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關注到一些事情,包括華為、moto、一加、這些手機廠商,都來紛紛扎堆做電視產品,原因是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一家黑電

    一、三塊屏,逃不開:這是最重要的入口

    我曾將手機、個人PC以及電視三種裝置,總結歸納為“掌上、前傾、後仰”三種不同的體驗方式,分別應對我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場景。

    1、手機帶來的掌上體驗:整理碎片化的時間,提高交流的效率,有一定的娛樂性,但受限於螢幕尺寸和手臂疲勞,毋庸置疑是三種體驗中實際效果最差的,對視力以及我們生理結構的傷害也最深。

    2、PC帶來的前傾式體驗:專注的工作時間,端坐且前傾的姿勢,疲勞度相較手機體驗而言更小,更加適合工作環境,或者深度的PC遊戲體驗,對視覺傷害與手機相比更小,舒適度一般,可以兼顧娛樂體驗。

    3、電視帶來的後仰式體驗:放鬆的休閒娛樂時間,舒適的後仰式體驗,三種體驗中舒適度最高,適合大塊娛樂時間,或者深度的客廳遊戲體驗,對視覺的傷害相對最小,最高舒適度的使用方式,能夠帶來最好的電影娛樂體驗。

    從手機的小屏到電視的大屏,手機、PC、電視是現代人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見證螢幕發展的我們,能夠簡單的總結出一條科技發展線。

    二、顯示屏影響下的世界:從計算機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未來在哪?

    時間回溯到筆者小時候,個人PC剛剛開始普及,我們的生活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那個時候的手機還是大哥大、小靈通、我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正在從電視向個人PC轉變,此後的時間開始,個人PC開始了飛速發展。

    時間來到筆者大學階段,從iPhone 3開始,移動網際網路環境開始逐漸成熟,統治江湖的塞班被IOS、安卓兩個後來者幹掉,從此開始了智慧手機時代,這一塊小螢幕,是在網路時代第二個崛起的螢幕,“低頭族”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今天,使用者對於手機的審美疲勞已經開始顯現,重歸品質和注重體驗的大屏產品,在AIOT+物聯網大勢下,為了迎合新的概念,以及消費者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更加智慧的新概念“電視”已經出現,家用大屏產品必將重返“戰場”,這是必然的。

  • 2 # 澳普森生物技術

    一方面,智慧家居市場勢在必行。隨著手機市場的飽和、5G、AI等底層技術的成熟,加上小米的捷足先登,智慧家居市場是大勢所趨。IDC預計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到2022年將增長至2770億美元左右(1.7萬億人民幣)。這個行業OV華米都已入局,成為中國產手機的第二戰場。

    另一方面,智慧家居市場的切入點卻不好找。由於行業整體低迷、利潤率低、開機率低以及線下渠道銷售量降低等因素,智慧家居的首選入口——智慧電視,必定是「不砸重金敲不開,砸了重金也未必砸出多大水花」的狀態。而智慧家居的次選入口——智慧音箱,雖然進入門檻更低,但就目前而言仍是小眾玩具——易觀的《中國智慧音箱產業發展分析2017》指出智慧音箱使用者集中於一二線城市有品質生活追求的男性。

    簡而言之,智慧家居已成第二戰場,但OV華為卻沒想好如何入場。

  • 3 # 飛談數碼

    一些手機廠商現在也開始進入電視行業,是因為在佈局智慧家居構建家庭智慧物聯網,電視是5G智慧物聯網最重要的控制互動入口之一,廠商都在5G時代搶佔先機,讓自己企業在5G時代有著更大發展。

    5G網路從研發就定位於萬物互聯,也就是發展物聯網,所有的電器未來都可聯網,包括汽車、廚房電器、家電等。現在華為小米已提出智慧家裝設計,提出一系列智慧家居服務,透過手機、電視、音箱入口就能輕鬆控制家中電子產品,生活即將進入智慧生活時代。

    電視是家庭娛樂中心,以電視為切入口,是再適合不過了。現在新出的電視一般都集成了智慧模組,可上網,可電視與電視、電視與手機端影片電話,還有坐姿監測,透過電視也可控制掃地機器人、空調等,電視不在是一個大屏顯示器,它擁有同智慧手機的大部分作用。

    除了手機廠商做電視,其它電器產品也有涉足,但大多采取合作方式。

    總的來說,手機廠商做手機又做電視,是為企業長遠發展做打算,也是順應科技發展規律。

  • 4 # 三易生活

    中國儒家經典《論語》中自古就有“學而優則仕”的說法,而如今國內的智慧手機行業也出現了“機而優則視”的潮流。從以IoT生態著稱的小米開始,華為、榮耀、一加,乃至新生的realme都先後投身到電視行業中,而在日前,手機行業中銷量排名極為靠前的OPPO,也已經明確即將推出旗下的電視產品。

    在近日OPPO方面公佈自家在5G領域的成績中,其中在IoT類目中,就出現了電視的圖示。再結合之前OPPO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Quattroporte劉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的資訊,今年下半年其將有更多核心入口級的產品釋出,其中就包括智慧電視。因此這也意味著,OPPO入局電視領域已經基本成為定局。

    手機廠商跨界做電視,首要原因自然是因為這類產品本身的技術門檻已經可以很容易邁過。而在此前網際網路企業大舉進軍電視行業前,這一市場就已經有著明顯的區隔,其中掌握影象處理引擎與色彩管理方案等核心技術的三星、索尼、LG等外資品牌走的是技術路線,並佔據了高階市場不小的份額,傳統其他品牌則更多是用平價路線來搶佔中低端市場。

    隨著小米與樂視等品牌的入局,電視行業也趁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開始全面向智慧化轉型,甚至現在市場上也早已沒有了傳統的非智慧電視產品。而在內容與智慧化上更有建樹的網際網路品牌,也藉此機會搶佔了不少份額,如今這一市場更是儼然行程了傳統國內電視品牌、外資品牌,以及網際網路品牌的“三國殺”局面。

    但紛紛入局電視行業的手機廠商,或許幾乎都沒有想單純靠電視的硬體本身去掙錢。縱觀目前各大網際網路品牌的銷售主力,幾乎清一色都是中低端產品,其所搶佔的顯然是如長虹、康佳、創維等傳統廠商的市場。事實上,從1996年長虹釋出第一次大規模降價的宣言算起,國內的電視製造業本身就已經打過了無數次價格戰,而在這樣的時候環境下,這類產品的溢價空間很早就已經被摧毀。而高階市場,又有掌握核心科技的三星、索尼、LG,這些海外品牌則無一不是擁有浸淫這一領域數十年,積累的可觀經驗與技術。

    那麼手機廠商要做電視,又靠什麼去掙錢呢?其實此前頗有爭議的電視開機廣告,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廣告將會是很重要的一塊收入,而除此之外,以會員為代表的增值服務也或將同樣會帶來一定的營收。並且目前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單純從電視業務上掙錢並非是手機廠商進入這一行業的關鍵,包括小米、華為,以及OPPO在內的品牌,看中的極有可能是智慧電視在家庭中的入口地位。

    事實上,手機廠商做電視的意圖,可能與做電腦的想法頗為類似,是為了覆蓋從工作、休閒、移動這三塊螢幕,而這也代表著消費者日常使用顯示資訊的全部。更何況如今電視早已不再是單純被動接收資訊的角色,早已融入到智慧家居中,併成為了連結家庭與人的核心。

    在如今各大廠商的IoT生態中,智慧音箱事實上成為了整個生態的“指揮中心”,透過智慧音箱來操控其他智慧硬體也成為了很多廠商所宣傳的重要賣點。但是相比於電視來說,只能透過聲音這個單一維度來互動的音箱,在想象空間上明顯要小得多,視覺與聽覺並重的電視,無疑能夠為使用者帶來更加多元化的體驗。

    並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智慧電視市場的蛋糕要遠比手機小,但不同於換機週期更短的手機,電視的使用壽命無疑要長的多。畢竟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都不會對電視隨意進行更換,而且在其無故障的情況下,即便是達到了使用壽命通常也依舊能夠正常工作。

    這也就意味著相比於各式小家電與智慧手機,電視作為大家電之所以在消費者層面上更新換代的頻率很慢,還因為其安裝拆卸與運輸並不方便,同時由於長時間使用之後因為普遍缺少包裝,也使得其二手交易並不方便。不好賣二手,再加上使用率不高的現狀,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一臺電視往往能在消費者家中短則待上四五年,多則更是能夠達到上十年。

    因此廠商每賣出一臺電視,所代表的就是一個持續擁抱自家生態的高粘性使用者。要知道在目前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消費者更換品牌的頻率可以說是非常的高,因此這樣對於電視使用者這樣的高粘性長期使用者,所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座座金礦了。

    如今隨著5G網路建設的加速,乘著新基建的東風,物聯網也早已不再是個遙遠的概念。隨著國內市場智慧家居產品滲透率的逐年攀升,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的“後浪”們也逐步即將迎來成家立業的階段,而這些與網際網路一同成長的年輕一代,自然在營造自己的小家時更樂意體驗科技的魅力。

    而透過智慧電視+智慧手機的大小屏結合,顯然也將有助於影響消費者後續其他同類產品的購買傾向。畢竟當用戶習慣一個品牌的智慧家居生態後,就算其他品牌的產品再怎麼優秀,都極有可能都與現有這套生態在匹配上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當消費者接受了智慧手機,再用上了同品牌電視,進而換用同品牌的全套IoT裝置,也就成為了極其順理成章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磯竿釣魚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