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范增跟張良誰更厲害?
7
回覆列表
  • 1 # 可洛加冰

    我覺得是張良厲害,從智謀和政治遠見兩方面比較。

    智謀方面

    要說智謀,一個張良劉邦誇獎他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一個范增老謀深算,經驗豐富,屢出奇招。兩個人在智謀上真是高手對高手。不同的是,張良是個很有認知性的奇才,張良精於算計的智謀是范增能夠看得見的,而其才藝志趣和獨有的創造性加上良好的溝通性,是范增所缺乏的。所以劉邦敬服張良的奇謀,張良也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傳遞給劉邦,從而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最大效用的發揮。

    范增呢,對於各種事件都能預見結果,並且能夠防患於未然,做事要求完整性,追求完美,所以在任何決斷上都要求要果斷、乾淨。這點事范增過人之處,但是范增在秉性上卻不如張良,范增容易自大,傍著自己年紀大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不管怎麼說,兩人在謀略上是不分高下的。

    政治遠見

    范增與張良各自服侍的主君,是楚國的項羽和漢王劉邦。良禽擇木而棲,范增和張良選擇了不同的主君,機遇的不同,二人的命運也截然相反。

    就統率能力而言,范增在項羽手下是有好幾次親自率軍作戰的,且每次征戰的戰績都不凡,可見范增的統率能力並不差,身為項羽帳下第一謀士,本來是想要輔佐他的好兄弟項梁的,結果項梁死了只好歸附項羽,可惜項羽是個沒有頭腦的匹夫,有帝王的氣度但卻沒有帝王的頭腦,手裡有個范增還不會用,屢次錯失除掉劉邦的良機,讓范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再來看看張良,他的上司是劉邦,雖說出身、地位不如項羽,還好腦子比項羽好使,再加上人品又好,身邊聚集了一幫好哥們有一群智囊團,張良在識人方面的運氣比范增好多了。鴻門宴上,是張範兩人的一次智慧交鋒,此次事件,張良知己知彼,范增卻顯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兩人對整個事件的演變,是舉足輕重,可謂關鍵人物。但是,兩人畢竟只是謀臣,唱主角的是雙方的決策者,是項羽和劉邦。鴻門宴上即使,范增的計謀再完美,輸給了決策者,這場正面角逐,張良笑到了最後。

    司馬遷給給范增的評價只有三個字“好奇計”,而對於張良則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對於二人孰高孰低,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筆者認為,在回答范增跟張良誰更厲害這個問題前,首先應該來分析一下多謀的范增和足智的張良在鴻門宴上的“真情對對碰”。透過言行舉止和隨機應變等方面的反應,兩人在四個方面存在差異。

    一是對所事君主的瞭解程度上的差異

    范增曾跟隨項羽的季父項梁,為其出謀劃策。項梁死後,范增便順理成章的跟從項羽征戰天下,在隨項羽征戰的過程中,范增理所應當的瞭解項羽這個人有勇無謀、自大輕敵、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既然知道這些弱點,那麼在實際作戰中就可以避重就輕,揚長避短,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范增一早便看出好酒色的劉邦入關後“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便極力慫恿項羽“急擊勿失”,兩人合力設下“鴻門宴”,借宴請之名,行刺殺劉邦之實。范增知道這場宴會的重要性,但是他對項羽太過自信,沒有料到項羽會改變初衷。項羽在項伯的勸說及劉邦刻意表現出來的謙卑下改變了殺他的想法,甚至誠意留他赴宴。范增在宴會上洞悉這一切後沒有及時向項羽說明,縱使范增“數目項王,所舉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項王依舊只是“默然不應”。可見,范增雖被項羽成為“亞父”,而且並肩作戰多年,彼此之間的瞭解和默契仍然是不夠的。

    反觀張良對劉邦的瞭解,讓我們深深信服。張良自投靠劉邦後,被任命為被任命廄將, 留在身邊當謀僚。劉邦重武將,不喜歡談經論道的書生,張良便向他不斷談論《太公兵法》,漸漸得到信任。他知道劉邦不像項羽那樣驍勇善戰,但是他善於權術、志向高遠、知人善任,非池中之物。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有交情,連夜進入劉邦的軍營,把鴻門宴這一絕密的軍事情報告訴了張良,讓他趕緊逃。張良不僅沒走,反而告訴了劉邦。劉邦非常害怕,因為此時的項羽要打敗他簡直易如反掌。張良臨危不亂、從容淡定,分析道:“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敗項羽嗎?”劉邦沉默了好久,答:“當然不能,現在該怎麼辦呢?”張良深知,此時項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於是向劉邦引薦項伯。勸諫劉邦用設酒款待、舉杯敬酒、為他祝壽、締結婚姻等手法籠絡了項伯,為次日鴻門宴的虎口脫險埋好了伏筆。

    二是宴會上用人的差異

    鴻門宴上,范增等人準備嚴重不充分,深知連埋伏也沒有安排,而且操之過急,臨時找了一個不能擔當大任的項莊來完成刺殺任務,結果刺殺失敗。首先在安排上,考慮不周全,既然知道宴會的重要性,那就應該全面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例如:假如項羽改變刺殺劉邦的主意,那麼改採取怎樣的策略來補救;刺殺失敗了,又該採取怎樣的計策進行下一輪的伏擊;在沿途設下怎樣的埋伏……這些都是應該在考慮之中的事情,然而范增卻沒有多加思考。其次在刺殺人員的安排上也是有問題的。范增深知“不者,若屬皆為所虜”,卻派了平庸的項莊擔此重任,項莊沒有殺人的膽量,幾次攻擊都不能成功刺殺劉邦,不知變通,喪失大好時機。同時范增只派了項莊這麼一個殺手,失敗後,沒有人繼續完成任務,最後劉邦成功逃脫。假如范增事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且委派幾個有勇有謀的武士去刺殺,那麼結局則會完全不同。

    再看張良這邊,做了三大準備,考慮相對周全,連善後問題都想到了。張良在評估過項、劉二人的實力之後,明白單靠武力硬碰硬是絕對贏不了項羽的,所以只能採取自保的策略。他主動聯絡項伯,為劉邦、項伯牽線搭橋,項伯才能“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言:“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這是其一。其二,張良考慮到范增的老謀深算,特意帶去了樊噲等百於騎精幹人才,以防萬一。在發現殺機後,立即召來樊噲,幫助劉邦逃去。其三,張良留謝,處理善後事宜,收拾尷尬局面,不卑不亢。

    三是對待君主態度上的差異

    范增在鴻門宴上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盲目自信,把一切設計好,讓項羽照著他的意思去完成,當形勢發生改變時,不能虛心和項羽等人商量,而是自己自作主張的安排項莊刺殺劉邦,最後項莊失敗,劉邦逃脫。鴻門宴上的座位“項王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而張良只能“西向侍”,可見范增態度的囂張。范增沉穩不足,而且粗暴易怒,對於這一點項羽不能理解,更加不能接受,鴻門宴上失敗後,只知道一味責怪項羽,不知道自我反省漸漸失去項羽的信任,最後在陳平反間計下,挑起了項羽和范增的矛盾,項羽徹底不信任范增,落得他憤然出走。

    相反,張良在處理和劉邦的關係上就顯得遊刃有餘了。他心中謹記著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曾逾越。在為劉邦出謀劃策時,總是時時、處處與劉邦商量,不妄作決定,謙虛謹慎。他認為劉邦稱王不是時候,很不策略,但並不明確否定,只是問了一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他認為不可以武力與項羽相鬥,也只是委婉地探詢:“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劉邦遠不像項羽那樣自信,張良卻仍然處處留心,始終把自己放在謀臣的位置上這是劉邦對他絕對信任的關鍵。在幫助劉邦取得天下之後,張良藉口自己體弱多病,逐漸從官場中脫身,激流勇退,張良也被劉邦讚賞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封為留侯。

    四是在勸諫上的差異

    在勸諫這一點上,范增的表現遠遠不如張良。范增在很多時候不是對項羽進行勸諫,而是為他安排好一切,讓項羽照著他所設計的藍圖去做事。項羽進入關中前後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項羽在政治上一次次的犯重大錯誤,如:坑降卒、屠咸陽、燒宮室、放棄關中、殺掉提建議的人等,暴露了項羽殘暴,以及以殺人為快的狹隘的復仇思想。項羽的所作所為,“增皆親見之”,但可惜的是,“未嘗聞一言”,從未聽到范增一句勸諫的話。在鴻門宴如此重要的宴會上,項羽改變心意,不想刺殺劉邦時,他也沒有及時進行勸諫。最終使項羽在違背歷史的方向、背離人民的要求上,越走越遠,以致最後被歷史和人民所拋棄,西楚霸王的神話就此破滅。

    雖然範曾在鴻門宴結束後有“唉!豎子不足與謀”的概嘆,但他仍然不放棄輔佐項羽的大業。在項羽想和劉邦自滎陽東西分天下時,是范增及時阻止,他知道“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所以“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劉邦在此時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不是項羽,而是范增,於是“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此時范增已經七十四歲,項羽的懷疑,無疑傷了這位為楚國天下鞠躬盡瘁的老忠臣,於是,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賜骸骨歸卒伍。”糊塗的項羽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范增在回彭城的路上,“疽發背而死”。

    范增死後,楚軍中再無可於他比肩的謀士,所以,在和謀士如雲的劉邦的戰鬥中節節敗退。由此可見,范增一人之才,足以抵過劉邦帳下所有謀士。蘇軾在《范增論》裡面說“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說的確實很中肯。司馬遷作為西漢的史官,能夠客觀的評價范增的才能和功績,更是難能可貴。

    綜上所述,范增的政治觀察力、才智謀略絕不遜色於張良,但是為什麼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則在於范增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而張良卻能做到知己知彼,始終明確自己的定位。因此,論綜合能力,還是年輕的張良更勝老邁的范增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扶桑花的葉子裡有白點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