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七言絕句是唐朝才有嗎?

    前言

    七言絕句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出現了大量優秀的詩人和作品。但是七言絕句並不是在唐朝才出現。只不過,在唐朝以前七言詩並非主流,因此七言絕句的數量也比較少。

    老街挑選了幾首唐朝以前各時代的七絕,看看其中有哪些變化。

    一、隋朝的七絕

    《北史》 卷76列傳中記載了一段故事:

    整尤驍勇,善撫御。討擊群盜,所向皆捷,諸賊歌曰: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

    這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大將“來整”的事蹟,因為他英勇善戰, 盜賊比較怕他,因此編了一首歌。這首歌是一首格律化的古體七言絕句。

    長白山頭百戰場,平仄平平仄仄平。十十五五把長槍,仄仄仄仄仄平平。不畏官軍千萬眾,仄仄平平平仄仄。只怕榮公第六郎。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詩除了第二句都是律句。在唐朝以後,七言絕句以近體絕句為主,古體七絕就非常少見了。

    二、齊梁詩人的七絕

    杜甫曾經有詩《詠懷古蹟五首》其中一首寫到: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杜甫詩中的庾信是南朝梁的大臣。梁朝被滅以後,他羈留北方作官,是當時影響最大的詩人之一。他有兩首七絕《代人傷往二首》:

    其一、

    雜樹本唯金谷苑,諸花舊滿洛陽城。正是古來歌舞處,今日看時無地行。

    其二

    青田松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無事交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

    庾信的父親庾肩吾為南梁中書令,因此庾信自幼隨父出入於 ,後來又與徐陵一起任梁簡文帝蕭綱的東宮學士。這位梁簡文帝是一位大詩人,他也有七絕傳世,《夜望單飛燕》: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三、東晉時的七絕

    大家都知道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的成語,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祖逖,《晉書》 列傳第32中記載了一首關於祖逖的七絕:

    (祖逖)嘗置酒大會,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乃歌曰:"............."其得人心如此。

    這首歌也是一首七言絕句,後人命名為《豫州耆老為祖逖歌》,詩云: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東晉時期,王嘉編寫《拾遺記》中,也記錄有曹魏時期歌謠《行者歌》:

    文帝(曹丕)所愛美人,姓薛名靈芸,常山人也.........帝以文車十乘迎之,......靈芸未至京師數十里,膏燭之光,相續不滅,.....時人謂為“塵宵”。又築土為臺,基高三十丈,列燭於臺下,名曰“燭臺”........故行者歌曰:.......此七字是妖辭也。

    這首被認為是妖辭的歌也是一首七絕:

    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清風細雨雜香來,土上出金火照臺。

    這首七絕的特點是第三句也押韻,這種押韻方式,在齊梁以後詩人開始有意避免 ,雖然有句句押韻的古體詩,但是句句押韻的七絕幾乎不在出現了。

    結束語

    說到最早的七絕,沈祖棻(1909-1977)先生認為在春秋末年的《逸周書·周祝解》中,有一首詩是七言絕句的始祖:

    凡彼濟者必不怠,觀彼聖人必趣時。石有玉而傷其山,萬民之患故在言。

    這首詩今天讀起來已經不押韻了,是不是時也值得商榷,因為在有些版本的書中,字數也不相同。

    沈先生是程千帆先生的夫人,二人是研究詩詞的大家, 留下了不少經典著作。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七言絕句並非都是格律詩,其中有古體詩有近體詩。雖然從唐朝開始,近體七絕佔絕大多數,但是古體絕句並沒有消失。

  • 2 # 梧桐樹邊羽

    七言絕句是唐朝才有嗎?

    七言絕句並不是“七絕”這個簡稱所指,七言絕句包括了七言古絕和七言律絕。而我們平時稱的“七絕”是指七言律絕。平仄格律的產生、近體格律詩的誕生都是在唐朝,所以我們說“七絕”是唐朝才有,是沒錯的。

    但是七言絕句早就有了。也是七個字一句,四句完結,只是保證詩句朗誦通順即可,因為平仄概念還沒發明出來,頂多是應用四聲發音來創作詩。沒有格律,自然就不是七言律絕,我們就稱之為七言古絕。

    那麼最早的七言古絕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這是個大問題。

    往前面一直追溯的話,七言——七字一句的詩最早是出現在《楚辭》。但在這個時期,七個字中間一般有襯字,如“兮”。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我們會發現實際上襯字只是起著活躍音律、連線上下意思的作用,也就是說這些句子和我們後來看到的七言絕句中的字字如金不一樣。這是當時的語言結構所決定的,或者說是在當時演唱的音樂停頓所決定的。在文言文早期,二字、四字就是最穩定的結構。

    這也是我們的成語為什麼是以四字作為基本結構的原因。

    真正將襯字去掉的七言詩句,應該是到了“柏梁體”。漢武帝在閒暇之時和臣子們在柏梁臺上連詩玩,你一句,我一句,七言一句,句句押韻。這種遊戲中產生的新體式我們就稱之為“柏梁體”。

    這更多的是一種遊戲,在四言為主的漢代,這個不是主流。不過後世的文人有對這種體式的研究、發揮。如杜甫的《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

    句句押韻,這就是柏梁體。但這時經歷了初唐格律的改革推進,和西漢時期君臣之間的文字遊戲已經不再是一回事。

    真正開始寫七言詩,應該是從張衡開始。就是那個發明了地動儀的張衡。不過他的作品,還是帶有襯字,同時押韻也比較奇特,經常換韻,又句句押韻。

    換句話說,這就是柏梁體中比較高階的形式。從文字遊戲真正成為了詩體。

    我們看他的《四愁詩》,就會發現這些明顯的特點: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

    前三句一個韻,後四句一個韻,而且句句押韻。這是七言古詩的發端,當然離七絕的形式還很遠,只不過七言的形式慢慢形成了。

    但是這種形式一直被上層文人鄙視,稱之為“體小而俗”,所以在漫長的時間段裡並沒有發展。而我們認為的七言詩至少不是句句押韻,單句不押,雙句才押。這種形式出現得非常晚,一直到南北朝時期的鮑照,才開始出現。

    《擬行路難》: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願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看到出對句,這就已經非常接近我們後來習慣看到的七言詩了。只不過還是句子多少隨意,沒有四句、八句之類的規定,但是在押韻和單雙句的聲調差異,已經和後來的單仄雙平一致了。

    不過還不是絕句。這只是七言的發展過程,而不是七言絕句。

    為什麼會出現四句、八句這些固定形式的詩呢?

    還是和音樂有關。

    魏晉南北朝之前,中原的雅樂端莊大氣,雍容,四平八穩,所以吟唱《詩經》之類的平正歌詞是合適的。到了南北朝時期,經歷過“五胡亂華”,在音樂上的表現就是少數民族音樂大量入侵,讓中原音樂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有意思,形成了和雅樂對抗的宴樂,並且飛快流行起來。

    而這種更復雜的音樂就需要更靈活、更長的歌詞來進行演唱。五言和七言才開始真正興盛。

    記住一點,詩是歌詞。

    隨著民間五、七言的流行,終於開始進入上流文人的法眼。這些上層社會的歌妓、音樂家們,就開始引進這種樂曲並使用新的創作方法。經過南北朝的發展到隋代,七言詩已經出現了多種形式。

    多句的歌行,八句的七言、四句的七言,都出現了。

    這就為後來的七言律詩、七言絕句打好了基礎。進入唐朝後,七言詩的這三種形式繼續發展,七言詩的地位被盛唐的詩人一舉而提高。像李白、高適、岑參、杜甫,都是七言古風的高手。

    隨著音樂的發展、歌女的傳唱、高階文人的創作熱情激發,七言絕句這種格式在初唐盛唐達到了頂峰。當平仄格律定型,七言律絕也就產生,成為格律體中一種固定格式。

    格律體的產生,並沒有鉗制古體詩的創作和發展,歷朝歷代,不講平仄格律的古體詩創作量遠遠高於近體詩。

    也就是說七言絕句中的古絕和律絕是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格律從來沒有否認古風,而如今卻有很多人打著“格律是詩詞表達的鐐銬”這種歪理來為自己寫不出好詩做藉口。

    格律和古風完全是可以共存的。

    只不過七言古絕產生在南北朝時期,甚至在民間可能更早,而七言律絕則產生在初唐。

    所以,說七言絕句是唐朝才有是不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為什麼那麼喜歡用無人機偵查別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