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史郎阿炳

    俗話說得好:“眾口鑠金”。在歷史上有一些好人,後來由於當時統治者的需要或者一些文人墨客的戲說,在民間流傳歪曲,久而久之使他們的歷史真面目被掩蓋,變成了大奸大惡的壞人。

    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曹操和北宋初年的名將潘美。

    曹操當年興兵討伐暴虐的董卓,匡扶漢室,實行屯田安撫流民,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最終統一了北方。這對當時飽受戰火流離失所的北方人民來說,簡直就是大救星。

    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由於《三國演義》這部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說描寫得太精彩了,婦孺皆知;小說作者羅貫中,將曹操栩栩如生描繪成了一個陰險狡詐的奸臣。從此以後曹操就由歷史上文武雙全的大英雄,變成了人人可恨的奸臣,至今還揹著罵名。

    另外,一個是北宋初年的名將潘美,在《金槍楊家將》裡將他描繪成了一個嫉賢妒能、教子無方而屢次陷害忠良的大奸臣。

    其實,歷史上的潘美是一位能征善戰,愛兵如子而又宅心仁厚的良臣。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對於後周小皇帝,當時有人想將他斬草除根。是潘美等人求情才使他得以存活下來,一般人恨不得與後周幼主劃清界線,而他卻主動要求照顧這位前朝小皇帝。

    抗遼名將楊業孤軍奮戰,兵敗被遼軍生擒絕食而死。楊業失敗的原因是,另一位將領王侁改變預定的作戰計劃,根本不關潘美將軍之事,卻將屎盆子扣在了他的頭上。

    隨著楊家將抗遼故事在民間的廣泛流傳,潘美就這樣惡名遠揚了。

    另外,還有唐朝名將蘇定方等也是被小說塑造成了一個奸臣形象。

    我們現代人要拂去歷史的塵封,還這些忠臣良將的本來面目;不寃枉一個好人,也不要放過一個壞人。

  • 2 # 安景援

    所謂的好人看處什麼社會,什麼環境下,只要是付和當前社會的需要,那就是好人,如對社會,對人民造成傷害那就是壞人。

  • 3 # 迷途的火車

    歷史人物,簡單的用好人、壞人來貼標籤,本來就是錯誤的。應該客觀論述人物、歷史事件的背景、經過,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 4 # 西工院體院教父

    多了,比如說商紂王。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成語助紂為虐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小的時候看的連環畫哪吒傳奇,就是以武王伐紂作為背景的。據傳說,商紂王懸肉為林,舉酒為池,窮奢極欲。周武王率領八十一個部落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紂王是一場如同渡江戰役一樣摧枯拉朽的戰爭。

    然而,事實是,商紂王並非是一個昏君,而且是一個比較勵精圖治的君主。所謂的牧野之戰並非是實力懸殊的戰爭,而是一場流血飄擼,浮屍萬里的殘酷的戰爭,類似於蘇德戰爭。

    之所以商紂王的名聲這麼壞,主要是周取代了商。周人執筆,說明周取代商是正義的。

    還有漢將冉閔。冉閔是中國歷史上難得有的漢家名將。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胡人南下,佔據了中國北方,建立了如北魏(偽魏),北齊(偽齊)等少數民族政權,造成了大量漢人南遷。其中有的少數民族是食人族。例如羯族。羯族將漢人婦女視為兩腳羊。將漢人婦女白天當做乾糧,晚上進行姦汙。就在這種狀況下,冉閔大將軍在抗擊過程中,進行殺胡令,將中國北方的胡人一舉殺勁。冉閔是中國第一大將軍。然而,現在卻又很多收到胡人文化影響的漢奸攻擊冉閔,說他是殺人魔頭。

    還有岳飛,好好的一個民族英雄怎麼就能變成抗金英雄。應該恢復岳飛抗金英雄的名譽

  • 5 # 角貴

    如果把壞人說成好人,肯定也必須把好人說成壞人。現在已經有不少人說四川大地主劉文彩是好人,這是一種什麼趨勢呢?

  • 6 # 古樓殘卷

    吳三桂就是個例子,歷史沒有所謂的好人壞人,我們可以詳細瞭解一下那段歲月。

    吳三桂是明清變革之際,最具爭議的人物,衝冠一怒為紅顏,揹負漢奸罵名,歷史究竟如何?

    三桂少年,勇冠三軍,邊帥莫之及。闖寇所以誘致之者甚至,三桂終不從。都城已破,以殺寇自矢。包胥復楚,三桂無愧焉。包胥借秦兵而獲存楚社,三桂借東夷而東夷遂吞我中華,豈三桂罪哉!所遭之不幸耳。

    這是明末反清名士夏允彝對吳三桂的評價,比較客觀。

    吳三桂是將門世家自幼習武,不到二十歲高中舉人,開始軍旅生涯。

    忠可炙日,每逢大敵,身先士卒,絞殺虜級獨多。

    年少的吳三桂作戰英勇,表現極好,他的晉升並非單純靠家族關係,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這是皇太極對吳三桂的評價,這樣一個努力上進的將門之後,自小接受忠君愛國的良好教育也是必然的。

    在大明帝國內憂外患之際,面對闖軍與滿清的誘惑,他都沒有動搖。

    甲申之變,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吳三桂在李闖與滿清的夾層之間,艱難生存,糧草斷絕,外無援兵。

    面對李自成的招降,他直接拒絕,逼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

    聞先帝逆變,痛恨入髓 。乃點閱兵馬,激勵將士 ,傳檄文於各鎮,令眾通知

    為了表現自己與李闖不共戴天,甚至不惜做有違孝道之事,與父親決裂。

    在吳三桂《絕父書》中,“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 ”,說的大義凜然,為君父報仇的決心非常強烈!

    當時明朝上下的共同敵人並非滿清,而是李自成,因為李自成逼死了皇帝,而李自成又是大家鄙視的農民階層,天然的矛盾關係。

    所以為了打擊李自成,藉助滿清勢力是當時的共同呼聲。

    這個事情只有吳三桂可以做,只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滿清來了就沒打算走,他們佔據大明江山不走了,亡明遺老們既悔且恨。

    之前吳三桂請來了滿清,打擊李自成,大家都很興奮,這功勞自然是吳三桂的,大家有目共睹。

    在當時是沒有人否定吳三桂的,甚至當滿清趕走李自成進駐北京城的時候,南明的高官們,依然想要呼籲滿清替他們報仇,聯合絞殺農民軍,所以區區一個吳三桂怎麼可能改變歷史程序呢?

    而現在出事了,那麼是不是要追究責任呢?自然還是吳三桂啊。

    正好後來吳三桂被封平西王,還收了陳圓圓,一段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就這麼傳開了,因為大家此時恨吳三桂,是他招來了滿清的鐵蹄。

    山海關之戰以前,吳三桂並沒有投降滿清,他們只是結盟關係,既然是結盟,那就不是君臣關係,而是平等的合作關係。《清世祖實錄》記載:

    師至山海關,吳三桂率眾出迎 ,王大喜 ,設儀仗吹螺,同三桂向天行禮畢 ,三桂率所屬各官謁王。

    向天盟誓行禮,那是結盟的儀式,表明雙方是盟誓結盟的關係,而《清初內國史院滿文件案譯編》則記載:

    禮畢 ,三桂率文武官吏向大將軍攝政和碩睿親王行三跪九叩頭,禮畢,與王擁抱 。

    三跪九叩是臣服的關係!

    這兩處記載自相矛盾,我們見過君臣結盟的嗎?

    當時正是三方角逐的關鍵時刻,哪有那麼多的時間搞這麼多虛禮呢?

    後來滿清入主中原,釋出剃髮令,大多數人對吳三桂還是同情的,畢竟滿清入主中原是既成事實,並不是吳三桂一個人的錯,吳三桂也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

    南明弘光朝廷的最主要戰略就是借滿清絞殺流寇,這是當時的主流。

    就連史可法與馬士英這兩個宿敵,在基本政策上也沒有多大分歧,都是“聯虜平寇”方針的支持者,更何況別人呢。

    南明的官員知道滿清打敗了李自成,那個時候,吳三桂就是他們的大英雄。

    起初與滿清是結盟關係,後來多爾袞背盟,吳三桂一步步踏入滿清的陷阱,從此名聲下跌。

    隨著滿清野心的暴露,吳三桂逐漸成了罪人,漢奸。

    吳三桂後來又造了滿清的反,滿清為了醜話吳三桂,放大了當初吳三桂的歷史作用。

    意思就是沒有吳三桂,就沒有大清,這樣才能引起漢人對他的恨,才能人人唾罵他。

    只有先抬高他。才能徹底搞臭他。

    明清之際,李自成,滿清,劉澤清等等軍閥林立,吳三桂有那麼大的能耐,左右天下局面嗎?顯然不能。

    沒有吳三桂滿清依然可以繞道密雲挺進中原。

    我不是為吳三桂翻案,只是歷史太複雜。

    寧贈友邦,不讓流寇,是封建社會皇權思維下的原則!天下不能落入流寇手裡,聯清滅寇是普遍的心聲。

  • 7 # 俠迷店小二

    首先,古時候戰爭本沒有好人壞人之說!

    如果非要分出個好壞,我們可以適當的分析下:

    大唐名將蘇烈蘇定方是保護家鄉、衝鋒陷陣的少年英雄,是開疆拓土、老當益壯的一代名將;(滅突厥)

    他是大唐軍神李靖麾下得力大將,也是李世民,李治朝中傑出的軍事領導。總之,蘇定方是大唐朝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然,隋唐演義,各種小說,評書!把蘇定方說成了一個十足的大反派。在這些演義評書中,羅家是一個保家衛國很“正”的一個軍事家族。羅家兩代羅藝、羅成均死於蘇定方隻手。雖然最後被羅成之子羅通所殺

    哎,可嘆一代名將竟然被黑成這樣!!!!!在小說,在電視,在讀者心目中慢慢變成了壞人!!!!

    潘美 北宋朝開國將領。參與陳橋兵變,追隨太祖太宗滅南漢,南唐,北漢,功績不可磨滅。

    然在很多小說《楊家將》《呼家將》中,在影視作品包青天中。他卻轉身一變成了十足的奸臣,壞人,小人!他害死楊繼業碰死李陵碑,害楊七郎“萬箭穿心”。他處處和包青天作對……潘大將軍不知得罪了誰也被黑成這樣!!

  • 8 # 34個代表

    這樣的人應該有不少,大部分是由於評書小說或民間傳說的不負責任造成的,還有特殊時代造成的。

    由於評書小說或傳說的不負責任造成的,比如隋唐裡面的蘇定方,本來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和唐高宗時期的戰神,大功臣,雖然不能說是純粹好人,但是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對穩定唐朝局勢擴大唐朝影響力,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是在隋唐小說裡面,蘇定方成了害死羅成的反面人物,甚至把他的後代說成了唐朝的叛徒。歪曲程度簡直是令人髮指。

    還有燕王掃北系列裡的馬皇后。小說裡的馬皇后是罪大惡極的“韓馬兩黨”,殘害忠良,迫害功臣,尤其是在朱元璋執政的晚期,蠱惑朱元璋大肆殺人,罪惡深重。而實際上的馬皇后宅心仁厚,在她的斡旋和勸諫下,很多功臣都免於被殺。在她去世之後,朱元璋才開始大開殺戒。

    這種情況還有陳世美等人。

    還有一些是特殊時代造成的,比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批林批孔,把至聖先師孔子說成十惡不赦順帶把老師說成了臭老九。實際上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文化大革命也成了建國後最黑暗的時代。好在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錯誤,現在尊師重道又逐漸成了潮流。

    還有批武訓,把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窮家子弟的武訓說成封建餘孽,沒有一點可取之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算武訓的行為思想有時代侷限,但他一心做好事的品格是永遠值得人們去懷念和學習的。

  • 9 # 一夫指

    歷史原本是由掌控話語權者編寫。為鞏固權力,壞的也可寫成好的。曾幾何時,孔子被批到遺臭萬年,很快,又在皇宮廣場立下雕塑供奉著。

  • 10 # 畢生愚鈍頤天年83665

    看以什標準判別,是以人性判別還是以統治階級的政治立場或政治需要來判別,所以一些歷史人物的名聲好壞時常會隨朝代的更替而轉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 11 # 肖恩客

    最典型的應該是潘美。原本是北宋一朝中最有戰鬥力的武將之一,名氣與李繼隆、曹彬、楊業並列,並且個人名節和操守也都非常好。只因為元末明初,民間傳說和戲劇裡對“楊家將”的渲染需要,生生將潘美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大奸臣“潘仁美”,而且一直流傳到現在。即使現在,在民間,讀歷史不多的百姓中間,“潘仁美”仍然是和秦檜並列的大奸臣。這對於潘美個人以及潘姓一族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 12 # 光腳漢0

    好人壞人的評判不是用黑白來說的,他是根據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行為從各方面來分析評判的,世界上沒有聖人,人的行為會根據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也許今天是好人明天成犯人,也許今天是壞人明天成英雄,所以我們不能指望一個人一生都是好人或壞人,是非功過是由後人來評判的,他是由社會,國家,鄰居從各方面來評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一生一共有多少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