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食養
-
2 # 小咪的追粉日記
用中藥來治病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那什麼時候喝最好了?其實,人有高矮胖瘦,喝中藥也要視情況而定,不同的體質,喝的量也不同,現在大多數醫院都是熬好了中藥可以直接喝,省去了自己熬帶來的麻煩,量也是醫院弄好了的,顧慮也就少了許多。很多人開藥是醫生都會叮囑什莫時候吃,不同的藥按情況而定。
首先說具有安神類的中藥,適合在睡覺前半小時服,不能喝了立刻睡覺,中藥進入你的身體還是需要時間的。具有驅蟲,瀉下作用的藥,一般是空腹的時候服,以達到瀉下的效果。再有,具有補益類的或者治療下焦病症的藥,一般是飯前服的,當然,還有很多藥都是不一樣的服藥時間,中藥服藥一般是一天三次,也有兩次,也有一次,記得之前我吃中藥的時候,基本上吃了三個月,畢竟是治本的藥,得慢慢來,開始一個月一天三次,後來病症減輕。又換成兩天吃五次,後來好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兩天三到四次,依次減量。很多人問會不會長期吃一苻藥。對身體有害,其實一次開藥醫生最多給你開三苻左右,下一次來他會根據病症換藥物,減量,所以相對來說,是沒有太大的害處的。
-
3 # 老劉105751014
中藥的服用方法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疾病的逆轉。徐靈胎指出:"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反而有害"。這說明,中藥服法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必須予以重視。根據病情和藥物性質,口服湯劑一般是一日兩服(每日一劑藥,煎兩次分服),早晨空腹和晚上入睡前服。有些藥物則需定時服用,如:補養藥飯前服:驅蟲藥,瀉下藥空腹時服;安神藥睡前服等:急性病不拘時間,可一天數次進服。服藥時以藥液溫度達到可一口接一口服下時最好。但治熱性病,出血性疾病時可冷服:治寒病,陰症時可熱服。送服法:指用水或其他藥引經口將藥物送入體內的方法。多數中成藥(丸,散,膏,丹,片,沖劑)皆用此法。調服法:指用乳汁,米湯或糖水將藥物調成稀糊狀經口攝入體的方法。多用於嬰幼兒或不能吞嚥的患者。舔服法:指用舌舔服藥物入體內的方法。該法能使藥物在食管和胃部停留時間稍長而有利藥效發揮,常用於胃部,食管疾患。嚼服法:指藥物嚼碎後嚥下的方法。多用於健胃消食藥物的服用。含化法:指將藥物含於口中,使其緩慢溶解,再慢慢嚥下的方法。多用於咽喉疾患和暑熱煩渴證。內服藥物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海腥和辛辣等不易消化或刺激性食物,禁服與藥物相反,相畏的其他藥物或與藥物起反應及有礙藥效的物品。
-
4 # 藥事健康
中藥的劑型有很多種,傳統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藥等,還有根據成方製成的中成藥。古人說,"湯者,蕩也",中藥湯劑能夠盪滌疾病,符合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可以在原有方劑上按病人自身情況加減,靈活又實用。中藥湯劑吸收比較快,能迅速發揮藥效,是應用最廣,人們熟知的一種劑型。像煎藥的容器,煎煮的方法這裡就不做贅述,應提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藥湯劑的服用時間。
不同的中藥湯劑治療不同的疾病,特點也不同,根據所患疾病的性質和藥效,服藥時間有飯前,飯後和早晚的區別。一般的中藥湯劑是煎好以後,分成兩劑或三劑,飯後服用,有一些滋補藥最好飯前服,這樣吸收的效果比飯後要好。一些健胃的,對胃腸道刺激大的藥物最好飯後服用,洩下通便的藥物最佳服用時間是空腹,這樣可以盪滌積滯,宿便及蟲體。鎮靜安神的藥物服用後易睏倦,最好睡前服用。無論服藥時間如何,兩次服藥之間應該有間隔,可以是一小時,兩小時,能避免不同的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治療效果。如果病情很重,那救人要緊,不拘泥於時間,儘量迅速服用,如果患者昏迷,吞嚥有困難,可以用鼻飼法。
總之,根據病情需要以及藥物效能確定不同的服藥時間,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
5 # 運動好身材就是我
中藥根據劑型分有散劑,丸劑,酒,茶,膏,湯等劑型,不同劑型喝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但是主要是以治療疾病為前提分在飯前,在哪個時間段,婦女用藥要考慮經期等因素
中藥分補益型的在飯前喝,治療胃疼在飯後服用等
服用中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達到最好藥效,也不會因服藥先後而時身體受影響
-
6 # 滿天星117192566
日常生活中,感冒咳嗽嗓子疼是難免的,有的人喜歡看西醫,覺得西醫掛水消炎效果快。有的人不然,喜歡看老中醫,覺得中醫把脈診斷的詳細,中藥副作用相對而言小一點。中藥雖苦,但良藥苦口啊。想法都不錯,所謂中醫很優秀,西醫也一流,各具特色,平分秋色。治病選擇上根據患者個人的選擇。
如果患者選擇了中醫,那麼喝中藥就不可避免的。
現在醫院裡老中醫開完藥,有的人是直接取中藥拿回家自己用藥罐子煎煮。這邊提醒一下,如果是自己煎藥,要麼買個專門的藥罐,大概幾十塊錢,有大中小三種,根據自己要喝的藥量來選擇。
有的患者是什麼情況呢,我真的遇到過,在醫院或者藥店抓了藥,回家放在煤氣灶上面用炒菜鍋煮藥,水頭自己憑感覺來放,特別不講究。最要命的如果這口鍋是鐵鍋,鐵離子是很容易和藥物發生反應的,導致藥物失去藥性甚至產生副作用。所以煎中藥忌用鐵器。而且不僅不能用鐵器,其他金屬鍋最好也別用。同理高溫下金屬離子是很容易和藥物發生反應的。大家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煮中藥稍微講究一下,不要那麼粗放隨性。中藥不是你想煮就能怎麼煮的!
還有一種是醫院代煎,煎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劑量一般七天14包,半個月30包。這種就是一天兩次早晚各一包的。再有就是七天21包,這種就是一天三次,早中晚各一包的量。
如果天氣炎熱,代煎好的中藥量又比較大,記得存放在冰箱保溫層,喝的時候拿出來稍微溫一下就可以了。
中藥煮好了怎麼吃呢?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呢?什麼時間段吃才能使藥效發揮到最佳呢,不浪費呢?是冷著喝還是惹著喝呢?喝藥的那一瞬間是不是還進行了一下頭腦風暴式的思考。
一.湯藥的溫度
1.一般中藥湯劑溫溫的就可以喝,不要太涼,拿代煎的中藥舉例,拿回家喝的時候放在熱水裡泡一會,溫而不涼就可以喝下去。但也要根據病情,熱性病應該冷服,寒性病應該熱服。如發散風寒藥熱服就比較好。
二.服用次數
1.每付中藥煎兩次,一遍和二遍。滋補的中藥可以加一次煎三次。然後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煎的藥汁混勻之後再分次服用。也可以將兩次所煎的藥汁頓服(也就是一天的藥量一次性服下)這個是要根據患者病情來的。
2.如果是病情比較急的,高熱不退,四肢冰冷登病情危急的患者,應該用重劑量急救。一天2-3劑,觀察病情進行增減。病情得到緩解的一天服用一煎。病情緊急的可以一次頓服。急病重病患者隔4小時服藥一次,保證藥效持續發揮。
三.服藥時間
1.一般藥物都是建議飯後服用,飯後間隔20-30分鐘.滋補藥適宜飯前服用。因為滋補藥容易滋膩礙胃。
2.驅蟲和瀉下藥適宜空腹服用。阿苯達唑大家應該都吃過,腸蟲清藥物也是要求空腹吃的,不管中藥西藥,藥理是相通的。
3.安眠藥宜睡前吃。
4.抗瘧疾的藥物適宜在發作前的1-2個小時服用。
5.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藥物適宜飯後服用,肚子裡有點糧食可以減少藥物
的刺激。
6.病情重者在時間上不用管那麼多,要及時服用。
總之中藥湯劑不論是飯前服用還是飯後服用,都要與吃飯時間有個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
7 # 快樂養生路
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透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
8 # 陳宇浩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是有講究的,關鍵取決於病變部位和性質。一般而言,病位在胸膈以上,如眩暈、頭痛、目疾、耳疾等,最好再飯後服用。病位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膽、腎、膀胱等,最好飯前服用。湯藥中含有對脾、胃有刺激的藥物,最好飯後服用,減少對脾、胃的傷害。補益藥多滋膩礙胃,最好空腹服用。安神中藥最好睡前服用。治療瘧疾的中藥最好在其發作前兩小時服用。慢性疾病最好按時服用。故建議在服用中藥時諮詢專業中醫師,這樣能讓中藥發揮最大療效。
回覆列表
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中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並參考辛、甘、酸、苦、鹹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空腹服藥時,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不同型別的中藥,服用時間也不同。肝、腎、腸道疾患,宜飯前服藥;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後服藥;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這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藥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侷限於某一類藥,再加上服用中藥的患者,一般都要長期服藥,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建議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在飯後30~60分鐘內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