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如果放到現在看,有些飲食恐怕難以讓一些人忍受,比如宋元的羊肉。

    宋元御膳:

    首先就是用羊肉的問題。如宋陳師道《後山叢談》:“御廚不登彘肉,太祖常畜兩彘,謂之神豬。熙寧初罷之。”再如元忽思慧《飲膳正要》,可見宋元宮中所用多用的俱為羊肉。如宋仁宗時期,日宰羊280只,若日日如此幾有十萬之數。又如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的輔臣呂大防所言:“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吃羊肉已經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另可見發達的是麵食)

    見到問題之初,因想到一位南方朋友對牛羊肉的排斥,所以想先說這個問題。

    再如口感輕重濃淡,以《飲膳正要》所述為例,大致介紹下樣式和作法:

    《聚珍異饌》部:“馬思吉湯/大麥湯/八兒不湯/沙乞某兒湯/苦豆湯/木瓜湯/松黃湯/大麥運算元粉/大麥片粉/糯米粉粉/河羹/阿菜湯/雞頭粉雀舌子/雞頭粉血粉/雞頭粉撅面/雞頭粉粉/雞頭粉餛飩/雜羹/葷素羹/珍珠粉/黃湯/三下鍋/葵菜羹/瓠子湯/團魚湯……”手疼不打了。

    上述這些菜的底湯全部用羊肉,並且取用的都是羊腳,且都只配五個草果(有興趣可自試)。再之後這些底湯一致但作法不同的“珍饈”,比如團魚(甲魚)湯:

    羊腳一個都拆卸開(這事兒我幹過,不難)。

    扔五個草果進鍋,開始熬湯。

    湯成濾淨,開整團魚(一用就是五六個,我是買不起的)。

    扔水裡煮熟後,去皮剔骨切塊,用面二兩揉一塊弄成面絲(這怎麼能叫湯呢?)。

    邊揉邊加佐料,比如鮮榨薑汁和胡椒粉,再之後就需要炒了……

    炒的時候加醋、鹽、蔥。炒完之後再加這個羊腳底湯。

    這很像炒麵加燴麵的作法,光看就知道口感油膩厚重。直至明清雖有所改善,卻也有一定的保留,比如《明宮史》(摘自劉若愚《酌中志》),在書中記載的正月裡宮中和民間飲食有:

    “斯時所尚珍味,則冬筍、銀魚、鴿蛋、麻辣活兔、塞外黃鼠、半翅鶡雞、江南蜜柑、鳳尾桔、漳州桔、橄欖、小金桔、風菱、脆藕;西山蘋果、軟子石榴之屬、冰下活蝦之類……”

    又如:

    “帶油腰子羊雙腸、黃顙管耳燴羊頭、燒筍鵝雞豬臀肉、滷煮鵪鶉脆糰子、乳餅奶皮米爛湯、八寶攢湯棗泥卷、糊油蒸餅鵝肫掌……”

    就此打住,再說就成《報菜名》了。其中提到的塞外黃鼠,很可能就是下圖這種小東西(別稱大眼賊)。

    “帶油腰子”烤的容易接受,可若是煮燴,又或用羊頭……我是會跪的(外籍友人常樂曾於蘭州試吃煮羊頭,表現很到位)。而羊雙(霜)腸這個東西現在作法也不新鮮了,就是用現宰殺的活羊血灌羊小腸後製成。這個不要說南方,北京都已少見售賣。據我所知,大致是九十年代以後逐漸少見……又如滷煮鵪鶉,大致像下面這種的(就是滷):

    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燻鵪鶉,比滷鵪鶉更香……並且如果將醬肉、燻鵪鶉等等,配合黃花蘑菇之類的做成打滷麵,味道上別有種異香,入口後非常沖鼻。似如這種便是御膳的重點之一。

    首薦是味,為本朝故事。

    這句話說的是宋代宮廷大宴,見載於蔡絛《鐵圍山叢談》。在當時隨著商業貿易的興盛,如宋代可見有大量的香料出現,這便是“首薦是味”的緣由。

    以《太平聖惠方》中所記,食藥日常所用的香料(香藥)多達百二十種有餘,這就造成不僅宮中會重視味道,便是當時民間也不乏一些珍饈佳餚,以至於經常為皇帝們遣人出宮採購。如袁褧《楓窗小牘》、阮閱《詩話總龜》、邵伯溫《邵氏見聞錄》皆可見到此類故事,但是最知名的,應該便是宋高宗的“李婆婆雜菜羹、賀四酪面髒、三豬胰胡餅、戈家甜食和宋嫂魚羹”,如圖。(酪面髒應為酸奶、冷酪表面撒乾果)

    這種對味道的重視,對御廚們造成了很大壓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可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話,以及易牙這樣的名廚。可見御廚們很重視帝王們的口味與偏好,無論不登彘肉還是易牙烹子都是。

    但是這種重視誇張如宋高宗,可見有《宋人軼事彙編》中記述的:兩優人做士子互問生辰,分曰“甲子、丙子生人”,旁道:“此二人皆合下大理寺也”。問之緣由,答曰:“夾子、餅子皆生,與餛飩不熟同罪。”……餛飩稍微煮生點就扔進大理寺了,可見挑剔到何種地步。

    再者就是烹飪技巧的長足進步,比如美國的尤金·安德森(E. N. Anderson)所著《中國食物》(The Food of China)一書,將中國美食的興盛於偉大都歸功於宋朝,對煎、炒、烹、炸、煸、蒸、煮、拌、泡、燒、烤、燉、熘、爆、涮等花樣繁多地烹飪手法便十分推崇(或許當時他還未遇到開水白菜這樣神奇的美食……)

    所以除了香味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廚師們有著足夠的原材料和投入時間,畢竟他們很早的專職職業之一。

    與民同樂的需求:

    這種對帝王口味的專注雖然有見被諫言上述,但未有什麼實質意義。唯可見有宮內外與民同樂的事偶有發生,或者得益於“何不食肉糜”的出現。如元明所記:

    元熊夢祥《析津志》:“九月九日,都人以面為糕,饋饋作重陽節。”

    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麵餅面種棗慄星星然曰花糕。糕廝標綠旗。父母迎其女來食,曰女兒節。”

    這裡提到的面糕或花糕需與民同樂……所以宮裡也會吃(也或許只是看看)。就這東西(有棗慄兩種,那會缺糖):

    這個東西我表示21世紀後周圍沒見有賣的。而另一方面,像清代的《御茶膳房》中提到的“膳單”,所記慈禧的添安筵式,僅早膳便已脫離當時的大眾生活:

    火鍋二品:金銀奶豬、口蘑爛鴨子;

    大碗菜四品:燕窩“慶”字八寶鴨、燕窩“賀”字什錦雞絲、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新”字口蘑爛鴨子;

    杯碗菜四品:燕窩鴨條、熘鴨腰、荸薺蜜制火腿、什錦魚翅;

    碟子菜六品:燕窩炒鍋燒鴨絲、肉片燜玉蘭片、肉丁果子醬、榆蘑炒雞片、蓋韭炒肉、炸八件;

    片盤兩品:掛爐鴨子、掛爐豬;

    餑餑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蘋果饅首、如意卷;

    湯品:燕窩三鮮湯;

    ……對這種鋪張的諷刺如電影《太后吉祥》就曾表現過,民醫入宮後看見什麼都饞,吃什麼都香,但放到慈禧身上便不再適用。所以說御膳不好吃,顯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對比當下像“它似蜜”這類菜餚的沒落,就證明御膳的美味與否,會因人們口味的變化被判定。就是御膳房這種美食研發團隊的性質,很值得稱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長豐縣下塘鎮建鋁廠在什麼地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