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我先糾正幾個錯誤。第一染色體不是自我複製,是由許多種酶和分子伴侶(也稱腳手架蛋白)共同合作完成的。過程相當複雜,包括DNA的複製,各種組蛋白的合成,組蛋白核心的組裝,DNA和核心組蛋白的組裝摺疊,染色小體的進一步摺疊等等。

    第二,姐妹染色單體的DNA分子結構一定不相同,因為DNA是大分子長鏈物質,它的摺疊方式不一定相同;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端粒的原因母鏈DNA一定比子鏈DNA多一些鹼基(由於端粒酶在正常細胞中一般無活性,所以DNA複製時端粒會縮短,複製的次數越多端粒越短,當端粒消失時,再繼續複製的話正常基因有可能會丟失。這也是細胞調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只能說它的鹼基序列大致相同,所包含的遺傳資訊一般情況下都相同。

    第三,姐妹染色單體並不是並行的,而是交叉在一起的。

    第五,我在做核型配對時,據我實驗觀察,從未遇到過大小、形態完全相同的情況。即使肉眼已經看不出有差別,當用軟體分析時,運算結果總顯示有差別。只能取最接近的結果。

    不知道散播這些謬論的人是從那裡抄來或複製來的。

    下面我們開始說這個問題:

    要搞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染色體的結構。染色小體是它的基本單位,而染色小體是由組蛋白和DNA分子組成的。一條染色體就是無數染色小體形成的超級結構。當DNA自我複製或轉錄時,染色體就開始逐段地開啟螺旋,變成較為鬆散的結構,叫作染色質。染色質之所以叫作染色質,是因為它是細胞中對染料特別敏感的物質。

    細胞要分裂,染色體作為核內重要的遺傳物質自然也要分裂。如果不經過複製就分裂,會造成染色體的丟失,細胞就會死亡,所以染色體要完成複製後才分裂(有特殊細胞例外,如某些真菌和低等植物會故意丟失一些染色體)。伴隨著染色體複製的這個過程,姐妹染色單體逐漸生長出來。

    姐妹染色單體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由一條母代染色體的DNA經半保留複製後,新合成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分別與新合成的組蛋白結合,經超螺旋摺疊後形成的連在同一著絲點的兩條染色單體。為什麼叫它是染色單體?實際上就是當一條染色體生長成了連在一起的兩條時,其中的任意一條為了區別於染色體就叫做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前期、中期成對存在。在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後期,每對姐妹染色單體都隨著著絲點的分裂而彼此分開。分開後的姐妹染色單體,就成為獨立的染色體,隨著母細胞分裂進入兩個不同的子細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個月寶寶輔食食譜怎樣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