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德格局

    人生觀對於一個人至關重要,同時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因此,在適當時候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非常重要。熊孩子打架,同父母吵架,偷東西,甚至作奸犯科,根本都是孩子的人生觀出現了問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需要起引導作用,甚至糾正,這個時候即使思想有問題,仍然是亡羊補牢尤衛晚,希望父母予以重視。

  • 2 # 買菜刷碗

    首先,恭喜題主擁有敏銳的哲學嗅覺,發現了著名的‘缸中之腦’假想。

    如題主所問:

    我們所看到的人生會不會是一場電影,在腦子裡一直迴圈?

    依我的偏見先分解問題為:

    我們——主體(就是你自己,也同樣是感知者)

    看到——感知(人有五官,眼耳鼻舌身意,咳,意是第六感^_^)

    人生——客體(一切除你之外的東西,指被感知者)

    會不會是一場電影——是否真實存在

    在腦子裡一直迴圈——並不受時間(時間其實是一種主觀感受)的限制

    可以總結問題的規範問法為:

    1.主體所感知到的客體,是否真實存在?(人生是否虛假)

    2.客體觀測是否不受主觀時間的限制?(時間和人生是什麼關係)

    但我並不打算用哲學語境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借用哲學方法整理問題核心,如果有人感興趣,請自入西方哲學之門,我只想用自然語言來探討這個有趣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到的人生有沒有可能是假的?

    根據缸中之腦的假說,當然有可能,守著水缸的科學家們現在正笑嘻嘻地看著你讀這個答案呢!可是哪怕缸中之腦假想至今無法被證偽,也不會有正常人因為覺得人生可能是虛假的而突然發狂。因為人生只是可能是虛假的而已!雖然可能性大小我們不得而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成長會幫我們逐漸忽略這個問題。我們會有本能的生存欲,生活也會給我們丟擲無數待我們去一一解決的現實問題。在生活本能和慾望的籠罩之下,我們會漸漸發現人生是否虛假這個問題好像並不重要。

    但不重要我們就不談了嗎?肯定不是的,下面就是我要這個答案中闡述的的最重要的一點:

    根據問題1(人生是否虛假)讓我們來根據問題做兩個最基本的假設:

    A. 假設人生是真實的

    那麼我們就要去追求幸福,我們所相信的真實的幸福。或努力工作賺取提高生活質量金錢,或追求戀愛物件充實自己作為單一個體的孤獨,或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會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豐富多彩的可能性。

    B. 假設人生是一場虛假的電影

    那麼我們就順其自然,因為人生的一切都已經像是電影一樣被安排好了,自己再怎麼努力奮鬥也無法逆天改命。好,那麼帶著這種心態下去,你的整個人生就已然是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原因就在你和這部電影的關係(主客體的關係)上。我們個人作為主體,如果無法透過主觀意志或行動改變客觀環境的話,那我們作為主體,能改變(主觀能動性在哪)的是什麼呢?

    是態度。

    我們雖然面對著虛假的人生,但我們的感受是無比真實的,即使是看一場電影,電影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也會影響著我們作為主體的心境。我們會【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摘自聖經羅馬書十二章15節。我們面對的是整個無法改變的人生,我們自己拿出的卻是我們依舊敢作自己幸福主宰精神面貌。當我們面臨人生中種種無奈悲痛的時候,假若我們選擇堅強勇敢面對,百折不撓,我們就是一個個自我人生中的超級英雄;當我們面臨人生中大起大落,手足無措的時候,假若我們選擇挺胸昂頭,艱難邁步前進,我們就是一個個自我人生中的不死神話;當我們面臨人生中的簡單快樂、幸福滿足的時候,假若我們用心把它珍藏或者分享給他人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個自我人生中帶來幸福的天使。

    所以即使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人生是一個虛假電影的事實,我們依舊可以奮力敞開我們的心門,做我們情緒的主宰,做給自己帶來獨一無二人生的英雄。

    所以,不論是情況A還是情況B,我們的主觀能動性,都能為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同的色彩,雖然有關‘他人’是否真實存在的話題還有很多可以聊,但到目前為止的回答已經清楚表述了‘人生是虛假的可能性,並不會使人生的意義變得空洞’這個說法。而這樣的話,我們主觀對人生的感知必然是真實的,那麼人生虛假與否,那就是個根本不存在的偽命題。

    那麼就此,再來探討一下問題2(時間和人生是什麼關係)

    這個腦洞想必你無法接受,因為活到現在,還沒發現誰的一天不是24個小時。因為即使有這樣一個人,我們也會把他的300個小時分成24個等份,然後幼兒園的老師會教給他說,這時,是9點,後面是10點。我們用地球自轉一圈的方式來定義我們身邊一天的時間,可是卻無法觀測身邊那些聰明人怎麼用相同的時間,成倍解開相同試卷上題目。也許那些聰明人一天的時間比我們多,所以才能順理成章地做比我們更多的思考……這樣的假設也許很容易攻破證偽,但是我們作為一個主觀個體,無法觀測客體感受的時間這一件事是十分確定的,因為主體本身受時間所限。那麼,如題主所問的‘在腦子裡一直迴圈’有沒有可能呢?當然有可能,先不說缸外還依舊對你這個裸露大腦笑嘻嘻的科學家。就連現在我們許多人做夢,還經常會感覺,一夜彷彿過了半生……

    我剛剛警覺地看了看錶,現在是12點51分31秒,距離我開始寫作這篇回答已經過了將近兩小時。哦?兩小時,那可說不定,可能我已經圍著六道輪迴走了五圈半又來到了一個叫做地球的星球,並且又作為一個人在寫這篇答案,嗯?我為什麼要說又?難道之前那個星球也叫做地球,之前我作為的那個動物也叫做人?

    咳咳,有點扯遠了,即使作為一個人的主觀感受,我們都不是很確定時間這個東西可否被準確地觀測,然而我們對時間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有過去(回憶),我們有將來(展望),我們有現在(你正在利用時間,一行一行按順序讀這篇答案),而在你閱讀這段文字的同時,你的現在也正在轉化成過去,你的將來也正在轉化成現在【紅色】。

    還有一個轉化關係,就是你過去所做的事,會不經過現在這個時間點,直接對你的將來造成影響【藍色】。

    那麼所謂迴圈是什麼呢,就是把將來和過去連線到一起,形成一個圓圈【橙色】。

    於是現在根據圖中所示,我們有了兩個迴圈,一個是必然存在的,就是紅藍迴圈:

    1. 過去影響將來,將來又會經過現在變成過去

    另一個迴圈是粉橙迴圈:

    2. 將來能否通往過去【灰色】?

    第一個迴圈解釋了我們都可以理解的,人生與時間的基本關係,也很容易引出“如何精確地透過現在把握過去,以創造更好的將來”這種有趣的問題(有機會放在其它話題再探討)。但迴歸主題,好像並沒有觸及到題主所問的“並一直迴圈”這個問題。一直迴圈,實際上應該更加接近於第二個迴圈的問題,就是將來能否通往過去,相對論中超越光速回溯時間?不不不,這種可能性又要去物理學領域探索了,我想討論的是人的未來能否重新影響過去。

    我想先把結論丟擲:

    一切的將來都無一例外地通向過去,人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無盡的迴圈

    並不是想講三世因果,這都超出了我們探討的腳踏實地的實際問題。

    你走在你家門口的一條小路上,有陌生人向你微笑,問你:“現在幾點了?”你看了看左手手腕上的手錶,發現手錶不見了。這名陌生人決定幫你一起找,這名陌生人耐心地陪你一起走過你來的小路,仔細陪你翻找了附近的每一塊草叢,一直找到你家門口。最終這名陌生人在你的右手的手腕上,幫你找到了這塊手錶。

    ‘啊?我怎麼可能這麼蠢?’等下,等一下……

    而後呢,這名陌生人,每天手拈一朵不同品類的鮮花準時站在你家樓下,等待你下樓閒逛,和你一同度過了無數個吹著微風、河面倒映黃昏的溫柔傍晚。你將來會和這個人結婚,生下一窩可愛的人類幼崽,共伴偕老,相愛一生。

    嗯……這只是個愚蠢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裡,人這個主體對將來的美好期望,會把過去做的某些蠢事,變成你這一生最美好的起點。

    你的將來,會不斷影響著你對過去某些事情的看法。藉此,我們雖然無法觀測時間能否調頭,但我們可以在主觀上,給平凡的過去賦予新的內涵。這就是時間或人生可被迴圈的原因。你每每在未來創造一個美好的展望,你的過去,無論好壞,都可能成為這個美好展望的最佳起點。所以,客體與時間本身會不會倒溯回去?這對我們沒有影響,真正影響我們的,是我們主觀上,是不是願意,親自把未來放回到過去,把那些讓自己懊悔不已的錯誤,都變成將來人生中,最美的瞬間。

    總結回答:

    我們所看到的人生會不會是一場電影,在腦子裡一直迴圈?

    會的,真的會的。但這場虛假的電影一點也不可悲,因為在這部電影中創造幸福美好的可能性,都牢牢地,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自學英語,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