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CDXZ2FMZ

    西方學者注重從心理學的視角認識和研究人格。但是,西方人格研究並非始於心理學,

    在心理學涉及人格研究之前,倫理學、哲學、神學、法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已關注人

    格問題。20世紀 30年代,西方心理學開始廣泛研究人格,並迅速發展形成了心理學的一個

    分支─—人格心理學。此外,心理學的其它分支: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

    法律心理學也對人格做出各種富有特色的論述。

    1937年,人格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發表了他那本開創了現代

    人格心理學先河的著作《人格:一種心理學解釋》。在這本書中,奧爾波特回顧了歷史上各

    學科對人格的研究成果,綜述了人格的近 50個概念,充分展示了人格認識和研究上的複雜

    性。

    儘管心理學家對人格概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不同的詮釋,但綜合起來,主要

    有下述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1)層次性定義。強調人格組織的層次性,認為人格是個體具有的一種系統性的心理

    動力結構。儘管把人格視作一個“系統”,嚴格意義上說只是對人的行為在大量觀察基礎上

    做出的一種假設,但假設歷來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正如法國科學家彭加勒指出:“沒有

    假設,科學永遠也不能前進一步。”毫無疑問,把人格界定為個體的系統性的心理結構,相

    對於只從某一視角認識人格,是一個有意義的突破,更能接近反映人格的本意。受貝塔朗菲

    系統論的啟示,一些心理學家認識到,人格是互相聯絡、相互依存的各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如認為“人格互動結合的行為系統的動力組織”,“人格是個人經由社會化獲得的整體”,“人

    格是個體有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實際的和潛在的行為模式的綜合。”諸如此類的觀點都表明

    人格不是某些特質雜亂無章的偶然集合,而是一種具有整體性的系統。這種人格理論中,弗

    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步人格結構論被認為最具代表性。但是,弗洛伊德在

    論證人格形成動力時,過分強調非理性的潛意識的力量如性本能的衝動,而輕視人的理性的

    作用,這一點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夏軍在他的《非理性世界》一書中有針對性地指出:“人

    格是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相互契合的主體結構,這種結構在精神上表現為理性與非理性的雙

    重性。

    (2)羅列式定義。將人格看作個人所有屬性的綜合,把人格看成“人的自然”,諸如:

    需要、慾望、動機、興趣、氣質、能力、個性等等。因而認為人格是一箇中性概念,對人格

    研究應當採取冷靜的客觀的自然科學的態度,對人格評價應當不做道德價值判斷,而只是描

    述“是否正常”、“是否健康”,這種人格觀念曾一度在西方心理學界達到相當程度的共識。

    卡爾生就此這樣評說:“如此的人格認識雖然能保持客觀性,並避免了與倫理學等研究的重

    復,但容易忽視活生生的人。”卡爾生的這句話明確指出了這種人格理論的片面性。活生生

    的人是必定具有社會屬性的,必然會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因此,即使是“人的自然”的

    人格特徵一旦與社會生活和社會時間相聯絡,就具有道德評價的意義,就不可能是中性的。

    (3)區別性定義。認定人格即個性,是表現為人與其他人相區別的特質上的個別差異。

    “人格是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並保持恆定的具有特徵性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人格

    是能加以測量的個體差異的所有相對持久的維度的總和。”林德採荷文 1975年曾撰文指出:

    “人格是特徵的一種組織,它存在與自己而區別與他人。”英國心理學家卡特爾認為,所有

    的個體都共同具有一些影響其行為的內在的人格因素。他把這些人格因素稱為根源特質。卡

    特爾進一步歸納出人格所包含的根源特質有 16種(A樂群性、B 聰慧性、C 穩定性、E 特

    強性、F 樂觀性、G 有恆性、H 敢為性、I 敏感性、L 懷疑性、M 幻想性、N 世故性、O 憂

    慮性、Q1 實驗性、Q2 獨立性、Q3 自律性、Q4 緊張性),並且指出這 16種特質在不同的個

    體身上具有不同的程度,只要測出一個人 16種根源特質各自存在的程度,就可推斷其人格

    特徵(或人格狀態)。為此,他編制了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並被廣泛採用的 16種人格因素

    量表─—F16量表,表中對個體人格特質做低分描述和高分描述。卡特爾的人格理論和對人

    格的測定技術在西方心理學人格研究中獨樹一幟,對中國的人格觀念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20世紀 50年代至 60年代期間,中國心理學界把“personality”這個詞更多地譯作“個

    性”,而不翻譯為“人格”,正是體現了卡特爾式的人格觀念。但嚴格地說,人格與個性是不

    能等用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個性只強調個體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性,而人格是一個更為複雜

    的結構,既包含個體的獨特性,也包含個體與他人相一致的共同性,因此人格是個性與共性

    相統一的整體精神面貌的反映。

    (4)適應性定義。認為人格是人對環境的獨特的適應,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形

    成的獨特適應方式就是人格。奧爾波特在對前人概念加以比較與歸納之後,提出了自己的人

    格定義:“人格是個體在心理、物力系統中的動力組織,這個動力組織決定人對環境順應的

    獨特性。”奧爾波特的上述定義在某種程度上被當作現代心理學中習慣用法的綜合。臺灣學

    者楊國樞與奧爾波特有相近的觀點。他認為:“人格是個體與其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中所形

    成的一種獨特的身心組織,而這已變動緩慢的組織是個體適應環境時,在需要動機、興趣、

    態度、價值觀念、氣質、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其不同於其它個體之處。”艾森克

    也認為:“人格乃是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體格的相對穩定而持久的組織,它決定著個

    人適應環境的獨特型。”這種人格觀念揭示了人格與客觀環境的關係。說到底,人格是人的

    本質的具體化和個性化,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關係和個體的社會實踐,離不開特定

    的社會文化和社會歷史條件,總之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因此,把人格看作是個體對環境獨特

    的適應性從一個角度闡明瞭人格的要義。

    (5)整合式定義。強調人格的組織性和整合性,認為人格是“人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臺灣學者溫世頌就把人格定義為“個人的行為特徵”。陳仲庚認為:“人格是個體內在的行為

    上的傾向性,它表現亦個人在不斷變化中的全體和綜合,使具有動力已執行和連續性的持久

    的自我,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與人特色的身心組織。”米歇爾則更具體地指出:“人

    格是個人心理特徵的統一,這些特徵決定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並使它們與別人的行為有穩

    定的差異。”拉扎魯斯、吳偉士等心理學家對人格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因為人的行為方式總

    是外顯的和被人琢磨與評價的,所以這種觀點把人格概念由抽象變為具體,由模糊變為清晰,

    而且實際上認可了人格具有道德評價的意義。

    任何人格都具有理性的一面,也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一般情況下,在人和人格中,理

    性佔有主導地位。”弗洛伊德的弟子榮格也發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學說。塔強調“道德良心

    系統”的作用,認為興趣、信念、信仰、理想、世界觀(包括人生觀、價值觀)是重要的人

    格動力要素。

  • 2 # 檸檬心理

    你好,我是心理學專業,我來回答。心理學中人格可以用來研究我們個體間的差異。心理學對人格的研究集中在兩個層面,第一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措,在社會文化、群體條約的規則下我們的行為外化,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第二是指一個人試圖逃避或者隱藏的人格成分,是我們潛意識,冰山下的真是自我。這也是人格的內在特徵。

    從一般意義來看,人格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自我心理的形成和發展而來的自我意識、情感情緒以及行為的統合。該模式中,包括了個體獨有的、與他人有著本質區別的、穩定固化統一的特點、特徵綜合。國外對於人格的研究給出了四個特點:分別是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從四類不同的角度對人格有著深入的研究的。由於英文翻譯問題,我們對於人格常等同於特性、特質、個性等。因此人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反映了人類的多種本質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齒輪傳動的潤滑有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