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御史而行
-
2 # 伯虎42
長孫無忌,字輔機,生於隋開皇十四年,歿於唐顯慶四年(594年—659年),最後的關隴貴族大佬。父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唐太宗文德皇后同母兄,恆山王承乾、濮王泰、高宗治母舅,唐太宗肱骨大臣,玄武門之變主要推手。
長孫氏,出自北魏皇族,道武帝拓跋矽伯祖父拓跋嵩之後,世代為北魏、北周、隋士族高門,關隴軍事貴族。十一世至長孫晟,仕隋為儀同三司、左勳衛驃騎將軍、左領軍將軍、右驍衛將軍,多謀略,文武雙全,數度出使突厥,以高超外交手段降服突厥各部,突厥貴族尊稱其為“落雕都督”。
大業五年(609年),長孫晟去世,前妻所生嫡子長孫安業(新唐書曰長孫無憲)將繼母高氏及幼弟長孫無忌並其妹長孫氏趕出家門,幸得舅父高士廉援手,接至自己家中撫養,細心照料,情義深厚,恩同父子。
及至稍長,長孫無忌勤奮好學,博通文史,頗有計謀,並以布衣身份結識唐國公次子李世民,交往甚多,親善異於常人。舅父高士廉亦以為李世民志非常人,才華出眾。同時得知長孫氏伯父長孫熾十分欣賞李世民之母竇氏年幼時曾勸說舅父周武帝宇文邕為了北周大局優待突厥皇后。長孫熾認為竇氏睿智大氣,品德優秀,必然會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勸說長孫晟為年幼的長孫氏與唐國公家結下姻親,但是婚約將成時,長孫晟突然去世,長孫無忌兄妹寄居高家生活,一直未完成婚約。
大業九年(613年),高士廉決心完成長孫晟舊願,依禮制,將外甥女長孫氏嫁於唐國公李淵次子李世民。長孫無忌於李世民,在好友、心腹、助手之外,又多了姻親一層關係。
大業十三年(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十一月攻克長安,長孫無忌於李淵渡河時往見,並封授渭北道行軍典籤,輔佐敦煌公(秦國公、趙國公)李世民,跟隨征伐,參與機密,為李世民心腹第一,累遷比部郎中,授上黨縣公。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受隋恭帝禪,建唐,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終武德一世,高祖三子為爭奪大權,明爭暗鬥,傾軋不已。在唐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秦王李世民東征西討,功勳卓著,高祖封授秦王“天策上將”,許其建天策上將府,自置官屬,陝西以東皆由秦王處置,長孫無忌成為天策府重要成員。
李世民威望日隆,引起太子李建成極度不安及恐懼,為抗衡秦王的威脅,太子聯合齊王李元吉,共同謀劃,意圖謀害秦王。至武德九年(626年),雙方鬥爭已趨白熱化。天策府謀士,行臺考功郎中房玄齡憂心忡忡,擔心大禍將臨頭,與長孫無忌謀劃,力諫秦王“行周公之事,安定國家”,長孫無忌甚為贊同,聯合房玄齡、杜如晦一同向秦王進言,曉以利害,先發制人,誅殺太子、齊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並逼迫高祖禪位,於九月登基,即皇帝位,便是唐太宗。長孫無忌以功先授太子左庶子,並進位左武侯大將軍。
貞觀元年(627年),太宗評定輔佐創業功臣,長孫無忌被定為第一,晉封齊國公,授尚書右僕射、吏部尚書,實封一千三百戶。以功臣、勳戚、國舅身份,進入大唐最高權力中心。後因長孫皇后極力勸說,自己也擔憂恩寵過度、權勢過盛,帶來後患,數辭相位,改任開府儀同三司。貞觀五年(631年),長孫無忌與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四人,以創業元勳,賜一子為郡公。
貞觀七年(633年),長孫無忌授為司空,數次上表推辭被駁回,唐太宗下詔,追思自己創業艱辛,及長孫無忌的佐命功績,表示授官不以親疏,乃以才德準,長孫無忌受太宗恩寵,再度進入大唐最高權力層,貞觀十一年(637年)授世襲趙州刺史,改封趙國公,貞觀十六年(642年)授司徒,達到了臣子的巔峰,掌握相權二十餘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宗懷念當年金戈鐵馬,縱橫天下的輝煌往事,掛念老臣,繪二十四功臣影象懸於凌煙閣,時常往觀,長孫無忌位列第一。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謀反事發,長孫無忌會同房玄齡、蕭瑀、李勣,領大理寺、中書門下,審訊自己的長外甥。
此時長孫無忌已經是浸淫權力中心數十年的超級官僚,對於大唐下一代繼承人的選擇,他一來有著身份上的優勢,二來朝廷上的地位也無人能及。在太子謀反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他力主廢李承乾,並在剩餘兩個外甥的繼立選擇上,長孫無忌考慮魏王泰從小聰明絕倫,詩文俱佳,並喜好經籍、輿地之學,置文學館,士人文武紛投門下,政治勢力已成。且魏王恃才不恭,對於自己只是虛加應付,假使魏王繼位,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黨羽,絕不是舅父,至多在虛銜地位上敷衍一下自己,所以長孫無忌不願魏王為太子。
而晉王治,素來柔弱斯文,仁孝聽話,對於母舅也十分的依賴與尊重。長孫無忌作為大唐開國元勳,太宗佐命大臣,自然希望太宗百年後,貞觀年間內外政策能長久延續下去,貞觀老臣才能繼續執掌大權。這樣,一個仁孝、懦弱的皇帝,才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元老重臣們的選擇。
在唐太宗廢黜太子,同時剝脫魏王繼位資格的同時,長孫無忌促使太宗立晉王治為太子,親手提攜自己的外甥登上太子之位,並在太宗立太子治之後覺得太子文弱不類己,思想一度動搖,想改立英武類己的第三子吳王恪(隋煬帝外孫)之時,堅決反對並慷慨陳詞:“太子仁厚,守文之良王,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君乎!”,終使太宗作罷,由此獲得了太子的感激涕零。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崩於翠微宮含風殿,太子治繼位,即高宗皇帝,長孫無忌授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長孫元忌辭去了知尚書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主持朝政,“定策顧命元勳”當之無愧。
自貞觀中後期,至高宗永徽六年(655年),長孫無忌為皇帝之下實際第一人,長期輔佐太宗、高宗兩代帝王,處於權力頂層數十年,掌握大權。尤其是在更換太子之事中,長孫無忌從私心出發,為維繫權勢不墜,極力維護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摒棄魏王泰,選擇晉王治,得到太子治衷心感激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權位更增加一層保障,並大大鞏固了日後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太宗崩逝之後的朝政發言權。
永徽初年,大唐的實際執政者,是長孫無忌,以元舅、貴戚、勳臣身份,輔佐高宗,牢牢掌握了大權。並透過“荊王元景謀反案”、“駙馬房遺愛謀反案”,打擊政敵,排除異己,高祖第六子荊王李元景,太宗第三子吳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太宗堂弟江夏王李道宗,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第十七女高陽公主,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之子、太宗之婿柴令武,高祖之婿執失思力、薛萬徹,太宗之婿,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皆受牽連,或處斬,賜死,或流放,關隴新舊貴族的血腥爭鬥,達到了頂點。
吳王恪死前,曾詛咒:“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陷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一語成讖,已消滅所有政敵,權力膨脹的長孫無忌,沒有料想到自己一直關愛有加,忠心輔佐的外甥,對於自己的操控已經隱隱生出了不滿及戒心,皇權的排他性之下,至親也會反目。
一生經歷無數風浪險惡,歷仕三朝,登相位三十餘年,身為關隴貴族集團第一人的長孫無忌,最終卻敗給了來自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一個木材商人女兒之手。或者,確切的說,是敗給了新興平民出身官僚群體,及背後的皇權支援之下,而這,已不是本篇問答所涉及的範圍了。
回覆列表
長孫無忌,唐朝初期政治家,在象徵功勞的“凌煙閣”二十位唐朝開國功臣中排名第一位,可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認可,不僅僅是因為長孫無忌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李世民,而是一直以來,長孫無忌一直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不離左右,是李世民重要的智囊之一,從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到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以及坐穩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世民臨死的時候,念念不忘長孫無忌,叮囑當時的太子李治和褚遂良善待長孫無忌。李治登基為帝后,長孫無忌一步步的站穩了在朝庭的權位,牢牢掌控了朝堂的話語權,他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呢?
“認清形勢,以退為進”
貞觀元年,長孫無忌任吏部尚書,進封齊國公,作為功臣和國戚,深受唐太宗信任,後又官拜尚書左僕射,一時位極人臣,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在獲得權位和信任的同時,長孫無忌擔心權位過高會帶來災禍,於是多次請辭辭去相位。貞觀七年,太宗欲冊封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依然上表推辭。這一系列的請辭,使得太宗更加信任長孫無忌,為後來掌握朝堂話語權打下基礎。
“排除異己,獨攬大權”
太宗去世前,託孤於長孫無忌和李勣,而作為太子太師的長孫無忌自然而然更受高宗李治信任,李治即位後,長孫無忌迅速架空了李勣,獨攬朝政大權。為了除掉與自己有舊怨的人,消除隱患,在審理房遺愛謀反案當中,長孫無忌藉機誣陷吳王李恪參與謀反,因此房遺愛連同吳王李恪被賜死,江夏王李道宗、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也被流放嶺南。
實際上,長孫無忌算得上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立下了不朽功業,就算權傾一時,冤殺了吳王李恪,但是一直安守本分,沒有越雷池半步,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權者最怕的就是“外戚專權”。因此,長孫無忌的結局也是悲慘的,被流放黔州,子孫流放嶺南,最後被逼自縊而死,可謂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