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南老A

    第一部分 道家基本常識

    1.【老子的國家治理智慧】

    2.【江湖上視為至寶的《武當劍譜》現在何處?】

    3.【道家的煉精化氣與煉氣還神】

    5.【光榮與夢想----中國需要世界,還是世界期待中國?】

    6.【華人的出路與道運:李約瑟中國難題的另類解答!】

    第二部分 道德經解讀

    1.【老子】道德經最佳版本推薦---漢初?帛書版

    2.【老子】應該怎樣讀?道德經解讀方式的比較與說明

    3.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爛了根的大樹

    4.【老子】解讀一:老子不談美醜善惡,專家自作多情

    5.【老子】解讀二:世上本無“美惡”,美只是人心的幻像

    6.【老子】解讀三:有無難易,長短高下,不同的觀察角度

    7.【老子】解讀四:老子的大道 無言無為的真正含義

    8.【老子】解讀五:無言和無為的社會政治管理方略和應用

    9.【老子】解讀六 最高的智慧 無智、不敢、無慾、無為

    10.我們活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裡-【老子】123章解讀後記

    11.道家行動智慧“一動分陰陽”

    12.一動分陰陽解讀“愛”----為什麼美滿的婚姻

    13.一動分陰陽解讀“美”----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

    14.“分裂”是靈魂自我的審判和提醒!請聆聽你內心的呼喚

    15.2010年度的第一個麥田圈:老子第一章的圖案解讀

    16.【老子】解讀七:道為何偏要“反向運動”

    17.【老子】解讀八:德經第一解 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分歧和對立

    18.【老子】解讀九:儒家是中華民族悲劇性格的鑄造者

    19.休博!

  • 2 # 五福臨門了凡四訓

    《道德經》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是聖人指導我們學習得原則。少就是專一,專一就會有成就,學的多了,樣樣通,樣樣松,精力分散了,就不會取得大的成就。因此有成就的人就是專攻一門,有自己的拿手絕活,為天下人做一個學習的榜樣。

    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意思是人要做事成功的經驗是專一,而雜多肯定要失敗。事實確實如此。

    一個青年向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請教,說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愛好的事業上,可是收效甚微,這是因為自己低能,還是成才之路太難走呢?法布林讚許地說:“看來你是一位立志獻身科學的有為青年。”青年的答覆卻是:“我不只是熱愛科學,還很喜歡文學,我還愛好音樂和美術。就是這麼多的興趣和愛好,佔用了我的全部時間。”

    “噢,是這麼回事。”法布林找到了這個青年事倍功半的癥結所在。他從口袋裡拿出一隻放大鏡,給青年示範,說:“把他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去試試,就像這塊透鏡一樣。”

    在人才學中,“聚焦成才”是一個重要的規律。它的含義是,要在認識自己的最佳才能,選準成才目標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點突破。就像透過凸透鏡把眾多光束集中到一個焦點,從而引起燃燒一樣,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應”作用下形成成才所需的必要能量。實踐表明,“人的思維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驚的成績來。”(馬克•吐溫語)

    “聚焦”,這是治學的需要。任何一門學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詩人曾世霖說:“學問尚精專,研摩貴純一”,“專力則必精,分途恐兩失”。一些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慾強,興趣廣泛,這是正常現象。但是,由於思想缺乏穩定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貪多旁騖,淺嘗輒止,今天學習這個,明天鑽研那個,造成注意力不斷地轉換,這是很難跨上成功的彼岸的。

    古往今來,除了少數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物可以在眾多領域同時做出傑出的貢獻以外,絕大多數人的智力常態,都要靠“聚焦效應”來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些人可能在幾個方面表現出一定的才能,但並不等於在這方面都能達到平均水準以上的高度,更不要說尖端水平了。由於目標分散,四面出擊,不但固有的某些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而且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見肘,窮於應付。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莊周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世路無窮,人生有限。每條事業與學問之路,又都是“漫漫其修遠兮”,不付出畢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難窺其堂奧。而任何人都不是千手千眼佛和掌握“分身法”的孫悟空,面對著千支萬派的學問,只能嘗其一臠。如果撒網太寬,胃口過大,硬要去一手抓十個跳蚤,最終可能一個也抓不到。

    有一幅名為《挖井》的漫畫,畫中的年輕人在挖了五口深淺不一的井後,得出“這裡沒有水,換一個地方再挖“的結論,於是扛起鐵鍬準備再到別處挖。殊不知,他只要再堅持挖深一點就會有泉水汩汩流出。

    清朝曾國藩在其《曾氏家書》一冊中,對讀書有精闢的見解:“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曾氏此語,令人啟迪,這“挖井引泉論”,涉及讀書方法。讀書務求精而不濫,只要精,才能突破,從一點窺伺全貌。

    讀書做學問像挖井,要一門深入是非常有道理。譬如挖井,第一天挖五尺深,挑出來二十擔泥,第二天又挖了五尺,可是隻挑出來十五擔泥,因為深了比較難把泥挑出來。你挖到十丈深的時候,可能一天只挑一擔泥上來。一口井挖到見了水,就成功了。一門深入就是要你專一挖下去,一口氣挖到底。不要挖了一兩天,覺得好像沒有效果不見水,就放棄了,又找一個地方去挖,這樣不會成功。所以鼓勵我們要一門深入,這是修行的一個原則。

    其實,學經典也是一樣的道理。一生專攻一部經才會有成就。學許多經,就像挖許多井,精力和時間都分散了;而學一部經就像挖井一樣,每一鍬下去可能會遇到瓦礫,也可能遇到到岩石,但只要心無旁騖,一生只挖一口井,就會有清泉湧出。

    中國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教訓有很深的道理。譬如經我不懂,怕不怕?不怕。你天天念,念上一千遍你就大徹大悟了。你們看看《壇經》裡的法達禪師,親近六祖,他是念《法華經》的,他見到六祖態度非常傲慢,頂禮的時候頭不著地,六祖說:你這樣傲慢,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他就是《法華經》唸了三千部,從頭到尾唸了三千遍,他肚子裡有三千部《法華經》,值得驕傲,見到祖師拜下去頭不著地,被六祖呵斥一頓。經過六祖一指點,他就豁然貫通,就大徹大悟。別人為什麼怎麼點也不開悟,什麼原因?因為你沒有三千部《法華經》!《法華經》分量相當大,一天念一部要念三千天,差不多八、九年的時間,不間斷的天天念,所以一點就開悟了。這一悟一切都悟了,可以說世出世間法就像六祖一樣一接觸就通達,這是好方法。

    自古以來那些,成功者幾乎沒有一個例外,都是一生專攻一部經。像民國初年的,江味農居士一生專門研究《金剛經》,他在《金剛經》上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最後寫成一部《金剛經講義》,那是他研究四十年的成績。周止庵居士研究《心經》,《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他也花了四十年的功夫寫了一部《心經》的註解,《心經詮註》。你想想看,一生的精力用在一部經上。倓虛法師的傳記裡,提到「八載寒窗讀楞嚴」,一部《楞嚴經》唸了八年。所以大家要想成就,必須在一部經上,真的要下個十年八年的功夫。這個十年八年很苦,沒人知道你,沒人來問你!十年寒窗勤苦讀,唸了十年八年,你會開悟!那一悟就入了第一義。這一悟之後,一切經論都通了,是「一經通一切經通」。古德他就一部經書唸到底,他統統念通了,開悟了,他才看別的東西,看別的不費力了,一看就明瞭、就理解。

    現在的人走錯路子,為什麼?他一下手,這個也要看,那個也要看,什麼都看,希望什麼都懂,結果是看了之後是什麼都不懂。你所懂得的是皮毛常識,甚至於連常識都講錯了,為什麼?因為你沒入境界,你沒入第一義!必須契入之後,那才行,那才是真的不是假的。今人的毛病不曉得紮根,不知道紮根,這個太苦了,所搞的都搞好看。所以現代人,花瓶裡的花,沒有根的,很漂亮,兩天就完了,就謝掉;不像古人,古人是根深蒂固,那真是年年抽新芽,年年開新花,所以比不上古人。諸位同修要認真的去反省。

    北大教授季羨林也啟示我們:成功者都是專一的結果。在中國文學史或藝術史上,常常有幾絕的說法。最多的是“三絕”,指的是詩、書、畫三絕。所謂絕,就是超越常人,用一個現成的詞兒,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細分析起來,這個人在幾絕中只有一項,或者是兩項是真正的絕,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幾絕都是為了湊數湊上去的。因此,所謂“三絕”或幾絕的“天才”,其實也是偏才。可惜古今中外參透這一點的人極少極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

    評曰:一生專攻一部經是第一等人,必定成功。一生學三四部經就是二等人了,降級了。一生學個十部經以上絕對是失敗,最下等人了,因為精力和時間都分散了,學不精不熟,達不到《易經》說的“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就沒有悟處,不能學以致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教授溫格賽季離隊,曾經的死對頭穆里尼奧動情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