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收藏保護是個有講究的話題。剛買來的古玉,第一步要仔細觀察它的老舊,儘可能保持其原貌,並留下第一張照片作為日後對比的寶貴資料。 除蠟警惕新玉瑕疵 如果是生坑的古玉,僅用清水簡單清洗一下即可。如果是帶有金屬鑲嵌的古玉,則最好用純淨水過洗。因為自來水中殘留有微量的氟,容易與金屬中的氧化物發生作用,給日後的防鏽保管帶來一定的麻煩。對於古玉上一些洗不掉的附著物,千萬不要硬性去除。留下這些附著物有益處而無一害,對日後的研究工作會帶來幫助。 上世紀50-60年代,
國家文物局
和田白玉
劉大同
《古玉辨》
氣候變化
超聲波清洗機
502膠
賈文忠
古玉的收藏保護是個有講究的話題。剛買來的古玉,第一步要仔細觀察它的老舊,儘可能保持其原貌,並留下第一張照片作為日後對比的寶貴資料。 除蠟警惕新玉瑕疵 如果是生坑的古玉,僅用清水簡單清洗一下即可。如果是帶有金屬鑲嵌的古玉,則最好用純淨水過洗。因為自來水中殘留有微量的氟,容易與金屬中的氧化物發生作用,給日後的防鏽保管帶來一定的麻煩。對於古玉上一些洗不掉的附著物,千萬不要硬性去除。留下這些附著物有益處而無一害,對日後的研究工作會帶來幫助。 上世紀50-60年代,
國家文物局
下屬的各地文物商店收集到一大批明清舊玉,當時的操作規範是承接過去的“過蠟”保管方式。如今有些藏家收藏這些玉時,“盤玉”時手上的感覺不舒服,常常為上面的蠟而苦惱。因此,如何除蠟是許多愛玉之人關注的問題。筆者在此介紹去蠟的簡單方法:除用布慢慢退除外,再就是放入冷水鍋裡煮沸,加一點純鹼和洗衣粉,用一根進水管在鍋的底面放水,讓飄起來的蠟溢位。等到沒有蠟再飄起的時候,用棉質毛巾輕輕擦拭玉表,即可去蠟。一般不贊成用小刀刮的方法。現在有的新玉也作“過蠟”處理,為的是掩飾玉中瑕疵。有些玉料幹,過了蠟後一時看不出來毛病。如果是青海白玉,即使貼身盤玩後,也很難達到和田白玉
那種滋潤的感覺,顯得“粗”“澀”“粳”。市場上青海料“過蠟”的現象很多。 買玉的時候,對有蠟的玉一定要仔細。明顯有“老氣”的,即使有蠟也不怕,如果沒有什麼“老氣”,就得格外小心。 “脫胎”慎用“過水出灰” 有些人對明清玉喜歡盤養,認為越盤越潤澤。甚至對老玉或者沁色重的,也喜歡盤得淨光溜滑。古玉一經盤出,確實古香異彩,神韻畢露,逸趣橫生,妙不可言。但也有因盤玉不慎,將玉的暗傷引發斷裂,或者掉落地上摔壞。因此,安全盤玉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事情。玉的盤養方法不當,必然招致對古玉的傷害。 玉是一種有靈性的物質,在古墓中長期與他物相接觸而變色,出土時質地變軟,玉性暫失。有些初出土的玉器會變得面目全非,或者看起來根本不像是玉。此種剛離土的古玉,民間稱為生坑玉。其皮骨性軟,不可急盤。也不可直接過沸水出灰。應先以淨水洗除泥土附著物。放置幾天,視其變化特性,再決定是否盤養。 對古玉施以盤摩保養,依靠人工方法或者人體之精氣濡養,將侵入玉體內的雜質排出於外,往往存在認識上的誤會。有些玉在吸收外來物質於腠理之間後,玉體紋理確實有了顏色的變化,在盤養的過程中似乎會恢復不少玉性。這種使玉器變得更加古雅的方法,俗稱“脫胎”,原理是透過物理熱的傳導,是玉體裡的著色微量與手中酸鹼度產生了反應所致。沁色的變化,皆因人而異。 玩玉人要使古玉恢復玉性,追求“脫胎”,常常刻意人為地多次“過水出灰”。認為多次“出灰”後,可以把千百年的腐蝕去掉,使玉體內結晶體之間的水分復醒,而達到古玉脫胎換骨的面貌。其實,“過水出灰”現象是玉結晶間分化物質受壓而出現的物理分子置換現象。古玉晶間分化後有了空隙,入水會有氣泡出現。晶間空隙因千百年的弱酸弱鹼化,使得最被易作用的玉中矽質綠泥石或殘留的微量方解石形成分解物。每次過水,水分子佔據了空隙後,恢復了原有玉石比重狀態,便把晶間空隙的分解物,給壓了出來。這個就是古玉不斷“出灰”的原因所在。 古玉經過多次沸水出灰,並不是好方法,常常有人會說沁色被“燙死了”。色彩還原都是依靠不同的溫度,才產生不同的顏色。沸水溫度過高,將古玉中的一些著色微量元素給高溫還原了,所以才出現“沁死”的現象。切不可以沸水燙煮,往往有些沁色隨著溫度變化後呈現不可逆性。因此,“過水出灰”要以適當的溫水浸泡,每次時間也不易過長,表面有溜滑的感覺就可以了。因為即使再長,當水分子佔據了空隙後,恢復了原有玉石比重狀態,就停止了置換。溜滑的手感是“出灰”的PH質與水質產生的軟水效應。 文盤武盤各有所長 古玉器溫潤純厚,晶瑩光潔,尤其色沁之妙富有無窮的奇致異趣,不僅悅人之目,且能悅人之心。但前人認為古玉縱然有最美之色沁,如不加盤功,則將隱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見,玉性不還復,形同頑石。一塊玉的好壞優劣,除了它本身質感的優劣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如何“養玉”。養玉,行家常常以“盤功”說之。一個“盤”字分出了文盤、武盤兩種方法。清代大收藏家劉大同
的《古玉辨》
裡論之頗詳。他將“盤玉”分為急盤、緩盤、意盤三種。《古玉辨》
曰:“急盤須佩於身邊,以人氣養之,數月質稍硬,然後用舊布擦之,稍蘇,再用新布擦之,帶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為相宜,愈擦則玉愈熱,不宜間斷,若晝夜擦之,灰土濁氣,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處自能凝結,色愈斂而愈豔,玉可復原,此急盤之法也。”所謂“急盤”能把浸汁溢位的說法是個謬誤。其實是玉體表面有了一定的水分,使光的折射率恢復,才有“土門”的出現。常常有人上蠟再擦,企圖使之短期內恢復玉性。這種方法俗稱“武功”。 還有一種“緩盤須常繫腰中,借人氣養之,二三年色微變,再養數所,色即鮮明,佩至十餘年後,或可復原,此言秦漢之舊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誠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盤愈難,因其所受地氣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緩盤之法也”。這種盤功,就是俗稱的“文功”。《古玉辨》
在盤玩時間上的選擇:“舊玉盤三伏,猶勝三年餘。蓋以三伏炎熱,金石皆能出汗,故易盤耳;若嚴冬盤玉,非在暖室,不易生效。”“盤玉”常帶有神秘的色彩,其實是把古玉器貼身佩掛數年,受汗脂浸潤、衣服摩擦,存在再度拋光磨面的可能。因此要正確認識所謂恢復玉性,不要人為使之神秘化。劉大同
《古玉辨》中的意盤之法,就多少帶些唯心的色彩。其方法是“必須持在手內,把玩之,珍愛之,時時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氣質,養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純正而無私慾之矇蔽,至誠所感,金石為開,而玉自能復原矣,此意盤之法與急盤、緩盤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鮮矣!夫三代古玉,盤之年久皆能脫胎,脫胎者渣滓淨盡,清光大來,直同成仙者脫去凡胎之意也!” 煨忌火冰 忌油腥 古玉一經盤出,往往古香異彩,神韻畢露,逸趣橫生。但古玉也有煨忌。三煨:一煨火,“常與火近,色漿即退。”對強光溫的持久照射亦應儘量避免,尤其出土不久的玉器,受光熱後色更易變淡。二煨冰,“常與冰近,色沁不活。”三煨驚氣,“佩者不慎,往往墜地,如落磚石之上,重則損傷,輕則肌理含有裂紋,其微細如髮,驟視之而不得見。”所忌:一忌油,“舊玉地漲未足,常粘油膩,則清光不能透出,故佩玉者,把玩日久,恐被油沁,腦油鼻油則尤甚,必須用滾水洗之,方能退油,盤者倘用鼻油摩擦,是愛之反不如毀之之為愈也。”二忌腥,“玉與腥物相接,即含腥味,且傷玉質。”平時可將古玉置於軟囊盒中珍藏,一般溫溼度條件即可,但應避免因氣候變化
過劇而產生裂紋。如北方冬天戶外酷寒屋內溫暖,溫差驟變都對古玉不利,同時“滾水洗鼻油”也是不妥當的方法,不可取。 經過盤玩的古玉,玉體晶瑩透亮,即所謂玉漿漸出,民間稱為熟坑玉。其實“玉漿漸出”是指手的水分進入玉表發生作用後,使古玉的質地顏色由生坑玉的不易辨別轉化為泌色精美、漿色寶光四溢。 囊匣保管 可防擠壓 隨著工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大氣汙染日益嚴重,塵埃的成分也隨之變得複雜起來,許多有害的顆粒物和粉狀物存在於大氣之中。古玉長期暴露在大氣中,玉質易滋生變化。所以,藏品的包裝管理要特別注意。古玉包裝一般分為軟物包裝、囊匣包裝、塑膠密封裝包裝、布包裝、大件箱式包裝、櫃式包裝。 眾多的方法中,囊匣包裝較其他方法更完善些。它使藏品不受各種生化物影響,對搬運過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證。囊匣要根據古玉的大小製作合適。選擇防潮效能好的絲綢布,不需要放其他防腐蝕、黴變、蟲蛀的材料。囊匣裡面可以留下對古玉收藏過程的介紹或者玉文化鑑賞方面的體會。囊匣外可貼上題簽,註名古玉名稱和收藏齋號。囊匣包裝後的玉器再放入硬木匣裡,用軟性物質填塞穩當,就可以抵擋很大的外來衝擊力。這種包裝除了可以有效避免搬運堆放時的撞、擠、壓等的危害,還可以有效預防房塌、地震等重大災害的威脅。 在市場上買回帶有泥土的古玉,首先要清洗表面汙物,清洗時可以用水和酒精,如果帶油汙的可用丙酮或者稀料去汙。清洗工具一般用牙刷一類的刷子,清除土垢可以用竹製的修器,去除不了的可以用稀釋的鹽酸、甲酸等,還可以用超聲波清洗機
。另外,也可以採用區域性熨燙法,使鏽的部分脫水或者經過漲縮而剝離。 對於斷裂的玉器小件,可以用502膠
黏結,黏結時一定要注意合縫嚴密,然後用線繩綁住,使其有一定的壓力,這樣黏結出來的器物能牢固。黏結後流出來的膠液應該用丙酮溶液擦除。 如果是殘缺的玉器,需要先用石膏雕出與原物一樣的紋飾補上,在石膏模做好後,取出石膏雕型,按顏色配樹脂,澆到模子內,乾燥後取下外模,外表與原物接近處還可以用顏色修補一下,最終以看不出痕跡為準。賈文忠
介紹說,目前醫院牙科有一種進口的補牙樹脂,修補玉器時加上顏料,修補的效果基本上與原物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