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61138166020

    一個腸胃不好的女孩的典型的一天:早上醒來,肚子絞痛。可以感覺到腸胃在肚子裡一陣陣痙攣。用手摸,能明顯感覺到腸子在動,有時是蠕動,有時乾脆是撕扯,非常痛。可以清楚地摸到腸子的形狀。去廁所,試圖與腸痙攣作戰,一般都失敗,大便不成形,全是食物殘渣,不管怎麼揉肚子都沒用,痛得要死而且又累,淚流滿面不是吹的。早飯,不能喝牛奶,一喝必肚子劇痛,拉肚子,嘔吐。不能吃任何一點油膩。基本上吃了早飯以後肚子就會開始脹,很難受。如果吃完早飯坐車,多半會暈車會吐。不然就是一直脹氣,能摸到胃裡一團氣,怎麼都排不出去,而且脹得很痛。餓了,胃疼。酸水燒得難受,而且很噁心很想吐。著涼了,完蛋,胃劇痛。不能穿露臍裝露胃裝。胃劇痛的時候輕則蜷曲身體臉色煞白,重則滿地打滾哭天喊地。那種感覺,像是胃像毛巾一樣被一隻魔爪狠狠地擰,只求速死。吃午飯。如果吃油膩生冷,痛到休克都有可能。無論吃什麼,吃完必須拉肚子,食物像穿腸而過。肚子裡水聲,腸鳴音很大,咕嚕咕嚕的,一般人只有在拉肚子的時候會有,我一直有。肉眼可見肚子隨著腸鳴起起伏伏,一團氣在腸子裡竄來竄去,用手按那團氣它就會跑,然後能感覺到腸子是僵硬的。消化食物的時候很痛苦,整個胃都在燒,像是要把自己消化掉。我很瘦,一米六,八十幾斤,但是肚子難受的時候能脹大成氣球。平時必須穿寬鬆的衣服,腹脹如鼓的時候真的是痛到要爆炸的感覺,而且很影響形象。會很想吐,但是一定吐不出來。覺得我的肚子裡養了一大群壞細菌,整個腹腔裡汙穢不堪,無論是打嗝放屁必惡臭無比。我幾乎永遠都是捂著肚子,因為不是痛就是脹。二十四小時難受。走路要弓著身子,不然會扯到腸胃,會痛。腸胃一刻不停地向我宣告它們的存在,我吃進去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讓我清楚地感覺到胃腸道的形狀,大小,食物的旋轉,水的搖擺,氣的流竄,然後就是最該死的腹鳴音,讓我這個美少女(霧)經常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腹鳴腸鳴害死人,翻江倒海絕不誇張。我高考前兩天的夜裡因為作死喝了一杯冷水,腸胃徹底造反。先是躺在床上反酸,感覺到嘴裡開始湧冰冷的酸水,感到不對勁。然後晚上吃的面,根本不是穿腸而過,是直接一根一根完整地吐出來。胃開始痛,胃裡很涼,慢慢揪成一個硬塊。我躺在床上,弓著身體,手緊捂著胃哭,高考前兩天出亂子我是真的緊張。我手捂著胃的時候能感覺到胃在亂動,肌肉在痙攣,全部扭在一起。想吐,覺得吐了會舒服點,然後到洗手間抱著馬桶,每吐一下就感覺整副腸胃都翻轉過來,拉扯得非常疼。一開始吐的是水,然後是胃酸,胃酸吐到我喉嚨燒灼劇痛,然後吐膽汁。吐到一半,腸子開始痙攣,感覺要拉了,於是坐在馬桶上,一手捂胃一手捂腹。肚腹裡的痙攣特別特別特別明顯,就覺得手底下摁著的發痛的器官在發瘋,在造反,在自殘。腸鳴音大到我媽從隔壁房間都聽到了,趕過來看,她急我也急。坐在馬桶上捧著盆吐,真的是上吐下瀉,吐得我淚流滿面,整個人虛脫到說不出話。肚腸裡像住了一個該死的怪物。通宵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天沒吃東西,第三天高考那天雖然肚子腸子不疼了但是整個人沒有力氣,寫作文的時候手是失去知覺的。我這副腸胃真的害得我好慘……

  • 2 # 已經過期了

    一般來說,疼痛可分為鈍痛、銳痛(疝痛)兩種,鈍痛指的是隱隱作痛,器官或內臟所發生的疼痛大多屬之;銳痛則是指非常明顯的疼痛,患者能清楚知道疼痛位置,通常與管道受到阻塞有關,例如:膽管結石、腸子阻塞。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腹部的病變與腹痛部位存在著對應關係。一般按腹部器官所在,腹部可以肚臍為中心,畫分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等四個區域,而依腹痛發生部位來看,可分為左上腹痛、右上腹痛、左下腹痛、右下腹痛和腹中央痛等幾種。

    如果是右上腹痛,須考慮是肝臟、膽囊、膽道、胰臟、十二指腸、右腎、大腸右段等問題;右下腹痛需要想到的是盲腸、闌尾、右卵巢及輸卵管、右輸尿管等;左上腹痛可能是胃、脾臟、胰臟、左腎、大腸左段;左下腹痛則可能是乙狀結腸、左卵巢及輸卵管、左輸尿管等;若是肚臍周圍疼痛,主要表示為小腸疾病。此外,有時也可能出現整個腹腔的廣泛性疼痛,此情形通常是腹膜受到某種原因刺激而發炎,例如:潰瘍穿孔、子宮外孕破裂、內出血。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腹痛會隨著病灶的影響而移位,例如:疼痛開始於上腹中央,24小時內逐漸移行至右下方且愈來愈痛,就是盲腸炎的重要跡象;疼痛部位原本在右上方,漸漸延伸到右後方的肩胛骨下面,則可能是膽囊、膽結石的問題。

    莫忽視有助於診斷的線索

    腹痛原因及影響可輕可重,當腹痛發生時,為了確切掌握病因,患者應多注意疼痛的狀況,以便於醫師進行診斷,包括疼痛位置、時間、疼痛性質、是否伴隨其它症狀、影響疼痛變化的因素……等。

    腹痛是否伴隨其它症狀,亦是判別病因的重點之一,例如:伴有腹瀉可能為腸胃發炎;便秘可能是糞便阻塞;嘔吐則要考慮腸子阻塞或發炎;排便習慣改變或許是大腸產生病變;同時有黃疸、發燒等症狀,可能是膽管或肝臟病變;小便次數頻繁、排尿困難、夜尿等情形,要考慮是膀胱、尿道等問題,這些伴隨出現的不同症狀,都有助於區分腹痛的真正原因。

    影響疼痛變化的因素也不能忽視,尤其腸胃疾病是引發腹痛常見的原因之一,而腸胃疾病又與飲食息息相關,因此,飲食與疼痛變化之間的關係可說是初步判斷腹痛的重要依據,例如:一吃東西就腹痛,可能是胃炎、胰臟炎;空腹容易感到疼痛,吃點東西反而覺得比較舒服,則可能是消化性潰瘍。

    急性腹症應立刻就醫

    急性腹症(Acute abdomen)是指在數小時內發生的劇烈腹痛,一般發生急性腹症時,大多會認為是吃壞肚子或腸胃炎,事實上,急性腹症的可能病因相當多,包括了急性闌尾炎、胰臟炎、膽囊炎、腸胃炎、腸胃道潰瘍穿孔、腸道阻塞、中空臟器破裂……等,有些雖然只需內科治療,有些卻必須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屬於具急迫性的外科急症,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當發生急性腹症,尤其是伴隨發燒、噁心、嘔吐、腹脹、盜汗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臨床上常見的急性腹症如下:

    1.急性腸胃炎:大多是由於吃到不潔食物所引起之食物中毒等,通常會伴有嚴重的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

    2.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罹患,但好發於20~40歲之間。大多數患者是由上腹痛轉移到右下腹痛,其疼痛感約在4~6小時達到高峰,此時甚至會因為咳嗽或移動身體而讓疼痛加劇。

    3.潰瘍穿孔:突發性上腹劇痛是典型症狀,其它還包括了腹脹、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嚴重腹膜炎。

    4.急性膽囊炎:疼痛通常發生於飯後或半夜,位置在右上腹部或上腹部,有時疼痛會傳到右側肩膀或肩胛部,並且合併發燒、嘔吐、黃疸等現象。

    5.急性胰臟炎:常見症狀為劇烈而持續的上腹部或左上腹疼痛(有時疼痛會延伸到背部)、噁心嘔吐、發燒,當身體向前彎時 ,疼痛會稍微緩和。

    6.腸阻塞:突發性上腹劇痛是典型症狀,且還有腹脹、噁心、嚴重嘔吐等其它症狀,常見原因包括了大便阻塞、腸癌阻塞、腸扭轉等,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敗血症、穿孔等併發症。

    女性腹痛可能不單純

    經痛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當月經來潮時,會出現程度不一的下腹部疼痛,有時甚至伴隨脹氣、發冷、腹瀉、腰痠背痛等症狀。

    女性出現這種生理性的經痛時,建議可先到婦產科進行檢查,若排除婦科疾病的可能性,就不需要擔心,可自行熱敷或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現不同於以往形式的經痛仍不可大意,應就醫接受檢查,並記錄從什麼時候開始經痛、經痛的位置、持續時間有多久……等資料,以提供醫師進行診斷。

    當女性發生下腹疼痛時,摒除週期性的經痛、腸胃功能障礙等原因,就必須考慮是否為婦科問題,例如:子宮內膜異位、卵巢囊腫破裂、卵巢或卵巢囊腫扭轉、骨盆腔發炎、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子宮外孕、腹腔或骨盆腔沾黏……等,為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女性若有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應儘早就醫檢查。

    腹痛可別等閒視之

    腹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之一,但因為腹痛大多是偶發性的,導致患者經常會容易掉以輕心。

    事實上,可能引發腹痛的腹部器官相當多,包括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等,甚至有時候腹痛也可能是其它嚴重疾病(如心臟梗塞、肺臟栓塞等)的其中一種症狀表現。

    因此,當出現腹痛時,應及早就醫找出致病原因,並針對病症接受適當的治療,才是最正確的處理原則。

    腹部臟器所在位置的約略區分方式

    右上:肝臟、膽囊、膽道、胰臟、十二指腸、右腎、大腸右段

    左上:胃、脾臟、胰臟、左腎、大腸左段

    右下:盲腸、闌尾、右卵巢及輸卵管、右輸尿管

    左下:乙狀結腸、左卵巢及輸卵管、左輸尿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蘇寧外援博阿基耶表示中超很難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