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朋友敘述建構而來的女人蕭紅。看完《黃金時代》後,我想,它既不象宣傳海報上拍得那麼美輪美奐,也不象另一些人批評得那麼不堪。平心而論,在當下的中國影壇,它確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懷和有水準的藝術電影。由朋友們講述的那個蕭紅,倔強、執拗、軟弱、神經質、受到疾病困擾、對養育孩子沒有責任感,一生經歷傳奇,結局令人扼腕。這是一個有生活氣息的、年輕的、不諳世事的蕭紅,一個讓很多人猜不透的女人。
電影為觀眾留下了許多疑惑。比如,作為現代文學教父的魯迅為何會對年輕的二蕭如此看重?蕭紅為什麼要執意離開蕭軍,一意孤行?蕭紅為什麼會被當時的很多朋友尊敬、幫助和愛護?蕭紅死後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念念不忘,被大書特書?——難道僅僅因為她傳奇而悲慘的一生?看完一部傳記電影,如果普通觀眾不瞭解傳主身上的非凡特質、對傳主的選擇完全不能認同和理解,未必全是觀眾的欣賞能力,也可能因為電影的表現能力。一部傳記電影有義務在忠實史料的基礎上呈現作家的一生,但也有責任使讀者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這位作家對於文學及人類的貢獻。對於後一要求,《黃金時代》顯然力有不逮。
在當年,二蕭被魯迅看重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因為他們熱情洋溢的來信嗎?這是看《黃金時代》時第一個困惑。可惜電影沒有給予有力的說法。
魯迅與二蕭之間自然有情誼,最初相助,一為文學,二為家國。魯迅看重二蕭的文學才華,為二蕭的第一部著作寫序並幫助出版,二人也因魯迅先生的推薦而為文壇矚目。魯迅對二蕭,有知遇之恩。另一個原因也在於,二蕭是來自東北的青年。他們作品中有東北人民的生活情狀,魯迅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而使當時的讀者關注東北淪陷。魯迅對蕭紅尤其欣賞,他對她《生死場》的評價是“力透紙背”,有“越軌的筆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也預言,在未來,蕭紅將取代丁玲,正如丁玲取代冰心一樣。以上種種資訊,電影並沒有給予充分交待,因而,我們只看到坐在魯迅家無所事事的蕭紅而沒有認識到這兩位作家有著相近的文學追求。
如果把電影中講述者們放在一起會發現,大概除了許廣平、白朗之外,他們中大部分人都跟蕭軍關係更好,更認同蕭軍的立場。在當年,那些認為蕭紅寫作有問題、認為蕭紅寫作不如蕭軍的其實也是這些朋友。那麼,在蕭紅死後的講述中,這些人的敘述有沒有基於他們立場、人際關係及審美趣味而導致的對蕭紅個人生活選擇上理解的偏差?主創是否應該有辨析?
電影中,二人分手的重場戲裡,蕭軍是擔當的,端木是畏縮的,蕭紅是執拗的,朋友們是遺憾的。仔細想來,這些印象都是全部出於蕭軍及朋友立場。並不全面,也不一定是事實。大概是由於演員,原本有武夫氣質的1米6的蕭軍被塑造得高大、Excelle,平白獲得了很多同情分,出軌都出得都理直氣壯。順著這位男一號的眼睛看去,蕭紅的發脾氣、不高興以及最後分手的情節實在象“作女”。對蕭紅有此等理解的觀眾並非少數。這並非觀眾的問題。
電影並沒有明確給出,年輕的蕭紅有她無數的苦楚。生完孩子後就被婦科病纏身,血流不止,一生都身體衰弱,這是二人夫妻關係不睦的導火索。除了電影表現的,蕭紅早年就曾因家暴出走,蕭軍朋友都冷淡視之,使她無路可走,只得再次回到蕭軍身邊。這在蕭紅的文字裡是有記載的。許多資料顯示,在蕭軍及朋友圈裡,蕭紅只會寫幾筆散文並不會寫小說,很消極,文學成績也並不如蕭軍。對蕭紅文學創作的輕視也一直持續到蕭軍晚年。作為作家,蕭軍至死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後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蕭紅的作品。蕭紅並不按當時寫作套路寫作,也不為時代要求和宣傳而作。這是二蕭文學理念的巨大分歧,這是志不同道不合。
如果一個女人的丈夫家暴,出軌成習慣,同時也並不認同她的創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對她所做的一切不屑一顧,她有何理由和他在一起?在蕭軍形象處理上,電影給出的資訊是曖昧的,有意遮掩其不堪一面,何以如此?
有關蕭紅的回憶中,聶紺駑的談話可信性很高,蕭紅提到她對於魯迅精神世界的理解,談到魯迅小說,這些認識都讓聶感到震驚和佩服。在那個場景裡,在文學層面上蕭紅是強大的和自信的。可惜,電影裡卻只引用了聶紺駑象導師一樣鼓勵蕭紅要向上飛。螢幕上,聶紺駑在二蕭分手後有個說明,二蕭從此再沒見過面,並補充說蕭軍後來跟王德芬結婚,一生相守,生育了八個孩子。這話說完,影院裡驚呼一片。補充動機何在?是暗示觀眾,蕭紅離開蕭君是錯誤的選擇?王追隨蕭軍一生固然是事實,但蕭軍後來也多次出軌並使一位女大學生生下孩子。在事實面前,電影裡卻出現這個說明——這樣的交待何其諷刺,這樣的立場何其令人遺憾。
在蕭軍的朋友圈看來,端木膽小而不值得愛,那麼順著這樣的邏輯,蕭紅何以選擇端木,而駱賓基為何會給予蕭紅那樣深切的照顧電影也都一筆帶過。對於蕭紅傳記而言,這是粗暴而不負責任的。因為蕭紅生命中不僅僅只有蕭軍,她的選擇在當時也有她的道理。電影對端木的文學成就隻字未提,除卻為人處事,端木的文學成就也未必遜於蕭軍。只介紹端木為人而忽略其文學成就的作法,是不客觀的,對蕭紅與端木的婚姻也是不尊重的。事實上,蕭紅是因《生死場》、《商市街》成名後成為當年一代文學青年的偶像,而端木與她的文學氣質相近也對她頗為仰慕,這是兩人走到一起的前提,而駱賓基則是蕭紅的讀者和仰慕者。電影中這些資訊並未得到足夠呈現。而這對塑造作家蕭紅的形象極為關鍵。
另一面,關於丁玲的呈現則有過度之嫌。單純堅強樂觀的革命女性只是電影的一廂情願,而且《黃金時代》似乎對丁玲過於偏愛了,她甚至被拿來作為一面鏡子,比照蕭紅的蒼白和軟弱和不堅定。去與不去西北,並不意味著蕭紅必然離世。這種推論,過於膚淺和簡化。
梳理由蕭軍主導的話語系統,整體理解一個作家蕭紅,不難發現一個簡單事實:在1931-1941年間,蕭紅共寫了一百多萬字的作品,一年十萬字,這對於這位疾病纏身、懷孕生子、貧寒交困、備受情感糾葛的青年女性何其不易。而且,在她最後三四年和端木生活的時光裡,她寫下了《呼蘭河傳》、《小城三月》、《馬伯樂》(未完成),這是她一生中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離開西北並不意味著她不關心國事,在武漢以及抗戰爆發後,蕭紅也有關於民族興亡的作品——她沒有在革命第一線,並不證明他們沒有家國情懷。她當然支援抗戰,但同時也認為作家寫作終究是對著人類的愚昧和苦悶,她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個沒有文學生活的蕭紅
跳出“朋友們所說”的視角會發現,作為作家,蕭紅有她的超越時代的一面,她之於現代文學的意義在於“獨具我見,不合眾囂”,她寫作的獨特性恰也是當時她的伴侶、她的朋友們所不能理解的。
忽略了講述者們的理解力和傾向性,對於文學意義的蕭紅沒有足夠的理解力,這是《黃金時代》最致命的侷限。因而,儘管看起來電影在追求真實和史料蒐集上下足了功夫,眾人的穿插講述也自有效果,但由蕭軍朋友們拼湊出來的蕭紅卻蒼白而令人迷惑。
作為作家,蕭紅大部分時光難道不是在寫作嗎?在疾病中、在飢餓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電影中關於這些場景很少。這是一位對大時代和卑微個體一視同仁的作家,這樣的選擇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視的。蕭紅的寫作在當時影響如何,年輕人如何讀她,同行如何評價她,她如何無視批評執著寫作,全是空白。當別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為時她也是被動的和失語的。電影中,只呈現的是眾說紛紜的蕭紅罷了。但那個風暴中心的人,從不為自己解釋。於是,我們只看到了疲於奔命不斷抽菸不負責任的蕭紅,只看到一個跟大時代選擇背道而弛天真地要“找死”的蕭紅,卻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獨行並非全無意義。甚至你在電影裡都看不到這些文學青年們在一起討論文學,在電影裡,我們甚至沒有看到她的書出版的場景,而這也是她維持生計的方式之一。可是,對於一個作家傳記片,這些鏡頭難道不是必須的嗎?
如果我們的史料不囿於蕭軍朋友圈,那麼我們還會讀到蕭紅當年的其它朋友對她的評價和紀念,茅盾先生在蕭紅去世後為《呼蘭河傳》寫下的序言,詩人戴望舒在蕭紅墓前寫下的詩篇:“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在蕭紅死後,有無數傳記和悼念文字出版,每年都有萬千孩子誦讀她的作品……一個文學層面讓無數同輩後輩深切尊重的作家,一個生逢亂世命運坎坷的青年,當這兩個形象合而為一時,才是完整的蕭紅,也才是今天為何那麼多人紀念和心痛的原因。
《黃金時代》完整還原了蕭紅作為普通人的一生軌跡,卻忽視了她在有生之年所進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學成長軌跡;在對民國大時代的想象中,《黃金時代》還原了革命青年的熱血和朝氣,但卻對抗戰時期民國知識分子的自由選擇沒有充分認知。看許鞍華和李檣滔滔不絕的訪問以及各種宣傳,原以為這是一部充滿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創作,卻不是;《黃金時代》完全可以在塑造蕭紅和民國知識分子方面完成得更好,可惜它沒有。
這是由朋友敘述建構而來的女人蕭紅。看完《黃金時代》後,我想,它既不象宣傳海報上拍得那麼美輪美奐,也不象另一些人批評得那麼不堪。平心而論,在當下的中國影壇,它確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懷和有水準的藝術電影。由朋友們講述的那個蕭紅,倔強、執拗、軟弱、神經質、受到疾病困擾、對養育孩子沒有責任感,一生經歷傳奇,結局令人扼腕。這是一個有生活氣息的、年輕的、不諳世事的蕭紅,一個讓很多人猜不透的女人。
電影為觀眾留下了許多疑惑。比如,作為現代文學教父的魯迅為何會對年輕的二蕭如此看重?蕭紅為什麼要執意離開蕭軍,一意孤行?蕭紅為什麼會被當時的很多朋友尊敬、幫助和愛護?蕭紅死後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念念不忘,被大書特書?——難道僅僅因為她傳奇而悲慘的一生?看完一部傳記電影,如果普通觀眾不瞭解傳主身上的非凡特質、對傳主的選擇完全不能認同和理解,未必全是觀眾的欣賞能力,也可能因為電影的表現能力。一部傳記電影有義務在忠實史料的基礎上呈現作家的一生,但也有責任使讀者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這位作家對於文學及人類的貢獻。對於後一要求,《黃金時代》顯然力有不逮。
在當年,二蕭被魯迅看重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因為他們熱情洋溢的來信嗎?這是看《黃金時代》時第一個困惑。可惜電影沒有給予有力的說法。
魯迅與二蕭之間自然有情誼,最初相助,一為文學,二為家國。魯迅看重二蕭的文學才華,為二蕭的第一部著作寫序並幫助出版,二人也因魯迅先生的推薦而為文壇矚目。魯迅對二蕭,有知遇之恩。另一個原因也在於,二蕭是來自東北的青年。他們作品中有東北人民的生活情狀,魯迅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而使當時的讀者關注東北淪陷。魯迅對蕭紅尤其欣賞,他對她《生死場》的評價是“力透紙背”,有“越軌的筆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也預言,在未來,蕭紅將取代丁玲,正如丁玲取代冰心一樣。以上種種資訊,電影並沒有給予充分交待,因而,我們只看到坐在魯迅家無所事事的蕭紅而沒有認識到這兩位作家有著相近的文學追求。
如果把電影中講述者們放在一起會發現,大概除了許廣平、白朗之外,他們中大部分人都跟蕭軍關係更好,更認同蕭軍的立場。在當年,那些認為蕭紅寫作有問題、認為蕭紅寫作不如蕭軍的其實也是這些朋友。那麼,在蕭紅死後的講述中,這些人的敘述有沒有基於他們立場、人際關係及審美趣味而導致的對蕭紅個人生活選擇上理解的偏差?主創是否應該有辨析?
電影中,二人分手的重場戲裡,蕭軍是擔當的,端木是畏縮的,蕭紅是執拗的,朋友們是遺憾的。仔細想來,這些印象都是全部出於蕭軍及朋友立場。並不全面,也不一定是事實。大概是由於演員,原本有武夫氣質的1米6的蕭軍被塑造得高大、Excelle,平白獲得了很多同情分,出軌都出得都理直氣壯。順著這位男一號的眼睛看去,蕭紅的發脾氣、不高興以及最後分手的情節實在象“作女”。對蕭紅有此等理解的觀眾並非少數。這並非觀眾的問題。
電影並沒有明確給出,年輕的蕭紅有她無數的苦楚。生完孩子後就被婦科病纏身,血流不止,一生都身體衰弱,這是二人夫妻關係不睦的導火索。除了電影表現的,蕭紅早年就曾因家暴出走,蕭軍朋友都冷淡視之,使她無路可走,只得再次回到蕭軍身邊。這在蕭紅的文字裡是有記載的。許多資料顯示,在蕭軍及朋友圈裡,蕭紅只會寫幾筆散文並不會寫小說,很消極,文學成績也並不如蕭軍。對蕭紅文學創作的輕視也一直持續到蕭軍晚年。作為作家,蕭軍至死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後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蕭紅的作品。蕭紅並不按當時寫作套路寫作,也不為時代要求和宣傳而作。這是二蕭文學理念的巨大分歧,這是志不同道不合。
如果一個女人的丈夫家暴,出軌成習慣,同時也並不認同她的創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對她所做的一切不屑一顧,她有何理由和他在一起?在蕭軍形象處理上,電影給出的資訊是曖昧的,有意遮掩其不堪一面,何以如此?
有關蕭紅的回憶中,聶紺駑的談話可信性很高,蕭紅提到她對於魯迅精神世界的理解,談到魯迅小說,這些認識都讓聶感到震驚和佩服。在那個場景裡,在文學層面上蕭紅是強大的和自信的。可惜,電影裡卻只引用了聶紺駑象導師一樣鼓勵蕭紅要向上飛。螢幕上,聶紺駑在二蕭分手後有個說明,二蕭從此再沒見過面,並補充說蕭軍後來跟王德芬結婚,一生相守,生育了八個孩子。這話說完,影院裡驚呼一片。補充動機何在?是暗示觀眾,蕭紅離開蕭君是錯誤的選擇?王追隨蕭軍一生固然是事實,但蕭軍後來也多次出軌並使一位女大學生生下孩子。在事實面前,電影裡卻出現這個說明——這樣的交待何其諷刺,這樣的立場何其令人遺憾。
在蕭軍的朋友圈看來,端木膽小而不值得愛,那麼順著這樣的邏輯,蕭紅何以選擇端木,而駱賓基為何會給予蕭紅那樣深切的照顧電影也都一筆帶過。對於蕭紅傳記而言,這是粗暴而不負責任的。因為蕭紅生命中不僅僅只有蕭軍,她的選擇在當時也有她的道理。電影對端木的文學成就隻字未提,除卻為人處事,端木的文學成就也未必遜於蕭軍。只介紹端木為人而忽略其文學成就的作法,是不客觀的,對蕭紅與端木的婚姻也是不尊重的。事實上,蕭紅是因《生死場》、《商市街》成名後成為當年一代文學青年的偶像,而端木與她的文學氣質相近也對她頗為仰慕,這是兩人走到一起的前提,而駱賓基則是蕭紅的讀者和仰慕者。電影中這些資訊並未得到足夠呈現。而這對塑造作家蕭紅的形象極為關鍵。
另一面,關於丁玲的呈現則有過度之嫌。單純堅強樂觀的革命女性只是電影的一廂情願,而且《黃金時代》似乎對丁玲過於偏愛了,她甚至被拿來作為一面鏡子,比照蕭紅的蒼白和軟弱和不堅定。去與不去西北,並不意味著蕭紅必然離世。這種推論,過於膚淺和簡化。
梳理由蕭軍主導的話語系統,整體理解一個作家蕭紅,不難發現一個簡單事實:在1931-1941年間,蕭紅共寫了一百多萬字的作品,一年十萬字,這對於這位疾病纏身、懷孕生子、貧寒交困、備受情感糾葛的青年女性何其不易。而且,在她最後三四年和端木生活的時光裡,她寫下了《呼蘭河傳》、《小城三月》、《馬伯樂》(未完成),這是她一生中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離開西北並不意味著她不關心國事,在武漢以及抗戰爆發後,蕭紅也有關於民族興亡的作品——她沒有在革命第一線,並不證明他們沒有家國情懷。她當然支援抗戰,但同時也認為作家寫作終究是對著人類的愚昧和苦悶,她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個沒有文學生活的蕭紅
跳出“朋友們所說”的視角會發現,作為作家,蕭紅有她的超越時代的一面,她之於現代文學的意義在於“獨具我見,不合眾囂”,她寫作的獨特性恰也是當時她的伴侶、她的朋友們所不能理解的。
忽略了講述者們的理解力和傾向性,對於文學意義的蕭紅沒有足夠的理解力,這是《黃金時代》最致命的侷限。因而,儘管看起來電影在追求真實和史料蒐集上下足了功夫,眾人的穿插講述也自有效果,但由蕭軍朋友們拼湊出來的蕭紅卻蒼白而令人迷惑。
作為作家,蕭紅大部分時光難道不是在寫作嗎?在疾病中、在飢餓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電影中關於這些場景很少。這是一位對大時代和卑微個體一視同仁的作家,這樣的選擇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視的。蕭紅的寫作在當時影響如何,年輕人如何讀她,同行如何評價她,她如何無視批評執著寫作,全是空白。當別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為時她也是被動的和失語的。電影中,只呈現的是眾說紛紜的蕭紅罷了。但那個風暴中心的人,從不為自己解釋。於是,我們只看到了疲於奔命不斷抽菸不負責任的蕭紅,只看到一個跟大時代選擇背道而弛天真地要“找死”的蕭紅,卻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獨行並非全無意義。甚至你在電影裡都看不到這些文學青年們在一起討論文學,在電影裡,我們甚至沒有看到她的書出版的場景,而這也是她維持生計的方式之一。可是,對於一個作家傳記片,這些鏡頭難道不是必須的嗎?
如果我們的史料不囿於蕭軍朋友圈,那麼我們還會讀到蕭紅當年的其它朋友對她的評價和紀念,茅盾先生在蕭紅去世後為《呼蘭河傳》寫下的序言,詩人戴望舒在蕭紅墓前寫下的詩篇:“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在蕭紅死後,有無數傳記和悼念文字出版,每年都有萬千孩子誦讀她的作品……一個文學層面讓無數同輩後輩深切尊重的作家,一個生逢亂世命運坎坷的青年,當這兩個形象合而為一時,才是完整的蕭紅,也才是今天為何那麼多人紀念和心痛的原因。
《黃金時代》完整還原了蕭紅作為普通人的一生軌跡,卻忽視了她在有生之年所進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學成長軌跡;在對民國大時代的想象中,《黃金時代》還原了革命青年的熱血和朝氣,但卻對抗戰時期民國知識分子的自由選擇沒有充分認知。看許鞍華和李檣滔滔不絕的訪問以及各種宣傳,原以為這是一部充滿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創作,卻不是;《黃金時代》完全可以在塑造蕭紅和民國知識分子方面完成得更好,可惜它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