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時燒錄

    小霸王孫策十幾歲便開始東征西討,逐步站穩江東,但是孫策英年早逝,年僅26歲,留下遺孀大喬也僅僅二十出頭,孫策死後,大喬的生活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只能說是比較平淡。

    孫策與大喬

    江東猛虎孫堅死後,孫策繼承衣缽,十幾歲便開始東征西討,逐步謀取江東,孫策絕對稱得上是青年俊傑,有為之士,之後又娶到了江東最美兩女子之一的大喬,可以說的上是愛情事業雙豐收,但是正所謂樹大招風,在孫策26歲時,一次江邊狩獵遇刺身亡,孫策臨死將大位傳給了弟弟孫權,而大喬則成為了喪夫的小寡婦。

    孫策死後大喬的生活如何

    孫策死後,孫權繼承大統,按古代的規矩父親死後是兒子繼位,而孫策死後是孫權繼位,所以孫權算是撿來的大位,再加上本身孫權便與自己的哥哥孫策的感情十分的好,因此,孫權對待自己的嫂嫂自然是禮遇有佳,絲毫不敢怠慢。而在孫策死後,大喬的總體生活還是不錯的,衣食無憂,而且受江東所有人的尊敬。

    孫權對大喬的態度

    雖然如此,但是上面說了,按古代的規矩,正常是父親死了,兒子繼位,孫權相當於撿來的大位,因此很感激自己的哥哥孫策,但是事情都有利弊,孫策留有一子,而這正是孫權所擔心之處,害怕待其長大,有人利用他與自己爭奪大位。因此,在保持對大喬母子的尊敬的同時也有意的疏遠大喬母子,讓其前往一個秘密場所生活,遠離朝政,這樣就可以避免孫策的兒子威脅自己的地位。

    孫策死後不久,孫權就對大喬說過,為了幫助大喬躲避仇人的迫害,讓孫策的兒子自己的侄子順利的長大,想讓二人前往一個隱蔽之所生活,並且讓大喬不得改嫁,而由於大喬對孫策確有真感情,便欣然同意了,從此便過上了半隱居的生活。在這裡先不談論孫權的目的,僅僅看待大喬的生活如何,很多人認為其生活的不如意,自己的兒子也不能入世謀求權位,但是我認識為能夠在三國這種亂世之中,享受一方淨土,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也很難得可貴了。

  • 2 # 香茗史館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答案,原因在於正史之中關於“大小喬”的記載僅有《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中的一句話。由於史料關於大喬的記載實在太少,因此根本無法判斷孫策去世之後,大喬的生活狀況。

    正史關於大喬的記載實在太少,能夠提供的線索不多

    目前,正史之中關於大喬的記載僅有一句話,《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有載,“(周瑜)從攻皖,拔之。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這僅有的記載,能夠給我們提供的線索實在太少,大致有以下幾點:

    1、大小喬僅是戰俘。建安四年(199年)12月,孫策攻取廬江的宛城,城破之後俘獲二喬姐妹,因見兩女長得還算漂亮,於是孫策納了大喬,周瑜納了小喬。由此可見,大喬與周瑜之間並沒有什麼相親相愛的浪漫故事,這只是一個長得還算漂亮的女戰俘,被戰勝將軍納入家中的事情罷了。

    2、大喬僅是孫策的妾。出生於熹平四年(175年)的孫策,在攻打宛城之時已經虛歲25,在普遍早婚的古代,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孫策早已成親,也就是說已經有了原配妻子。且古代對婚配之事極為重視,不僅要求門當戶對,且自有一套繁瑣的禮節,但納妾卻相對比較容易。從孫策“自納”大喬,而沒有徵求自己母親的意見來看,大喬應該只是孫策因美色而納的妾罷了。

    3、大喬很快被送返東吳。《江表傳》中有“表用汝南李術為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東詣吳”的記載,由此大致可以判斷出,大喬被孫策納為妾後不久,便隨同被俘虜的袁術和劉勳家眷一起被送回吳郡 ,然而僅僅四個月之後,孫策便被刺去世了,大喬就此淪為了寡婦。

    以上便是僅有的線索,至於關於大小喬的其他記載,則多出於野史和文學記載,實在當不得真。

    孫策去世之後,大喬的生活如何

    由於現有線索實在太少,對於孫策去世之後,大喬的生活狀況如何,實在無從判斷,僅能進行推測。

    △孫策遇刺身亡

    首先,江東方面承不承認大喬的身份,這是大喬是否能夠享受待遇的關鍵問題。關於大喬的身份,我想應該是容易被江東方面承認的,畢竟僅是一個妾的位置罷了,雖然嫁給孫策時日尚短,但由於與其他人並無利益衝突,我想被接納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但在失去孫策這座靠山之後,處於陌生環境中的大喬,恐怕能夠獲得關注並不多,雖有屬於自己的名分,但地位極為有限。

    △孫權

    其次,孫權對待孫策家眷的態度問題,這決定了大喬在孫策去世之後的生活狀況。由於史料並未記載孫策原配的情況,因此無法判斷東吳對孫策女眷的安置情況,僅能透過孫策子女的狀況來判斷。孫策之子孫紹在孫權稱帝之後,先被封吳侯,後改封上虞侯,死後由其子孫奉沿襲爵位,而孫策的三個女兒則分別嫁給了顧邵、陸遜和朱紀。可見,孫權對孫策的家眷應該還比較不錯,孫然沒有過多涉足權力,但至少應該有比較好的生活保障。

    綜上所述,孫策去世之後,大喬在擁有名分的情況下,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是有的,但嫁人後僅僅四個月便守寡,就算能夠享盡榮華富貴,心理上的空虛和寂寞,想來才是最難熬的。

    由於史料實在有限,以上僅為推測,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考證。

  • 3 # 中孚鑑

    孫策,字伯符,他是孫堅之子,孫權之兄。孫堅死後,孫策接掌了孫堅的舊部,之後孫策征戰沙場,迅速消滅了一些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豫章郡。為東吳政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在他臨終前,他讓其帝孫權接掌了江東。後來孫權知人善用,最終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曾經孫策在取廬江皖城時,得二喬姐妹,江東二喬美貌過人,在當時可謂是絕世美女。孫策和周瑜,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全才,所謂英雄配美女,所以孫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

    然而大喬、小喬的命運頗為不順,孫策年僅二十六就離開了人世,周瑜在他三十六歲時英年早逝。

    那對於大喬而言,其夫孫策死後,孫權接掌江東,大喬的日子過得如何呢?

    孫策和大喬,也堪稱是郎才女貌,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孫策就遇刺身亡,大喬失去了丈夫也就成了寡婦,那時孫策二十六歲,因此大喬的年齡也不會很大,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失去丈夫,生活也可想而知。

    而實際上,正史中對江東二喬的記載並不多,所以孫策去世後,大喬之後的生活記載的因此也不多。當然一些流傳還是有的。

    在孫策被刺重傷時,大喬曾經不眠不休的照顧、陪伴孫策,然而雖然大喬盡力的照顧,但最終孫策還是離開了人世,而孫策在臨終前,不僅讓他的弟弟孫權接掌江東,同時也因為當時局勢不定,所以還讓大喬照顧孫權,讓大喬幫助孫權。

    本來孫策去世後,大喬悲痛欲絕,她悲痛之下本想投江追隨孫策而去,但是想到孫策臨終之前的託付,於是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孫權在周瑜、魯肅、張昭等人的幫助下,當然還有大喬的幫助,孫權也逐步的掌握了江東。因此孫權對大喬非常的尊重,再到後來孫權登基為帝,他對大喬也是以皇嫂事之。而大喬在孫權登基為帝后,看到孫權已經不再需要她的幫助,於是她從此就深居簡出而安享天年。

  • 4 #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志》等正史裡提到大喬的地方不多,更沒有說孫策死後大喬的下落,因此我們只能根據史料來做一個推斷,大體來說,大喬過的不會很開心。

    首先要說一下,大喬未必是孫策的妻子。按照《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孫策、周瑜奪取皖城以後,因為橋公的兩個女兒都長得很漂亮,所以一人納了一個: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所以大喬嚴格的說應該是大橋。

    孫策奪取皖城時間大約是在公元199年的年底,這時候孫策24歲。古人結婚時間比較早,而且孫策死於公元200年5月,和大喬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但是卻留下了一子三女,顯然也不可能是大喬一個人所生,因此孫策在大喬之前,應該已經有了其他的妻妾。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的認定大喬就一定是妾,孫策也可能先納妾再娶妻。而文中的“納”字也不能說明問題,因為在《三國志》裡有好幾處娶正妻,用的也是“納”字。

    最典型的就是劉禪迎娶張飛的長女為太子妃時,在《三國志》裡就記載為“納為太子妃”,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大喬就一定是妾。但是大喬並非和孫策兩情相悅才走到一起,甚至連媒人說和也算不上,只是孫策攻佔皖城的附屬所得。

    從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二女雖流離”看,大喬是離開了家鄉跟著孫策回了江東。當然,在古代這本來倒也是常事,問題是僅僅半年以後,孫策就去世了。

    不管是妻是妾,婚後半年時間丈夫就去世,一個人在他鄉這個心情肯定不好過。而且孫策死的時候兒子年紀太小,所以傳位給了弟弟孫權。孫權為了穩定人心,肯定會厚待孫策的家人,但是也會加以提防,避免有人利用他們興風作浪。

    在這種情況下,大喬等於是籠中鳥,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生活,妹妹小喬也應該和周瑜在外地,找不到一個知心人說話,這種情況下過的不會太開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米高的客廳有必要隔成兩層嗎?有哪些好的建議和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