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養生的雪姐姐

    秋後,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節。

    此時,很多人忙著潤肺防燥,強腎補氣,卻忽略了肝臟。

    資料顯示,秋季是肝病復發的高峰期,比春季持續時間長,復發人數多。

    秋燥易傷肺,也會傷肝氣。

    秋燥傷肺金,導致肺金對肝木的剋制作用降低,間接的也會損傷到肝。

    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重視肝臟的調理,切莫忽視。

    秋養肝,莫忽視,滋養肝臟“四步走”,還你一個健康好肝,少生病第一步:防肝火

    秋燥肆孽,稍加不注意,便會導致上火的情況。

    早上起來後,口乾、口苦,甚至出現口臭,刷牙漱口無法改善。

    晚上睡覺,失眠多夢,半夜容易驚醒,甚至脾氣暴躁,目赤紅腫等。

    這一系列的情況,都說明你肝火過旺,要好好幫助肝臟降火了。

    1、喝清火茶

    用一些清熱利溼、疏肝洩膽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可快速給肝“降火”!

    自己動手做,谷谷丁甘菊茶,泡水代茶飲,可快速降肝火,保護肝臟健康。

    用谷谷丁、金銀花、桂花、甘菊,搭配做成茶包,泡水喝即可。

    谷谷丁,隨處可見,俗稱婆婆丁,苦味重,藥效佳,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對於清肝熱,效果尤佳。

    凡是肝中鬱熱所見的,紅腫痘痘,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谷谷丁。金銀花,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改善火大引起的口乾、口苦、口臭等,經常和甘菊搭配。

    甘菊,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清熱解毒。對於肝火旺所致的口乾、眼睛乾澀,效果尤佳,臨床上常與谷谷丁搭配。

    桂花,性質溫和,味道清香濃郁,亦可起到中和寒性之效,還可清新口氣。

    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改善各種不適。

    2、揉去火穴

    經常按摩太沖穴,可使肝經的水溼風氣,由此向上衝行,起到去肝火作用。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按摩前先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沖穴3分鐘。

    然後,換右手拇指按揉左太沖穴3分鐘,反覆2~3次。

    按揉力度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進行一次。

    第二步:疏肝鬱

    自古以來,人們都容易傷春悲秋。

    秋季,一派蕭條之景,人們情緒上容易出現“悲傷”之情。

    肝,主疏洩,一定情緒不佳,長期抑鬱,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出現失眠、抑鬱、煩躁、乳腺增生、胸脅脹痛等,危害健康。

    所以,秋季養肝,還要注意疏肝理氣,助力肝氣抒發,減少肝鬱氣結。

    1、花茶泡水

    鮮花,香氣濃郁,很多都可以解鬱,改善心情。

    用花茶泡水,有助於疏解肝鬱,是秋季不錯的選擇。

    山刺玫花,泡水,可疏肝理氣,《本草再新》記載:"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經常泡上一杯,可疏肝鬱,改善心情,有助於肝氣抒發,滋養心肝血脈,促進肝臟健康。

    2、少生

    生氣,是導致肝氣鬱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想要肝氣抒發的好,一定要注意,減少生氣,尤其是生悶氣。

    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才更有利於肝氣抒發,促進肝臟健康。

    第三步:排肝毒

    肝臟,主要負責人體解毒工作。

    肝臟受損,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解毒功能,會導致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

    日積月累會導致肝內毒素過多,出現臉色晦暗、粉刺叢生,甚至出現色斑。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給肝臟排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1、多喝水,常飲茶

    多喝水,可促進血液迴圈,是幫助身體排毒的有效方式之一。

    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效果更佳。

    尤其是,早起後,最好喝一杯白開水,更有利於肝腎排毒。

    此外,喝水的時候,加點護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飲,排肝毒,效果更佳。

    2、敲肝膽經

    經常敲打肝膽經,疏通經絡,可排出更多的毒素。

    此外,還可以助肝疏洩、清肝瀉火,是不錯的護肝方法。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然後,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敲一敲,有助於肝臟健康哦!

    第四步:通肝氣

    中醫講,肝主疏洩,肝氣一通,百脈皆通。

    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

    1、推腳

    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痠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

    2、推腿

    坐下,先把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3、推肋

    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覆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 2 # 泰生堂說中醫

    入秋後,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節。

    此時,很多人忙著潤肺防燥,強腎補氣,卻忽略了肝臟。

    資料顯示,秋季是肝病復發的高峰期,比春季持續時間長,復發人數多。

    秋養肝,莫忽視,滋養肝臟“四步走”,還你一個健康好肝,少生病第一步:防肝火

    秋燥肆孽,稍加不注意,便會導致上火的情況。

    早上起來後,口乾、口苦,甚至出現口臭,刷牙漱口無法改善。

    晚上睡覺,失眠多夢,半夜容易驚醒,甚至脾氣暴躁,目赤紅腫等。

    這一系列的情況,都說明你肝火過旺,要好好幫助肝臟降火了。

    喝清火茶

    用一些清熱利溼、疏肝洩膽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可快速給肝“降火”!

    自己動手做,谷谷丁甘菊茶,泡水代茶飲,可快速降肝火,保護肝臟健康。

    用谷谷丁、金銀花、桂花、甘菊,搭配做成茶包,泡水喝即可。

    第二步:疏肝鬱

    自古以來,人們都容易傷春悲秋。

    秋季,一派蕭條之景,人們情緒上容易出現“悲傷”之情。

    肝,主疏洩,一定情緒不佳,長期抑鬱,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出現失眠、抑鬱、煩躁、乳腺增生、胸脅脹痛等,危害健康。

    所以,秋季養肝,還要注意疏肝理氣,助力肝氣抒發,減少肝鬱氣結。

    少生氣

    生氣,是導致肝氣鬱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想要肝氣抒發的好,一定要注意,減少生氣,尤其是生悶氣。

    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才更有利於肝氣抒發,促進肝臟健康。

    第三步:排肝毒

    肝臟,主要負責人體解毒工作。

    肝臟受損,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解毒功能,會導致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

    日積月累會導致肝內毒素過多,出現臉色晦暗、粉刺叢生,甚至出現色斑。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給肝臟排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敲肝膽經

    經常敲打肝膽經,疏通經絡,可排出更多的毒素。

    此外,還可以助肝疏洩、清肝瀉火,是不錯的護肝方法。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然後,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敲一敲,有助於肝臟健康哦!

    第四步:通肝氣

    中醫講,肝主疏洩,肝氣一通,百脈皆通。

    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

    1、推腳

    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痠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

    2、推腿

    坐下,先把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3、推肋

    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覆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餐在歐美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