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
2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民間有一種說法,可以用銀器、米飯、蔥等接觸蘑菇後是否變色來區別蘑菇是否有毒,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中國已知毒菇有90多種,毒菇的有毒成分十分複雜,不可能用一種簡易方法鑑別出蘑菇是否有毒,即使專門研究毒菇的專家也認為毒菇種類繁多,情況複雜,不敢輕易下結論。所以野生蘑菇決不能輕易吃。
2007年8月25日,浙江仙居有七人誤食野生毒菇危及生命,當地衛生監督所給上海農科熱線來電,要求儘快鑑定毒菇種類。由於迅速聯絡了廣州毒菇專家李博士,很快鑑定出是鉛綠褶菇,診斷準確,搶救及時,七位中毒者很快就轉危為安。
因此,對於野生蘑菇,一是不能隨便採挖,更不能輕易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菇;二是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的經驗。野生菇是否有毒,可以對照標準毒菇圖片,有條件的可請專家直接指導辨認,不能僅僅依靠外形、顏色、香味等方面判斷。有幾個湖南在廣東打工的農民,自以為吃野生菇很有經驗,結果吃了毒菇中了毒後還說:為什麼同樣的菇,在湖南沒有毒,到了廣東就有毒了?廣東一位專家的答覆說,因為廣東環境條件與湖南不同。我認為這樣的答覆太草率,菇是否有毒,是遺傳基因決定的,不可能是環境條件引起的(農藥、除草劑等引起的殘留除外),有的農民憑經驗認為湖南和廣東是同一種菇,其實有些有毒菇與無毒菇的外形差異並不明顯,有些研究菇分類的專家也沒有把握辨認,因此,單憑老經驗是靠不住的。
三是發生野生菇中毒後,應及時搶救。萬一誤食毒菇,一般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即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措施。情況緊急,來不及送醫院時,還可將手指伸進咽喉催吐,或大量飲水以減少毒素進入內臟。有報道說,50克重的白毒傘所含的毒素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死亡率可達90%。所以誤食毒菇立即送醫院搶救,是最有效辦法。
毒菇品種不同表現的中毒症狀也各異,通常有四種類型:如毒鵝膏菌等毒菇屬於肝損害型;蛤蟆菌等毒菇屬於神經致幻型,常出現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的症狀;鹿花菌等毒菇會出現溶血型中毒症狀;紅菇屬、乳菇屬、口蘑屬等毒菇屬於胃腸毒型。雖然種類不同含有不同的毒素,但是同一毒素可藏在不同的毒菇中,或同一種毒菇含有多種毒素,所以,當誤食毒菇常出現混合症狀時,更應該儘快送醫院搶救,以免耽誤時間。
-
3 # 張文彭
不認識的蘑菇不要吃!不認識的蘑菇不要吃!不認識的蘑菇不要吃!
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
國已知具較明顯毒性的毒蘑菇種類有200多種,其中含劇毒能對人致死的有10多種,其常見的中毒症狀有噁心、嘔吐、紅疹、幻覺等。每年春夏季節,都常常見到有因誤食毒蘑菇死亡或者住院的新聞。
有人說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暗淡的沒關係,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顏色豔麗又健康美味的蘑菇有很多,而除常被提及的鵝膏菌等顏色豔麗的毒蘑菇,也有很多毒蘑菇和可食用菌長相類似,不能掉以輕心。
所以想吃野生蘑菇的話,親自採摘必須跟隨有經驗的採菇人同行,當然最安全的還是去超市、市場裡採購啦!
-
4 # 知食說
三月春季,是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的黃金時間,同時也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野生蘑菇能不能吃?應該如何避開蘑菇中毒呢?
蘑菇的營養價值蘑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具有多種養生保健的功效,而且蘑菇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脾胃虛寒,所以深受大眾喜愛。
有毒野生蘑菇與食用蘑菇的區別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裝置,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所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即使是無毒蘑菇也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
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或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各異。毒蘑菇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誤食毒蘑菇,肝損害型中毒最為兇險,表現為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症狀,有的可能會伴有精神症狀。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在廣東地區,導致中毒人數最多的兩種蘑菇分別是白毒傘(致命鵝膏)和鉛綠褶菇,其中白毒傘又是毒性最強的。白毒傘的白色菌體幼時卵形,後菌蓋展開成傘狀。常在黧蒴樹樹蔭下群生或散生,分佈在廣州、清遠、肇慶等地,大量生長於春季溫暖多雨的3~4月,5~7月也少量出現。
對於野生蘑菇要堅持“三不”原則(一)不採摘:踏春郊遊期間,千萬不能因為好奇或為滿足一時新鮮感而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特別是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沒有專業的裝置和一定的瞭解,我們是無法直觀的判斷蘑菇是否存在毒性的。
(二)不購買:對於在路邊攤販賣的蘑菇千萬不要隨意購買,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三)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野生蘑菇一定要慎重食用,在餐廳也要儘量避免點不認識的蘑菇菌種。
-
5 # 穿插游擊隊
前幾天,在網上出現了這樣一條新聞,說是“今年雲南,吃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的人數比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還要多”。
這就奇怪了,市場上明明有那麼多蘑菇,為啥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吃野生蘑菇呢?下面,我就來給你說一說。
野生蘑菇
首先,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吃什麼呢?
你可能喜歡吃魚、吃肉或者是吃蛋糕。總結來說,人們喜歡吃的東西大概有這麼幾種。一種是甜食,這是因為裡面的糖類能刺激大腦,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會讓人感到心情愉悅;還有人喜歡肉和海鮮的味道,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聽到氨基酸,你可能有點陌生,咱們常吃的味精,就是一種氨基酸鹽,可以讓食物變得更鮮美。
剛好,蘑菇裡面就既含有豐富的糖類也含有多種氨基酸,人們喜歡吃它也就不奇怪啦。不過,蘑菇雖然好吃,大多數的野生蘑菇,是沒法進行人工培育的。
就拿雲南來說,可以吃的野生蘑菇有好幾百種,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但只有十分之一的蘑菇,可以人工培育。一些喜愛美食的人,就覺得這吃不過癮,要自己去野外採蘑菇吃。
但是,野外的蘑菇就不光有能吃的蘑菇了,還有一些是毒蘑菇。
在動畫片裡,毒蘑菇顏色都特別鮮豔,花花綠綠的。但在現實中可不是這樣的。比方說,現在音訊封面上顯示的這種,看起來就很不起眼吧?
這種蘑菇的外號叫“毀滅天使”,吃一小口就可能會一命嗚呼,特別危險。這種蘑菇,在雲南就有分佈。
毀滅天使
所以說,蘑菇雖然好吃,但為了生命安全,可不要隨便亂吃野生蘑菇。
回覆列表
民間有一種說法,可以用銀器、米飯、蔥等接觸蘑菇後是否變色來區別蘑菇是否有毒,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中國已知毒菇有90多種,毒菇的有毒成分十分複雜,不可能用一種簡易方法鑑別出蘑菇是否有毒,即使專門研究毒菇的專家也認為毒菇種類繁多,情況複雜,不敢輕易下結論。所以野生蘑菇決不能輕易吃。
2007年8月25日,浙江仙居有七人誤食野生毒菇危及生命,當地衛生監督所給上海農科熱線來電,要求儘快鑑定毒菇種類。由於迅速聯絡了廣州毒菇專家李博士,很快鑑定出是鉛綠褶菇,診斷準確,搶救及時,七位中毒者很快就轉危為安。
因此,對於野生蘑菇,一是不能隨便採挖,更不能輕易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菇;二是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的經驗。野生菇是否有毒,可以對照標準毒菇圖片,有條件的可請專家直接指導辨認,不能僅僅依靠外形、顏色、香味等方面判斷。有幾個湖南在廣東打工的農民,自以為吃野生菇很有經驗,結果吃了毒菇中了毒後還說:為什麼同樣的菇,在湖南沒有毒,到了廣東就有毒了?廣東一位專家的答覆說,因為廣東環境條件與湖南不同。我認為這樣的答覆太草率,菇是否有毒,是遺傳基因決定的,不可能是環境條件引起的(農藥、除草劑等引起的殘留除外),有的農民憑經驗認為湖南和廣東是同一種菇,其實有些有毒菇與無毒菇的外形差異並不明顯,有些研究菇分類的專家也沒有把握辨認,因此,單憑老經驗是靠不住的。
三是發生野生菇中毒後,應及時搶救。萬一誤食毒菇,一般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即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措施。情況緊急,來不及送醫院時,還可將手指伸進咽喉催吐,或大量飲水以減少毒素進入內臟。有報道說,50克重的白毒傘所含的毒素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死亡率可達90%。所以誤食毒菇立即送醫院搶救,是最有效辦法。
毒菇品種不同表現的中毒症狀也各異,通常有四種類型:如毒鵝膏菌等毒菇屬於肝損害型;蛤蟆菌等毒菇屬於神經致幻型,常出現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的症狀;鹿花菌等毒菇會出現溶血型中毒症狀;紅菇屬、乳菇屬、口蘑屬等毒菇屬於胃腸毒型。雖然種類不同含有不同的毒素,但是同一毒素可藏在不同的毒菇中,或同一種毒菇含有多種毒素,所以,當誤食毒菇常出現混合症狀時,更應該儘快送醫院搶救,以免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