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22070140042

    現代人的焦慮與日俱增,人們的焦點大多放在奮鬥中的年輕一代。

    殊不知,其實老年人的焦慮症患病率也較高,比如下面這位方姓老人。

    方先生退休已經10年了,剛退休那會兒他還到一家公司繼續工作了一段時間。去年由於做了白內障手術,就停下了工作。兒子希望他能過來照顧孫子,因此方先生就和老伴一起搬到了兒子家居住。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但住了3個月後,方先生不知怎麼總有些悶悶不樂的,原本規律的排便習慣也變得不怎麼規律。每當排便不通暢時,方先生就特別煩惱,甚至一天都心神不寧,情緒緊張。有時遇到三天沒有排便,對方先生來說好像天都要塌了,做什麼事情都沒心思,還特別煩躁。

    漸漸地,方先生的焦慮越發嚴重。兒子出差乘飛機他也擔憂,直到兒子回到家才不再念叨;孫子外出遊玩沒有完成作業他也擔心,老是念叨要兒媳多管管孩子,以免孩子成績下滑,學壞云云。於是,家人開始有些事情不告訴他,以免他不放心。但方先生又開始責怪家人嫌棄他老了不中用了,他的話家人都不重視……

    後來經過朋友的推薦,兒子帶方先生來到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就診,最終確診為焦慮症。

    所以方先生遇上了沒法把握的身體變化時,就亂了陣腳,做了各種嘗試也沒辦法讓事情好轉後,情緒就更差了。

    此外,方先生的生活環境變化也是他患上焦慮症的誘因之一。剛停下工作,又變動了居住環境,之前熟悉的親友聯絡都減少了,原來每週必去的老年活動場所也去不了了。而這些都是對方先生的心理支援與安慰,當這些社會聯絡改變或者削弱,一時又不能建立新的社會網路時,方先生就找不到自己的社會位置了,難免苦悶或感到無所事事。

    焦慮症患者通常會有不安、緊張、惶惶不安,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的焦慮情緒表現。

    老年人更為突出的症狀往往是身體不適的症狀,如胸悶、心慌、頭痛、頭暈、手腳發麻、二便不規律等等,嚴重時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心慌心悸、胸悶難受,感覺像“快要死了”。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時,患者就診的都是綜合醫院的心內科、神經內科等,查不出任何器質性問題,症狀卻仍然存在,於是患者就逐漸變得灰心起來,精神狀態更加不佳。

    其實在精神科,一旦患者被明確診斷為焦慮症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診治,症狀會有明顯緩解。如果老年人感到莫名焦慮,或者沒有什麼疾病,卻感覺渾身不適時,可到醫院精神科就診。

    方先生服用了改善情緒的藥物,又按醫師的叮囑調整了生活規律,增加外出活動及與朋友聯絡,家人也理解了他的苦衷,各方面支援他。大約1個月後,方先生的焦慮症狀逐漸減輕,排便也規律了,即使有時不太好,也不會因此煩惱。家裡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方先生再也不會“草木皆兵”,而是平靜地接受,甚至還能安慰老伴“不要緊張”,焦慮症狀得到了極大改善。

  • 2 # 線上癌友圈

    近年來,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人口數量快速膨脹,且老年人群是社會特殊群體之一,他們通常面臨著身體器官功能的衰退、慢性疾病的困擾等問題,加之老年人認知功能逐漸衰退,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體內環境的穩定性低,很容易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而探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離不開老年焦慮症。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陳卓介紹說,老年焦慮症廣泛存在老年群體中,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內容。據統計,老年焦慮症的發病率是老年抑鬱症的兩倍,大約7%的老年人都患有老年焦慮症,是中國老年人中最具威脅性的疾病之一。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體質下降、加之喪偶等原因,老年焦慮症的發病有成高齡化發展的趨勢,且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限制老年人的日常活動,降低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如果不及時辨別診斷並加以正確治療,老年焦慮症就會轉變為老年抑鬱,或嚴重精神疾病,成為老年健康的一大殺手。因此,在這個老齡化嚴重的時代,老年焦慮症已經成為一個不容我們忽視的社會問題。積極關注並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老年人的焦慮情緒,更好地防治老年焦慮症對維持社會健康發展有著關鍵且重要的意義。

    陳卓建議,老年焦慮症由於處於老年這一特殊時期,常常容易被家人誤解為身體素質下降的心理生理反映而忽視,延誤了治療。提高對老年焦慮症的辨識,可從以下症狀特點進行認識:

    (1)老年焦慮症存在客觀的誘發因素,如對死亡的恐懼、對身體日益衰弱的擔憂、對生活環境改變的不適應等。但他們的症狀表現卻常與現實處境不想稱、沒有具體內容的擔心和恐懼,常會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臥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務失去興趣;

    (2)他們對自身情感體驗表達困難,不會說“我很緊張,很擔心”等,而是用“我感到難受,身體不舒服”、“我可能得了什麼病”來表達焦慮情緒;

    (3)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紊亂現象,如入睡困難、肌肉緊張、食慾不振、做噩夢、易驚醒、眩暈心悸、尿頻、便秘或腹瀉等;

    (4)老年焦慮症患者對聲音和光線很敏感,會格外關注每天大小便的次數與順暢等,為自己的心煩不安找藉口;

    (5)老年焦慮症患者常伴有慢性軀體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並服藥多種藥物、慢性軀體疾病和藥物的長期服用均可影響焦慮症的發生和治療,甚至許多疾病和藥物本身就可引起焦慮。

    從老年焦慮發病原因來看,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

    ( 1 )人格因素

    老年焦慮症和老人的人格特質有著很大的相關性,通常,具有做事謹小微慎、優柔寡斷、依賴性強、常自怨自責等個性特徵的老年人更易產生焦慮症。

    ( 2 )對死亡的態度

    從個體發展階段來看,老年群體已步入人生的最後階段,各項生理機能的退化使他們成為面臨死亡威脅的主要人群。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擔心瀕死時被遺棄已成為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而老年人對死亡的高度恐懼會降低其生活質量,增加焦慮症的發病率。

    (3)健康狀況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包括健康自評狀況和客觀的健康狀況。健康自評是指老年人度自身健康狀況的主管評價和估計,其自評得分越低,焦慮水平就越高。而身體的客觀健康狀況也對老年人的焦慮水平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方面,老年人會因患病而產生較低的健康自評,另一方面,因疾病而失眠也會使老年人產生很高的焦慮情緒。對老年人來說,身體健康是影響焦慮症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4)職業及角色轉變因素

    老年人退休後,生活從工作狀態進入無工作狀態。這一轉變不僅是社會角色發生了改變,而且使老年人的空餘時間也增加了很多。對工作認可感越高的老年人,就越難以接受這種角色的轉變,也越容易對這種轉變產生焦慮情緒。加之老年人退休後閒暇時間增多,無所事事,內心就更加空虛、焦慮,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此外,人際關係、歸因方式、福利保障、性別差異等因素也會導致老年人焦慮症的產生和加劇。

    針對老年焦慮症的現狀及產生的主要原因來看,解決老年焦慮症的對策是預防為主,防止結合,從個人、家庭和社會多方面入手,預防和治療老年焦慮症,從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老年人進行協助:

    (1)家人需提高對老年焦慮症的辨識能力,及時發現儘早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2)協助老年人調整其自身認知,從認知上讓恐懼死亡的老年人認識到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必然發生的,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也是起點,使他們調整認知,正確認識死亡,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從而降低焦慮。對患有焦慮症的老人,也應從調整認知著手,讓他們認識到焦慮症不是器質性疾病,對人的生命沒有直接威脅,而是可以被治療的,並不可怕。從認知的角度進行調整,降低老年人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

    (3)家人應足夠時間的陪伴和積極傾聽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並給予支援性迴應和指導。部分老年人患焦慮症是與生活事件有關,如退休、喪偶或家庭成員有重大變故等。在這種情況下,身邊的親友可鼓勵老年人講出自己的心理感受,一方面給老人提供了一個宣洩自己消極情緒的機會,可以給老年人以精神上的解脫;另一方面,合理開導老人,可以避免老人產生不良認知。因老年人特別是老年焦慮症患者通常會變得比較脆弱,家庭成員的正確態度和對老人的支援也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4)建立良好的家庭氣氛,充分調動家庭的積極性,使老人在生活上得到關心、體貼,讓老年人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增加老年人的自我認同感,是老人在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體驗,緩解焦慮和消極的情緒。

    (5)鼓勵支援老人積極參加戶外活動、社群工娛及老年大學的興趣班等學習活動,不僅能透過在同齡老人團體學習中獲得陪伴消除孤獨感,且能增強其成就感和價值感,提高生活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孩子出現不願意走進陌生的環境,該如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