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材研究

    最近裝修了一套房子,用來出租的。

    傢俱、瓷磚、地板、塗料、家電、燈具、床等等,買了十來個公司的材料,有一線品牌,比如海爾、美的、長虹、升達、多樂士等等。

    也有實力弱一些的二線或三線品牌,比如櫻雪的灶具與油煙機、燃氣熱水器;浪鯨的坐便器與浴室櫃;安信地板等。

    還有床和沙發,從傢俱建材市場裡的地方商家處入手的,要說牌子嘛,網上都查不出多少資訊,最多隻能算四線。事兒主要不是我自己做的,妻子全程操刀,但我始終在觀察這些品牌的情況。

    有兩點深刻體會是:

    ❶ 如果不變革,不改進,不解決自身存在的軟肋,很多二三線品牌根本沒有機會翻身,從產品、營銷到服務,都只有被一線大牌們吊打。

    ❷ 有些地方上的小商家,除了價格還能保持優勢外,你就是打起燈籠,也找不到他們還有什麼出色的優點。

    這樣只能做一錘子買賣,還會惹來差評,根本沒法吸引回頭客,談不上未來做大規模。口碑越做越差,結果就是關店大吉。

    事實上,對所有做傢俱建材生意的,如果在需求匹配、服務、持續獲客這三個問題上解決不到位,業務不可能一直好下去。

    即便暫時能夠靠價格優勢,或者銷售能力拿到一些訂單,但運氣總有用完的一天。

    01

    先來說需求匹配,我們一直在講每個公司,最好是有清晰的定位,有自己鎖定的目標客戶群體,圍繞目標客群的需求提供對應的產品。

    現實情況是,很多公司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

    就拿出租房裝修配傢俱家電來說,有些公司的東西確實不錯,但價格遠遠超出了我們通常為出租房所定的預算標準,銷售賣力推銷,用處其實不大。

    比如買床、床墊、餐桌椅這塊,要想花三線品牌的錢、買到一線品牌的貨,難度非常大,很不好找。

    但在家電這塊,情況完全變了,海爾、美的、長虹等公司有特價款,或者一些促銷套餐,如果不看品牌,價格可以低到讓你懷疑這是路邊攤的貨。

    說明咱們做傢俱建材的,一線品牌還得努力,能不能在成本合理最佳化的情況下,做出一些質量還不錯的低價款。這個裡面可以改進的空間太大了。

    還有一些公司,東西還算可以,感覺能夠入手,但價格定得不合適,體現不出讓買家當時拍板下單的價效比。

    我覺得現在市場上,如下四種做法的傢俱建材品牌,能活得很好:

    ❶ 走高階路線的,有檔次,有面子,質量好,服務於中產與富裕家庭自住房的軟硬裝。

    ❷ 走價效比路線的,東西不錯,材料不會非常好,但耐用,有一定的設計感,價格實惠,面向一些較高品質的出租房與中低收入家庭的自住房。

    ❸ 純粹以價格取勝,但不代表東西很差,服務於大眾化的出租房、長租公寓與較低收入家庭的自住房。

    ❹ 東西很差,價格極低,這就只能賺點小錢了。有些租賃價格很便宜的出租房,還有低收入家庭會購買。

    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是,找準了自己的客戶,鎖定了這些客戶的需求,並且圍繞這些需求,根據自己的能力提供對應的產品。

    什麼叫對應的產品?

    也就是產品的設計感、材質、各項質量標準,還有價格等,符合這些細分客群的需要。

    尤其是裝修市場深度細分的大背景下,我們在匹配客戶需求時,建議多給幾種方案,多給幾個價位。

    一般規模能上100億的公司,大多會考慮從中等收入到富裕圈層的需求,針對性地設計一攬子產品,並不是價格都定得高,很多營收增長速度比較快的公司,還會單獨做一些價格低到爆的產品,用來圈客引流。

    典型案例比如宜家家居,它的東西價格低,但檔次卻拉上去了,用宜家的東西不會被視為很LOW,它背後的品牌塑造技巧真的很牛。

    在我們一般的印象裡,價格低就代表質量差,檔次低,宜家卻靠自己的體驗營銷與品牌打造,顛覆了傳統認知。

    在宜家的停車場裡,停的車從幾萬塊錢到100萬級別的,可見它在匹配客戶需求方面,做到了貧富通吃。

    出租房也是如此,有些業主兼職品質與價格,有些業主沒有太多要求,價格低就行。

    這些細分的裝修市場需求,無論你是做傢俱生意,還是賣建材,可曾注意到,並能提供對應的產品方案?

    02

    接著說服務這事兒,大多數公司的口號喊得非常響,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的服務標準。

    一線品牌就不用說了,基本上都有自己一套服務體系,比如全友的幸福服務365、簡一大理石瓷磚的肖氏服務法、瑪格的金瑪服務、大自然的金保姆服務等等。

    但相互間的差距還是存在,就拿家電來說,有些一線品牌要求保留家電的包裝盒,方便退換貨。而有些做得更好的品牌,包裝盒已經不用保留了,有問題他們自行上門處理。服務水平誰家強,立馬就分出了高下。

    現在很多一線品牌的服務,做得還是相對不錯的。

    精心設計的服務體系,因為最後一公里搞砸了,安裝工的幾句牢騷話,或者是不專業的表現,一切都毀了。

    讓很多人不滿的是,二三線品牌確實公開了公司層面的服務熱線,400電話或坐機一類,但執行跟不上,電話經常沒人接,要麼就是接了之後的用語特別不專業,要麼就是沒法實質性解決問題,給客戶留下的印象很差。

    服務涉及的東西很多,每個環節都值得特別重視,其實不需要投入多少代價,就看公司是不是重視。

    以前買過萬和的熱水器,覺得是老品牌,應該厲害吧,可惜售後力度不行,買來兩個月,熱水器總是出現error提示,打火要打兩三次才能打著。

    找售後上門維修,解決不了,也沒退換貨的處理。就只能湊合用。

    後面的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湊合用幾年後,換新的,自然不再選萬和,反而買了一個並不是專門做熱水器的美的,從物流到安裝,響應效率還是非常快的,沒有太多亮點,但產品使用正常,沒有出現之前的問題。

    在熱水器這事兒上,美的沒有萬和資深,卻在這種細節上被擊敗了,至少流失了一個客戶。

    世界那麼大,今天流失一個,明天流失兩個,幾年下來,第一次買你家產品的客戶會流失多少?還能剩多少?

    03

    最後說說持續獲客,一般有兩種做法:

    ➀ 不斷地拉新客,靠活動、做廣告等等。

    ➁ 老客戶二次轉化、二次交易,老客戶帶點新客戶過來。

    但是,很多人太重視眼前的交易,忽略了口碑的威力,沒想過讓老客戶們去分享、去推薦,做了很多客戶,但地方上的口碑沒有起來,結果就是,喪失了靠口碑拉客這把撒手鐧。

    有些公司或經銷商門店做生意,就是一錘子買賣,從來沒有考慮到幾年後的二次交易,更沒想到讓客戶幫自己介紹點新客戶。

    於是,他們的東西賣出來後,你再去找他們諮詢點問題,或者要求點售後, 基本上沒有。貨送錯了、安裝上出了差錯等等,估計都要找很多次,才會有人來處理。

    最極端的,根本沒人理你,估計只有找到店裡的時候,商家才會接招。這次給出租房配傢俱,就遇到了上述情況,下一輪裝修不可能考慮他們。

    像這種做法,怎麼可能有二次成交,怎麼可能持續獲客。有些做門店生意的,總是嚷著生意不好做,我們就不說產品好不好,單說這種脆弱的服務,你的生意能好,才怪!

    一些賣傢俱建材的電商公司做得好一些,表現得相對專業,比如買的花灑,預約的天貓上門安裝服務,可以加急,可能收到貨之後,安裝師傅就會馬上聯絡。接著是談吐,也能加分。後面的安裝過程與安裝後測試,至少讓人看起來比較有水平。 安裝後還會有一個驗證碼確認。

    持續獲客是一件苦差事,付出的多,回報可能比較少,而且回報週期可能比較長,畢竟傢俱建材這些東西,不屬於高頻消費,短則四五年,長則八九年才會再買。

    但是,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幾年時間裡,一家門店服務幾百客戶,大多能收穫非常不錯的滿意度,起碼要做到某些環節的滿意度很高,那麼,這家門店就可能在區域內形成不錯的口碑,贏得推薦。

    如果換成規模化的大中型公司,旗下幾百家甚至幾千家門店,大多數門店都能形成比較好的口碑,至少可以節省幾個億的廣告費。

    它的放大效應是極其可觀的,幾百名客戶有可能影響到幾萬人,從這個角度去看,為持續獲客而付出的辛苦,回報週期並不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吃蔬菜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