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李清照和閨蜜到溪亭遊玩,興盡晚回舟,她喝得沉醉不知歸路;月滿蓬壺燦爛燈,16歲的徐婆惜和丈夫牽手出門看花燈;而27歲的唐婉,明天要去沈園賞春,在那裡她將遇到前夫陸游。
模特/ 雲水嬋橋(右二) 攝影/ 高地攝影
年少時出門遊玩,和心愛的人牽手散步,又或是中年後偶遇少年時的舊愛,這樣的時刻逃也逃不掉。
但每次都好想給留下一個好印象,掙一個華麗的轉場。這些活在宋朝的女子們,在人生中這些重要時刻裡,該化什麼妝呢?
模特/ 雲水嬋橋 攝影/ 高地攝影
我們在一隻南宋朱漆戧金妝奩裡,看出了一些端倪。在這個溫州著名漆器師傅限量打造的三層化妝盒裡,銅鏡、木梳、粉盒、胭脂罐、香盒、竹篦、竹剔子……裝得滿滿當當。
我彷彿看到了那個懶起畫眉的宋朝女孩,淡淡地答道:“要想妝容精緻,高光粉、散粉、蜜粉、修容粉、遮瑕膏、唇線筆……一個都不能少的。”
宋朝女孩彩妝指南
Tips1:妝前小心機,打造雪白肌底
白皙的膚色千篇一律,會擦粉的姑娘才能化腐朽為美麗。底妝是宋朝女孩子,打造完美妝容的第一步。
所謂"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常有眉目口齒般般入畫,而缺陷獨在肌膚者。"然而“膚如凝脂”的純天然美女畢竟是少數,想要得到“冰肌玉骨”,擦粉必不可少。
“粉,傅面者也。”宋朝女子最流行的妝粉是米粉。
頂級的粉面要用梁米制成的。精心挑選顏色鮮白,質地純正的一色粱米,經過一系列程式的歷練,才能得到一份滑美的粉餅。
宋 青白瓷粉盒
另一大常用的粉底,是鉛粉。有一首《田家謠》宋詩寫道:“中婦輟閒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鉛粉成了古代女性化妝的代稱。愛美的宋朝媳婦,忙裡偷閒也要化妝打扮。但鉛粉雖可美白,畢竟有毒,所以宋人又用石膏、滑石、蚌粉、臘脂、殼麝調製粉底。
秦蘭徵古法手製珍珠粉,一款用紫茉莉與白鶴花果實製作的古法粉底,是宋朝女子的爆款粉底。
推薦場合:李清照與閨蜜約會
純天然粉底,適合打造零妝感的裸妝,既能有效改善面板暗沉,遮住瑕疵,又不顯得用力過猛,搶了閨蜜的風頭。
Tips2: 胭脂抹得好,淺笑也動人
“一抹濃紅繞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腮紅是打造好氣色的關鍵,更是宋朝女子須臾不可離的化妝品。
胭脂大多數時候要和妝粉一起搭配使用。
擦完妝粉,再取胭脂在手掌心中暈開,或濃或淡地塗抹在臉頰上。塗得濃了,為酒暈妝;淡了為桃花妝;若是先淺淺德塗一層胭脂,再用白粉蓋住,白裡透紅的妝容,則有另一個好聽的名字“飛霞妝”。
唐朝girl VS 宋朝girl
唐代濃豔的紅妝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宋朝女孩追求妝容色彩淺淡,接近自然的“心機素顏”。這在當時被稱為“薄妝”或者“素妝”,特點就是“薄施硃色,面透微紅”。
推薦場合:唐婉偶遇前夫
臉蛋上一小圈紅暈,說是氣色好,也完全沒有問題。打造這款心機素顏妝,告訴前夫,人家過得挺好的。
Tips3: 畫好娥眉,眉目傳情事半功倍
確認過眼神,是會畫眉的宋朝女孩。
據說宋代教坊勾欄中的女子,能夠做到一百天,眉毛的式樣每天都不帶重樣的。誰比畫眉誰就輸了。
北宋紅綠釉侍女枕和《折檻圖》軸區域性
她們是時尚和傳統的兼顧的新潮女孩。
西域傳入的翠綠色“青雀頭黛”,是流行的眉樣。而西漢初期流行的“遠山”黛,也是她們熱情擁抱的復古風。宋代女孩還喜歡細細彎彎的眉毛,在素淨的臉上顯得很精緻。清秀的女孩子,眉目傳情間,真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大宋情緣錄。
英宗皇后和仁宗皇后身邊的侍女
《洛陽牡丹記》裡還記載了一種“倒暈眉”,也是當年的爆款。這是一種粗眉,把眉畫成寬闊的月形,然後在月眉的一端(或上或下)用筆暈染,由深及淺,向外散開,別有風韻。雖然並沒有實物圖,但是可以參考上面兩款。
畫眉的步驟比較複雜。
主要的顏料和工具有黛、黛硯、硯柞、鑷子、刮刀、絲線、眉筆等。一般的步驟是先修眉,然後把石黛或青黛等黛石在黛硯上磨好,再用眉筆蘸上研好的黛料來描眉。
李清照 區域性
宋朝的女孩子們,會用煙墨畫眉。這種女性特供的眉筆,有一個香豔的名詞:畫眉集香丸。歷史上著名的“廷矽墨”中,就有一款專供畫眉之用。文人用來寫字的墨,寫在紙上成了文章,畫在眉間,則成就了女子的一段風情。
彩妝窮三代,總也買不完。
製作複雜的眉筆是古代的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普通的貧民窟女孩,同樣也有愛美的權利。杉木炭末、柳枝條等一些親民的眉筆也是可以瞭解一下的。
推薦場合:酒肆裡開趴
宋朝有非常豐富的眉式,適合打造煙燻妝等誇張的妝容,讓你立馬在酒肆裡脫穎而出,吸引眾人的目光。
Tips4: 楚楚動人咬唇妝
從前的人決不像現在的人一樣,把上下兩唇全部統搽上口紅,她們只在唇的中間搽上一抹,這恐怕就是文人們愛的“櫻桃小口”。
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咬唇妝。
宋朝女子的唇妝,還是以小巧靈秀為上。
為此,她們在粉妝時常常連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後以唇脂重新點畫唇形,唇厚者可以畫薄,口大者可以描小。畢竟嘴型長得完美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嘴唇太薄、太厚、嘴角下垂,統統沒關係。
推薦場合:花燈節的情人約會
對嘴型進行合理的修飾,可以打造當下流行的咬唇妝,燈影綽綽處,小嘴輕啟,楚楚動人。
Tips5: 如何把亮片貼出高階感
花鈿是額頭的裝飾,可以畫上去,也可以將彩紙剪成各種形狀貼上去。斜紅,是太陽穴旁邊那的兩道子,面靨,在酒窩那裡點倆點。
和唐代一樣,宋代女孩在化妝的時候一樣也不會落下。但是,有錢的北宋皇后,把原本畫上去的紅道道和紅點點全換成了珍珠:額頭貼倆,面頰貼倆,太陽穴貼一串。普通人家的女孩雖然買不起這麼多珍珠,但也會在面頰上貼花草、榆錢之類的天然飾品。
宋朝皇后即使用了很多奢侈品,但絲毫沒有暴發戶氣質,看起來仍然淡雅。這種淡雅的風格,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做到貼亮片而不變成非主流。
推薦場合:宋朝皇后出席晚宴、冊封大典等隆重的場合
珠光寶氣又不失氣度,母儀天下。
Tips6:香水,宋朝女孩的小心機
無論搭配什麼妝容,香水在宋朝女子的妝奩中,都是她們的心愛之物。“美人曉鏡玉妝臺,仙掌承來傅粉腮。瑩徹琉璃瓶外影,聞香不待蠟封開。”廖廖幾筆,勾勒出了宋朝女子在打扮時嗅香水的嬌憨之態。
大食國(阿拉伯地區)進口,品質優良的薔薇水是她們必敗的單品。宋人蔡絛的《鐵圍山叢談》談到了進口薔薇水的過人之處:“異域薔薇花氣馨烈非常,故大食國薔薇水雖貯琉璃缶中,蠟密封其外,然香猶透徹聞數十步,灑著人衣袂,經十數日不歇也。”
進口香水太貴,有人改良製作香水的配方,用一種叫做“朱欒”的花,加上其他香料,高溫蒸餾,取其蒸餾液,品質不讓進口的薔薇水。
南宋官窯博物館的粉青釉紙槌瓶,可能就是宋朝女孩子盛放香水的香水瓶。
《太平寰宇記》寫道:“凡鮮華之衣,以此水(指一種香水)灑之,則不黦而馥,郁烈之香,連歲不歇。”那個時代,每個鮮衣華服的人都像移動的花籃。
在柳詠“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吟哦中,彼時的街市上“車馳過,香菸如雲,數里不絕,塵土皆香”。
用對了香水,東籬把酒黃昏後,天天都有暗香盈袖。你就是最精緻、優雅的宋朝女孩。
15歲的李清照和閨蜜到溪亭遊玩,興盡晚回舟,她喝得沉醉不知歸路;月滿蓬壺燦爛燈,16歲的徐婆惜和丈夫牽手出門看花燈;而27歲的唐婉,明天要去沈園賞春,在那裡她將遇到前夫陸游。
模特/ 雲水嬋橋(右二) 攝影/ 高地攝影
年少時出門遊玩,和心愛的人牽手散步,又或是中年後偶遇少年時的舊愛,這樣的時刻逃也逃不掉。
但每次都好想給留下一個好印象,掙一個華麗的轉場。這些活在宋朝的女子們,在人生中這些重要時刻裡,該化什麼妝呢?
模特/ 雲水嬋橋 攝影/ 高地攝影
我們在一隻南宋朱漆戧金妝奩裡,看出了一些端倪。在這個溫州著名漆器師傅限量打造的三層化妝盒裡,銅鏡、木梳、粉盒、胭脂罐、香盒、竹篦、竹剔子……裝得滿滿當當。
我彷彿看到了那個懶起畫眉的宋朝女孩,淡淡地答道:“要想妝容精緻,高光粉、散粉、蜜粉、修容粉、遮瑕膏、唇線筆……一個都不能少的。”
宋朝女孩彩妝指南
Tips1:妝前小心機,打造雪白肌底
白皙的膚色千篇一律,會擦粉的姑娘才能化腐朽為美麗。底妝是宋朝女孩子,打造完美妝容的第一步。
所謂"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常有眉目口齒般般入畫,而缺陷獨在肌膚者。"然而“膚如凝脂”的純天然美女畢竟是少數,想要得到“冰肌玉骨”,擦粉必不可少。
“粉,傅面者也。”宋朝女子最流行的妝粉是米粉。
頂級的粉面要用梁米制成的。精心挑選顏色鮮白,質地純正的一色粱米,經過一系列程式的歷練,才能得到一份滑美的粉餅。
宋 青白瓷粉盒
另一大常用的粉底,是鉛粉。有一首《田家謠》宋詩寫道:“中婦輟閒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鉛粉成了古代女性化妝的代稱。愛美的宋朝媳婦,忙裡偷閒也要化妝打扮。但鉛粉雖可美白,畢竟有毒,所以宋人又用石膏、滑石、蚌粉、臘脂、殼麝調製粉底。
秦蘭徵古法手製珍珠粉,一款用紫茉莉與白鶴花果實製作的古法粉底,是宋朝女子的爆款粉底。
推薦場合:李清照與閨蜜約會
純天然粉底,適合打造零妝感的裸妝,既能有效改善面板暗沉,遮住瑕疵,又不顯得用力過猛,搶了閨蜜的風頭。
Tips2: 胭脂抹得好,淺笑也動人
“一抹濃紅繞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腮紅是打造好氣色的關鍵,更是宋朝女子須臾不可離的化妝品。
胭脂大多數時候要和妝粉一起搭配使用。
擦完妝粉,再取胭脂在手掌心中暈開,或濃或淡地塗抹在臉頰上。塗得濃了,為酒暈妝;淡了為桃花妝;若是先淺淺德塗一層胭脂,再用白粉蓋住,白裡透紅的妝容,則有另一個好聽的名字“飛霞妝”。
唐朝girl VS 宋朝girl
唐代濃豔的紅妝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宋朝女孩追求妝容色彩淺淡,接近自然的“心機素顏”。這在當時被稱為“薄妝”或者“素妝”,特點就是“薄施硃色,面透微紅”。
推薦場合:唐婉偶遇前夫
臉蛋上一小圈紅暈,說是氣色好,也完全沒有問題。打造這款心機素顏妝,告訴前夫,人家過得挺好的。
Tips3: 畫好娥眉,眉目傳情事半功倍
確認過眼神,是會畫眉的宋朝女孩。
據說宋代教坊勾欄中的女子,能夠做到一百天,眉毛的式樣每天都不帶重樣的。誰比畫眉誰就輸了。
北宋紅綠釉侍女枕和《折檻圖》軸區域性
她們是時尚和傳統的兼顧的新潮女孩。
西域傳入的翠綠色“青雀頭黛”,是流行的眉樣。而西漢初期流行的“遠山”黛,也是她們熱情擁抱的復古風。宋代女孩還喜歡細細彎彎的眉毛,在素淨的臉上顯得很精緻。清秀的女孩子,眉目傳情間,真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大宋情緣錄。
英宗皇后和仁宗皇后身邊的侍女
《洛陽牡丹記》裡還記載了一種“倒暈眉”,也是當年的爆款。這是一種粗眉,把眉畫成寬闊的月形,然後在月眉的一端(或上或下)用筆暈染,由深及淺,向外散開,別有風韻。雖然並沒有實物圖,但是可以參考上面兩款。
畫眉的步驟比較複雜。
主要的顏料和工具有黛、黛硯、硯柞、鑷子、刮刀、絲線、眉筆等。一般的步驟是先修眉,然後把石黛或青黛等黛石在黛硯上磨好,再用眉筆蘸上研好的黛料來描眉。
李清照 區域性
宋朝的女孩子們,會用煙墨畫眉。這種女性特供的眉筆,有一個香豔的名詞:畫眉集香丸。歷史上著名的“廷矽墨”中,就有一款專供畫眉之用。文人用來寫字的墨,寫在紙上成了文章,畫在眉間,則成就了女子的一段風情。
彩妝窮三代,總也買不完。
製作複雜的眉筆是古代的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普通的貧民窟女孩,同樣也有愛美的權利。杉木炭末、柳枝條等一些親民的眉筆也是可以瞭解一下的。
推薦場合:酒肆裡開趴
宋朝有非常豐富的眉式,適合打造煙燻妝等誇張的妝容,讓你立馬在酒肆裡脫穎而出,吸引眾人的目光。
Tips4: 楚楚動人咬唇妝
從前的人決不像現在的人一樣,把上下兩唇全部統搽上口紅,她們只在唇的中間搽上一抹,這恐怕就是文人們愛的“櫻桃小口”。
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咬唇妝。
宋朝女子的唇妝,還是以小巧靈秀為上。
為此,她們在粉妝時常常連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後以唇脂重新點畫唇形,唇厚者可以畫薄,口大者可以描小。畢竟嘴型長得完美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嘴唇太薄、太厚、嘴角下垂,統統沒關係。
推薦場合:花燈節的情人約會
對嘴型進行合理的修飾,可以打造當下流行的咬唇妝,燈影綽綽處,小嘴輕啟,楚楚動人。
Tips5: 如何把亮片貼出高階感
花鈿是額頭的裝飾,可以畫上去,也可以將彩紙剪成各種形狀貼上去。斜紅,是太陽穴旁邊那的兩道子,面靨,在酒窩那裡點倆點。
和唐代一樣,宋代女孩在化妝的時候一樣也不會落下。但是,有錢的北宋皇后,把原本畫上去的紅道道和紅點點全換成了珍珠:額頭貼倆,面頰貼倆,太陽穴貼一串。普通人家的女孩雖然買不起這麼多珍珠,但也會在面頰上貼花草、榆錢之類的天然飾品。
宋朝皇后即使用了很多奢侈品,但絲毫沒有暴發戶氣質,看起來仍然淡雅。這種淡雅的風格,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做到貼亮片而不變成非主流。
推薦場合:宋朝皇后出席晚宴、冊封大典等隆重的場合
珠光寶氣又不失氣度,母儀天下。
Tips6:香水,宋朝女孩的小心機
無論搭配什麼妝容,香水在宋朝女子的妝奩中,都是她們的心愛之物。“美人曉鏡玉妝臺,仙掌承來傅粉腮。瑩徹琉璃瓶外影,聞香不待蠟封開。”廖廖幾筆,勾勒出了宋朝女子在打扮時嗅香水的嬌憨之態。
大食國(阿拉伯地區)進口,品質優良的薔薇水是她們必敗的單品。宋人蔡絛的《鐵圍山叢談》談到了進口薔薇水的過人之處:“異域薔薇花氣馨烈非常,故大食國薔薇水雖貯琉璃缶中,蠟密封其外,然香猶透徹聞數十步,灑著人衣袂,經十數日不歇也。”
進口香水太貴,有人改良製作香水的配方,用一種叫做“朱欒”的花,加上其他香料,高溫蒸餾,取其蒸餾液,品質不讓進口的薔薇水。
南宋官窯博物館的粉青釉紙槌瓶,可能就是宋朝女孩子盛放香水的香水瓶。
《太平寰宇記》寫道:“凡鮮華之衣,以此水(指一種香水)灑之,則不黦而馥,郁烈之香,連歲不歇。”那個時代,每個鮮衣華服的人都像移動的花籃。
在柳詠“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吟哦中,彼時的街市上“車馳過,香菸如雲,數里不絕,塵土皆香”。
用對了香水,東籬把酒黃昏後,天天都有暗香盈袖。你就是最精緻、優雅的宋朝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