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蘋果炒土豆
-
2 # 福海宇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遠報兒女,近在己身。
多做善事,增福增壽。
日行一善,行善積德。
-
3 # 禪修筆記
道家的養生之道是如何內外兼修的?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健康很關鍵。道家養生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養生,歷來道家修行各派祖師都十分重視,歷來都重視內外兼修。
內修於德,外修於道。性命雙修,兼顧身心內外。這正是中國文化的精彩之處。道家養生就是注重身心內外兼修,原因是作為中國文化核心,道家養生主要從事精氣神三種生命物質的融合與修煉,強調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內,為神心意識,外為筋骨皮肉。外為品德美德,內為道功、功夫、神通境界。
道家老子《道德經》就說明了這個內修與外煉的關係。道家祖師傳法給後人,也看他這個人思想是不是很端正。
道家認為,一個人修行,首先要修好品德,積累很大的陰德,之後才能圓滿世間的修行。性命雙修,就是這個意思。注重三千功德,才能修得身心健康。
老子是道家養生的開創者,莊子則是老子之後道家養生的主要闡釋者,他們二人的養生思想為秦漢後道家、道教的養生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中的這句話可看做道家養生思想的總綱。在“道法自然”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下的道家養生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法自然”。
在“人法自然”的引領下,先秦道家養生形成了順應自然、重神輕形、動靜結合、內外兼顧的養生觀,愛惜精神、處其和的養生原則以及相應的養生方法。
1、先秦道家的養生觀
(1)順應自然的養形調神觀
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最佳境界,這要求養生者認識人與自然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律,並依據這些規律來養生,才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莊子不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來說明養生要因乎自然、“緣督以為經”,而且鑑於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以柔克剛的事例,提出了養生“貴柔”的思想,在養形上推崇迴歸到嬰兒的狀態。
(2)重神輕形的形神共養論
形神關係是中國哲學討論的重點命題之一。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養生大都主張在形神共養、身心並修。這一點在道家中亦有反映。如《莊子》中就認為:“形全者神全”、“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另外,養形與養神還可相互促進,“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因此,先秦道家養生比較注 重形神、身心的並修、共養。
形神共養並不等於形神在養生上佔據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這方面先秦道家似乎更為強調養神的重要性。如老子就認為:“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莊子則追求精神超越物質的肉體,進入毫無約束的“逍遙遊”境界。
(3)動靜結合的養神觀
先秦道家在主張以靜制躁來養神的同時強調以動導神使之專一,兩者相互促進來達到身心並修、延年益壽的目的。
“靜為躁君”,“中不靜,心不治”,清靜養神是道家養生的一個鮮明特點。但人的精神是一直處於活動中的,它不可能不運動。莊子注意到了這一點,他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4)內外兼顧的養生觀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威公曰:‘何謂也’。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髙門縣薄,無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由《莊子·達生》中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單豹善於保養身心,但對外部的威脅沒有戒心。而張毅注意防禦來自外部的威脅,卻不注意保養身心。兩人都沒有內外兼修,因而都不能健康長壽。
《莊子》這種“鞭後而壽”的思想與現在的“木桶原理”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它要求善於養生者要“內修形神,使延年愈疾,外攘邪惡,使禍害不幹。
2、先秦道家的養生原則
(1)處其和
“和”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要求處理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不能過。先秦道家早已認識到這一點。如老子認為:“終日號而不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莊子則在此基礎上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明確地提出了“處其和”的養生原則。
(2)唯神是守,愛惜精神
先秦道家養生重神而輕形,必然會有“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的認識。而為了更好地保養精神,先秦道家在“唯神是守”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愛惜精神”的養生原則。如老子認為:“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另外,從“夫惟嗇,是謂早服”來看,這一原則還隱含著養生要早作準備的含義。
3、先秦道家的養生方法
(1)少私寡慾法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意識到聲色對人健康長壽的損害,提出了“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養生主張。
“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莊子認為情慾使人“累德”、“勃志”、“謬心”,影響人的健康,而提出了拒絕世俗的哀樂之情(哀樂不能入也),順應人的自然之情(安時而處順)的主張。
(2)修養自然性道德法
德利於修身養性,提高健康水平,與儒家一樣,道家亦十分重視“德”在養生的重要作用。但道家反對儒家所倡導的世俗性道德而提倡具有超功利性、非人為性的自然性道德。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老子認為道德涵養高的人,身體像嬰幼兒一樣柔軟,臉色像嬰幼兒一樣紅潤。莊子進一步發揮了老子的這種思想,提出了“德全者神全”“德全而神不虧”的觀點。
(3)“心齋”與“坐忘”
心齋與坐忘是道家養心的兩個具體方法,其中心齋是排除心中的一切雜念,使心虛靜的像齋戒一樣;坐忘就是凝神靜坐以忘心。這兩種方法開端與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而由莊子直接提出。莊子認為:“虛者,心齋也”。“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4)吐納與導引
吐納就是“吐故納新”,是一種以調節呼吸為主的養生法;導引就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意思。先秦道家多用兩者作為“養形”的重要手段。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在這裡莊子明確地提出了“吐納”和“導引”的概念,並具體描繪了兩種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
4、後世的補充與發展
先秦道家的養生之道主張兼顧生理、心理、自然、社會四方面的因素,蘊含著一個整體養生模式。但在形神共養、自然與社會兼顧的前提下,先秦道家養生還表現出重調神輕養形、重自然輕社會的傾向。後世道家普遍加強了對“形”的重視,以至於早期道教“眾術合修”,突出了養形的主導地位。到興盛於金元時期的全真教是已明確地提出了“性命雙修”的命題。另外,透過引儒入道,後期道家還彌補了先秦道家社會因素養生思想的不足,開始強調養生與入世相結合、重視修養世俗的道德。在葛洪“藉眾術之共成長生”這種“眾術合修”思路的影響下,道家養生形成了複雜而龐雜的道家養生法體系,陳兵將其歸結為十二類:
(1)煉神類:坐忘、心齋。
(2)氣法類:行氣、胎息、服氣。
(3)守竅類:守一、存神。
(4)存思類:存思內景、存思外景。
(5)內丹類:獨修、合修、先命後性、先性後命、性命雙修。
(6)動功類:導引、按摩、武術。
(7)辟穀類:辟穀服氣、辟穀服藥、辟穀飲水。
(8)服食類:草木藥、符水。
(9)攝養類:飲食、行走坐臥、生活起居、語言、情緒。
(10)道醫類:祝由、內治、外治、藥物。
(11)房中類:御女、採戰、採補。
(12)金丹類:無機藥物金丹、混合藥物金丹。
需要注意的是道家養生、道教養生有相同點,亦有不同。概括而言,道教養生是在道家養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道家是一個哲學派別,其養生重在修性,而道教是一個宗教派別,其養生主要體現在長生不死的宗教信仰、“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珍視生命觀念及豐富多彩的養生實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