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簡介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 [3] 、劉禪為後主傳;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四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
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但蜀漢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簡介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 [3] 、劉禪為後主傳;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四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
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但蜀漢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