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樹中公教育

    參考答案:

    表態:

    當前很多大學生都表明自己患上了嚴重的“拖延症”,比如想要讀一本書,放在床頭幾十天都沒有翻過一頁;比如想要跑步,計劃了一個月都沒有付諸行動等等諸如此類的。“拖延症”的確困擾了很多年輕人,我們絕不可以忽視它。

    消極影響:

    第一,打亂預定的計劃,降低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不僅會讓自己喪失很多的機會,甚至也會帶來業績的損失;第二,長此以往也會給周圍的人留下懶惰、效率低下、言而無信等不良印象,並影響周遭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第三,對個體的身心都會帶來消極的影響,一些人會產生生理性不良反應以及情緒上的“崩潰”,如會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以及不斷的自我否定。

    原因:

    第一,缺乏自律意識,很多人會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刷手機上,甚至也會找各種理由推遲自己要做的事情,用“再等等”來麻痺自己;第二,面對壓力時選擇逃避,之所以拖延是由於自身不想面對眼前的壓力,所以就一推再推;第三,缺少危機意識,拖延症患者一般比較安於現狀,沒有想過自己這樣的狀態會帶來的嚴重後果,尤其是年輕人,更不會想到如今的拖延會讓自己喪失多少的機會。

    對策:

    第一,年輕人要轉變認識,重視“拖延症”的副作用,加強提前開始、調整對目標的心理預期,制定清晰、可行的行動計劃並嚴格落實,按時、如約完成工作計劃、生活目標,並從中獲得如期完成的愉悅感、自律自強的成就感。

    第二,媒體必須積極引導,一些主流媒體和官方平臺,要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典型案例,幫助當代年輕人,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珍惜時間,抓住大好的青春時光努力奮鬥。

    第三,學校和家庭方面多督促年輕人做到今日事今日畢,養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學校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在佈置各項作業和任務的時候,明確時間節點,設定獎懲措施,針對“拖延”問題多開展一些教育活動,來督促年輕人改掉不良的習慣。家庭方面,父母必須多提醒,多敦促。唯有如此,年輕人的“拖延症”才能痊癒。

  • 2 # 基尼思Genius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是我們生存於職場生涯中的一項基本準則,可是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在制定好了計劃之後,往往不能夠及時的完成,也會將這件事的時間一直往後延遲,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患上拖延症?拖延症是病嗎?其實嚴格來說,拖延症甚至算不上一種“症”。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你都不會找到拖延症的名字。這既是因為大部分拖延都沒嚴重到“病”的程度,也因為同樣的拖延行為,反映的卻可能是不同的心理問題,因此它應該是很多種“病”而不是一種“病”。其中,以下這三個原因是最常見的導致拖延原因:原因之一:誘惑導致分心我們身處一個擅長製造誘惑的時代。精明的商家根據人們的各種需要製造了各種豐富多彩的誘惑,房子、車子、各種精緻玩意,他們通常都被包裝成各種幸福生活的夢想兜售,不斷吸引著你的眼球,刺激著你的大腦。研究大腦執行機制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還發展出了一個叫“神經營銷學”的新領域,仔細翻檢大腦的每一個薄弱環節,研究如何設計製造出更多的、更有效的誘惑。薄弱的意志力和精心設計的誘惑之間的戰爭實在不對等,在誘惑的重重包圍之下,意志力經常節節敗退。原因之二:對壓力的逃避可以說,拖延總是伴隨著壓力而生的。壓力會在很多方面造成拖延。誘惑會激發大腦的“熱系統”,讓我們變得短視。壓力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區別只在於,誘惑會讓我們趨近,因而遠離工作,而壓力則直接讓我們逃避帶來壓力的工作。很多人覺得,壓力會帶來動力。沒有壓力我們會變得更懶散和拖延。因此,給自己壓力往往成了這些人戰勝拖延的“秘訣”。我們對懶惰自我的策略,是拖延之前,對自己惡狠狠地恐嚇,而拖延之後,對自己進行強烈的譴責,所以我們經常一邊自責一邊拖延。壓力和動力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倒U型曲線。當壓力強度在曲線轉折點的那個最佳值上,人的潛能最容易被激發,壓力最能創造動力。但是過了這個值以後,壓力會產生更多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當我們自覺無法應對壓力時尤其如此。壓力和拖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迴圈。原因之三:對失敗的恐懼與我們的常識相悖,拖延症患者並不都是沒有上進心,相反,很多人甚至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拖延症患者中,也有很多的完美主義者。心理學區分了兩種不同的完美主義者: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者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兩種完美主義在信念上存在很多區別。第一個區別是關於自己的。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不僅有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而且相信自己有與這種要求相匹配的能力。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不相信自己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高標準只會造成他們的挫敗感,提醒他們自己的不完美。第二個區別是關於對失敗的看法的。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雖然同樣討厭失敗,但他們會把失敗看作成功路上必然的經歷,並能在失敗後很快調整自己,重新出發。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卻會把事情看作對自己能力的考驗。他們的心裡存在這樣的信條:“如果我不能輕而易舉地完成某件事,那就是我能力低下的證明。”,“如果我努力後仍然失敗了,是一件很丟人的事”。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對失敗的承受能力很差。他們背後,常常都有嚴厲得不近人情的父母,父母經常以批評代替教育,這種對自己的苛刻態度逐漸內化為自我要求。他們對成功的想法是一根筋的,有時候一次考試失敗都能動搖他們整個人生信念,覺得自己就此完蛋。正因為這樣的信念,他們有時候寧願在自我批評中拖延,也不願意去面對費力掙扎卻仍然失敗的風險。拖延,成為了逃避失敗風險的無奈選擇。成都軍大文守玉專家講到拖延症的產生,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我們並沒有超強的意志力,對待事情也沒有嚴謹的工作原則,為了解決這一種拖延症的反應,我們必須要突破自我,真正的尋找到自己能夠成功和幸福的捷徑。

  • 3 # 識己兮

    拖延症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認為它是病。

    如果 拖延症很嚴重,已經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比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 、 抑鬱症 等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那麼影響拖延症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環境因素的影響

    舉個例子,當你準備拿起手機回覆工作簡訊時,卻不自覺的點開了各種娛樂APP刷了起來,沒有抵制住外界的誘惑,從而浪費了時間,順延了後面的工作,此時,就是環境因素對我們的影響。你因為對具有誘惑力的事情抵抗力差,拖延了手中的任務。

    二、任務本身的特徵

    1、任務難度 當我們接受一個任務時,如果,任務複雜,難度大,耗時長,甚至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缺乏對任務的掌控感,那麼勢必會導致推遲或者拖延任務

    的狀況發生。

    2、獎罰時限 任務完成的好,甚至超額完成,及時獎勵很重要。如果獎勵不及時,會延長任務時間,造成拖延。

    3、任務的喜惡程度 接受的任務如果乏味、冗雜,涉及到的人際關係糟糕,也會面臨逃避或者延遲的問題。

    三、個體差異

    (1)非理性的觀念 接受任務前,人們會自我評估,認為迴避任務可以避免帶來的挫敗感,個體會選擇逃避,忽略任務成功可能帶來的成就感。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從心理層面分析,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會不斷地推遲完成任務。

    (3)自我設阻 因為外界環境或因素的影響、刺激,一開始就推遲了任務開始的時間;任務執行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中斷任務做其他事情的情況,一定程度上會推遲任務的行進。

    (4) 焦慮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遠離任務期限時,人們的焦慮感低,臨近任務期限時,焦慮感增加,一定程度上會讓人們體驗到拖延帶來的痛苦。

    (5)衝動 衝動有時可以激勵人們追求一些東西,但是過分活躍可能導致做決定太快、注意範圍縮小的情況,這些將導致個體拖延行為。由於衝動讓人更多關注即時激勵,而忽略長期責任,因而衝動的人們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傾向與拖延之間存在正相關。消極的完美主義者通常會採用拖延來逃避失敗。

    改變措施

    1.改變認識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改變不正確的認知;改變完美主義,分析任務完成帶來的益處,不把注意力轉移到缺憾上。

    2. 積極應對與調節動機

    勞逸結合,推薦“番茄鍾工作法”原理。長時間的工作和短時間的休息相結合,轉換心情,重新聚焦注意力,專注現實的,眼前的目標。

    在動機方面,厭惡的任務產生拖延,這需要我們將厭惡的任務轉換為喜歡的任務,比如及時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

    3. 增強自我效能感

    在任務行進過程中主動進行自我管理,積極監督自己的行為,及時反饋和干預,可以大大預防拖延症的發作。

    4. 發揮群體作用

    一個好的群體氛圍,可以為成員提供自我療愈的情境。當一個群體的氛圍充滿相互關愛、彼此信任、透明安全時,身為群體的一份子,定會引起行為上的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利用WPS文字將圖片文字轉換為WPS可識別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