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厄運降臨時,是選擇“從此沉淪”。還是選擇“從頭開始”,就在一念之間。只有堅定信念,才能驅除厄運的陰霾。重新收穫輝煌。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為什麼我是天下最不幸的人”、“苦難為什麼總是來找我”、“厄運為什麼不降到別人身上”等等。其實,厄運並不是只降臨到你一個人身上,別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不會是永遠的幸運兒,都會遭遇厄運。 在同樣一個時代每個人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在事業上能夠飛躍騰達,有的人卻是平平淡淡度過一生。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一個人成功跟自己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的人,就能夠贏得命運之神的眷顧。” 你可能早就發現,當意料不到的好運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它,絕不會有一絲躊躇;而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厄運,我們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命運對我們是如此的不公平,從而為自己的停滯不前和心灰意冷找到一個絕好的藉口,然後選擇放棄。儘管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是面對命運的安排,我們至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反應和態度。要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因為只有弱者才會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怨言。 逆境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富有智慧。把自己的失敗歸罪於命運和運氣的不佳,是弱者的表現,在激烈的競爭中,最有價值、最寶貴的東西常常隱藏在逆境中,等待你去發現和獲得。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順,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面對逆境,優秀者會坦然接受,絕不輕言放棄,因為他們能夠看見隱藏在逆境背後的機遇。具備了這樣素質的人,自然比一個遇到挫折就喪失信心的人更有優勢。更易獲得成功。 所以,在人生的工作旅途中會遇到各種挫折,但這並非失敗,只要堅信: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失敗才會有一線轉機。世間萬事皆有因,只有不斷地去努力、克服,把握每一次機會就能使我們的命運由壞變好,由厄運變幸運。 其實,厄運往往是另一個命運的起點,不去計較才能成就新的命運。一味埋怨,厄運也不會成為幸運,只有迎接厄運,將厄運當成是激發你心靈潛力的動力,才能化厄運為力量。 不可否認,厄運會給你帶來思想上的壓抑、精神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創傷、身體上的摧殘。因此,我們要冷靜、要挺住,而且要做到常人不能承受的忍耐。在忍耐過程中要細思厄運的原因,尋求渡過難關的辦法。 人們常說:忍字心頭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禍招。若能忍得心頭怒。事後方知忍字高。不管怎麼樣,不幸的事已經發生了,你生氣也會發生,不生氣還會發生,為何不樂觀一點呢? 勇敢樂觀地面對現實,就會發現厄運並非全是壞事,它有助於培養和造就人才。一個人不嚐嚐苦辣酸甜的滋味,可能就永遠是一個幼稚的赤子。清代金纓在《格言聯璧》中雲:“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無數傑出的人物都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正是苦難成就了他們。苦難對於他們來說,是上天的一種恩賜。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20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椎》。 面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鉅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 然而,談遷沒有高興多久,“厄運”就降臨了,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裡,一個小偷進他家偷東西,可是小偷發現他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裡的《國椎》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下落不明。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旬、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並沒有一蹶不振,他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次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談遷憑著自己的毅力,繼續奮鬥十年後,又一部《國椎》誕生了。新寫的《國椎》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他靠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也可以說是幸運的。試想,如果那本原稿不丟的話,他又怎麼會寫得出更多的精華呢?所以說,厄運之後一定會出現幸運的,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就看你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厄運並不總是致命的,厄運也並不總是長久存在的。生命是一種迴圈的過程,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有時候,厄運就是一種難得的契機,因為它將你逼到了不得不選擇走另一條路的地步,而當你一旦走上了這一條新路,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面對厄運,我們應該坦然。要相信自己並不是一個不幸的人。 被人們譽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的傑克·倫敦,就是一位苦難造就的偉大作家。 1876年,傑克·倫敦出生在加利福尼亞洲一戶破產農民家庭裡。他10歲左右時,父親就破產失業了。從這時起,他便不得不分擔家裡生活的憂愁。他走街串巷當報童,到車站卸貨車,到滾球場幫助人豎靶子……總之,為了活下去,他什麼都幹,把掙來的每一分錢全部交給家裡。正如他後來所說:“差不多在早年的生活中我就懂得了責任的意義。”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他是一個不幸的人。 14歲,傑克·倫敦小學畢業,進了一家罐頭廠當童工。後來又到麻紗廠看機器,到發電廠燒鍋爐。在工廠裡,他飽嘗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童工生活的苦難:每天在非人的條件下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直到深夜11點才能拖著疲勞不堪的身子回家。後來,他在回憶這段生活時,憤慨地說:“我不知道在奧克蘭一匹馬該工作多少鐘點”,他說自己成了“勞動畜生”。這發生的一切,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幸的。但是,他也只有接受命運給他的不幸。 1893年,傑克·倫敦17歲時,受僱到一條小帆船上當水手,動身到日本海和白令海去捕海狗。海上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可是,這次航海卻增加了他的見聞,也磨鍊了他的意志,成了他後來寫作一系列海上故事的生活基礎。不久,他因為“無業遊蕩”被捕入獄當苦工。又一次的不幸發生在他身上。 傑克·倫敦出獄以後,刻苦自學。但由於家裡一直太貧窮,他直到18歲才上中學。緊接著,又因為生活維持不下去中途退學。1896年,他20歲時,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可是,只讀了一個學期,便因繳納不起學費退學。失學後,他一面在洗衣店做工,一邊開始業餘寫作,希望用稿費來彌補家用。可是,當時稿費不僅低,而且時常拖欠。有時候,他為了馬上得到稿費,甚至要跑到雜誌社與出版商幹上一架。 後來,傑克·倫敦又隨眾人到遙遠的阿拉斯加去當淘金工人。他歷經千辛萬苦,由於缺乏營養,勞累過度患了壞血病,幾乎使他下肢癱瘓。但是,北方壯麗的自然景色,淘金工人的苦難生活,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卻給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渴望生存》便是收穫之一。 苦難的刺激與磨鍊,使傑克·倫敦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氣質的作家。成為職業作家後,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個小時,一共寫了50本書,其中僅長篇小說就有19部。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堅持現實主義的原則,充分表現人的生命的偉大,人同困難的鬥爭,人處於各種逆境中的反抗,給20世紀初的文壇帶來一股生氣勃勃的力量。 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如果他沒有經過那麼多不幸的話,又怎麼會寫出名作呢? 所以,當厄運降臨時,我們不應該悲傷,生氣,麗要笑對不幸。要知道,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厄運之後就會有幸運。 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鉅著的底稿全部託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了一個悲慘的訊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裡的女傭當作廢紙,丟進火爐裡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他又買了一大沓稿紙,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當厄運降臨時,是選擇“從此沉淪”,還是選擇“從頭開始”,就在一念之間。只有堅定信念,才能驅除厄運的陰霾,重新收穫輝煌。 第一次往往是青澀的,第二次才會顯示出成熟。也許,偶爾遭受點厄運,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更加輝煌。 不論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要記住:厄運與幸運往往是交替出現的。當幸運來臨時,固然要把握它,利用它,而當事情開始向壞的方面轉化時,或者,當所謂厄運當頭時,就要當機立斷,將厄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並努力擺脫它所帶來的陰影,讓生命開始新的征程。思考,勇氣,再加上努力地行動,厄運就會對你無可奈何,而幸運就會光顧於你。 厄運是調動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潛力的動員令。每個人在自我生命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種潛力和智慧。這種潛力和智慧,只有在被諷刺、被嘲笑、被欺凌、被誣陷、被圍困的時候,才能最充分地爆發出來,才能最機敏地表現出來。中國的屈原、左丘明、孫子、司馬遷等等,不僅“沉痾無礙著雄文”,而且是“命運不濟文章興,坎坷化作民族魂”。 人生路上,我們要正確對待逆境,樂觀地面對生活給我們的考驗,相信厄運之後就會見幸運。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生氣等於懲罰自己》
當厄運降臨時,是選擇“從此沉淪”。還是選擇“從頭開始”,就在一念之間。只有堅定信念,才能驅除厄運的陰霾。重新收穫輝煌。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為什麼我是天下最不幸的人”、“苦難為什麼總是來找我”、“厄運為什麼不降到別人身上”等等。其實,厄運並不是只降臨到你一個人身上,別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不會是永遠的幸運兒,都會遭遇厄運。 在同樣一個時代每個人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在事業上能夠飛躍騰達,有的人卻是平平淡淡度過一生。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一個人成功跟自己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的人,就能夠贏得命運之神的眷顧。” 你可能早就發現,當意料不到的好運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它,絕不會有一絲躊躇;而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厄運,我們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命運對我們是如此的不公平,從而為自己的停滯不前和心灰意冷找到一個絕好的藉口,然後選擇放棄。儘管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是面對命運的安排,我們至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反應和態度。要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因為只有弱者才會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怨言。 逆境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富有智慧。把自己的失敗歸罪於命運和運氣的不佳,是弱者的表現,在激烈的競爭中,最有價值、最寶貴的東西常常隱藏在逆境中,等待你去發現和獲得。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順,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面對逆境,優秀者會坦然接受,絕不輕言放棄,因為他們能夠看見隱藏在逆境背後的機遇。具備了這樣素質的人,自然比一個遇到挫折就喪失信心的人更有優勢。更易獲得成功。 所以,在人生的工作旅途中會遇到各種挫折,但這並非失敗,只要堅信: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失敗才會有一線轉機。世間萬事皆有因,只有不斷地去努力、克服,把握每一次機會就能使我們的命運由壞變好,由厄運變幸運。 其實,厄運往往是另一個命運的起點,不去計較才能成就新的命運。一味埋怨,厄運也不會成為幸運,只有迎接厄運,將厄運當成是激發你心靈潛力的動力,才能化厄運為力量。 不可否認,厄運會給你帶來思想上的壓抑、精神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創傷、身體上的摧殘。因此,我們要冷靜、要挺住,而且要做到常人不能承受的忍耐。在忍耐過程中要細思厄運的原因,尋求渡過難關的辦法。 人們常說:忍字心頭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禍招。若能忍得心頭怒。事後方知忍字高。不管怎麼樣,不幸的事已經發生了,你生氣也會發生,不生氣還會發生,為何不樂觀一點呢? 勇敢樂觀地面對現實,就會發現厄運並非全是壞事,它有助於培養和造就人才。一個人不嚐嚐苦辣酸甜的滋味,可能就永遠是一個幼稚的赤子。清代金纓在《格言聯璧》中雲:“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無數傑出的人物都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正是苦難成就了他們。苦難對於他們來說,是上天的一種恩賜。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20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椎》。 面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鉅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 然而,談遷沒有高興多久,“厄運”就降臨了,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裡,一個小偷進他家偷東西,可是小偷發現他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裡的《國椎》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下落不明。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旬、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並沒有一蹶不振,他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次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談遷憑著自己的毅力,繼續奮鬥十年後,又一部《國椎》誕生了。新寫的《國椎》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他靠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也可以說是幸運的。試想,如果那本原稿不丟的話,他又怎麼會寫得出更多的精華呢?所以說,厄運之後一定會出現幸運的,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就看你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厄運並不總是致命的,厄運也並不總是長久存在的。生命是一種迴圈的過程,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有時候,厄運就是一種難得的契機,因為它將你逼到了不得不選擇走另一條路的地步,而當你一旦走上了這一條新路,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面對厄運,我們應該坦然。要相信自己並不是一個不幸的人。 被人們譽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的傑克·倫敦,就是一位苦難造就的偉大作家。 1876年,傑克·倫敦出生在加利福尼亞洲一戶破產農民家庭裡。他10歲左右時,父親就破產失業了。從這時起,他便不得不分擔家裡生活的憂愁。他走街串巷當報童,到車站卸貨車,到滾球場幫助人豎靶子……總之,為了活下去,他什麼都幹,把掙來的每一分錢全部交給家裡。正如他後來所說:“差不多在早年的生活中我就懂得了責任的意義。”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他是一個不幸的人。 14歲,傑克·倫敦小學畢業,進了一家罐頭廠當童工。後來又到麻紗廠看機器,到發電廠燒鍋爐。在工廠裡,他飽嘗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童工生活的苦難:每天在非人的條件下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直到深夜11點才能拖著疲勞不堪的身子回家。後來,他在回憶這段生活時,憤慨地說:“我不知道在奧克蘭一匹馬該工作多少鐘點”,他說自己成了“勞動畜生”。這發生的一切,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幸的。但是,他也只有接受命運給他的不幸。 1893年,傑克·倫敦17歲時,受僱到一條小帆船上當水手,動身到日本海和白令海去捕海狗。海上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可是,這次航海卻增加了他的見聞,也磨鍊了他的意志,成了他後來寫作一系列海上故事的生活基礎。不久,他因為“無業遊蕩”被捕入獄當苦工。又一次的不幸發生在他身上。 傑克·倫敦出獄以後,刻苦自學。但由於家裡一直太貧窮,他直到18歲才上中學。緊接著,又因為生活維持不下去中途退學。1896年,他20歲時,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可是,只讀了一個學期,便因繳納不起學費退學。失學後,他一面在洗衣店做工,一邊開始業餘寫作,希望用稿費來彌補家用。可是,當時稿費不僅低,而且時常拖欠。有時候,他為了馬上得到稿費,甚至要跑到雜誌社與出版商幹上一架。 後來,傑克·倫敦又隨眾人到遙遠的阿拉斯加去當淘金工人。他歷經千辛萬苦,由於缺乏營養,勞累過度患了壞血病,幾乎使他下肢癱瘓。但是,北方壯麗的自然景色,淘金工人的苦難生活,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卻給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渴望生存》便是收穫之一。 苦難的刺激與磨鍊,使傑克·倫敦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氣質的作家。成為職業作家後,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個小時,一共寫了50本書,其中僅長篇小說就有19部。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堅持現實主義的原則,充分表現人的生命的偉大,人同困難的鬥爭,人處於各種逆境中的反抗,給20世紀初的文壇帶來一股生氣勃勃的力量。 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如果他沒有經過那麼多不幸的話,又怎麼會寫出名作呢? 所以,當厄運降臨時,我們不應該悲傷,生氣,麗要笑對不幸。要知道,厄運與幸運是並存的,厄運之後就會有幸運。 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鉅著的底稿全部託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了一個悲慘的訊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裡的女傭當作廢紙,丟進火爐裡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他又買了一大沓稿紙,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當厄運降臨時,是選擇“從此沉淪”,還是選擇“從頭開始”,就在一念之間。只有堅定信念,才能驅除厄運的陰霾,重新收穫輝煌。 第一次往往是青澀的,第二次才會顯示出成熟。也許,偶爾遭受點厄運,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更加輝煌。 不論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要記住:厄運與幸運往往是交替出現的。當幸運來臨時,固然要把握它,利用它,而當事情開始向壞的方面轉化時,或者,當所謂厄運當頭時,就要當機立斷,將厄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並努力擺脫它所帶來的陰影,讓生命開始新的征程。思考,勇氣,再加上努力地行動,厄運就會對你無可奈何,而幸運就會光顧於你。 厄運是調動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潛力的動員令。每個人在自我生命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種潛力和智慧。這種潛力和智慧,只有在被諷刺、被嘲笑、被欺凌、被誣陷、被圍困的時候,才能最充分地爆發出來,才能最機敏地表現出來。中國的屈原、左丘明、孫子、司馬遷等等,不僅“沉痾無礙著雄文”,而且是“命運不濟文章興,坎坷化作民族魂”。 人生路上,我們要正確對待逆境,樂觀地面對生活給我們的考驗,相信厄運之後就會見幸運。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生氣等於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