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學微視

    不是所有孩子一尿床我們就說他患病了,但是孩子總尿床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尿床,在臨床上叫兒童遺尿,它指的是5週歲及以上兒童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行為。

    根據《2017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5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15%,10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5%,甚至16-18歲的青少年中還有高達1.7%的患病率。

    令人擔心的是,在中國,兒童遺尿症的就診率不到20%,很多家長都認為尿床不是病,認為是孩子笨,或是孩子的“壞習慣”,長大就會好。

    為什麼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遺尿症?

    從疾病型別來看,根據病因,小兒遺尿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根據遺尿症是否有伴隨症狀,又可以分為原發性單症狀性遺尿和原發性非單症狀性遺尿。

    原發性單症狀性遺尿是指患兒除了尿床以外,不伴有任何其他的伴隨表現;而原發性非單症狀性遺尿患兒除了尿床還有可能伴隨尿頻、尿急、尿不盡,或者白天漏尿。

    原發性遺尿症是一個慢性疾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是繼發性遺尿症卻有可能涉及到生命安康。繼發性遺尿症治療前需要找到孩子的原發病,首先要鑑別孩子有沒有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腎臟、膀胱、輸尿管等是否正常,其次要檢查確定孩子有沒有內分泌方面問題,有的糖尿病患兒會存在遺尿的情況,再有就是透過問卷或問診瞭解孩子有沒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而忽略了孩子身體或心理方面的問題,錯過了孩子最佳治療期,真的可能會遺憾終身。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遺尿症?

    目前醫學上認為小兒遺尿症是一個綜合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遺傳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約40%的遺尿症患兒有遺傳傾向。孩子有遺尿症並不意味著父母一定也有遺尿症,父母是一級親屬,孩子的遺尿症遺傳可以追溯到二級親屬、甚至三級親屬。

    >>>覺醒障礙

    臨床中很多遺尿症患兒來就診時,其父母會說,孩子睡覺特別沉,很難被喚醒。在門診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這類情況佔到遺尿症孩子的95%以上。

    因為覺醒障礙,所以膀胱脹滿的訊號不能及時反饋到孩子的大腦,於是孩子就發生了遺尿。

    >>>抗利尿激素

    人體中的抗利尿激素量非常小,但是功能很強大,它是酞類的激素,它能夠控制夜間尿量,使夜間尿量保持在全天總尿量的1/3以下,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夜間尿量就會相對較多,一旦超過正常孩子膀胱的容量,就會出現晚上尿床的現象。

    >>>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

    存在心理方面問題或者其他精神障礙,也可能會引起夜間遺尿。

    >>>睡眠問題

    以上五個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針對原發性遺尿,至於繼發性遺尿,我們則需要找到孩子的原發病,透過治療原發性疾病,然後才能治療繼發性遺尿的問題。

    【小兒遺尿如何治療?】

    主講人:初梅——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腎臟內科專業主任醫師

  • 2 # 杏花島

    三歲以上的孩子在睡熟後出現不由自主的排尿或伴白天排尿難以自控,稱作遺尿症。本病常隨孩子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大多數患兒成長到十歲時,尿床現象可自動消失,僅有少數患兒會延續到成年期。本病發病的常見原因包括:神經系統發育遲緩、膀胱肌肉神經功能失常、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睡眠過深或器質性病變。

    遺尿症的臨床表現:1.排尿不受控制。孩子三歲以後排尿仍然不能自己控制,夜間遺尿的次數或多或少,每個月兩次以上。2.大腦發育延遲。遺尿症患兒智力發育常慢於同齡兒童,記憶能力和反應能力都相對遲緩,還伴有注意力難以集中的表現。3.精神差。遺尿患兒容易產生疲勞感,精神狀態較差。4.心理影響。本病患兒會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自卑心理,性格逐漸變得內向、孤僻、焦慮、不合群,對於外界的刺激變得特別敏感。

    若懷疑孩子得了遺尿症,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治療方法:1.正確排尿習慣的養成。家長需提前觀察患兒夜間排尿的具體時間,準備專門的鬧鐘,在每晚患兒欲排尿前將其叫醒,待孩子完全清醒有意識後,囑其自己去排尿。本方法需長期堅持,一直到孩子能自己感覺到尿意,並自行於清醒後排尿為止。2.正確生活習慣的養成。家長需督促患兒每晚八點後停止進食和飲水,睡前先排尿。3.膀胱功能鍛鍊。白天讓孩子多喝水,儘量使膀胱多儲存尿液,這樣會使膀胱的儲存量逐漸變大,在孩子排尿時囑其中途停止然後再接著排,這樣可鍛鍊其括約肌功能,使患兒逐漸可以自己控制。4.遵醫囑配合中藥或西藥治療。

    本期答主:胡秋爽 醫學碩士

  • 3 # 醫教寶育兒助手

    兒童長時間遺尿會影響孩子生長髮育情況,出現偏矮、偏瘦或虛胖身材。

    還會影響兒童大腦發育,導致孩子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反應慢等症狀,使孩子智商降低,學習成績下滑。

    中醫認為小兒遺尿無非就以下幾種情況

    1.腎氣不固

    睡中經常遺尿,甚者一夜數次,尿清而長,醒後方覺,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痠軟,智力較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分析:

    腎氣虛弱,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故睡中經常遺尿,且尿量多而清長。

    腎虛真陽不足,命門火衰,故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為腎之府,骨為腎所主,腎虛故腰腿痠軟。

    腎主髓,腦為髓之海,腎虛腦髓不足,故智力較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均為腎氣不足、下元虛寒之象。

    治法:溫補腎陽,固澀小便。

    常用藥:

    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溫補腎陽,五味子、牡蠣益腎固澀縮小便,雞內金消食助運以利發揮溫腎固澀止遺之效。

    2.脾肺氣虛

    睡中遺尿,少氣懶言,神倦乏力,面色少華,常自汗出,食慾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少力。

    分析:

    脾肺氣虛,三焦氣化不利,膀胱失約,故睡中遺尿。

    脾肺氣虛,輸化無權,氣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少華;不能榮;養神濡養肢體,故神倦乏力。

    肺氣虛則少氣懶言,常自汗出;脾氣虛則食慾不振,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脈細少氣,均為氣虛之象。

    治法:益氣健脾,培元固澀。

    常用藥:

    黃芪、黨參、白朮、炙甘草益氣健脾、培土生金,升麻、柴胡升舉清陽之氣,當歸配黃芪調補氣血,陳皮理氣調中,益智仁、山藥、烏藥溫腎健脾固澀。

    3.肝經溼熱

    睡中遺尿,尿黃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間夢語磨牙,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

    分析:

    肝經溼熱,蘊伏下焦,耗灼津液,迫注膀胱,故睡中遺尿,尿黃量少,尿味臊臭。

    肝經有熱,肝火偏亢,故心情急躁易怒;肝火內擾心神,故夢語磨牙。

    舌紅,苔黃膩,脈弦數,均是肝經溼熱之象。

    治法:瀉肝清熱利溼。

    常用藥:

    龍膽草、黃芩、梔子清瀉肝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膀胱溼熱。當歸、生地養血滋陰,配柴胡疏調肝氣以柔肝。甘草調和諸藥。

    防止孩子尿床需要了解孩子尿床的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 4 # 橘子就要凹著吃

    過了5歲還尿床的寶寶不多,偶爾幾次,問題不大,動不動就水漫金山,那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膀胱發育遲緩,或者是長期便秘導致了直腸對膀胱施加了壓力,更嚴重的說不定是泌尿道感染甚至糖尿病在蠢蠢欲動。如果寶寶頻繁尿床,建議先到醫院檢查一下。

    對於寶寶尿床,不要責怪他, 而是鼓勵,這是緩解尿床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的一些建議,家長可以在家試一下,堅持一段時間,一般都會有效果:

    1.洗澡時不要用沐浴露,尤其是泡泡浴,別再讓寶寶玩了,改用溫和不刺激的香皂吧,擦乾身體以後,在寶寶的生殖區塗抹護臀膏,然後穿上乾淨的內褲。

    3.晚上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最好幾個小時就去尿一次,別等到快憋不住再去。

    4.如果寶寶有便秘跡象,最好早點解決。

    5.一旦寶寶不尿床了,馬上狠狠表揚他,小傢伙說不定就會趁勢追擊,把尿床解決掉。

    總的來說,一般1-3個月就會見效,即使再尿床,也是偶爾為之,如果還是很嚴重,就要再去醫院了。

  • 5 # 一個人過很好6656

    穿尿不溼不就完了。每個孩子節奏不一樣。如果睡前喝奶喝水,晚上又是一覺睡到天亮,不尿床才怪啊!等以後晚上不喝奶了自然沒有尿了

  • 6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家長很苦惱,有些寶寶經常尿床,甚至有些寶寶年齡大了,還是繼續尿床。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要如何應對呢。

    孩子有尿床的現象,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去大聲責備孩子,更不應該在其他人面前談論孩子尿床的事,否則會給孩子留下陰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這點,家長必須清楚,家庭的事,留在家裡解決就好。

    與孩子交談,告訴尿床這件事情,其實是可以控制的。有好些孩子,其實是完全可以自控尿尿這件事情的,只不過因為別的原因而出現了意外。所以,家長就要因這件事情,和寶寶好好聊聊,告訴寶寶這種行為其實是錯誤的,是你完全能夠改掉的。

    孩子尿床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排尿的習慣。有好些家長甚至在白天,孩子尿尿的事也會催促孩子去做,這完全違背了孩子的自然發成長規律。所以,建議家長在白天的時候,讓孩子多吃白開水,然後開始進行尿尿的訓練,做到,有尿尿的時候,會反饋到腦部。

    孩子晚上十點前可以喝水,但是十點以的不建議再給孩子喝水了,尤其是一些飲料。這些飲料其實多有利尿排尿的作用,所以,晚上給孩子喝這些東西的話,會導致孩子睡覺的時候,排尿次數增加,自然會出現尿床的現象。

    孩子尿床,實際上,家長應該養成晚上某個固定點起來叫孩子尿床的習慣,這樣,孩子慢慢地養也形成自然的條件反應,晚上到了那個點的時候,就會自然醒來,然後去尿尿。這需要家長多費點兒心。

    有時候孩子尿床,也是因為孩子大便排洩不通暢造成的,所以,建議家長可以晚上觀察一下孩子的大便,如果太乾燥,則可能晚上會有尿床的現象。所以,最好是先給孩子吃一些藥,改善一下大便乾燥的情況。

    如果孩子尿床你經過多種努力,都無法完成的話,那麼你只能帶孩子去看醫生了,有可能孩子的尿床是病理性的。建議找醫生仔細檢查後,看一下是不是孩子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導致了尿床。

  • 7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家長很苦惱,有些寶寶經常尿床,甚至有些寶寶年齡大了,還是繼續尿床。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要如何應對呢。

    孩子有尿床的現象,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去大聲責備孩子,更不應該在其他人面前談論孩子尿床的事,否則會給孩子留下陰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這點,家長必須清楚,家庭的事,留在家裡解決就好。

    與孩子交談,告訴尿床這件事情,其實是可以控制的。有好些孩子,其實是完全可以自控尿尿這件事情的,只不過因為別的原因而出現了意外。所以,家長就要因這件事情,和寶寶好好聊聊,告訴寶寶這種行為其實是錯誤的,是你完全能夠改掉的。

    孩子尿床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排尿的習慣。有好些家長甚至在白天,孩子尿尿的事也會催促孩子去做,這完全違背了孩子的自然發成長規律。所以,建議家長在白天的時候,讓孩子多吃白開水,然後開始進行尿尿的訓練,做到,有尿尿的時候,會反饋到腦部。

    孩子晚上十點前可以喝水,但是十點以的不建議再給孩子喝水了,尤其是一些飲料。這些飲料其實多有利尿排尿的作用,所以,晚上給孩子喝這些東西的話,會導致孩子睡覺的時候,排尿次數增加,自然會出現尿床的現象。

    孩子尿床,實際上,家長應該養成晚上某個固定點起來叫孩子尿床的習慣,這樣,孩子慢慢地養也形成自然的條件反應,晚上到了那個點的時候,就會自然醒來,然後去尿尿。這需要家長多費點兒心。

    有時候孩子尿床,也是因為孩子大便排洩不通暢造成的,所以,建議家長可以晚上觀察一下孩子的大便,如果太乾燥,則可能晚上會有尿床的現象。所以,最好是先給孩子吃一些藥,改善一下大便乾燥的情況。

    如果孩子尿床你經過多種努力,都無法完成的話,那麼你只能帶孩子去看醫生了,有可能孩子的尿床是病理性的。建議找醫生仔細檢查後,看一下是不是孩子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導致了尿床。

  • 8 # 壹父母

    五歲的孩子還尿床,如果只是偶爾出現的情況,那麼其實也很正常。 在這個時候,父母不用過多去關注,只要給予孩子理解和安慰就好。

    對於孩子來說,尿床也不是故意的。 但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大發雷霆,甚至指責孩子,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引起習慣性尿床。

    我認識一個女孩,四五歲左右,經常尿褲子。每次尿褲子,奶奶就會責罵他,甚至是打她,奶奶的理由是這樣可以讓她長記性。

    可是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讓女孩,尿褲子的情況變少,反而演變成經常性地尿褲子。 她其實也不想這樣,但是因為家長的過度關注,導致她壓力過載,越是不想尿褲子,就越是要尿褲子。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平時得到父母的關注比較少。但是每當孩子尿床,父母都會大發雷霆,對孩子來說,即便是被責罵,也比被忽視要好的多,所以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他很有可能也會變成習慣性尿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把茶葉水撒在白色的衣服上啦,怎樣才能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