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講解探索未解之謎
-
2 # 百科千尋君
千尋君來回答。
犀牛和貘確實是遠親,兩者同屬奇蹄目,源自55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上圖就是犀牛和貘的演化示意圖▲馬來貘
貘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動物,5000萬年前就已出現,模樣自誕生之初到現在基本沒變過,保留著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現存一科一屬5種,馬來貘(亞洲貘)、中美貘、低地貘、山貘、卡波馬尼貘。除馬來貘分佈在亞洲之外,其餘分佈於拉丁美洲。馬來貘是體型最大的貘,中美貘是美洲最大的貘。而犀牛則是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之後誕生的新物種,其中一小部分得以挺過氣候劇變,存活至現在。犀牛前後肢均3趾。
犀牛現存5種,非洲有白犀和黑犀,亞洲有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5種犀牛現存野生數量27300頭左右。其中爪哇犀和蘇門答臘犀數量不過百頭。▲巨犀
奇蹄目曾經是個非常繁盛的大家族,在史前時期誕生過許多巨獸,比如地球史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巨犀,重達數噸的雷獸、爪獸、披毛犀、板齒犀等。但隨著後來地球氣候劇烈變化,大型奇蹄目動物滅絕殆盡,倖存至今的奇蹄目只有3科——馬科、犀牛科、貘科。最大陸生哺乳動物的位子也被迫讓給了長鼻目。而長鼻目的境況比奇蹄目還遭,倖存至今的只有一科——象科。▲現存最大陸生偶蹄目——大河馬
而原本體型和數量不如奇蹄目和長鼻目的偶蹄目卻後來居上,現存種類超過300種,是陸生食草哺乳動物中最多的一目,豬、牛、羊、鹿、長頸鹿、駱駝、羊駝、河馬等都是偶蹄目,甚至有一個分支重返海洋,演化為鯨目,鯨目就是偶蹄目的分支,鯨豚類與河馬關係最近。目前陸生動物體重排名是:長鼻目-象科第一,奇蹄目-犀牛科第二,偶蹄目-河馬科第三,偶蹄目-長頸鹿第四。
在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是偶蹄目的分支-鯨目-藍鯨。
但在南美洲,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是奇蹄目-貘科-中美貘。
所以說,犀牛與貘確實是親戚,兩者和馬科是僅存的奇蹄目成員,犀牛和貘確實在體態上很相似,但兩者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了,演化速度太慢可能也是奇蹄目衰弱的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犀牛體型巨大,看起來像史前動物一樣。它們主要以植物為食,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曾經遍及世界大多數地方。今天,所有的犀牛都面臨被偷獵以及棲居環境慘遭破壞的境地。
貘是一種原始的、中等大小的奇蹄動物。數百萬年以來,它們的外形幾乎沒什麼變化。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南美洲,以及亞洲的森林中,但也面臨著棲居環境被破壞以及被獵捕的噩運。
亞洲的犀牛
獨角犀長著深灰色、像盔甲一樣的獸皮,獸皮上佈滿疣子和一道道深深的面板褶痕。它們可能是看起來最原始的品種。在亞洲犀牛中,這是最大的品種。它們體長約3.8米,高約1.85米,重約2.2噸。在它們的口鼻上只有一支角,長約45釐米。獨角犀的體形就像一個巨大的水桶,它們長著厚厚的獸皮,但是在獸皮下有一層血管,這些血管吸引著討厭的吸血的蒼蠅。大多數時間裡,犀牛都在泥地裡打滾,或者站在水中,藉此擺脫討厭的蒼蠅,以及保持身體的涼爽。
小獨角犀的外形有些像獨角犀,也只有一支角,長約25釐米。它們的面板呈深灰色,面板上有粒狀物和很多褶皺。但是,小獨角犀的體型要小得多,重量僅有1.4噸。它的口鼻部很長,上唇具有抓握能力,適合吃樹葉。
雙角犀是一種原始品種,長有兩支角,主要生活在東南亞的雨林中。在所有犀牛中,它們的體型最小,站立時高約1.3米,重量大約只有800千克。
它們的獸皮是灰色的,皮上分佈著稀疏的紅色長毛。雄性的前角長約38釐米,但雌性的前角很短。它們的上唇具有抓握能力。雖然它們的唇部不像小獨角犀的那麼長,但是吃的東西都差不多,如植物的根莖、葉子,以及叢林中的果實,包括攀緣植物和竹子。
雙角犀以塊莖為食。這些犀牛會沿著固定線路穿越叢林,尋找植物性的食料。它們每天至少要到水坑中去兩次,在水坑裡打滾,緩解被昆蟲叮咬的痛苦。一般來說,它們是獨居動物,但有時也會看見成對的犀牛——通常是母親帶著自己的幼仔。
在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的洪泛平原、草地,以及森林的沼澤邊緣,生活著獨角犀。圖中這頭獨角犀停留在一片高草和灌木前,用具有抓握能力的上唇幫助自己進食。如果它想吃短草,可以把這種特殊的上唇捲起來。
奇特的貘
貘科家族中也有4個品種,其中3個品種生活在南美洲,另外一個品種主要生活在亞洲。
貘的體形矮壯,四肢短而結實,臀部比肩部高。這種體形使它們能夠順利地從茂密的叢林底部穿過。貘的脖子很短,但是頭部很長,鼻子短而多肉。貘主要是夜行動物,它們的視力比較弱,但是聽力和嗅覺非常發達。它們的後足有三個足趾,但是前足上卻長著第四個足趾,這個足趾比其他的足趾小,位置較高。
在黑夜裡,它們用鼻子在地面上嗅著穿越森林,在河岸邊沿著“之”字形的路線前行,從而漫遊到開闊之地。
它們邊走邊吃,主要吃植物的葉、芽、嫩枝、水生植物和草。它們敏感的鼻子能幫助抓住植物,並把葉子朝著嘴裡面拉。它們會沿著固定路線前行,並用尿液標記領地。在生育時節裡,貘會參與嘈雜的交配。它們在交配中,會尖叫,會嗅來嗅去,會啃咬對方的足和耳朵,還會用鼻子觸碰對方的腹部。
生活在美洲地區的貘——南美貘、山地貘、中美貘,顏色都是紅棕色的。
它們的面板粗糙,但是長有稀疏的毛。山地貘的皮毛比其他的貘厚,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安第斯山區。南美貘和中美貘的脖子上都有鬃毛,能保護它們免受豹子的攻擊。在所有的貘中,成年印度貘的特徵是最明顯的——它們的頭部和前腿都是黑色的,後腿也是黑色的,身體中部是白色的。白天,它們躲藏在茂密的濃蔭下;夜晚,黑白花紋的獸皮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偽裝。在夜色中,它們很難被認出來。
如果被什麼吸引住了,或者當一股香氣從山野的植被中散發出來,這頭生活在貝里斯城的雌性中美貘就會用靈活而敏感的鼻子嗅來嗅去。中美貘和南美貘的脖子上都有鬃毛,這使它們能夠免受豹子的攻擊。
這頭雌性印度貘緊緊盯著自己的孩子。所有的貘在剛出生時都是紅棕色的,身上有白色斑點或條紋。兩個月後,這些斑點和條紋就會隱去。這種“外衣”能使它們在叢林地面斑駁的Sunny中很好地隱藏起來。
在溼地中
▲南美貘在啃咬水邊的植被。它的鼻子將可以移動的上唇和鼻孔連在了一起。它吃東西時,上唇就像手指一樣能幫助它“採摘”植物。貘擅長游泳,它們經常游到水中進食,或者在水中保持身體的涼爽——淹沒在水中甚至還能幫助它們避免危險。此外,水還能幫助它們征服身上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