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打卡小新聞
-
2 # 陳杰詩詞
【陳杰散文】過年
記得母親前年的春節說過一句話,現在過年越來越鬆了。
去年的時候母親又重複了這句話,聽到後有了惆悵的感覺,現代人過年越來越淡,越來越不如從前,這使我非常懷念孩提時過年了。
交了臘月,母親便開始準備過年期間的麵粉,把僅有的一點麥子用碾來回的滾碾,用籮篩過,再對麩皮進行數次碾軋,直到剩的很少,這就是過年期間招待客人的主糧。
過年的時候,孩子們一般都能添上一件新衣服,要麼是上衣,要麼是下衣。有鄰居家手巧的奶奶剪好,母親用針縫過,後來縫紉機代替了母親的一針一線,開始穿上了制服。到了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去到叔叔嬸嬸家拜年,神氣。親熱近乎的伯伯叔叔送給一掛小火鞭。也不謙讓,拿到後跑回家告訴了母親。
過完臘月23日小年,用手掰著數著,年便匆匆的來到了。
這個時間是原鄉人返家的時候,那時返家的都是吃公家飯的有頭有臉人物,他們回來的時候,帶回大包小包的東西。夜晚吃飯的時候每每談起這些公家人,總有一種羨慕,那時我就想,我什麼時候能像他們一樣穿上一身像樣的衣服,提著大包小包,衣錦返鄉。
六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到了年三十,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過年的飯食,早晨簡單的吃過一點稀飯,便開始炸丸子,起初炸一些玉米和白麵混合的,讓孩子們先吃。後來炸一些白麵的,招待客人,等到白麵的炸出來,孩子們都已經吃飽了,儘管已經撐得不得了,但還是想吃上幾塊白麵的。這個時候最快樂的是孩子們,拿著小火鞭,點著一支香,走到誰家砰一響,砰一響。叔叔嬸嬸們讓吃丸子,也不再吃,要是再平時,早已經垂涎三尺了。
包餃子,炸丸子是母親和姐姐們的事情。父親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雞殺掉,別好,和骨頭放在一起煮熟,作為祝福時的貢品。在鄉下家家都養雞,母雞留著下蛋,公雞賣掉,無論如何要留下一個公雞,以求年年(雞)吉慶有餘(魚)。
夕陽剛一落下,一家之主便開始請已故的先人回家過年,林墓較近一點的都是拿著三支香,一對紅客,提著酒壺到林上去請,林墓較遠的就在路口點上三支香,先人自然也就跟著子孫回家了。請回家後,外門內橫放放上一棵秫秸,然後沏茶。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前,前堂的兩個椅子再沒人坐,包括近一天的時間不向外潑水。孝敬老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在世老人的一種寄託。雖然人已故去,但是子孫並沒有忘記他們,仍然期盼著一年一度的團圓。
年年最主要的一頓飯是年夜飯,那個“豐盛”就不用提了,先是吃菜,說是菜,其實就是把白麵丸子端上兩三碗,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鍋白菜裡放上數量為一人一片的肉。
吃過菜後,便去給本家最近的叔叔大爺拜年去了,孩子跟著大人,記得八零年以前拜年也就是混上一塊糖,從其以後,再去拜年,即能得到一抓瓜子了。
大人拜年回來後開始祭天,這也就是魯迅先生寫的祝福了,香臺上放上了雞、魚、肉,有的還放上了一點水果,正堂祖先的牌位前,放上了魚肉,雞要稍等一會才能端上來(一般一家只殺一個貢雞),祭祀的用具要洗的乾乾淨淨。香進過一半,母親開始燒客,以次在香臺、前堂、保家客、門神、灶神前叩頭。小時候我還跟著母親叩頭,現在兒子開始跟著母親叩頭,他把叩頭當成了一種好玩,當成了一種樂趣。叩頭的同時,火鞭劈里啪啦響開了。第二天俏皮的孩子們在每家放過的鞭皮上挑揀啞彈。
母親的頭叩下,寄託了心中的願望,希望蒼天保佑全家老少平平安安,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至於其它的期望,我想她從來沒有奢望過。這便是全天下最普通母親的心願。
火鞭響過,端上餃子,一人一碗,既是不吃也要盛上,一家人要圓圓滿滿。哪一個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父母的掛心脾。
玩夠了,就去睡覺,那時心裡非常惋惜,年就這樣不聲不響的溜走了,要是年永遠不走該多好啊,孩提時的心這樣的想著,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
自從九零年買上電視,看電視節目代替了童年其它樂趣。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不論大人和孩子,穿上新的衣服,這一天什麼也不做,就是休閒聊天。頭一頓飯家家都吃水餃,象徵著新的一年一家人團圓。
中午就是母親們給一家一戶的長者拜年了,孩子們跟著自己的母親,穿上漂亮的外衣,大娘嬸子們總會誇獎孩子的衣服合適可體,個子又見長了。父輩們拜年在頭一天晚上,一般不到一個小時就例行完公事,到了嬸嬸奶奶拜年時間就長了,她們總有講不完的話題。
送走嬸子大娘,到了中午十一點鐘左右,開始上香,就這樣一年在忙忙碌碌中匆匆的度過了。
母親總是說,現在過年鬆了,我理解為,現代人生活好了,不像以前,為了簡單的吃上一頓餃子,就要忙碌幾天磨面的時間,過去有守夜的習慣,今天人們淡化了這份情感。過去祝福接近子時,現在八點鐘左右開始祝福。也許這就是她所說的鬆了。
過年是龍的傳人特有產物,記得一位西方記者說過,每到春節,看到華人提著大包小包,匆匆趕車,無不像一道美麗的風景。可不是嗎,這道風景靚麗了幾千年,我敢肯定的說,它永遠都不會褪色。九七年我在深圳時,到了年關排了兩天都沒有買到返家的車票,最後老闆破例出了一張機票,我曾經寫過一篇散文,虔誠的感謝這位老闆,因為他是華人,他知道回家過年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轉眼又到了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普天下華人都是龍的傳人,不論你在異國他鄉還是咫尺天涯,此時此刻一定感觸很多,這是西方人所永遠不能體會到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過年永遠是中華民族最嚮往的節日。這裡有一個心結,過年,團圓!團圓,過年!
-
3 # 策牧銀河
從城市到鄉村,年味兒隨著我們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可質疑地變淡了,從鄰里之間到親朋故舊的感情,更不可懷疑地變淡了。
年味兒-是親朋鄰里之間不斷累積的情感,是相互的依存,是相互的幫助,尤其年節彼此的登門拜訪,俗話說得好-在親的親戚常年不走動也會變得陌生!
如今大家都在忙,快的節奏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缺少了彼此的情感建設,很多鄰里之間住著樓上樓下卻彼此不知名姓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了,親朋之間也莫不如是,一個電話一個簡訊就可以代替人去拜年,難道這能代表人情嗎?顯然是不能的,對別人來說是一種沒有遮掩的應付罷了!只會令彼此的情感更加淡化!
年味兒是歡聲笑語,是圍在一處的談天說地,是飯桌上的推杯換盞,是一大堆孩子們到處搗蛋胡鬧,是紅彤彤的燈籠,是噼啪的鞭炮聲……!
現在這些已經所剩無幾了,年味兒也便逐漸變淡了
-
4 # 淡淡湘花97492421
我是70後,記得那個時候過年就是,先是累,後是歡。一進入臘月,村子外的小溪裡天天都是滿滿的人,都忙著洗蚊帳被子衣服,那個時候家家的蚊帳都是麻布的,一般都是在臘月的時候取下來洗。小溪裡天天有人洗籮筐,簸箕,篩子,那是準備用來打餈粑用的,到了初十左右,就開始有人家請人打餈粑了,打餈粑是個超級體力活,一般都是你家幫我我家幫你。旁邊圍滿了孩子,主人一般都會給看的孩子們一塊餈粑的。從冬月開始,就差不多殺年豬了,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你家殺年豬了請我吃泡(音)湯,我家殺年豬了請你家吃泡湯。那個時候,有的人家殺豬就跟辦喜事一樣,擺上好幾桌。到了臘月十五六,就是準備看燈戲的時候了,小時候的我們,就盼燈戲來,很羨慕燈姑娘畫的妝很漂亮。每次燈戲來的時候,在山的那邊就放頂炮了,頂炮一響,基本上家家的孩子都跑出來了。村子裡專門接燈戲的人便也放起了頂炮,待燈戲都進村的時候,長鞭炮便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會來到村裡的曬穀坪看燈戲。那個時候唱燈戲的村子很多,有的時候,我們村要接待三個唱燈戲的,一般都唱到臘月二十八九了。臘月二十六是我們村的小年,那一天,每家都有親戚來,從那天開始我們就開始正式過年了。除夕那天早上,隨便吃點早餐,大人們就開始忙年夜飯了,到了一點,村子裡開始響起了鞭炮聲,一家接一家的,那就是開始吃年夜飯了。那個時候沒有電視機,沒有打麻將,一家人都坐在火塘邊烤火,十一點左右開始吃夜宵了,十二點整點,全村的鞭炮聲再次響起。
初一早上,父母親給上五毛壓歲錢,幾個小孩便相邀一起去鳳凰城玩,等到回來的時候可能還剩二毛三毛的就又退給母親了。初二的時候,就開始串親戚了。村子裡的有時候還來燈戲,舞龍燈的。晃眼就到了開學的時候了。
-
5 # 青青石頭島
謝謝,過年是特殊的日子,和平時總有些不同,從生活,環境,著裝,習俗,禮義,都有過年的氛味。上班的,無班上的,老人小孩,說過年了,都懂得,這是一年的結束,也是一年的開始,每人都長了一歲,春天又來了,年味就是由春止冬的收穫,是由小到大的成長,是不盡的甜酸苦辣,要說年味,還是香甜的,滿滿的福。
回覆列表
什麼沒年味?明明是你不再是過年的主角兒,一個年齡有一個年齡的年味兒,之於孩子,就是鞭炮糖果壓歲錢。之於老人,就是子孫滿堂團圓飯。之於你我,便是做盡量多的家務,不惹父母生氣,讓家人能休息。到了付出的年齡,卻一邊悶頭玩手機,一邊嘆息已經不屬於你的東西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