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9197669742

    1、樂於助人

    lè yú zhù rén

    【解釋】很樂意幫助別人

    【出處】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結構】動賓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助人為樂

    【例句】王朔《痴人》:“我覺得挺正常,小阮為人熱情,樂於助人.”

    【英譯】accommodating

    2、助人為樂

    zhù rén wéi lè

    【解釋】幫助人就是快樂.

    【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里,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結構】動賓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反義詞】乘人之危

    【例句】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勤奮學習、~和艱苦奮鬥的崇高品質.

    【英譯】be glad to help others

    3、一臂之力

    yī bì zhī lì

    【解釋】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從旁幫一點忙.

    【出處】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

    【結構】偏正式.

    【用法】常用於關鍵時刻幫助別人.一般作賓語.

    【正音】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臂;不能寫作“譬”.

    【近義詞】助人為樂

    【反義詞】落井下石

    【辨析】~和“助人為樂”;都有“幫助人”的意思.但~是從旁給一些協助;可以自覺;也可以不自覺的;“助人為樂”指自覺地樂於幫助別人;以此為樂.

    【英譯】a leg-up

    4、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解釋】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比喻在別人困難時給以及時的幫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送;不能讀作“shònɡ”.

    【近義詞】雪裡送炭

    【反義詞】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例句】他向工人講述的優選法深入淺出;工人聽了如輕風拂面;溪水淙淙;聯絡生產實際;收到~的效果.

    【英譯】timely assistance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5、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解釋】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在錦上再繡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處】宋·王安石《即事》詩:“嘉招欲覆杯中淥,丙方唱仍添錦上花.”宋·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正音】添;不能讀作“tián”.

    【辨形】錦;不能寫作“綿”;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詞】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反義詞】雪上加霜

    【辨析】~和“如虎添翼”;都有“好上加好”的意思.但“如虎添翼”多表示“使強的更強”;一般用於人(包括其組織);~多表示使“美的更美”;除用於人外;還能用於具體的和抽象的東西;適用範圍比“如虎添翼”廣得多.

    【例句】八姐這幅畫兒;經過九姐一題;越發~了.

    【英譯】make sth. even better

    6、兩肋插刀

    liǎng lèi chā dāo

    【解釋】兩邊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擔極大的犧牲.

    【出處】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你為他兩肋插刀頂上一陣.”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肋;不能讀作“xié”.

    【辨形】肋;不能寫作“脅”.

    【近義詞】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反義詞】膽小如鼠、為虎作倀

    【例句】蔣子龍《蛇神》:“她必須搶先行動;不可坐失良機;所以才演出剛才那一幕見義勇為;好像是替花露蟬~的活戲.

    7、見義勇為

    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作褒義.常常用於拯救別人危急;不避艱險;不畏強暴;主持公正的事情上.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為;不能讀作“wèi”;見;不能讀作“xiàn”.

    【近義詞】急公好義、挺身而出

    【反義詞】袖手旁觀、見利忘義、見義不為

    【辨析】~和“急公好義”;都含有“做符合正義的事情”的意思.不同在於:~偏重在“勇為”;即“勇敢地去做”;常用於“見到正義的事情的具體場合”;“急公好義”偏重在“急公”;即“熱衷於公益”方面.

    【例句】我們單位召開表彰大會;表彰~的小明同志.

    【英譯】never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成語故事】1993年8月,濟南軍區某部中士徐洪剛探親期滿乘車返隊,在車上遇到幾個歹徒在調戲一個女青年,並肆無忌憚耍流氓,徐洪剛這時立即見義勇為,毫不猶豫上前制止,被歹徒連刺多刀,他頑強地追趕歹徒,被授予英雄稱號.

    8、急公好義

    jí gōng hào yì

    【解釋】急:急於.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漢·劉向《新序·節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義.”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來讚揚那些熱愛公益、助人為樂的人.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正音】好;不能讀作“hǎo”.

    【辨形】義;不能寫作“意”.

    【近義詞】助人為樂、慷慨解囊

    【反義詞】唯利是圖、自私自利

    【例句】她~;樂於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英譯】be zealous for public interests

    9、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釋】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出處】《舊五代史·周·唐景思傳》:“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挺;不能讀作“tínɡ”.

    【辨形】挺;不能寫作“鋌”.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退避三舍、畏縮不前

    【辨析】~和“自告奮勇”;都含有“不害怕危險;主動出來”的意思.但~偏重指在危急時刻主動走出;“自告奮勇”偏重指在一般情況下主動地提出來.

    【例句】有的~,被關在拘押所裡.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英譯】come out boldly

    【成語故事】唐朝初期,皇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聯合密謀要殺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密報,先下手為強,在玄武門出其不意殺死李建成、李元吉.他們的部下率軍攻打玄武門,守將敬君弘挺身而出,英勇殺敵,最後壯烈犧牲.

    10、慷慨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解釋】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

    【出處】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將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可用於形容豪爽大方、在經濟上幫助別人或進行捐獻.一般作謂語.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囊;不能寫作“襄”.

    【近義詞】助人為樂、解囊相助

    【反義詞】一毛不拔

    【例句】老張常常~;盡力幫助那些生活有困難的同志.

    【英譯】give alms liberall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考研:一線地區211與非一線地區985你更偏向於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