之際,黛玉和湘雲兩個人出來聯詩,在湖邊,十三元的韻…… 後來妙玉出現,三個人去妙玉那裡喝茶,妙玉繼續把詩寫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路時代求職怎樣才能“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