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源義經出生於1159年,是平安時代末期的人物。“源”這個姓氏本就不普通,說明源義經擁有著貴族血脈,而源義經也確實出生在顯赫世家,他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叫源賴朝。

    “平治之亂”後,平清盛逐漸抬頭,進入權力中心。平氏和源氏的政治鬥爭本身就是朝中矛盾的焦點,而在平清盛剷除了同他唱反調的以仁王、平息了源賴政的蹶起後,平清盛在朝中獲得的絕對權力和地位,更是激起了源氏和各國武士的不滿。

    (平清盛)

    治承四年(1180年)8月17日,源賴朝在伊豆國起兵反叛,於10月16日進入鎌倉,開始以鎌倉為據點與平氏進行長期的對抗。在得知源賴朝舉兵後,朝廷便下旨出兵討伐,但討伐軍心動緩慢,直至9月底才出發。等討伐軍於10月中旬到達駿河時,被駐紮在甲斐、等候多時的猛將武田信義擊敗。

    隨後,武田信義同源賴朝會師,同平氏的軍隊在富士川兩岸駐軍對峙。富士川決戰是源賴朝舉兵後的關鍵一役,他在表面上擺出同平氏決戰的架勢,暗中卻令武田信義迂迴偷襲。但是,沒等到戰術奏效,武田信義在率軍經過沼澤地的時候驚起的大群野鴨,已經使平氏的軍士大吃一驚,以為敵軍大舉突破了本陣,一箭未放便逃離了戰場。結果,源賴朝不戰而勝。

    這只是源賴朝“創業”之初的一次勝利,卻奠定了源賴朝最終侵吞整個政權的實力基礎。等到文治元年(1185年),平氏的武裝已經被源賴朝趕到了海上,雙方於3月24日在壇浦的海面上展開決戰,僅用了大半天就決出勝負,平氏最終落敗,而源賴朝則取代平氏,坐上了權力的中心。

    (源賴朝)

    但是,源賴朝勢力的“一黨獨大”引起了後白河法皇(太上天皇)的擔憂,遂決定採用離間計,挑撥源賴朝和源義經的關係。同年8月,後白河法皇又任命源義經擔任伊予守,向其表示好感。原本已經對源義經未經其推薦便接受朝廷任命的源賴朝,對此更加不滿,兩人矛盾最終走向勢不兩立的局面——源賴朝曾徘人暗殺源義經,而源義經則要求法皇宣旨討伐源賴朝。

    事實是,後白河法皇真的向源義經下了討伐源賴朝的聖旨。由於近畿地區的武士對源義經多有不滿,且京都附近武士人數不多,不利於同源賴朝對陣,源義經便離開了京都,前往四國。但等到源義經離開京都,源賴朝就派人責難後白河法皇。法皇如牆頭草般迅速倒戈,應源賴朝的要求轉而向各國宣旨討伐源義經,並將其抓獲。至此,兄弟二人徹底決裂。

    源賴朝掌權後,在日本設定了地頭、守護的職務,實質上掌握了全國的警察權,尚未進入源賴朝勢力範圍的,僅剩下平安末期由藤原氏構建起堅實基礎的奧州地區。而在兄弟反目之後,源義經遠遁奧州,恰恰受到了此地首領藤原秀衡的庇護。但當秀衡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不和。源賴朝便利用這一不和,施壓要求交出源義經。

    (源義經)

    面對高壓,藤原泰衡在文治五年(1189年)閏4月,向源義經居住的衣川館出兵。31歲的源義經自知在劫難逃,遂和妻女及色藝雙絕的愛妾靜一起自焚而死。他的門人武藏坊弁慶、鷲尾經春等人則拼死相搏,直至氣絕。源義經雖死,但是他和愛妾靜的愛情悲劇,卻成為日本文藝經久不衰的主體,甚至堪稱日本版的“霸王別姬”。

    參考文獻

    馮瑋,《日本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

  • 2 # 少俠看歷史

    我們大部分人對於日本戰神源義經的瞭解不是很多,這方面可以參考蘭陵王高長恭,就是《蘭陵王入陣曲》那個蘭陵王。兩個人的生平是極其相似的,在日本蘭陵王也是很有名的。

    既然回答這個問題,當然要把源義經說清楚。為什麼日本人把源義經當成英雄,當然與他的事蹟有關係。

    源義經一生就如日本人喜愛的櫻花,燦爛而又短暫,妖豔的很淒涼。

    平安年代日本天皇權利凋零,以平家和源家為代表的武士力量逐漸興盛起來。源 義經(1159—1189),又名九郎義經,乳名牛若丸。源義經出生的時候源家被平家所打敗,基本已經是一片散沙,年輕的源義經隨著母親逃亡,最後安居在鞍馬寺。

    二十二歲源義經加入到同父異母的大哥源賴朝的隊伍,討伐平家武裝。此時的源賴朝已經是強弩之末,命在旦夕。同年二月源義經深夜帶領三十騎夜襲平家大營,大敗平家七千餘騎人馬,至此一戰成名。此番戰役就是日本人津津樂道的“一谷合戰”。

    緊接著,源義經又帶領不到百騎的兵力,追殺逃跑的平家大軍,在四國的屋島斬殺處處設防的平家人馬,震驚全日本。

    次年三月,源家與平家的決戰如約到來。在壇浦的海面上,兩家大軍廝殺了一天不分勝負,勝敗只在頃刻間。源義經以戰神之勢力抗平家眾將,平家第一悍將平清盛與源義經以命相搏最終不敵,跳海自殺。至此平家已無抵抗之力,可以說平家的失敗、源家的起死回生全賴一個人,那就是源義經,是年二十六歲。

    櫻花在最燦爛時就會敗落,源賴朝忌憚自己鬼神一樣的弟弟,源義經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哥哥會殺他,一路逃亡到奧州。由於領主叛亂被圍困在行館中,武將弁慶死守門口,身中亂箭站著死去了。源義經在極度的灰心失望中自殺身亡,終年三十一歲。

    源義經作為日本戰神,把兵法謀略帶入到了戰爭中,給當時的武裝力量極大的震撼;同時其悲劇且精彩短暫的一生契合了日本人的胃口,他能成為日本人的英雄也在意料之中。

  • 3 # 大獅

    源義經的為人和膽識,加之其愛恨情仇的故事,讓後世日本人不得不把他當做英雄看待。甚至有日本人認為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當然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最多當做冷笑話來看待。

    一個人如果讓後世敬仰甚至崇拜那必然是有巨大的價值、貢獻和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源義經就是這麼一個人。作為日本人心中最早的戰神,源義經一生無敗仗。並且提出團隊作戰的理念,不再熱衷武士手持武士刀單挑。另外他充滿智慧的頭腦,設計出的戰法、陣法,還有對戰場的判斷和戰局的把握,以及他超群的武藝、刀法、騎射術都讓他的個人魅力激增。

    日本是一個看重物哀的民族,對悲情英雄更是推崇喜愛,同樣喜歡勵志英雄故事。源義經自幼便揹負起沉重的家國情仇,靠著平清盛的一點惻隱之心勉強活了下來,母親更是被仇人玷汙。故此源義經從小就下定決心要復仇,讓自己的家族再次強大起來。所以他付出別人數倍的努力,發奮習武、學習兵法戰略。長成之後,收買亡命徒和浪人,僅以三百騎起家,開始了自己胸中的抱負,不但連戰連捷,而且使用了敵人從未見過的戰法和陣型,自此之後,源義經的名字讓敵手聞風喪膽。

    一番艱辛,天下平定,但是打江山易坐江山難,本來一番太平,卻沒想到自己的兄長為了權勢開始與自己反目,但源義經卻顧念兄弟情深,致死也不願與兄長交惡。

    另外源義經與愛妾靜御前生死離別的故事,讓太多人為之垂淚。最後源義經在自己曾幫助過的藤原氏的逼迫下自殺而亡,更增添了其悲劇色彩。

    一個悲劇英雄所有的元素全部加在了源義經的身上,在加上那些故事的描寫和誇大,讓源義經成為日本武士心中的偶像,漸漸成為將其神化。久而久之,也便成了日本人心中的英雄。

  • 4 # 鄧海春

    我們會把怎樣的人稱為“英雄”?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付出而不計回報的人?一個能完成家國大業的人?一個有膽識有能力,能迎戰千軍萬馬的人?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人,就該是源義經。

    源義經,源義朝九子,河內源氏後代。母親常磐是源義朝妾室,美貌出眾。

    源義朝戰敗後,源義經和母親一同被平清盛俘虜。好色的平清盛看中了常磐,便看在常磐的份上饒過了年幼的源義經。但由於平清盛正妻的阻撓,常磐很快被趕出平家,嫁給了京都的小官吏。隨後,由於平家的提防,源義經被送去寺廟,改名遮那王。

    後來,機緣巧合,源氏舊部和源義經取得聯絡,源義經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決定離開寺廟,前往伊豆國和被流放的哥哥源賴朝會合。

    從小遠離俗世的源義經並不懂太多人情世故。路過陸奧國時,源義經在當地老者的再三挽留下無奈地停留了一年,擁有了妻兒。但他仍固執的想去伊豆尋找哥哥,想為父報仇。又無武士跟隨又缺少錢糧的源義經僅僅是憑著這樣的信念,就毅然決然地脫離舒適生活,再次啟程。

    與源賴朝相認時,源賴朝已經起兵,擁有了不少源氏舊部的支援。那時武士很看重血統,他們僅僅是因為源義經是源義朝的孩子,就對毫無勢力和戰績的他夾道歡迎,為他的到來喜極而泣。但這樣的支援反而讓源賴朝心生不滿。為了壓制弟弟的發展,源賴朝並沒有給源義經分封土地或莊園。

    源賴朝這樣的做法,就是源義經的心腹都看不下去,數次向源義經抱怨。可源義經卻說,找到哥哥並支援他是自己該做的。自己不需要哥哥為此封賞。

    後來,源義經逐漸成長為源氏軍中一員大將,為源賴朝四處征戰,卻不參與集團內部政治博弈。

    儘管源義經始終不太懂人情世故,但不得不承認他極具軍事才華,為源氏打下了大片江山。正是擁有卓越戰績,年輕的源義經才被世人尊稱為一代戰神。

    這樣一位在戰場有勇有謀,屢立大功,又在亂世中看重親情淡薄名利的武士,又怎能不被當做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蠟是什麼東西?蜜蠟是琥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