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楷書13

    這僅是個案而已。無論教師隊伍的選拔多麼嚴密,肯定有不稱職的,這所渭“不稱職”包含兩個方面:教學水平不行和教育工作偷懶耍滑。這兩種情況大多數能經努力而有所改善,尤其是後者,鋪下身子幹就是了。由此可以判斷,講此話的校長也不怎麼稱職,起碼是情商欠缺,而不管他是在何種背景下講的。

  • 2 # 微信不常用有事打電話

    這很正常。而且跟教師是否稱職無關。就像農民每天行走在稻田裡,總會有不小心踩到秧苗的時候。他走的時間越長,當然踩的越多。這是一個機率問題。

    老師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成才,特別是現在學校和家長以考試成績評價老師的好壞,老師每年都可能埋沒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學生,當然教的時間越長,碰到這樣的學生越多。毀的學生越多。

  • 3 # 自在人生wub

    “你教的時間越長,你毀的學生越多”這是句富有一定哲理的話。筆者認同這個觀點!這正如農民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鋤地,儘管很小心地努力不去碰每一棵禾苗,但是仍然會不時地鋤掉一棵禾苗,一天下來,不知道會鋤掉多少棵無辜禾苗。這同技術無關,也和責任心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自然規律——機率在起作用,人總是在犯錯中前行!

    事無完美,而人們一直都在追求盡善盡美!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我們總是在完善自己的路上踟躕前進,犯錯誤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讓錯誤機率降到最低,運用更巧妙的辦法,多做正確的事。教學是兩個方面事,一方面是老師的教,教會學生做人道理,教會學生知識能力,教會學生完善人生;另一個方面是學生的學,學的輕鬆,學的快樂,學的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是專門針對一些教育思想陳舊,方式方法落後,不思進取,缺乏創新,得過且過的教師而言的。這類教師基本就是誤人子弟,好學生也會給教成差學生,當然會是“教的時間越長,毀的學生越多”,被教師同行們戲稱為“毀人不倦”!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這句話還具有矛盾論思想。作為一名教師,無論你的教學思想多麼先進,也不管你的教學方法多麼高超,永遠都不可能讓所有學生滿意,也永遠都不可能把所有學生培養成才!日積月累,豈不是“教的時間越長,毀的學生越多”。

    教育原本就是一門遺憾的學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的時間越長,毀的學生越多”具有必然性,然而“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我們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點和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就不必求全責備。

    有遺憾才是真實的存在,完美永遠只存在理想中!

  • 4 # 八位真人

    看是什麼學校長,說什麼學校教師。如果是北京四中丶人太附中丶衡中丶等校長,說鄉村某些校領只代負課裝(象)那是真的。有些鄉村校長就如同<求雨>中的老地主,輪到自己跪香,讓長工頂替。

  • 5 # 吳偉2361

    中小學教學模式更替勢在必行

    每次中高考分數出來後,不難發現,逆襲的學生極少,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如同鐵律,無法突破。問題出在哪了?

    老師很辛苦,學生非常累,可一本線才到總分的70%,上面還有30%的分數就是拿不到,令人起急又無奈。但凡一件事做到了極致,就到了改變的時刻。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抱怨現行的教學模式,都希望有改進,但改進需要知道原因。我們透過二十餘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論證(一年級到高三),得到結論:時下的教學模式是以記憶為主,誰的記憶天賦高,誰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所謂的名校學生均為記憶天賦高的學生,他們的天賦比他們的授課老師高,所以這些學生的中高考成績普遍高於他們老師的對應成績。

    統計顯示,有90%的學生的記憶天賦不能適應大型考試的要求,他們要想追上後超過那10%的學生,應該使用另一種教學模式,我們稱為“智慧教學”(自然思維教學法)。“智慧教學”的核心是降低記憶量(確保80%的學生記憶天賦支援),營造前人思想環境,進行思維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模式接近前人的思維模式,促使試題解決自然化。理由為“中小學的學習內容未複雜到多數學生難以接受的程度,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不應該過大。”

    教學模式的改變是大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特別是授課老師、學生及家長。中小學的價值是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率的思維模式,應該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引導和監督學生使用前人的思想,讓學生的天賦能充分地展示。學生的天賦有高下,老師的責任是讓展示充分的學生贏展示不夠充分的學生;家長的責任是為自己的孩子找到合適的老師,幫助展示天賦。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中小學的教學模式更替是必然趨勢,學生越早接受越受益。

  • 6 # wangshb1280

    前段時間看《別逗了費曼先生》,感覺他一生一直在遊戲中學科學,平常想問題都是形象化的東西,並且為驗證想法的正確與否經常用實驗驗證。我們講科學,老師只講課本內抽象的東西,講完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印象了,沒有實驗驗證結果的親身感受,頭腦裡沒有新的想法,更別提新的發現,當然也不為想不通的問題用實驗和數學推理尋找答案,只有課本上的內容,枯燥的理論。當然學生學的越久越無趣,老師教的越久,對學生的害處越大。費曼說科學是有趣的,可在我的學校生涯裡,物理變成了即無趣又枯燥,死記硬背又忘的太快的,根本就沒有懂的課程。聽說選課現在學生選物理的也少了。

  • 7 # 生活對我說

    如果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其它的老師至少比你優秀。

    學生是一張白紙,有很大的可塑性,成長的空間很大,需要各種知識和閱歷已經經歷來補充和歷練,如果一直是一個老師,會受到限制的。

    老師也是人,必然有弱點和能力不足,特別是認知上的侷限,所以能給學生的有一定的限制,時間長了進步就慢,說不定還會束縛。

    該放手時,就要放手,家長一樣,老師更應該一樣,扶上馬,再送一程,僅此而已!

  • 8 # 使用者6039240630284

    贊同你的觀點。

    本人作為老師,有一次被區教研員邀請去聽一節教研課。我們從教室後門蹩進教室,坐在後排。一會兒,主講老師進來了。他有些不自然,有些膽怯地走上講臺,放下講義,躬身翻開書,戴上老花鏡,說:請同學們做第二課後面的課後作業(這是他這節課說的唯一與教學有關的一句話)。說完,他便把題目很認真地抄錄到黑板上,再用紅粉筆寫上標準答案,於是坐等學生做作業。我估計等這些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做完作業,一節課的時時間也就打發了,是沒時間講解的。特別的乏味,不滿意。我於是站起來,習慣性地看看學生們如何抄寫,只聽老師忙說:某老師,不要看了,這後面一邊,再加上東西兩邊都是沒用的東西,他用手比劃著,大約”劃”去了80%“沒用的東西”了吧。

    課後我心想,最沒用的東西應該是你吧。

  • 9 # 小綠71

    我的理解是,小時侯讀書老是強調又紅又專,老師常說紅字放前面就是要思想好放第一位,要是思想不好,你知識越豐富,技術越好,越害人。現在覺得很對,現實的確如此。舉例就免了,反正大家都有眼睛。

  • 10 # 教育苦行僧

    這既然是一位校長說的話,說明這位校長是一位具有教育智慧的校長,是真正懂教育的校長。

    他能透過目前的教育生態,教育環境,判斷

    當前的教育出了一些問題,甚至有些問題真的是無法解決的。比如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單親家庭的教育問題等。這位校長對未來充滿無助和擔心。

    他能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猜想出來,老師教的時間越長,對學生的影響越大。而不負責任的學校和老師對學生影響很大,好老師產生好的影響,壞老師產生壞影響,所以校長也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教師經常會發出感慨,“教師的上課備課成了副業”,大部分時間都在應付一系列檢查,填一大堆表格。幫著學校做一些痕跡工程,面子工程等!在這樣的清醒下,學生能學好嗎?

    所以,這位校長得出這個答案,還是有其合理之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戴助聽器能聽回正常真實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