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頭環眼 形容人的面目威嚴兇狠。
出處: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頭環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出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湯之異體。”
才貌兩全 才學相貌都好。同“才貌雙全”。
出處: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七歲草字如雲,十歲吟詩應口,才貌兩全,京師人每呼少俊。”
才貌雙絕 才學相貌都好。同“才貌雙全”。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聞足下大名,果然才貌雙絕。”
才貌雙全 才學相貌都好。
蒼髯如戟 蒼:青色;髯:兩頰上的鬍鬚。又長又硬的青須好像長戟。形容相貌威猛。
出處:唐·李白《司馬將軍歌》:“紫髯如戟冠崔嵬。”
鴟目虎吻 鴟:鷂鷹,一種猛禽;吻:嘴唇邊。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處:《漢書·王莽傳中》:“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
改容易貌 改、易:改變;容、貌:神色、相貌。變了神色或模樣。
出處:《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遊十九年,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河目海口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出處:《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於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日:‘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孝經援神契》:“孔子海口含澤。”
鶴髮雞皮 鶴髮:白髮;雞皮:形容面板有皺紋。皮膚髮皺,頭髮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虎頭燕頷 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燕頷虎頸,飛而食肉。”
尖嘴猴腮 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金相玉映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金相玉振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金相玉質 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質:本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臼頭深目 形容相貌醜陋。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齊有婦人,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其為人也,臼頭深目,長壯大節。”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兇惡。
龍眉鳳目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龍威燕頷 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面目猙獰 猙獰:面目兇惡。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面如滿月 臉盤圓圓的、白白的,象滿月一樣。形容相貌白淨豐滿而有神采。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其相貌也,面如滿月,目若青蓮。”
面如凝脂 凝脂:凝結的脂肪。相貌白淨而豐潤。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磨牙鑿齒 咬牙切齒。形容兇狠的樣子。
龐眉白髮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髮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髮。”
龐眉皓髮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龐眉皓首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髮”。龐,用同“厖”。
龐眉鶴髮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髮”。
品貌非凡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尋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將來是要一定發達的。”
平頭正臉 相貌端正或姿容千篇一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曲眉豐頰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日角珠庭 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出處:北周·庚信《周大將軍趙公墓誌銘》:“是以維嶽降神,自天生德,凝脂點漆,日角珠庭,為子則名高五都,為臣則光照千里。”
鼠目獐頭 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腦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
出處:《舊唐書·李揆傳》:“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
鼠目麞頭 麞,同“獐”。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同“鼠目獐頭”。
聳膊成山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出處:宋·陸游《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堂堂一表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犀顱玉頰 額角骨突出如犀,臉頰潔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輕人。
出處:宋·蘇軾《仲天貺王元直既行作絕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顱玉頰,長懷髯舅悽然。”
相貌堂堂 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南贍中華之人物。”
斜頭歪腦 比喻相貌不周正。
燕額虎頭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同“燕頷虎頭”。
燕頷虎頸 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燕頷虎頭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軒軒雲霞氣色,凜凜霜雪威稜。熊腰虎背勢嶙纈,燕頷虎頭雄俊。”
燕頷虎鬚 形容相貌威武。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燕頷虯鬚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同“燕頷虎頭”。
出處:唐·白居易《贈李兵馬使》詩:“江南別有樓船將,燕頷虯鬚不姓揚。”
鷹鼻鷂眼 鷂:一種形體像鷹而比鷹小的兇猛的鳥,背灰褐色,以小鳥、小雞為食。形容奸詐兇狠的相貌。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覺得敬軒的那位搖鵝毛扇子的軍師,生得鷹鼻子鷂眼,不是個善良傢伙。”
鷹頭雀腦 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出處:元·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
玉質金相 金、玉:比喻美好;質:本質;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鳶肩豺目 聳肩似鷹,目兇如豺。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處:《後漢書·梁冀傳》:“為人鳶肩豺目。”
獐頭鼠目 像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
猙獰面目 形容兇惡的相貌。
齜牙咧嘴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回:“即諮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齜牙裂嘴 露出牙,張開嘴。形容兇狠難看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七回:“楊雄、石秀都跟出前廳來看時,只見杜興下了馬,入得莊門,見他模樣,氣得紫漲了麵皮,齜牙露嘴,半晌說不的話。”
豹頭環眼 形容人的面目威嚴兇狠。
出處: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頭環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出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湯之異體。”
才貌兩全 才學相貌都好。同“才貌雙全”。
出處: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七歲草字如雲,十歲吟詩應口,才貌兩全,京師人每呼少俊。”
才貌雙絕 才學相貌都好。同“才貌雙全”。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聞足下大名,果然才貌雙絕。”
才貌雙全 才學相貌都好。
出處: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七歲草字如雲,十歲吟詩應口,才貌兩全,京師人每呼少俊。”
蒼髯如戟 蒼:青色;髯:兩頰上的鬍鬚。又長又硬的青須好像長戟。形容相貌威猛。
出處:唐·李白《司馬將軍歌》:“紫髯如戟冠崔嵬。”
鴟目虎吻 鴟:鷂鷹,一種猛禽;吻:嘴唇邊。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處:《漢書·王莽傳中》:“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
改容易貌 改、易:改變;容、貌:神色、相貌。變了神色或模樣。
出處:《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遊十九年,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河目海口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出處:《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於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日:‘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孝經援神契》:“孔子海口含澤。”
鶴髮雞皮 鶴髮:白髮;雞皮:形容面板有皺紋。皮膚髮皺,頭髮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虎頭燕頷 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燕頷虎頸,飛而食肉。”
尖嘴猴腮 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金相玉映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金相玉振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金相玉質 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質:本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臼頭深目 形容相貌醜陋。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齊有婦人,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其為人也,臼頭深目,長壯大節。”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兇惡。
龍眉鳳目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龍威燕頷 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面目猙獰 猙獰:面目兇惡。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面如滿月 臉盤圓圓的、白白的,象滿月一樣。形容相貌白淨豐滿而有神采。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其相貌也,面如滿月,目若青蓮。”
面如凝脂 凝脂:凝結的脂肪。相貌白淨而豐潤。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磨牙鑿齒 咬牙切齒。形容兇狠的樣子。
龐眉白髮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髮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髮。”
龐眉皓髮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髮。”
龐眉皓首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髮”。龐,用同“厖”。
龐眉鶴髮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髮”。
品貌非凡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尋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將來是要一定發達的。”
平頭正臉 相貌端正或姿容千篇一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曲眉豐頰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日角珠庭 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出處:北周·庚信《周大將軍趙公墓誌銘》:“是以維嶽降神,自天生德,凝脂點漆,日角珠庭,為子則名高五都,為臣則光照千里。”
鼠目獐頭 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腦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
出處:《舊唐書·李揆傳》:“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
鼠目麞頭 麞,同“獐”。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同“鼠目獐頭”。
聳膊成山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出處:宋·陸游《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堂堂一表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犀顱玉頰 額角骨突出如犀,臉頰潔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輕人。
出處:宋·蘇軾《仲天貺王元直既行作絕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顱玉頰,長懷髯舅悽然。”
相貌堂堂 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南贍中華之人物。”
斜頭歪腦 比喻相貌不周正。
燕額虎頭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同“燕頷虎頭”。
燕頷虎頸 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燕頷虎頭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軒軒雲霞氣色,凜凜霜雪威稜。熊腰虎背勢嶙纈,燕頷虎頭雄俊。”
燕頷虎鬚 形容相貌威武。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燕頷虯鬚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將、勇士。同“燕頷虎頭”。
出處:唐·白居易《贈李兵馬使》詩:“江南別有樓船將,燕頷虯鬚不姓揚。”
鷹鼻鷂眼 鷂:一種形體像鷹而比鷹小的兇猛的鳥,背灰褐色,以小鳥、小雞為食。形容奸詐兇狠的相貌。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覺得敬軒的那位搖鵝毛扇子的軍師,生得鷹鼻子鷂眼,不是個善良傢伙。”
鷹頭雀腦 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出處:元·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
玉質金相 金、玉:比喻美好;質:本質;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鳶肩豺目 聳肩似鷹,目兇如豺。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處:《後漢書·梁冀傳》:“為人鳶肩豺目。”
獐頭鼠目 像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滑。
出處:《舊唐書·李揆傳》:“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
猙獰面目 形容兇惡的相貌。
齜牙咧嘴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回:“即諮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齜牙裂嘴 露出牙,張開嘴。形容兇狠難看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七回:“楊雄、石秀都跟出前廳來看時,只見杜興下了馬,入得莊門,見他模樣,氣得紫漲了麵皮,齜牙露嘴,半晌說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