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雨001

    幼兒園跟家長的良好互動最終目的就是做好家園共建,讓家長多瞭解我們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目的,建立彼此的信任,通力合做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是所有的家長也不是天生會做家長,也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的。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除此之外也是可以防止因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不暢導致誤會的產生,給有幼兒園帶來不利的影響。建立溝通渠道有很多,第一就是在直接溝通的渠道也就是QQ群、微信群。當然光譜幼兒園應該是建立了家委會,很多東西幼兒園和家長可以在一起討論。另外就是關於幼兒園的逢節必過的習慣也是舉辦親子活動加強和家長溝通的方式。

  • 2 # 成都川哥影片

    作為家長,你是不是特別的想知道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的情況?

    比如今天喝了幾杯水?有沒有好好的吃菜?戶外活動的時候有沒有加衣服?身上怎麼出現了一塊淤青?

    回到家悶悶不樂,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孩子學到了什麼?需要回家幫他鞏固嗎?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三大疑問

    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可是在實際的溝透過程中,爸媽通常會遇到三個問題。

    第一,接送孩子的時候和老師當面聊,時間太短,說不到重點。

    第三,想專門找時間和老師聊聊,卻不知道什麼時間合適從哪聊,怕老師覺著家長是小題大做。

    的確,幼兒園的老師工作內容瑣碎,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專門用來和家長談話,所以爸媽在找老師溝通前一定要想好你要和老師談什麼內容,怎麼把你想表達的禮貌又準確地傳遞給老師。

    任何溝通都離不開五個要素,誰來說對誰說什麼怎麼說?透過什麼方式和途徑去說?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同樣要注意這五個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逐一來說明。

    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三大要素

    一,誰來說?對誰說?

    表面上看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然就是爸媽說老師聽,或者老師說爸媽聽,但總有一些爸媽在這個問題上會犯錯,就是搞錯了角色。

    我有個朋友是幼兒園園長,他們園裡有位媽媽經常找老師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可這位媽媽總喜歡搬出來他在某某育兒書某某微信公號上看來的觀點,試圖說明幼兒園的某些做法不夠好,希望老師能夠按照他的建議去改變。進入大班之後,幼兒園開始給孩子留作業,於是有一天這位媽媽就在班級的微信群裡刷刷刷的連發了好幾篇文章,說國外的幼兒園都倡導快樂教育,不給孩子留作業什麼的。

    老師在群裡解釋說,咱們國內和國外的教育體制不同,孩子們再有一年就要上小學了,如果要上體制內的公辦小學的話,還是需要先培養學習習慣,好讓孩子能夠更快地適應小學課堂。

    這位媽媽其實就很有代表性了。現在越來越多的爸媽都會學習各種育兒理論,對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對老師的工作指指點點,說直白一點,就是沒有搞清楚自己和老師的界限。

    除了自己家的孩子,你並不瞭解其他孩子的個性和家庭背景,也不知道幼兒園的管理制度教學體系對老師有哪些考核,更不清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裡對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力的發展提出了什麼要求。單憑從其他地方看來的,自己沒有時間過的經驗,要求老師做出改變並不現實。

    所以爸媽需要記住的第一點就是尊重老師的意見,尊重老師的工作。也許他暫時沒有像你那麼瞭解你自己的孩子,但是他見過的孩子比你多得多。他更明白在集體環境中,孩子會有哪些表現,應該如何去引導。當然了,如果你特別不認同幼兒園的某些做法,可以私下和老師探討,把你的擔心講出來,聽聽老師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二,和幼兒園老師說什麼?

    爸媽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應該注意放小事抓大事。什麼是小事呢?一位幼兒園老師告訴我,他們平時收到最多的家長資訊是這樣的,老師孩子的水杯找不到了,幫忙找一下。老師孩子的作業本不見了。老師孩子今天回家的時候忘了穿襪子,這樣的資訊幾乎天天都會有,老師只好幫著找,然後再回復家長的訊息。告知找到沒有找到。

    我建議在孩子入園滿半年以後,就不要總是去和老師講這些小事了,而是要花時間去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讓他養成收拾自己的物品,放學前檢查東西是否帶起的習慣。如果孩子上完廁所擦不乾淨屁股,午睡起來穿衣服有困難,要鼓勵他自己去找老師幫忙,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主動尋求幫助的勇氣。

    爸媽應該主動找老師溝通哪些大事呢?

    第一是階段成長目標,通常在開學的時候,老師就會介紹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和發展目標,那爸媽要認真記下來。平時多留心觀察,每學期應該主動和老師溝通一兩次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一下家裡應當配合幼兒園做些什麼。

    第二是孩子的反常表現,假如孩子最近有反常的舉動或情緒,那爸媽有必要去和老師聊一聊,找一找原因。

    第三,孩子向你求助的事兒,比如我女兒小時候不愛睡午覺,可老師要求她一定要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他覺著很難受,慢慢的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我和女兒細細的聊了一回,得知是睡午覺的,是讓他苦惱。女兒說不敢和老師講,求我幫忙去和老師說。我找機會和老師講了,老師說本來我們允許不睡午覺的孩子到活動室去做安靜的活動,是孩子的奶奶叮囑我們要讓孩子睡午覺,我們才這樣做的。

    我趕緊表態說,要是實在睡不著,不用勉強他,我晚上讓他早點睡覺。經過這麼一聊,老師放鬆了,孩子也沒有壓力了,皆大歡喜。

    如果孩子沒來求助,我們要幫他找老師溝通看情況了。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放學我去接她,不是鞋子左右腳穿反了,頭髮梳的亂七八糟,就是小內褲,穿得擰擰巴巴,小背心沒有塞到褲子裡。但是女兒從來沒有喊過難受不舒服,我也就一直忍著沒去和老師說,我相信老師不是故意不管,我女兒是真的顧不過來。我也相信女兒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會把自己照顧得越來越好。

    那事實證明後來這些問題就逐漸消失了。同樣爸媽也要調整心態,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期望他獨立長大後能適應社會,而不是期望他得到比家裡還好的照顧。

    三,和老師溝通應該怎麼說?

    我來講講我同事的例子,我同事的女兒樂樂在班裡年紀比較小,有一段時間同事發現樂樂不是臉上有個紅印子,就是腿上蹭破了一點點,皮樂樂還和媽媽說,害怕強強哥哥,同時當然擔心了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受了欺負。

    可找老師瞭解這類問題,分寸最不好拿捏了,因為並沒有實錘的證據。

    於是,同事提前和老師約了時間,見到老師後他是這樣說的,樂樂最近比較愛哭,在家裡還說害怕強強哥哥,我擔心這倆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矛盾呢?

    這句話是陳述事實,表達擔心,而沒有質疑老師的工作。因為人都有本能的防禦心理,如果老師感到被質疑,他就可能極力的為自己辯護,而忽略了事情本身。老師說應該沒有,他倆很少在一起玩,但是強強個子大,跑得也快,還有點毛毛躁躁的,有時候會撞到小朋友,樂樂是個緊身的孩子,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害怕強強。

    同事說,有可能月月如果覺得什麼是存在危險就習慣躲避,看來我們還得注意鍛鍊他的膽量!這樣的回答是對老師推測表示認可,也沒有指責別的孩子,還主動提出了自己的改進措施。同時繼續說,最近我還發現她身上有時候有紅印子小傷口之類的,她有沒和別的孩子打架?

    老師說沒有,我們都看著也沒聽到樂樂哭,我以後多留意一下,要是發現原因會及時告訴你的。同事說那就請老師多費心了,其實小孩子們打打鬧鬧磕磕碰碰也是常事兒,就是下手沒輕重,別出大問題就好。

    從我同事的這次溝通裡,我們可以學到一些溝通的技巧。

    第一,是控制好情緒,態度溫和地去和老師溝通。

    第二,是就事論事,有什麼擔心和疑慮直接講出來,沒必要繞彎子。有時候老師不是不管,他只是不瞭解某些情況。

    第三,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不指責老師的工作,也不要求老師必須怎麼做,讓老師主動調整他的工作方式。

    第四,要注意表達方式,有些爸媽喜歡說,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會騙人,那言下之意是老師在騙人嗎?這樣讓老師還怎麼和你溝通?

    四,在什麼時間透過什麼途徑和老師溝通合適

    最好的方式是先簡單說明你想溝通什麼事兒,單獨約老師詳細聊,反映矛盾和問題,不適合在班級群裡公開說,也不要在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抓著老師聊個不停。

    晚上8點以後不預約也不適合進行長時間的溝通,要尊重老師的私人時間,一些不太緊急的問題,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園聯絡手冊,透過文字來和老師溝通,有心為孩子認認真真填寫家園聯絡手冊的爸媽老師也會更認真地對待你的問題。

    總結一下

    第一,用尊重的態度去溝通,不越界指點老師的工作。

    第二,溝通的話題,要放小事抓大事。

    第三,溝通的目的是傳遞資訊,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抱怨爸媽要控制好情緒,注意講話方式。

    第四,有專門的問題,需要和老師溝通的時候,要提前約好時間,也可以利用家園聯絡手冊,希望你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把這些方法用起來,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房子不交房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