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葉56285104

    從小在農村長大,說到零食,還是土長的多一些,而且隨著季節在變,記得冬季過去,我們的會在放學的路上去找一種叫做甜甜菊的草,我不知道這種草的學名叫什麼,網上也查不到,不過他是尖綠根白,剝皮后里面的毛毛的,吃起來甜甜的。另外還有叫甜根的草根,一節一節的,白白的,如下圖。

    漸漸的天氣暖和了,杏兒,桑葚,桃子慢慢的都熟了。隨著季節,要麼是自己家院子裡有,要麼是鄰居家院子裡有,我們就在樹下,摘著吃著。當然還有一種叫茹茹的野果子,麻麻的,熟透了會好吃一點,這是帶刺植物,摘的時候得小心些。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酸棗,我家周圍最多的就是這種植物,而是多種口味,純酸的,酸甜的,甜甜的,從農曆7月份就開始熟一直可以吃到秋季,寫字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酸酸的那個味道。聽說吃這個對消化好,我一直餓的特別快,不知道是不是酸棗吃多了的緣故。

    冬天就是柿子了呀,曬乾的,或者用土辦法做了處理的,想想就想吃的不行了。

    總結:想了一遍小時候吃的零食,走好像走了一遍童年,那份快樂,那份童真,真的很懷念。

  • 2 # 朱八戒CC

    童年美好的記憶令我回首往事,而我記憶中最多的,還是那些我喜歡吃的小零食。我的童年我幸福,我的童年實在沒有什麼零食可吃。在那個物質相當缺乏的年代,一日三餐都難以保證,而家裡更談不上有什麼零花錢,哪有什麼零食小吃。即使有一點那有是逢年過節能有一點,平時根本不能談這個話。

    我的童年比其他貧困家裡的孩子要優越很多,我父母是做手工業聯合廠裡的職工,兩人每個月的工資加在一起大約在60元錢左右。發工資時一般都能給我一元錢,就是這一元錢打發我一個月的本子筆和小零食的花銷。那時候只有供銷社能有點商品可賣,在南貨門市部只能買上三分錢的一個發餅,而這一個發餅我還捨不得一次吃完,一般做三次吃。供銷社有一個食堂,有時候油炸一些麻花和油條對外賣,麻花五分錢一根,油條一角錢一根,這兩樣我實在喜歡吃,一次買兩根,一次吃一根。

    我的童年實在是好吃能吃,家裡有點什麼好吃的,總是我吃的最多。每年春天各種能吃的野菜有很多,母親總是把那些野菜拿回來做成各種各樣的菜粑,我每天上學的時候,總要拿上2個帶到學校吃。到了秋天吃的東西要多一點,煮熟的紅芋和雞蛋,曬乾的紅芋片,炒熟的紅芋條,紅芋熬成的糖,還有那紅芋粑,凍米糖等各種各樣,一直到過年,每天都能吃一點。還有山上那個野板粟,摘回來炒熟吃,也還是相當有味。

    從上所說的那些,也就是我童年的美食小吃,我吃得很香很有味,我吃了之後還想吃,這也是我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兒時的天真不懂事,兒時的什麼都想吃,現在說起來,都在笑談之中。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的美食小吃,我還並不在乎,也沒有多大的胃口。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真的好想好想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那個年代的東西好吃,是因為所有的食品都是綠色的,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激素,沒有任何汙染。為什麼,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是純撲的,都是善良的。

  • 3 # 慢悠慢悠

    胡辣湯,小學家遠,中午放學就不回家吃飯,學校跟前有個小飯館,胡辣湯一流,當時超便宜,再買一個蔥花餅,吃的飽飽的。

  • 4 # szh上善若水

    麥芽糖和綠豆冰棒。因為小時後家裡窮,而小孩子又特別饞,那時候村裡也沒有小買部,只有有時候騎著老式腳踏車的小商販來賣冰棒,而且也只有夏天熱的時候才有,一兩毛錢一個。我們就會追著腳踏車跑,爸媽看著我們這些小饞貓都流口水了,就偶爾買一次兩次的,不是每次都買的。賣麥芽糖的師傅一般都是用扁擔挑著竹編的籮筐來賣的,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用什麼破爛的塑膠碗盆袋子來交換,然後賣麥芽糖的師傅就會把一大塊麥芽糖放在木板上面,再用小錘子敲一小塊,我們村裡的小孩們都會圍著他“虎視眈眈”,直到麥芽糖到了手上還捨不得離開。我們就會掰成一點一小點慢慢地舔,別提有甜了。現在還真是懷念!

  • 5 # 馬越藝術現場

    醬油的味道。因為小時候經常拿瓶子幫媽媽打醬油,有時候在半路上,自己會好奇地嘗一嘗,那種童年的味道刻骨難忘。

  • 6 # 放牛娃的人生

    蒜苗炒臘肉!

    人們都應該知道 ,60,70年代農村生活是相當清貧的,吃肉幾乎是過年時節!也只有過年才會做幾塊臘肉,臘肉當成最珍貴的拜年禮品。

    所以對農村娃來說,是相當稀罕的食物。難得、難得……加上農村自家種的蒜苗確實挺香!直到現在我還是喜歡那一口,香,真香,香的很!

  • 7 # 仙湖居士666

    煮雞蛋。

    六七十年代,

    家家都很窮。

    在農村,

    母雞就是家庭銀行,

    攢雞蛋是用來換錢的。

    交學費,買作業本,

    換鹽,打醋,打煤油等,

    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

    都是用雞蛋支出。

    所以,即使家裡再窮,

    也要養上幾隻母雞。

    記得小時候,

    只有生病了,

    才能吃上一兩個雞蛋。

    經常盼著生病,

    就能有好東西吃。

    每年,

    只有在端午節的時候,

    母親才大方地按人頭,

    在早飯時,

    每人分上一個煮雞蛋。

    當時,拿在手裡,

    捂來捂去,

    把玩好長時間,

    才小心翼翼地開啟,

    和最好的玩伴,

    一點一點的分著吃。

    五十多年過去了,

    兒時的記憶,

    生活的艱辛,

    至今記憶猶新,

    歷歷在目。

  • 8 # 小吃貨航仔

    兒時的條件不怎麼好,我住在鄉下,父母不經常在我身邊,所以那時候爺爺奶奶堅持會煮的稀飯,還有紅燒土豆。還有一些農村蔬菜

  • 9 # 竹林十柒

    有哪一種美食最能勾起童年的回憶?為什麼?

    酒糟魚最能勾起童年的回憶,因為那個年代困難物質匱乏難得吃。

    小時候的事情拿到現在來說,有點天方夜譚,不可思議!

    那是上學前唯一的深刻記憶。記得哥哥姐姐他們凌晨一兩點出發,去二三十里地的山上撿柴。我就到七八里的竹篾廠撿篾碎,燒火煮飯篾碎引燃柴火最好。

    那個時候奶奶做好飯以後,把我們每個人要帶的中午飯裝好。哥哥姐姐天亮前就出發了,我天亮以後才出門。

    中午開啟飯盒,只見飯上面放了兩小塊紅曲酒糟魚,香香的又有味。感覺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魚,那一次吃的酒糟魚是我吃過最美味的食物。

    我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奶奶從哪裡弄來的魚。小時候有豬肉票,豆腐票,沒有魚票。經年之後猜想可能是嫁到農村的姑姑家送的,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糧食不夠吃,姑姑家接濟不少。

    那天我是踩著月光回家的,踩著月光回家的還有哥哥姐姐。那天的酒糟魚與月光刻在了童年的記憶裡,因此酒糟魚最能勾起童年的回憶!

  • 10 # 閒置紅樓

    我家和外婆家離得近。

    我小時候,外婆有一個小柳條筐,又小巧又美觀,得了什麼好吃的外婆會放一份在裡面,筐上面有個嚴絲合縫的蓋,像蓋住了一個神秘的寶藏,我媽領我去的時候,老是令我情不自禁的凝望。

    有時去,筐裡有物了,外婆會踮腳夠下那個寶藏,不消從裡面拿出來的是幾塊糖、幾塊糕點、一個蘋果、一把花錢或者是幾個核桃,我都能幸福得飛起來。物資匱乏的年代,農民家庭除了能吃飽外一個花生一塊糖果都是奢侈品。

    有一次,外婆從裡面掏出兩個黃澄澄的東西,又不是蘋果又不是梨,我即興奮又好奇。外婆一邊笑說:“這孩子沒吃過。”一邊扒了一個皮。這個一瓣一瓣的東西入了我的口中又酸又甜,吃得我甜嘴巴舌。最讓我難忘的是,我扔皮的時候想,這皮多麼漂亮啊,氣味多濃郁啊,扔了真可惜……然後我就嚐了一口,嗯,扔了。從此,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種水果叫“橘子”,瓤好吃皮不好吃,它長在遙遠南方。

    外公外婆和三舅一家過生活。三舅是村裡小學校長,舅母是小學裡的老師,條件自然比我們農民好,但是舅母見不得婆婆掛心女兒一家。哎!真是難為我慈愛的外婆,寧可自己不吃也要偷偷省下自己的那份給她的外女。

    我十一二歲的時候外婆就去世了,已經記不得外婆的模樣,只記住了她的筐,善哉!好東西真是——白瞎了!

  • 11 # 悠美生活

    每個人都有小時候對家鄉的美好記憶,特別是美食。

    我的家在內蒙,一到冬天家裡就會儲存一冬的白菜、蘿蔔和土豆。媽媽經常帶我去趕集,每到初四初七才有集市,回到家都累了,媽媽就做懶人飯大菜包。大白菜的菜葉洗淨,抹上自己做的醬,大蔥葉和香菜揪成段放在上面,幹辣椒用剪刀剪成段灑上,上面鋪上一層大米飯,用白菜葉包起來,坐在暖暖的大炕上,一邊吃一邊侃大山,那叫幸福。

    還有黑煤球一樣的凍酸梨,深秋的時候把梨買了往屋外凍上,沒啥品種,內蒙就這一種梨,由於天冷壞不了,等到冬天凍成黑的,外邊包裹一層冰。吃的時候先放涼水裡面,把冰拔掉,酸甜酸甜的超級好吃,現在長大了也依然愛吃。

  • 12 # 當代曹植

    雞腿,小時候窮,物質饋乏,穿舊衣服,甚至破衣服,很少穿新衣服,有的時候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吃好了,所以吃什麼都香。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什麼都不香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食品安全下降了,肉食品多是速成的,喂飼料的。

  • 13 # 秋歌988之女

    地瓜。不飽還吃,這是我的萬能法寶,神答。母親問,秋,吃飽沒有?我永遠是這一句,不飽還吃。為什麼會有這種神答呢?現在的年輕人是無法想象的那個可怕的饑荒的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的年代,有一家因一口地瓜斷送了兩條人命。怕,讓靈魂拐彎!怕,讓語言含蓄如詩。不飽還吃,多麼老道,多麼圓滑,竟然出自一個幻年之口,是多麼令人悲哀!人性本就是曲著的,蜷縮著的。貧窮扭曲了多少華人的性格。飢餓餓怕了多少華人!飢走了多少背井離鄉的人啊!

    地瓜,一口熱地瓜,在我就是永遠的美食,一生的,全世界的美食都無法超越的美食!

    美食就是因為它注入了靈魂!除此,根本就無所謂美食!!!

  • 14 # 撕去偽裝者

    嗑瓜子,那時候瓜子一角錢1兩

    小時候家裡窮(都窮)手裡沒錢,

    饞的沒法了就在父親的布兜或是抽屜裡偷偷的拿幾分,

    湊夠一角就去買一兩瓜子,

    (賣瓜子的老爺爺為了讓孩子們去常去會贈一顆花生粒)

    幾個孩子拿著買來的瓜子,

    躲在沒人的地方,數數幾顆再根據出的錢多少把瓜子分了

    常常為了分幾粒瓜子掙得面紅耳赤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的童年才真的是:

    童真無邪

    孩童們每天在打鬧中度過

  • 15 # 麥拉拉菜頂鍋蓋

    一碗麵,就一碗西北農村最普通的面。家裡的小麥磨的粉,媽媽親手擀的面,配料是自己家裡種的各種蔬菜,那味道,就一口,足以讓人想起童年,天真爛漫,歡聲笑語,兒時的夥伴,兄弟姐妹在一起的開心,家的溫暖!

  • 16 # 創造者652

    兒時生活很苦,三年困難時期更苦,吃的是紅高粱,難以下嚥,大腸難出。對比之下,白麵饅頭、包子,玉米麵的貼餅子、窩頭,白薯、薯幹,都是美食了。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白麵饅頭和肉,過年的時候可以吃上包餃子,還有粘面的年糕,豬肉燉粉條。有一種錫制的火鍋也不錯,不是涮羊肉,而是裡面放肉、豆腐、粉條、白菜等等熱著吃,但不經常吃。壓餄餎也是一樣美食,放榆樹皮面、高粱面、麥子面,和好面、用餄餎床子壓出圓型的麵條,煮熟,打滷、加醋蒜一吃,很解饞。有一種谷叫做前菜谷,蒸棗窩窩頭,也很好吃,現在吃不到了。

  • 17 # 曙光2019

    兒時記憶中的美食有許多,但讓我記憶深刻的有烤紅薯、酒棗、壯饃、煎灌腸幾種。

    小時候,冬天放學回家,烤紅薯的味道瀰漫在寒冷的空氣中,特別香甜。讓我飢嚕嚕的腸胃更加飢餓,簡直不能忍。用我少得可憐的零花錢買一個。忍著燙手,揭開紅薯皮,吃下一口,甜絲絲的,渾身暖洋洋的。那時覺得人生追求莫過於此了。

    我姐婆家院裡有幾棵棗樹。每年棗子成熟時,姐姐總要挑選出一些品相好的,醃成酒棗。醃好後,姐姐或自己親來,或託他人捎過來。酒棗甜甜的,又夾雜著酒香,引得我大快朵頤,一顆又一顆,停不下來。直到父母怕酒精對我不利,收起來阻止我再吃。

    壯饃是豫北的名吃。我小時候,寒暑假回老家時。長輩總要給我買一些解饞。壯饃中間是肉餡,肥少瘦多,肉餡外夾雜著粉皮,雞蛋和大蔥。上下兩層餅煎得焦香,酥得掉渣。

    煎灌腸也是我家鄉美食。把灌腸切成一片一片,用豬油煎。豬血軟糯,腸衣焦香。咬一口,滿嘴流油。

    改革開放三十年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極大提升,餐桌上的食物豐富多彩,應有盡有。但留在我兒時記憶裡的美食歷久彌新,揮之不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個孩子多大了要二胎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