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春開聊
-
2 # 蝸牛學院
沒有什麼切不切實際,這個行業更多講的是實踐,技術達標了,月薪兩萬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
根據強哥的經驗,可以把我們的職業生涯進行一個簡單的規劃,要想實現月薪2萬的目標(在一線城市到也不是很難,二線城市相對來說要低一些,我們就取箇中間值吧,2萬的目標就是指一線城市3萬左右的月薪,二線城市1萬5左右月薪這樣的一個水平),這大致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迷茫期畢業0到3年時間,薪水5-8K的居多(一線城市會更高一點,二線城市剛剛好,三線城市略低一些。秀優越感和槓精們請繞道。),可能有很多朋友目前都處於這個階段,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內心很動盪,總是覺得別人的技術才是最好的,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垃圾。總覺得別人的公司都很好,自己的公司就是垃圾。總覺得PHP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式語言,可為什麼我偏偏選擇了Java。總覺得Python現在這麼流行,搞Web前端那幫人的薪水卻都超過了我,為什麼我沒有從事Python或Web前端的開發。總之,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都是不行的。
甚至很多人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選擇了放棄,轉行,比如去做微商,去賣房子,去賣保險等等…… 總結了一下其實就是對技術的極度不自信(當然,本身技術也確實很爛),職業規劃極其亂,心態過於浮躁,看著滿世界的學習資料,影片課程,總喜歡這裡看看,那裡學學,一旦遇到深入的技術難題,基本處於放棄式,根本沒法靜不心來認真研究直到透徹。然後,在這個階段也是極其容易被別人的觀點所左右的,對有技術深度和技術難度的東西並不夠執著,更傾向於一些簡單入門,來錢快的領域,這就使得自己很難有沉澱。如果這一個階段,你不幸被我言中,那麼恭喜你,這個世界安靜了,你可能從此與高薪無緣。(當然,我說的是與IT行業的高薪無緣,如果你要去幹別的,這個我無法評價)。
第二階段 更年期畢業4-6年時間。有幸度過了那糾結的3年,心稍微靜下來了一些,技術上也有點感覺了,賣保險和中介的打算也沒之前那麼強烈了。然而,這個時候,可能有了男女朋友,在生活水平上的要求更高一些了,跟公司領導混得也比較熟悉了,也經常被一些剛來公司的小菜鳥尊稱為前輩,時常有些小成就感了。但其實身體是最誠實的,很多技術問題似懂非懂,時常心裡面也發虛。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經驗,對公司,對領導的抱怨也越來越多,然後經常會因為另一半的某些要求,或者丈母孃的一些要求,加上對公司的抱怨,選擇了跳槽,而且可能會很頻繁。一年1次根本不是什麼事兒,一年2次有點那麼個意思,一年3次正常。薪水1000,500的這麼小幅度的往上漲著,但始終感覺不到歸屬感,並且時常懷疑自己,難道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一直搞技術了?
於是乎,鬼使神差之下,就想著去做做管理,當個頭兒什麼的,覺得這個感覺非常爽。當然,在中國,官本位思想本來就很嚴重,總是覺得要當官兒才會有搞頭。(我經常會聽到一些小屁孩跟我說,我的職業規劃就是畢業後積累一段時間的經驗,然後去做管理,我微微一笑,問他什麼是管理,於是對話就此尷尬的結束了)。慢慢的,人,就開始搖擺不定,技術上也很再難找到從0到1的那個時候的成就感了,自己逐漸也變成了老油條,管理上做得也很菜,但是自己非得硬撐著,說自己能行。在更年期這個階段,大多數薪水都在8K到12K左右,能力不一定行,要求卻無法降低,經常得在人前崩著,死要面子,不願意坦然承認錯誤。
這個階段,幾乎也快到30而立之年,所以也有點慌,與此同時談婚論嫁,都會發生在這個階段,壓力隨之越來越大,破事兒也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靜不下心來,吃老本的情況居多。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單純的少年,這個階段看錢比什麼都重要,但是往往又不是太多錢。
第三階段 積累期6到10年的階段,其實,在一個行業真正的積累,基本上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月薪2萬,也幾乎是發生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很多問題,以及很多的不足,該犯錯誤基本也犯了,該蹦達的也蹦達完了,驀然回首,發現原來自己是真正喜歡搞技術的。同時,在前面折騰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和很多亂七八糟的技術,突然就有點感覺了,得出了一個結論:天下技術,無非而已。技術上走通了,心裡就有了一些招式,內功心法也修煉的差不多了,同時,家裡的那些破事兒也慢慢減少了。可能小孩子也出生了,身為父母,突然感覺到了人生的幸福,同時也真正成長起來有所擔當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願意靜下心來,做出一些真正的成績,為了自己老鳥的稱呼,也為了讓家人有一個更好的生活。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幹勁十足。
這一個階段,你才勉強有資格說,自己是一個高手,你也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成長,你的生活圈子也比較大了,朋友或者老同事,都是你的圈子,所以飯局也會更多,訊息也會更靈通,談吐也更加坦然一些了。同時,你會發現,隔壁二狗子創業當老闆了,心裡隱約開始有些衝動了。強哥曾經說過一句話:雖然辛苦,雖然迷茫,但是,人生是完整的,靈魂是自由的。
第四階段 爆發期串改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要麼在沉默中死亡,要麼在沉默中爆發,這個階段基本是在32-40歲之間,強哥現在就正處於這個階段,收入目前不是最大的問題,誰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生活狀態,酒吧也沒那麼好玩了,KTV也覺得有點吵了,不屑於與菜鳥討論哪門程式語言是世界上最好的這種垃圾問題了。中年危機也逐漸顯現了,所以有的人找到了未來的人生方向,而也同樣,有的人選擇了人生就這樣吧,安於現狀,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個階段,會卡掉很多人,成功的階梯,也越來越難爬,從0到1的成就感很難找了,年輕人的精力也比你更好,要求比你更低,但是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嘛,並沒有你的沉穩和老煉。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這個階段,如果沒有足夠的自省,也很容易被一些拍馬屁的情況衝昏了頭腦。因為在小鮮肉看來,你已經是老司機了,一定是有過人之處,誰這個階段在公司不是中流砥柱呢?
所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自知,一定要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利用好你的圈子,但是也不要濫交,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逢場作戲,自己心裡還沒點逼數嗎?
這個階段,又該如何爆發呢?
路在何方?
如何解決40歲以後的人生大事?
強哥雖然還沒有到40歲,但是我的確認真思考過這樣一些問題,今天到此,下回分解。
所以,如何突破月薪2萬,結論就很簡單了,只要堅持學習,到了那個年齡,有了那些積累,錢自然也就有了。
希望你是正常的那個人,而不是例外。上週有一個畢業4年的人來我們這面試初級講師,要求在成都算是有點高的了,13K,他告訴我們,他在另外一家機構做講師的時候就已經有13K。於是我們約過來聊了聊,教學總監和教學主管一起聊的,最後大家出的評價:跟我們三階段的學生一個水平,甚至某些方面還有些不如,但是,他卻在教學生,學生,生。所以,每個人對自己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這樣盲目的要價,與自己能力完全不成比例,到最後,只會越來越迷失自我。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人生的幾個大階段吧:1. 20-30歲,就應該大膽去犯錯誤,你還年輕,有大把的機會,但是不要盲目,也不要執拗,多拜師學藝,多給自己充充電。
2. 30-40歲,應該大膽去冒風險,去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極限,去做一些有風險的投資甚至自己創業等等,前提是保持理性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3. 40-50歲,應該依賴於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工作經驗,做一個顧問式的專家或者領導者,多教教年輕人,傳道授業解惑。
4. 50-999+歲,應該更多的依賴於自己的被動收入,凡事不必親歷親為。
人一輩子,沒有什麼規律可言,但是上述4個階段,應該是相對理想的四個階段,這樣的人生階段,我個人覺得就是一種成功。
回覆列表
如果你有可以為單位創造更多效益的技能,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覺得最關鍵的不是月薪標準,而是能力水平!
如果你的能力實在突出,在計算機行業有聲名遠播,那月薪兩萬也不是沒有可能;或者即便是你名聲不大,但卻能力極強,可以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效益,可以自己帶領團隊,可以一個人獨立撐起一個部門,那我覺得你仍舊會有機會拿到那樣的月薪。
可如果,你還沒有證明自己,或者你根本就拿不出足以證明自己的東西,那憑什麼讓別人相信你值那份兒月薪呢?
能力與收入一定是相匹配的,你想賺2萬塊錢的月薪,就得有創造至少每個月200萬的利潤才可以,不然哪一個老闆會願意給你開這麼高的月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