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侃如也233

    其實不想回答這個題的,但一直沒有人回答,我說說看,說實話,我還真沒了解過換乘站怎麼施工的。

    地鐵站一般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3種,這裡說的地下站,地下站施工大類分為明挖和暗挖兩種。

    按理說,既然要修地鐵了,前期規劃設計肯定要做充分的,那麼要求不僅設計當前修建的線路,未來規劃建設的線路在某個站共站換乘的計劃也要考慮進去,第一種情況就是換乘站在建設時,已經預留好了未來線路的通道,直接連通。說到這,想到了兩條線路同時施工的情況,那麼有換乘站的話,施工就方便多了。

    第二種是在一個換乘站用一個長廊把兩條線路連線起來,這絕對屬於沒規劃好那一類的。

    第三種,如早期日本設計建造的香港荔景站,直接挖掉重建,傻子才幹出來的事。

  • 2 # 上海工地

    答:

    工地君給大家介紹一個優秀地鐵施工的案例。

    14號線土建8標工程主要包括:武寧路站、武定路站、東新路站~武寧路站~武定路站盾構區間等土建結構工程,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其中東新路站~武寧路站、武寧路站~武定路站盾構區間在推進過程中存在諸多難點。

    在武定路站的施工現場,工地君看到,施工團隊正在進行基坑開挖作業。

    不過,專案總工徐強說,目前武定路車站主體大部分都已結構封頂。目前開挖的這部分路面,面積為20m*20m,是此前為了保障武寧南路與武定路口交通順暢,而作為社會道路供車輛通行。現經翻交後,正在對這部分路面進行施工。武寧路站早在去年底就已經完成主體部分結構封頂。接下來,施工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在東新路~武寧路~武定路之間的兩個區間的盾構推進。

    跟著徐強,工地君走下了武定路北端頭井。眼前,武定路~武寧路區間的盾構裝置已經從工作井始發,向武寧路站南端頭井方向推進了大約30米。

    據介紹,武寧路~武定路區間上下線是由同一臺盾構裝置來回推進完成。(如下圖所示)具體是從武定路北端頭井西側始發,推進至武寧路南端頭井西側接收,完成上行線區間,隨後平移至東側始發,推回至武定路北端頭井,完成下行線區間。而東新路~武寧路區間上下線區間則是由兩臺盾構裝置從武寧路北端頭井始發,推進至東新路南端頭井接收完成。

    “我們這個標段,雖然不像靜安寺和黃陂南路在上海市心臟地帶,但是施工難度一點也不小。”專案書記吳江告訴工地君。到底有哪些困難和挑戰呢?工地君來給大家一一介紹。

    01上穿軌交13號線隧道,垂直距離僅1.3m

    東新路~武寧路區間盾構推進時,由於14號線與13號線的武寧路站是同站換乘,因此14號線車站北端頭井距離在執行的13號線軌交隧道水平距離僅16m,這也就意味著,從武寧路向東新路推進的兩臺盾構裝置剛出洞就需要上穿軌交13號線隧道。在穿越13號隧道時,盾構區間距離隧道最近垂直距離僅1.3m。如此近距離上穿軌交13號線,難免會影響隧道上方的土層壓力,若在上穿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對13號線隧道造成嚴重危害。

    02緊貼武寧路橋,下穿蘇州河底部

    東新路~武寧路區間盾構在上穿13號線隧道後,還需下穿蘇州河至武寧路橋北側,最近處距離引橋樁基僅0.6m。整個過程中,盾構區間距離蘇州河底部間距為12m。距離武寧路橋南北兩堵防汛牆樁基的最近距離不到2m。另外,在穿越武寧路泵站的基坑底部時,最近豎向距離也只有3.3m。由於引橋樁基、防汛牆樁基和泵站基坑維護結構都位於軟土層,一旦施工不當,這些地下結構將可能產生沉降、甚至結構損壞、斷裂等災難性後果,對施工團隊而言,壓力不小。

    03盾構進出洞近距離上穿北橫通道

    這個標段的另外一個區間——武寧路~武定路區間,在施工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4號線武寧路站的南端工作井距離在建的北橫通道II標隧道水平距離僅6.1m。這代表工地君所看到的這臺從武定路出發的盾構裝置,在武寧路南端進出洞時,需要來回兩次近距離上穿北橫通道隧道,上穿垂直高度只有8m。盾構進出洞與上穿北橫通道的疊交作業,增加了整個盾構進出洞的施工風險。並且盾構推進過程中對土體產生二次擾動,可能還會增加在建北橫通道的區間沉降變化,所以如何平穩、安全上穿北橫通道也是擺在施工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04穿越周邊眾多建築及市政管線

    據徐強介紹,在兩條盾構區間推進時,需側穿十多個距離在10m以內的周邊建築的地下樁基,以及穿越4條市政管線,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條市政管線僅1.5m。盾構在如此密集的建築樁基和市政管線中穿越,若稍有偏差,就會對這些建築和管線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施工風險可真是相當高吶~

    面對如此多的風險點,施工團隊又是怎樣做好應對措施的呢?

    前期排摸,做好風險評估 1

    武寧路站現場,工地君看見有這樣一塊盾構區間致命性風險作戰圖。徐強向工地君介紹,兩個車站現場,專案部都佈置了這樣一塊風險作戰圖,將盾構推進中遇到的風險點分別用紅色、橙色以及黃色標註出來,其中紅色代表致命性最高。

    仔細一看,果然圖中把上穿北橫通道、側穿宏業公寓都被標註了紅色。將這些風險點統統“揪出來”,有的放矢加強管控,專案部透過這個方式,提醒現場每一位作業人員,認真做好化解這些風險點的準備。

    冰凍加固,控制洞門失穩 2

    在盾構裝置在進出洞時,為應對不良地質條件,減小對周邊環境影響,保證盾構機進出洞安全,團隊準備採取的措施是冰凍加固。即在東新路站南端頭接收井、武定路站北端頭接收井打入冰凍樁加固洞口土體。不過,受到地面交通影響,冰凍樁無法從垂直方向打入,只能在水平方向進行冰凍加固。除了對洞口加固以外,盾構裝置進出洞時密切注意引數變化,確保盾構進出洞時的萬無一失。

    嚴控注漿,確保順利穿越 3

    在穿越周邊建築和管線時,施工團隊將嚴格控制同步注漿量和漿液質量,透過同步注漿及時填充建築空隙,減少施工過程中土體的變形。並且分階段控制精細化施工,密切監測穿越過程中的土壓力、同步注漿量注漿壓力等施工引數,降低穿越過程中的糾偏幅度,確保盾構緩慢連續完成穿越施工。並在穿越重大風險點時,實施跟蹤注漿,穿越後透過管片的預留注漿孔進行二次注漿。

    資訊化管理,每日實時監測 4

    整個盾構推進過程實施資訊化同步管理,藉助“盾構管控中心”的監控,將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統計,並及時反饋給盾構操作人員。透過實時監測資料的變化,進行掘進引數的調整,以便透過最佳化各種施工引數對地表沉降、掘進方向以及風險點穿越的控制。如遇到緊急狀況及時聯絡專案負責人、業主進行應急處理。

    全線第一家黨建服務中心

    在市中心施工,除了解決工程技術上難題以外,化解周邊維穩矛盾突出的問題也是專案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專案書記吳江向工地君介紹,專案部在武定路配套大樓一樓專門設立居民接待室。接待室中設定了車站模型、工程簡介、多媒體宣傳影片和會客區域等。專案部秉承對居民主動迎接、不迴避、不推諉的理念,先後接待了群體居民60餘人,在問題初始就將矛盾化解。

    不僅如此,專案上經常與附近街道開展各項活動,融進社群、融入尋常百姓家裡,與居民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受到了業主單位和街道居民的一致認可。

    市民接待室的做法受到了申通業主的充分肯定,在整個在建14號線全線進行了推廣。目前14號線各標段的市民接待室已經成為了黨建工作的標準配置,並逐步隨著工程推進顯現出積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賞析《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