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斗方創意
-
2 # 冷月鉤沉
文史頻道第156期之女皇陛下
中國五千年封建歷史,女性的地位非常卑微,有的甚至身家性命都身不由己。
歷史總有意外,在清朝末年就出現了一位傑出女性,他左右了中國政局四十年,雖不是皇帝,但卻勝似皇帝。
她就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杏貞,被尊稱為孝欽顯皇后。
慈禧太后在16歲時被選入宮,成為咸豐帝的蘭貴人,一度受到皇帝咸豐的冷落。
1856年慈禧太后為咸豐帝生下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母憑子貴的慈禧成為皇貴妃,重新獲得咸豐帝的寵愛。
咸豐帝駕崩後,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大清朝開始了女性掌權的時代。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光緒皇帝年幼不能理政,慈禧太后再度垂簾聽政,這時的慈禧太后大權獨攬,代皇帝發號施令,以至於大清朝不知有皇帝,而只知有慈禧太后。
在她主政清朝時,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其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中法戰爭,收復新疆和戊戌變法,這些事件讓慈禧太后在中國歷史上有了獨特的地位,他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有皇帝一樣的權力,在整個封建王朝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話題性。
學者們認為慈禧太后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她在清朝內憂外患的時候,挽大廈之將傾,讓清朝強行續命50餘年,對於中國的大一統體系,是有一定的歷史貢獻的。
而平民百姓們則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慈禧太后驕奢淫逸,心狠手辣,在對待國外侵略勢力時,選擇妥協忍讓,導致大片國土淪陷,喪失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威嚴。此外,鉅額的戰爭賠款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讓本來貧窮落後的局面更加嚴重。
可是,在筆者看來作為封建社會的女性,能夠執掌乾坤,成為清朝最高統治者,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慈禧太后的功過是非已經蓋棺定論,我們只有吸取古人精髓,去其糟粕才能不斷進步。
—End—
-
3 # 秦桑之
最近電視劇都流行大女主,歷史上的大女主也比比皆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漢朝的呂后和唐朝的武則天了,其實宋朝還有一位皇后與她們並稱“三大女主”,這位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史學家稱她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是一代賢后!劉娥的一生也算是曲折離奇,本是貧苦人家,卻因聰明才智被真宗看中得以進入皇宮,膝下無兒無女卻可以從身邊婢女中奪走兒子成了皇太后(民間傳說的“狸貓換太子”),後因皇帝小而垂簾聽政,設計江山。從一介平民孤女到一國之母,再到垂簾聽政,再到身披龍袍,雖然沒有做成皇帝,但是她當政期間政績斐然,不僅剷除奸臣澄清吏治,興修水利,推動了農業技術的大力發展!她是一個身穿龍袍(史料記載龍袍被修改,身上的飾物被消減了很多)祭祖卻沒有稱帝的女子,沒有像武后那樣揹負千古罵名,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名譽,成為一代賢后!
回覆列表
歷史上,不是女皇勝似女皇的應該是宋朝劉娥,劉娥被稱為宋朝的“武則天”和“呂后”,不過歷史名聲卻比她好很多,“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這句話就是誇劉娥的。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娥是什麼樣的?
劉娥出身還算不錯,她的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又當了刺史,宋朝的刺史是從五品的武臣寄祿官(代表官員身份地位的虛銜)。
她父親跟著攻打太原的時候去世了,她媽剛生下她也沒多久就死了,還是嬰兒的劉娥成了孤兒,於是養在母親龐氏的孃家,也就是外婆家。
史書上說她媽懷她的時候“夢月入懷”,不過是一種帝王神話而已,和漢武帝母親王娡夢日生武帝,孫堅妻子夢月生孫策、夢日生孫權一樣,不可信。
估計她外婆家要麼家境不好,要麼就是對劉娥不好。她沒入王府之前,只是個歌女,還已經嫁過人。
劉娥很小的時候,就嫁給了鄰居龔美,司馬光記載:“龔美納鄰倡婦劉氏為妻。”
龔美以鍛造白銀謀生,家裡很窮,於是就把劉娥給賣了,這時候劉娥才15歲。
在宋代,“歌伎”屬於賤籍,雖然按照出身,劉娥是官員的女兒,不應該是賤籍,但是司馬光稱她為“倡婦”,丈夫龔美又能隨便買賣劉娥,說明很可能她入了“賤籍”。
當時宋真宗還只是韓王,有一個叫張耆的,在他手下做官,於是把劉娥弄進了韓王的宅子。
劉娥很漂亮,剛入韓王宅邸就很受寵,夜夜笙歌。
估計是韓王縱色過頭,導致人很憔悴。宋太宗看到韓王那麼憔悴,就問韓王的奶媽,最近韓王身邊是哪個女子在伺候。奶媽很不喜歡劉娥那個妖媚樣子,就說是劉娥。
宋太宗大怒,叫韓王把劉娥趕出去。
韓王沒辦法,於是把劉娥放進了張耆的家裡。張耆很尊敬劉娥,畢竟是王爺喜歡的女人。還為了避嫌,把家讓給劉娥住,自己在外邊花了五百兩,買了一套別院住著。
14年後,宋太宗駕崩,真宗即位,這時候劉娥已經29歲了,還在張耆家住著呢。
宋真宗也算有情有義,還想著劉娥,立馬把她弄進了宮裡,但是沒給她名分。估計身份和武則天出家後,再弄進宮差不多,只是侍女。雖然沒名分,不過一直很受寵。
直到7年後景德元年,才被封為四品“美人”,這時候劉娥已經36歲了。之後晉升得很快,不到3年,又接連晉升為修儀、德妃。
劉娥父母早亡,也沒有其他親戚,於是認龔美為兄,龔美也改姓劉。這操作真是看不懂,認前夫叫哥哥……
就這時候,機會來了,景德四年,郭皇后薨逝,宋真宗想立劉娥為皇后。
大臣當然不同意,一個歌女怎麼能當皇后,其中宰相寇準反對得最兇。
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劉娥一個姓李的侍女被真宗寵幸懷孕了,生下了真宗當時唯一的皇子,於是就在襁褓中,劉娥將這個孩子收做己子,讓自己的宮裡的好姐妹——楊淑妃替自己撫養,這就是日後的宋仁宗。這段故事也是“狸貓換太子”的原型了。
不過劉娥並沒有苛待這個姓李的侍女,根據《宋史》記載,她之後被封為縣君,還生了一個公主,後來進位又封為“才人”,後又封為“婉儀”。仁宗即位後,封為“順容”,劉娥還派人去找她的家人,讓她的弟弟做官,臨死前被封為宸妃。
2年後,大中祥符五年,44歲的劉娥,終於如願以償,被冊封為皇后。
劉娥當了皇后之後,內宮內闈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毫無差錯。
真宗一下朝,看奏摺看到半夜,都是劉娥在旁邊陪著,並且幫忙處理政事,還處理得井井有條,深受真宗信任。這也為後來劉娥臨朝稱制,埋下伏筆。
6年後,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星在白天出現,經過占卜,說是:“女主昌”。
宋真宗這段時間多病,劉娥漸漸掌控朝政。真宗擔心劉娥要篡位趙家江山,寇準猜測到了真宗的心意,想要廢劉娥皇后之位,讓太子監國,還想進一步立太子為新帝,尊真宗為太上皇,準備發動兵變,沒想到寇準喝醉說了出去,洩露了訊息。
劉娥得到訊息,搶先一步動手,寇準罷相,被貶。
3年後,真宗駕崩,12歲的宋仁宗即位,53歲的劉娥當上了太后。
“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垂簾聽政,可謂是大權在握。
劉娥治國也很有一套,打擊群臣,不讓結黨營私,號令嚴明。內政外交,處理得井井有條。
這時候一個叫方仲弓的大臣上書,請求劉娥按照武則天的例子,立劉氏祖先的太廟,而不是祭祀趙家的太廟,請求劉娥登基。另一個大臣程琳,也獻了一幅《武后臨朝圖》。
劉娥看後,把書扔到地下,說:“我不會做這種對不起祖宗的事”。表明不會稱帝。
2年後,仁宗天聖二年,55歲的劉娥被上尊號:“應元崇德仁壽慈聖皇太后”,而且是穿著皇帝大禮服的七章“袞衣”,戴皇帝才能垂十二冕旒的“儀天冠”。
9年後,仁宗明道二年,劉娥再次身著帝王的大禮服“袞衣”,戴“儀天冠”,在趙氏祖先的太廟,祭祀宋朝歷代帝王。
祭祀完太廟不久,劉娥就生病了,幾天後就病死了,終年65歲。
劉娥在生病時候,病得太重不能說話,總是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仁宗不懂什麼意思,大臣薛奎說:“太后這是在說袞服和冕冠啊,穿著皇帝才能穿的衣服,怎麼有臉面在地下去見先帝。”仁宗立馬給換上太后穿的的龍鳳花釵冠和褘衣下葬。
劉娥在世的時候,大家都怕她,不敢讓仁宗知道自己是李宸妃所生,直到劉娥去世後,劉娥的好姐妹——原來的楊淑妃、現在的楊皇太妃,才和仁宗說他生母是李宸妃。更有燕王(包青天的傳說中,很有名的八賢王)和仁宗說:“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是被害死的,是死於非命。”仁宗傷心過度,好幾天沒上朝,下詔自責。後來親自查驗,發現劉娥並沒有害過李宸妃,又跪在劉娥牌位前祭拜,說:“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宋人容忍劉娥垂簾聽政,卻沒有責怪她,一方面確實是把國家治理的不錯,如果她像慈禧那樣治國一團糟,估計會遺臭萬年;另外,劉娥也並沒有當皇帝,當時官員容忍她能穿皇帝衣服的原因,估計也是這個。
《宋史》稱讚她:內外肅然,紀綱具舉, 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司馬光也稱讚她: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