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根拜祖

    由於孔聖人的特殊歷史地位,孔門一直以道德文章彰顯於世,為華人敬仰。事實上,數千年來,孔門出現了無數為人師表的道德楷模,家學淵源深厚啊。

    就像基因會突變,好門風不代表就一定不會出敗家子。西漢末年就出現了這麼一位令人不堪的孔門大學問家:孔光。

    一、初出茅廬

    孔光是孔子的十四世孫,他父親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父子倆都是當世今文經學的大家,桃李滿天下。孔光出生於漢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自幼隨父進京,跟隨父親讀書研學,學問長進很快,很小就名聲在外。20歲就做了議郎,拿600石的年薪,相當於今年副處級或者處級幹部了。

    之後,他被後來的丞相匡衡賞識,在匡衡推薦下,有提升為諫大夫,成為有參議朝政權的中級官員了。一個嘴上沒毛的小年輕跟一幫糟老頭子議論國政,想想都讓某些一輩子都熬不到這個地位的人鬱悶死,比如同時代的大學問家揚雄,混到60多歲才混到箇中散大夫。

    史書說,年輕的孔光剛正不阿,為人正直,即使對皇上也絕不曲意奉承,而是敢言直諫。很快他因此得罪了漢元帝劉奭,被貶為一個小縣令。血氣方剛的孔光乾脆拍屁股走人,摔了烏紗帽回鄉當教書先生去了。

    可以說,年輕時的孔光一點無愧於史書上對他的溢美之詞。

    二、再登朝堂

    大約在他35歲左右,孔光又再次回到朝廷,從此開始了他漫長的官宦生涯。應當說,孔光的能力絕對是一流的,他不光讀書好,辦事能力也超強,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皇帝讓他負責斷冤獄,教民風,濟災民,他很快對漢朝的法律制度,典章禮儀爛熟於心。

    此時的孔光還多了一份難得謹慎,以至於十幾年來,他工作從不出差錯,這太罕見了。謹慎到什麼程度,史書說他“觀舊事品式,明習漢制及法令,凡事守法度,修故事”。

    仔細品味一下,就是一切循規蹈矩,不越雷池半步,以此換得不出錯。史書上還記載了孔光的一則小故事:某天一家人閒聊,家人問他,溫室殿(皇宮內)裡都種什麼花了?孔光左顧而言他,故意裝聾作啞。皇家秘密,不能洩露。謹慎成這樣。

    此外,孔光還有一大進步,他分得清大小王了:對皇帝的恭謹那叫一個舒坦。但凡皇帝不滿意的話,即使不合他意,他也絕不頂嘴。

    為此他還有個令人感動的解釋:為了自己的名聲,讓皇帝背上過失,看起來忠直,實則大奸! 跟他年輕時完全相反,“孔大炮”變成了“孔滑頭”。

    “孔滑頭”讓漢成帝很舒坦,官帽子一頂比一頂靚,50歲時做了光祿勳,領尚書事,九卿之一,內朝官首領,遷御史大夫(副宰相),可謂步步高昇。 眼看就要登頂之際,發生了一件不大的事,一貫謹慎的孔光西糊里糊塗地摺進去了。

    大司馬王根、丞相翟方進、廉褒、朱博等主張立定陶王劉欣(成帝的親侄子),“昆弟之子猶子也”,“為其後者為之子也”,這是《禮經》上說的,尊聖人之教當立劉欣為嗣。孔光相中了中山王,按禮制,“立嗣以親”,中山王是成帝的親弟弟,從血緣上來講是最親的了,“兄終弟及”也是古人重要的繼承法。

    從不出錯的孔光說錯了一句話,坐電梯下樓了。有這麼嚴重嗎?一句錯話而已,本來就是朝議嘛,沒有反對意見還“議”個鳥?按說以漢成帝對孔光的信任不至於此,可但是,貶不貶孔光皇帝說了不算,皇后趙飛燕和昭儀趙合德姐倆說了算。這姐倆收了劉欣的賄選禮,同時收禮的還有王根(不排除朱博等)。

    什麼玩意!一本正經地引經據典,其實就是合起夥來玩孔光呢!人可悲的不是死,而是死了都不知道怎麼被玩死的!

    四、三起三落

    隔了一年,餡餅掉在孔光頭上,丞相翟方進死了,出缺了。可能漢成帝對上次耍弄孔光過意不去,決定補償一下,於是孔光又坐上了直升梯,登頂了。然後,漢成帝匆匆忙忙找他爹去了,漢哀帝劉欣即位。

    倒黴催的孔光不幸碰上了一頭“千年老妖”——漢哀帝的奶奶,一個粗鄙、淺薄、貪婪、惡毒的老太婆。孫子一上臺,老妖婆就不斷興風作浪,貶黜王莽等王氏家族的人,大封她孃家傅氏子孫,欺凌王太后,給自己加尊號......,把個大漢攪得昏天黑地,妖風凜凜。

    給孔光的罷官聖旨這麼說:輔翼先帝,出入八年,卒無忠言嘉謀,今相朕,出入三年,憂國之風復無聞焉......天下空虐,百姓饑饉,父子分散,流離道路......君無怵惕憂懼之意,對毋能焉。是以群卿大夫鹹惰哉莫以為意,咎由君焉......一句話總結:孔光,大漢天下就是被你這個混蛋搞垮的,元兇一個!估計孔光欲哭無淚!

    五、變質了

    好在沒多久,也就一年多時間,老妖婆掛了。這期間帝國丞相跟走馬燈似的換了又換,沒一箇中意,劉欣又想年起了“元兇”孔光,孔光再次回到朝廷,被任命為光祿大夫,給事中。

    同年,發生了一件大事:丞相王嘉被冤殺。事情的經過有點繞:廷尉梁相在審理東平王劉雲的案子過程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感覺這可能是件冤案,於是就下令重審。他的決定得到了尚書令鞠譚、尚書僕射宗伯鳳的贊同。

    本來這是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程式合法,可是漢哀帝劉欣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為啥呢?正趕上劉欣身體不好,自我感覺要掛,他就想:我這兒身體一出現狀況,怎麼著你們心思就活動了?想換根高枝了?“外內顧望,操持兩心”。於是就免這三人為庶民。

    幾個月後,劉欣病好了,大赦天下。丞相王嘉就對劉欣說,梁相三人還是很有才的,趕上大赦,請皇上就免了他們的過錯吧。劉欣心裡對王嘉很不爽。

    又過了二十幾天,劉欣封賞小情郎董賢的聖旨到了,王嘉一點沒給皇帝面子,直接把這道混賬的聖旨封駁回去了(看起來,西漢末年的丞相也不完全只是辦事員角色)。這下劉欣龍顏大怒,下令中朝官們給王嘉議罪。給事中孔光發言說:嘉迷國罔上,不道,請謁者召嘉詣廷尉詔獄。

    後來,王嘉慘死獄中! 這還是孔光嗎?他的正義感哪兒去了?面對劉欣的公然報復,罔顧事實,殘害忠良,孔光竟然充當了幫兇!不管他是否跟王嘉有個人恩怨,在這件事上,他就是幫兇,手上沾了忠良之血的兇手!

    劉欣對孔光很滿意,於是孔光很快升御史大夫,冠丞相,復博山侯。

    再次登臨頂峰的孔光開始變得讓人不認識了——無恥之尤!從前被他鄙視的董賢與他同朝為官了——大司馬大將軍。孔光對董賢“雅恭謹”,只要董賢來訪,“光警戒衣冠出門待,望見賢車乃卻入,賢至中門,光入閣,既下車,乃出,拜謁、送迎其謹”。不知道孔光迎接他爹有沒有這麼隆重。

    劉欣當然更高興了,立刻加封孔光的兩個侄子為諫大夫、常侍。 不知道,孔光面對滿朝的同門師兄弟和晚輩弟子們,能不能抬得起頭。

    六、蓋棺......

    公元元年(漢平帝原始元年),孔光乞骸骨,要求退休。大概總是低頭上班誰也受不了,挺了這麼多年也真難為他了。王莽也沒難為他,奏請孔光為太傅,後升太師,歸老於第,官屬如故。 原始五年,孔光病故,太后令諫大夫持節護喪,公卿百官弔唁送葬,諡“ 簡烈侯”。

    唉,終於死了,讀得都累! 這就是一直被稱為道德楷模的孔光的一生,我讀後只有一個字:呸!

    孔光的一生就是步步墮落的一生。年輕的他光明偉岸,正直剛烈,堪為楷模,為人敬仰!

    第一次罷官後的孔光變得成熟了,雖有些圓滑,但是也沒失掉正直的一面,充滿正義感的一面,他跟傅太后的鬥爭雖敗猶榮。

    晚年復出後的孔光就變得讓人噁心,最後連基本的廉恥都不要了。為了利益,變得可以犧牲一切,忠良的命可以舍,自己的人格也可以舍,這難道就是他說的人臣的本分?是哪個先賢教他的?辱沒孔門啊!

    對他這樣的不知廉恥的經學大家,歷史上竟然頌讚不斷。這些隱藏在角落裡的事實難道沒人看到?難道孔門出來的都是聖人?

  • 2 # 我的世界你不懂92854916

    請問是孔子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園?還是孔子讓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一個二千多年前的拉圾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捧若神靈,多麼可悲,可笑,愚味無知。

  • 3 # 水滴紋繡

    孔光,山東曲阜人,西漢大臣,孔子第十四世孫,官至大將軍、丞相、太師。

    四朝元老:先後侍奉過漢元低、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四位皇帝老兒。

    兩次出相:成帝,哀帝時擔任丞相。

    兩次被貶:因孔光性格剛直,與漢元帝不和,被貶回鄉,收徒講學,弟子多數成為博士、大夫。後復任。

    漢哀帝時被傅太后陷害,再次被貶回鄉。後復任。

    一次辭官:平帝年幼,傅太后把持朝政,大司馬王莽賊心已顯,孔光擔心有不測,隨請求辭官回鄉,後病故故里,時年七十歲,朝廷百官弔唁送葬,諡簡烈候!

  • 4 # 午夜夢醒18

    孔子對歷代統治階級益處頗大,對百姓好處不多,但書生參透其學說,雖束縛思想,但升官發達之途便通了,學而優則仕,是不二法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潮溼怎麼辦,家裡潮溼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