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學生追夢者
-
2 # RealPda
安史之亂的原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
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土地兼併嚴重。唐玄宗後期,土地兼併日益發展,均田制逐漸破壞,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安史之亂的經過: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
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安祿山一路南下,不到兩月,就已攻打到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安祿山破潼關以後,活捉了唐朝將領哥舒翰,衝入長安。玄宗拔腿就跑,跑到了南方四川,當他逃到馬嵬驛的時候,軍士突然譁變,楊貴妃被逼自縊,太子李亨即位靈武,這就是肅宗。
安祿山被他的大兒子安慶緒所殺。唐朝軍隊趁這個空隙,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史思明投降唐王朝,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次叛亂,所以想把他消滅,不料,休息洩露,史思明立馬反叛。
郭子儀、李光弼攻打安慶緒,包圍了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併其兵,回到范陽,稱為大燕皇帝。
思明後來又被他兒子殺害。李光弼再借回紇的軍隊,打敗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發生兵變,史朝義又被部下所殺,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
安史之亂的影響:大唐李氏王朝由興盛繁榮走向衰敗的轉折點,這場叛亂嚴重地削弱了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力量,使其對地方藩王的控制力嚴重減弱,實際上形成了藩王割據的局面,導致各地節度使手握重兵,為以後唐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地中央與地方割據勢力其節度使之間的矛盾,各個節度使的權利過於強大,即財政軍政於一體成為地方的真正首領,可以抗衡中央的存在。
唐元宗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而且唐玄宗後期生活奢靡導致人民負擔加重。
中央權力集團腐敗嚴重,有著口蜜腹劍稱號的李林甫欺上瞞下,公開行賄,忌賢妒能,嬌縱跋扈,不可一世。導致趨炎附勢的小人充盈朝堂之上,無人能夠做出對於節度使權利的勸諫也直接導致了安祿山後來的謀反。
後來安祿山謀反,導致唐玄宗倉皇出逃。直接導致唐朝由盛轉衰,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