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宏禹

    從歷史方面來講,突尼西亞城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另外,城裡保留了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城市傳統佈局和建築風格。現在很多景點和歷史遺蹟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公元前9世紀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西亞灣沿岸地區建立迦太基城,後發展為奴隸制強國。公元前146年成為羅馬帝國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紀先後被汪達爾人和拜占庭人佔領。703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13世紀,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強大的突尼西亞國家。1574年淪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1881年成為法國保護領地。1956年3月20日,法國承認突尼西亞獨立,突實現君主立憲制。1957年7月25日,突制憲會議透過決議,廢黜國王,宣佈成立突尼西亞共和國,布林吉巴任第一任總統。

  • 2 # 王不宇與周老師

    上個月我去了非洲旅行,本來的計劃是在摩洛哥玩的。但是在非洲玩的上癮了,想想突尼西亞跟摩洛哥比較近,於是臨時改變計劃, 也去了一趟突尼西亞。

    下面,我就來談談突尼西亞這個國家吧:

    1/4 突尼西亞的基本資訊:

    突尼西亞是北非的一個國家。該國的正式名稱是突尼西亞共和國。

    西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東南接利比亞,北部與東部接地中海。

    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截至2017年1月1日,突尼西亞人口估計為11,444,409人。

    它的面積為163,61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91個最大的國家。

    突尼西亞是突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位於突尼西亞湖和拉古萊特港後面的大型地中海海灣(突尼西亞灣),沿著海岸平原和周圍的山丘延伸。其核心在於其古老的麥地那,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在地理上,突尼西亞包含阿特拉斯山脈的東端和撒哈拉沙漠的北端。該國其他地區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壤。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沙漠,其中一小部分覆蓋突尼西亞。

    該國最高的山峰是海拔1544米的Jebel Ech Chambi。

    2/4 突尼西亞的自然資源和世界文化遺產:

    突尼西亞擁有1,148公里的海岸線。

    突尼西亞的一些海灘可以說是地中海最壯觀的海灘;北邊是清澈的海水,茂密的植被和野生的懸崖,而南部海岸線因其周圍的沙漠景觀而引人入勝。

    突尼西亞的自然保護區覆蓋全國約8%的領土。它由17個國家公園和其他型別的保護區組成。

    Ichkeul國家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位於突尼西亞北部。 Ichkeul國家公園的湖泊和溼地是數十萬遷徙鳥類的重要中途停留點,例如鴨子,鵝,鸛和粉紅色的火鳥。

    突尼西亞擁有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El Jem的露天劇場是El Djem市的一個橢圓形露天劇場。圓形劇場始建於公元238年,現代突尼西亞屬於羅馬非洲省份。它是世界上儲存最完好的羅馬廢墟之一,在非洲是獨一無二的。作為羅馬帝國的圓形劇場,它是為觀眾活動而建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圓形露天劇場之一。估計容量為35,000,大軸和小軸的尺寸分別為148米和122米。自1979年以來,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突尼西亞的麥地那是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的古城區。麥地那包含約700個紀念碑,包括宮殿,清真寺,陵墓和噴泉。自1979年以來它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布林吉巴陵墓是蒙納斯提拉的一座巨大墳墓,其中包括2000年4月6日逝世的突尼西亞獨立之父前總統哈比卜布林吉巴的遺體。陵墓是在布林吉巴還活著的時候建立的。它位於西迪埃爾梅澤爾公墓的西部,該公墓是城市的主要墓地,位於主要小巷的盡頭,該小巷長約200米長,寬約30米。

    3/4 千年古國:

    巴爾多國家博物館是位於首都突尼西亞的博物館。它是地中海盆地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埃及博物館之後非洲大陸的第二大博物館。它透過各種各樣的考古作品,追溯了幾千年來突尼西亞的歷史。

    石器時代的工具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時代(大約20萬年前),是該地區人類活動的最早證據。該地區發現了石器刀片,工具,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萬到6,000年。

    然後從公元前1100年左右,腓尼基人從現在的黎巴嫩定居並在該地區交易。

    大約公元前480年腓尼基人創立了迦太基。這個城市慢慢變得強大起來。迦太基人最終在地中海建立了帝國。

    迦太基是羅馬共和國的主要商業大國和軍事對手,於公元前146年被羅馬人擊敗。羅馬人將在未來八百年的大部分時間內佔領突尼西亞。

    法國從1881年開始殖民突尼西亞。突尼西亞於1956年取得獨立,布林吉巴為總理。

    4/4 突尼西亞的經濟與社會:

    突尼西亞經濟增長多樣,主要集中在農業,採礦,旅遊和製造業。該國的主要產業是石油,磷礦和鐵礦石開採,紡織品,鞋類,農業綜合企業和飲料。

    突尼西亞擁有高度同質的人口,幾乎完全是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後裔(98%)。歐洲人口(1%)主要由法華人和義大利人組成。

    突尼西亞人口中大多數(約98%)是穆斯林,而約2%則跟隨基督教和猶太教或其他宗教。

  • 3 # 走進伊拉克

    儘管突尼西亞位於北非,但突尼西亞其實是一個阿拉伯國家,它被稱為阿拉伯世界中最現代,卻也是最壓抑的國家之一。

    2011年,突尼西亞由於失業率高,通貨膨脹嚴重和腐敗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爆發革命,2011年突尼西亞街頭的一名小販,因被城管沒收了他的商品而自殺,成為了爆發“阿拉伯之春”的催化劑,阿拉伯之春從突尼西亞開始蔓延,直至整個阿拉伯世界,這名小販的死也最終導致了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的倒臺,導致了長達7年的敘利亞內戰,也使得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辭職後逃離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位於北非的地中海沿岸,位於大西洋和尼羅河三角洲之間。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最遠的兩個城市相隔約400公里,無論你住在突尼西亞的任何地方,都離海不遠,最多30分鐘就能到達海邊。

    突尼西亞的共存島傑爾巴,傑爾巴是那種可以進入你很多天的地方,早晨去吹佛著地中海風,下午去了解其獨特的猶太社群,欣賞小巷中的街頭藝術,晚上欣賞阿拉伯風格的甜美聲音和傑爾班大米的芬芳餐點。

    除此之外,到了突尼西亞,撒哈拉沙漠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說完旅遊再來說說突尼西亞對於女性的權利,對於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來說特別是當涉及到女性時,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數國家不得不羨慕女性所擁有的權利,女性在突尼西亞擁有同男性一樣的權利,這是其他阿拉伯國家所不能比的。

  • 4 # ruixuezhaofeng

    地理位置決定了突尼西亞的歷史,它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北端、地中海南岸中部,與義大利(古羅馬)隔海相望,東、北兩面的海岸線打開了面向中東和歐洲的兩扇窗戶。於是,兩大地區的人們紛至沓來,有腓尼基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英華人和法華人。

    1956年,法國承認突尼西亞獨立,次年,突尼西亞建立共和國,“偉大的聖戰者”、“國父”布林吉巴成為眾望所歸的國家元首。

    布林吉巴對突尼西亞的現代化改造極為深刻,尤以廢除一夫多妻制、提高婦女地位開阿拉伯世界之先河,再有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實行雙語制)等,使突尼西亞在人文發展領域位居非洲之首,人口平均壽命超過73歲。經濟上實行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有計劃自由經濟政策,突尼西亞憑藉完整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服務運營等在非洲競爭力排名中長期名列前茅。在外交領域,突尼西亞始終以靈活、務實、溫和與均衡的姿態贏得尊重,成為公認的阿拉伯世界“優等生”。

    1987年,時任總理的本·阿里靠憲法政變奪權,他延續前任政策,在2009年總統大選的時間節點,得到國際輿論一致肯定,當年達沃斯論壇上,突尼西亞被評為“非洲最安全和穩定的國家”。2008年人均GDP3700美元,全國實行了從6歲至16歲兒童和學生的免費義務教育,居民享受免費醫療,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93.3%;80%的家庭擁有了住房,全國中產階級人口已達到80%,被外界公認為“非洲發展的典範與先鋒”。

    2008年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從歐美波及全球,歐洲“第一外圍”中東國家經濟舉步維艱,社會矛盾加劇。在此背景下,26歲街頭小販布瓦齊齊自焚成為導火索,引燃沉寂多年的“阿拉伯火山”,萬幸的是,茉莉之國在“怒放花海”中未釀大的血案。

    其時突尼西亞最突出的矛盾是年輕人的挫敗感。23.4%(一說為35%)的青年失業率,讓“只要一有機會,就會離開這個國家”成為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其次是尊嚴,這在阿拉伯男人看來比生命更重要,當權者輕蔑地對待底層,終將被人民拋棄。“茉莉花革命”之後,突尼西亞一直在作為阿拉伯世俗主義堡壘和新興伊斯蘭主義政黨試驗場的新角色之間痛苦地抉擇。

  • 5 # 文史磚家

    2010年底,一場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運動橫掃北非、西亞,包括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等在內的多位國家元首被推翻,並在敘利亞、葉門等國引發大規模的內戰,使得整個阿拉伯世界發生天翻地覆的鉅變,而這場民主運動的發源地,正是北非小國突尼西亞。那麼,突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它現在的生存狀況如何?

    突尼西亞行政區劃圖

    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北部隔突尼西亞海峽(屬於地中海)跟義大利、馬耳他相望,東部瀕臨地中海,東南、南部毗鄰利比亞,西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國土形狀呈北寬南窄之勢,總面積約16.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170萬,首都是突尼西亞城。突尼西亞是一個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絕大多數國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以阿拉伯語為國語。

    突尼西亞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早在公元前9世紀初,以善於經商而聞名的腓尼基人便在沿海地帶建立迦太基城,並在公元前7世紀發展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迦太基疆域全盛時,版圖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島大部、科西嘉島、撒丁島和巴利阿里群島,並壟斷了整個西地中海地區的海運貿易,是羅馬帝國崛起過程中最強大的對手

    迦太基帝國與羅馬共和國對峙圖

    經過長達數百年的征戰,羅馬最終在前146年滅亡迦太基,並在其故地設定阿非利加省。從5世紀開始,突尼西亞又相繼被汪達爾人、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征服,並在8世紀中後期完成伊斯蘭化。1228年,突尼西亞擺脫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建立起強盛的哈夫斯王朝,雄踞北非長達300餘年,直到1574年才被奧斯曼帝國征服,淪為其屬國。

    從19世紀中葉開始,突尼西亞相繼遭受英、法、意等國的侵略,最終在1881年淪為法國的“保護國”。突尼西亞接受法國的殖民統治長達70餘年,直到1956年3月20日才贏得獨立,並於次年建立共和國。不過,突尼西亞儘管“翻身做了主人”,但經濟發展卻困難重重,至今未能擺脫相當貧困的狀態。

    突尼西亞市

    平心而論,突尼西亞境內的資源相當豐富,完全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截至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7000萬噸,磷酸鹽為20億噸,天然氣為615億立方米,鐵礦石為2500萬噸,鋁、鋅等礦藏的儲量也相當可觀。與此同時,突尼西亞沿海地帶土壤肥沃、熱量和降雨充足,非常適合種植小麥、大麥、豆類和橄欖等作物。長期以來,突尼西亞都是橄欖油的主要生產國,產量佔全球的4%-9%是該國主要的出口創匯農產品

    與此同時,突尼西亞富含旅遊資源,是世界上少數幾個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國家之一,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擁有迦太基古都遺址、蘇塞-麥地那老城、蓋赫庫阿勒遺址、杜加古城、艾爾·傑姆城、凱魯萬舊城等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並給該國帶來滾滾財源如今,旅遊業收入已成為突尼西亞第一大外匯來源,在該國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阿拉伯之春”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上述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話,如果政局能夠保持穩定,那麼突尼西亞即使不能成為發達國家,但擺脫貧困、躋身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還是大有希望。然而,由於突尼西亞經濟基礎薄弱、科技和教育水平落後、吏治腐敗、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加之2010年“阿拉伯之春”事件以來的持續政局動盪,導致該國經濟下滑嚴重,民眾生計困難。

    時至今日,突尼西亞依舊是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石油、磷酸鹽、橄欖油、旅遊業帶來的收益,而工業、農業生產長期落後,甚至連糧食都無法自給,從而造成嚴重的財政負擔,拉低民眾的生活水準。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突尼西亞2018年的人均GDP僅有3447美元(約合24129元人民幣),人均日收入只有66元,屬於“中等收入偏下國家”

    突尼西亞人

    雖然突尼西亞政府長期實行基礎義務免費教育制,並對基本食品實施物價補貼,但由於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財政困難,在社會保障事業上的投入不斷減少,從而影響民眾到的幸福感。截至目前,突尼西亞的貧困率高達15.5%,失業率高達18%,成人文盲率高達21%,新生兒死亡率達11.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達17‰,國民營養不良率達2.5%,資料令人憂心

    參考書目

    肯尼斯•珀金斯(美):《突尼西亞史》,東方出版中心2012年版。

    李廣一:《非洲通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楊魯萍、林慶春:《列國志:突尼西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戰爭中城牆破了一個大缺口,但防守方一邊守城一邊修城牆,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