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歷史大良造
一勺歷史,為您解答。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雖然國力大增,但是並沒有強大到能夠吞併其他諸侯國。公元前318年,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縱伐秦,雖然形勢迫在眉睫,但眼下秦國的危機可以概括為:土地小,勢力弱!
張儀和司馬錯都是秦惠文王時期的重臣。一個是國相,一個是將軍。
危機時刻,張儀主張秦國在外交上應該親魏、善楚、下兵三川。三川是指南韓內郡,該地因有黃河、洛水、伊水三大水域而得名。
張儀認為“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也就是說,想要有名,就要在朝堂上爭,若是在小地方小旮旯的巴蜀郡那裡爭也不會出名。而南韓的三川,周室所在的洛陽,是天下之朝,天下之市,要爭就爭三川,而不是去爭巴蜀夷狄之地,若去爭巴蜀,無疑是“去王業遠也”!
而司馬錯卻截然反對,他認為:“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徳。三資者備而王隨之”。也就是說,要富國,就要擴張土地,要強兵,就要讓百姓富裕,要統治天下,就要廣佈恩德,三者具備了,那自然就是王了。
司馬錯之所以硬槓張儀而建議惠文王趁巴蜀內亂取巴蜀,是因為以秦國當務之急,力量不足以攻打南韓去問周鼎的輕重,這樣不僅弄得響動很大,還會惡名遠揚。而以秦軍實力,攻取巴蜀猶如豺狼到羊群之中,輕而易舉。而且巴蜀這塊肥沃的土地,一旦到手,不僅擴張了秦國的版圖,還可以富裕自己的人民。
張儀和司馬錯的建議,其實各有各的道理。張儀的道理就是要成就王業,要抓關鍵的地方,宗周地區就是關鍵。司馬錯的道理就是秦國現在的實力還不夠,去打這麼關鍵的地方,不僅不會得到什麼好處,還會促進六國之間的合作,攻打巴蜀就不一樣了,不僅不會招人嫉恨,還能得到實惠!
張儀作為戰國時期的外交家、合縱派,其實是從政治角度為秦國考慮問題。而司馬錯的建議更像是悶聲發大財。顯然,司馬錯的方案,更加切合實際當時秦國的實際情況。所以司馬錯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張儀“懟”回去!歷史證明,司馬錯是正確的!
-
3 # 蟻史為諫
答:秦國的危機是發展瓶頸的危機;司馬錯與張儀的爭論是對於國家發展戰略的一種深度討論。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改革吏治重視農桑、改革軍制強大軍隊。秦孝公頂著國內巨大的壓力重用商鞅,商鞅也沒讓秦孝公失望,秦國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成為了當時最為強大的諸侯國。
秦國雖然強大,卻不是唯一的強大。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趙國,成是秦國的統一路上的阻礙。
秦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發展和擴張的問題”向哪個方向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幸運的人想睡覺就會有人送枕頭,秦國想要發展擴張的時候巴蜀就送來了枕頭。公元前316年西南的巴國和蜀國鬧矛盾,來找秦國幫忙(給秦國出兵的理由)。秦惠王將文武大將叫來開會討論,問:你們怎麼看?
張儀說:我覺得應該攻打南韓,南韓是中原的門戶。我們可以和楚國與魏國搞好關係,讓他們不要阻礙我們攻打南韓;一旦我們將南韓控制住,那麼就可以將周天子掌握在手中。從此以後用周天子的名號來討伐其他諸侯就名正言順了。
張儀的目的很簡單,攻打南韓威脅天下諸侯。控制東西周,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時候司馬錯發言了。司馬錯說:我們發展國家主要應該發展地盤,有了地盤才有人、有糧、有軍隊。攻打南韓我們可以得到什麼?除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麼一個沒用虛名外,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而且南韓真的這麼好打嗎?天下諸侯現在已經很害怕我們秦國了,如果我們再佔領南韓、控制了周朝是必會讓天下諸侯再次合縱一起來攻打我們。
司馬錯又提出:現在的國際形式是,齊國、楚國對我們的威脅最大,想要統一全國與他們必定有一戰。可是我們現在的實力明顯無法一次性搞定諸侯的合縱,所以將目標對準楚國會更好。得到巴蜀就可以得到地盤,同時以後想要進攻楚國只需要順流而下就可以了。
這次的會議,將軍司馬錯的提案被透過,張儀的提案被否決。司馬錯率領秦國大軍以助戰名義開往巴蜀,透過武力控制了巴蜀地區,為了更好的統治巴蜀地區;秦王先在巴蜀扶植本土勢力緩解矛盾;從此巴蜀成為秦國糧倉。
平定了西南的巴蜀之後,秦國又滅了西北角的義渠;從此秦國的後方就穩固了。
後方穩定之後,秦國開始向中原發展,南韓很快就被秦國佔領了大片土地;割地賠款是後來各諸侯經常要做的事。
南韓派了一個叫鄭國的水利工程師來到秦國,建議秦國修建鄭國渠;想用勞民傷財的方法放緩秦國對南韓的侵略。策略可以說是成功的,在初期確實使秦國放緩了侵略的腳步;卻沒想到鄭國渠修建成功後為秦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食,加速了六國的滅亡。
回覆列表
司馬錯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謂是秦國重臣,其一生征戰沙場:伐魏,奪取魏國六十一城;伐楚,奪取楚國黔中郡。然而其一生領軍的高光便是勸秦王伐蜀,親自率軍佔領巴蜀全境,並多次平定蜀地叛亂。然而在秦伐蜀之前,時任秦相的張儀卻不同意,力主伐韓以圖東出,兩人在秦惠文王面前爭吵不休,相持不下,最終秦惠文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決定出兵攻打蜀國。在秦國危機的情況下,司馬錯為什麼還要勸秦王伐蜀呢?
一、巴蜀地理位置特殊,取之可富國強兵
巴蜀就是中國現在的四川,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有“益州險塞,沃野千里”,的美稱,四川首府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同樣四川也是地勢險要,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詩仙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然在那時還沒有這些美譽,但對於當時的秦國,有這麼一塊盛產糧食,又易守難攻的地盤,有了保障,自然就有了傲視群雄的底氣與實力。
二、巴蜀相爭,秦可藉機得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出自《戰國策·燕策二》,這裡形容秦得巴蜀也同樣適用,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8),魏、趙、韓、燕、楚五國聯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長樗裡疾,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嬴疾,破魏、趙、韓三國軍於修魚,斬首八萬,暫時抵擋住東方聯軍的進攻。但西方的義渠又發兵襲破秦軍於李帛。在東西夾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時改變戰略,於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前316),用司馬錯之策攻蜀,破蜀軍於葭萌關,伐滅蜀國。
巴蜀相爭,兩敗俱傷,但又都不想認輸,就同時向秦國尋求援助。秦惠文王也有意伐之,不過考慮到路途險峻,而韓又來攻秦,但也正是司馬錯看準了巴蜀的重要性,力主攻蜀,在秦軍班師回國的路上順手滅了巴國。巴蜀相爭而引狼入室,這麼好的機會這位名將當然不會放過,而之後秦滅六國之戰中,巴蜀的貢獻可謂是極大的。
三、攻韓可圖霸業,伐蜀未嘗不是遠謀
張儀以雄辯著稱,司馬錯也善用奇謀,前者建議秦惠文王不顧巴蜀求救,而是攻韓,利用魏、楚一起出兵南韓,“臨二週之郊”,藉此“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由此可見張儀的“胃口”何其之大,不僅想要諸侯國的城池,還想直接綁了周天子“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然而此計過於兇險,表面是秦國挾持周天子,風光無限,但司馬錯認為:“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且你張儀能帶著秦軍各個擊破,但“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而且其他諸侯國也不會坐由秦國滅亡周朝。相比之下,伐蜀卻有諸多便利,“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意思大致是說不僅滅蜀後得到的土地、錢財可以擴充秦國的實力,而且我們是消滅“暴政”,還不會被天下人說我們貪婪強暴,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秦國以“虎狼之國”聞名,秦國百姓皆可披甲上陣,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軍更是以一當十,銳不可擋。司馬錯知道秦軍強大在於“軍功爵制”,但在作戰中不僅需要高昂計程車氣、英明的領導,還要有充足的糧食支撐。相國張儀的計謀雖然誘人,但仔細思考下來,難度卻極大,南韓雖然不敵秦國,但卻是三晉之一,又與其他國家有著合縱之約,距離上次五國攻秦才短短兩三年,以秦國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抵擋又一次五國合縱。秦國曆經多代,秦惠文王也知大局不能一蹴而就,索性穩紮穩打,徐徐東出,就結果來看,秦惠文王的伐蜀決策也是相當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