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諸葛亮,我心中的偶像《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講的是在三國時期發生的一件關於諸葛亮的事,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諸葛亮。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深有感觸。在我的心中諸葛亮是一個心胸寬廣,寬容大度的人,他不會因為周瑜算計他,設圈套來陷害他,而與周瑜斤斤計較,跟周瑜鬧僵,而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周瑜看,你是算計不了我諸葛亮的。在我的心中諸葛亮是個膽識過人的人,他很自信,覺得自己猜測的是對的,所以諸葛亮才會在船上盡情地飲酒取樂,遊手好閒,與魯肅談天說地。就因為他有膽識,所以才敢在回去的時候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在我的心目中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人,在《火燒赤壁》中,諸葛亮把從曹操那裡借來的箭,又歸還給了曹操,諸葛亮還回去的箭,是帶有火的,直射曹營,射死了許多曹軍;在《空城記》中,諸葛亮用了空城計把曹軍退了回去;在《草船借箭》中,他居然能夠知道周瑜要算計他,要他出洋相,一心想把他幹了,讓他下不了臺。他還知道魯肅的為人是忠厚守信,不會告密的,所以,諸葛亮就是利用魯肅的這個特點,來對付周瑜,才能造好船,要不周瑜知道了還不搞破環才怪呢,他還算準了第三天會大霧漫天,如果靠近曹操的水寨,不停地敲鼓和吶喊,曹操看霧這麼大,是不會輕易動兵的,就因為,諸葛亮識人心,才會最後借箭成功。諸葛亮,你真是我的偶像,心中的實力派偶像。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中心小學六年級:林珂宇--600字第2篇:我心中的諸葛亮簡陋草廬,搖曳的微弱燭光,穿著單薄的長衫,你還在讀書,夜裡的風格外大,那半截蠟燭幾次被點燃。你對這一切早已習慣,數年的寒窗苦讀,這些又算得了什麼?你飽讀詩書,滿腹才華,出生的年代,社會的動盪局面,全都註定了你的命運,你要心繫國家。好友徐庶已經跟從了劉玄德,當年其你的同學和朋友也都各擇其主,而你,那條臥龍,卻還是“臥龍崗散淡的人”。你,也許還在等候著,等候那知己者。終於,你等候的人來了,那個“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劉玄德,來了。思賢若渴,謙虛誠懇,猥自枉屈,三顧茅廬。終於,三次的等候將你打動了。踏出茅廬,願此生為主公效力,永不違背。動亂的局面,等待你大展拳腳。初至軍營,有誰知道你的本領呢?但是老天也惜英雄,很快就給了你機會。你一把火,燒遍了博望坡,更阻擋下了曹軍追趕的步伐。一把火,隨燒的博望坡一片淒涼,卻將你在軍中的威信大增。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三氣周瑜,智取漢中,你從未然人失望過。漸漸,你讓主公從一個小小的軍閥壯大到成為了鼎力的三國之一。但是,好景不長,從關、張相繼去世,主公一直悲傷不已。太累了,主公在南征北戰那麼多年以後,終於要倒下了,信任你,於是,“白帝城託孤”留下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還有一個等待著管理的蜀國後,主公就走了。“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當初那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都走了,如今的蜀國,還有幾位你的故人呢?也許是怕了你,也許是想鑽空子,那狡詐的曹孟德竟然動用了司馬懿—那個除了忠心都與你不相上下的人。你知道他,知道他是個可以同自己抗衡的智士,所以此次迎戰倍加小心,派出了飽讀兵書的馬謖,並將自己所有的計謀都和盤托出。可惜啊,怪都怪那馬謖自以為是,帥相不和,痛失街亭,司馬的軍隊驍勇善戰,連得三城,有貪得無厭奪你西城。軍隊都在外作戰,哪裡還有什麼兵力來抵禦司馬的兵呢?你守著一座空城,同司馬演了一場戲,城樓上,只有左右兩琴童相陪,你是“有無又埋伏有無有兵”。琴聲悠悠,音律平穩,騙過了司馬,同時也騙走了那十五萬曹軍。蜀國,雖有你讓敵人喪膽,可是,多少年的“鞠躬盡瘁”,你也老了,而那所謂的“陛下”,是昏庸又無能,根本就扶不上牆了,可你還在堅持著,你還在為先主效忠。你用自己的人生來回報先主草茅外的三次等待。為何不廢了阿斗,自立為王呢,先主臨去前不是都准許了麼?況且你還在軍中深得人心,必會使蜀國恢復往日的風采。可是,你沒有,最總還是做到了你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士為知己者死”你做到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先帝的賞識與敬重,讓你甘願為蜀而操勞。你是忠的,但你並非是人們所認為的“愚忠”,不不不,你又怎是一忠字可評的呢!你走了,是帶著遺憾走的,遺憾自己未能完成先主多年以來的夙願。你走了,上空中那照亮著蜀國一方國土的那盞孔明燈,滅了,落了…… 山東煙臺蓬萊市第二實驗中學初三:李若男--1200字
第1篇:諸葛亮,我心中的偶像《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講的是在三國時期發生的一件關於諸葛亮的事,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諸葛亮。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深有感觸。在我的心中諸葛亮是一個心胸寬廣,寬容大度的人,他不會因為周瑜算計他,設圈套來陷害他,而與周瑜斤斤計較,跟周瑜鬧僵,而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周瑜看,你是算計不了我諸葛亮的。在我的心中諸葛亮是個膽識過人的人,他很自信,覺得自己猜測的是對的,所以諸葛亮才會在船上盡情地飲酒取樂,遊手好閒,與魯肅談天說地。就因為他有膽識,所以才敢在回去的時候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在我的心目中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人,在《火燒赤壁》中,諸葛亮把從曹操那裡借來的箭,又歸還給了曹操,諸葛亮還回去的箭,是帶有火的,直射曹營,射死了許多曹軍;在《空城記》中,諸葛亮用了空城計把曹軍退了回去;在《草船借箭》中,他居然能夠知道周瑜要算計他,要他出洋相,一心想把他幹了,讓他下不了臺。他還知道魯肅的為人是忠厚守信,不會告密的,所以,諸葛亮就是利用魯肅的這個特點,來對付周瑜,才能造好船,要不周瑜知道了還不搞破環才怪呢,他還算準了第三天會大霧漫天,如果靠近曹操的水寨,不停地敲鼓和吶喊,曹操看霧這麼大,是不會輕易動兵的,就因為,諸葛亮識人心,才會最後借箭成功。諸葛亮,你真是我的偶像,心中的實力派偶像。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中心小學六年級:林珂宇--600字第2篇:我心中的諸葛亮簡陋草廬,搖曳的微弱燭光,穿著單薄的長衫,你還在讀書,夜裡的風格外大,那半截蠟燭幾次被點燃。你對這一切早已習慣,數年的寒窗苦讀,這些又算得了什麼?你飽讀詩書,滿腹才華,出生的年代,社會的動盪局面,全都註定了你的命運,你要心繫國家。好友徐庶已經跟從了劉玄德,當年其你的同學和朋友也都各擇其主,而你,那條臥龍,卻還是“臥龍崗散淡的人”。你,也許還在等候著,等候那知己者。終於,你等候的人來了,那個“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劉玄德,來了。思賢若渴,謙虛誠懇,猥自枉屈,三顧茅廬。終於,三次的等候將你打動了。踏出茅廬,願此生為主公效力,永不違背。動亂的局面,等待你大展拳腳。初至軍營,有誰知道你的本領呢?但是老天也惜英雄,很快就給了你機會。你一把火,燒遍了博望坡,更阻擋下了曹軍追趕的步伐。一把火,隨燒的博望坡一片淒涼,卻將你在軍中的威信大增。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三氣周瑜,智取漢中,你從未然人失望過。漸漸,你讓主公從一個小小的軍閥壯大到成為了鼎力的三國之一。但是,好景不長,從關、張相繼去世,主公一直悲傷不已。太累了,主公在南征北戰那麼多年以後,終於要倒下了,信任你,於是,“白帝城託孤”留下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還有一個等待著管理的蜀國後,主公就走了。“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當初那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都走了,如今的蜀國,還有幾位你的故人呢?也許是怕了你,也許是想鑽空子,那狡詐的曹孟德竟然動用了司馬懿—那個除了忠心都與你不相上下的人。你知道他,知道他是個可以同自己抗衡的智士,所以此次迎戰倍加小心,派出了飽讀兵書的馬謖,並將自己所有的計謀都和盤托出。可惜啊,怪都怪那馬謖自以為是,帥相不和,痛失街亭,司馬的軍隊驍勇善戰,連得三城,有貪得無厭奪你西城。軍隊都在外作戰,哪裡還有什麼兵力來抵禦司馬的兵呢?你守著一座空城,同司馬演了一場戲,城樓上,只有左右兩琴童相陪,你是“有無又埋伏有無有兵”。琴聲悠悠,音律平穩,騙過了司馬,同時也騙走了那十五萬曹軍。蜀國,雖有你讓敵人喪膽,可是,多少年的“鞠躬盡瘁”,你也老了,而那所謂的“陛下”,是昏庸又無能,根本就扶不上牆了,可你還在堅持著,你還在為先主效忠。你用自己的人生來回報先主草茅外的三次等待。為何不廢了阿斗,自立為王呢,先主臨去前不是都准許了麼?況且你還在軍中深得人心,必會使蜀國恢復往日的風采。可是,你沒有,最總還是做到了你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士為知己者死”你做到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先帝的賞識與敬重,讓你甘願為蜀而操勞。你是忠的,但你並非是人們所認為的“愚忠”,不不不,你又怎是一忠字可評的呢!你走了,是帶著遺憾走的,遺憾自己未能完成先主多年以來的夙願。你走了,上空中那照亮著蜀國一方國土的那盞孔明燈,滅了,落了…… 山東煙臺蓬萊市第二實驗中學初三:李若男--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