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ng33832

    如果我們相信陳慶之的神話,不妨想一想。陳慶之在此後,還活了十多年。如果梁武帝(蕭衍)給陳慶之七千軍隊,陳慶之就能動則打敗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大軍,如果梁武帝給他七萬軍隊、十萬軍隊,他豈非早就越過黃河,一口氣攻破長安、鄴城了?但後來的陳慶之,顯然沒有表現出這麼神奇的本事,雖然陳慶之始終是南朝最優秀的將領。 政治宣傳會編出許多神話故事,而我們後世看歷史時,更喜歡順著這種政治宣傳,寫出一系列英雄傳奇故事。 我們常常把陳慶之的失敗,歸於元顥不配合他。而在神話陳慶之的書中,常常因此把元顥貶得一無是處。[注1] [注1]:魏北海王顥既得志,密與臨淮王、安豐王延明謀叛梁;以事難未平,藉陳慶之兵力,故外同內異,言多猜忌。 但是我們在說過這種觀點時。必須得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元顥與陳慶之是什麼關係? 元顥是北魏皇帝(雖然他是南朝扶立的傀儡)。基於梁帝國的利益,支援元顥復國,自然是想趁勢控制北魏帝國;基於元顥的利益,他成為皇帝后,自然是想中興北魏帝國(成為真正的北魏皇帝),而絕不是死心塌地的給南朝當傀儡。既然如此,元顥處處限制南朝將領陳慶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注2] [注2]:顥欲從之,延明曰:“慶之兵不出數千,已自難制;今更增其眾,寧肯復為人用乎!大權一去,動息由人,魏之宗廟,於斯墜矣。”顥乃不用慶之言。 說得簡單點,對北魏帝國而言,陳慶之的軍隊,只是一隻稍加包裝的(連尾巴都沒有藏住)的侵略軍。[注3] [注3]:梁士卒皆恐,慶之解鞍秣馬,諭將士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掠人子女,亦無算矣........。” 既然如此,就算元顥願意毫無保留的支援陳慶之。支援元顥的北魏舊勢力,也不會接受這種事實。 事實上,當時普遍北魏舊勢力不願意支援元顥,就是因為元顥只是敵國扶立的一個傀儡。從這層意義上,元顥想取得北魏舊勢力的支援,想趁機中興北魏帝國,就必須得與陳慶之適當劃清界限。[注4] [注4]:顥既入洛,自河以南州郡多附之。.....軍司崔光韶獨抗言曰:“元顥受制於梁,引寇仇之兵以覆宗國,此魏之亂臣賊子也;豈唯大王家事所宜切齒,下官等皆受朝眷,未敢仰從!”長史崔景茂等皆曰:“軍司議是。”欣乃斬顥使。 陳慶之與元顥之間的合作,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因為他們之間,始終存在著控制與反控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日本人扶植汪精衛當總統,只是為了方便征服中國。就如梁帝國扶立元顥當皇帝,是為了方便征服北魏罷了。 基於日本人的利益,自然希望汪精衛與他們無條件的合作;但是基於中國的利益,就是另一回事了。基於梁帝國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元顥與他們無條件的合作,但是基於魏帝國的利益,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看,無論誰處於元顥的位置,也不會全心全意的和陳慶之合作。因為和陳慶之合作的太投入了,只會讓自己“漢奸”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不要說別人了,就是汪精衛和日本人合作時,也需要適當的表現一下他的獨立地位,而日本人也會適當的尊重汪精衛的這種要求。如果汪精衛處處聽從日本人,如果日本人絲毫不尊重汪精衛的獨立性,那對他們誰都沒有什麼好處。既然如此,元顥不全心全意的和陳慶之合作,有什麼值得非議之處呢? 我們之所以非議元顥,那是因為我們完全站在了南朝的立場上。這樣看歷史的角度,本身就是非常離奇的。因為,按這種論調,元顥作為北魏皇族成員,全心全意的勾結敵國征服本國,才值得人稱讚。 梁武帝為什麼讓陳慶之率領七千人北上,而不是率領三五萬人,甚至七八萬人北上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朝出動這樣多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的。事實上,陳慶之能在江北迅速開啟局面,就是因為他的力量比較薄弱,所以當地利益集團並沒有把他當成主要敵人。[注5] [注5]:魏元天穆將擊邢杲,以北海王顥方入寇,集文武議之,眾皆曰:“杲眾強盛,宜以為先。”.......天穆以諸將多欲擊杲,又魏朝亦以顥為孤弱不足慮,命天穆等先定齊地,還師擊顥,遂引兵東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張作霖能統一東北,與日本人的支援絕對分不開。但是日本人對張霖的支援,一直都停留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範圍之內。換而言之,日本從來也沒有動用大規模的軍事力量,直接協助張作霖爭奪東北控制權。 如果日本人支援張作霖時,敢投入數萬大軍直接參戰。那日本雖然強大,張作霖雖然很有本事,但是他們也會輸得很難看。因為這樣的日本、這樣的張作霖,會受到整個東北本土利益集團的共同排斥。而一個受到當地利益集團共同排斥的軍政集團,是不可能在當地站住腳的。 梁武帝當時讓陳慶之率領七千人北上,支援元顥復國。也是如此的。 因為陳慶之只率領了七千人,所以藉著支援北魏皇族成員的旗號,自然可以迅速在中原地區開啟局面。如果陳慶之率領三五萬軍隊、甚至七八萬軍隊深入中原,不要看他率領的軍隊多了,但他也無法這樣容易的,就能在中原開啟局面。因為,這會引起北方利益集團的共同敵視。事實上,成為北方利益集團的共同敵人後,幾千軍隊進入北方,也就是給人家當一盤菜罷了。 梁武帝派譴七千人北上,其戰略目標,自然會控制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範圍之內。換而言之,梁帝國派軍北上,只是為了建立一個親梁的北方政權,或是為了能在北方進行一定程度的滲透。 在當時背景下,北方的一些利益集團出於自身的利益,自然願意與梁帝國派譴軍、梁帝國支援的北魏皇族成員合作。而在這種背景下,梁帝國的戰略目標,自然也有可能實現。[注6] [注6]:顥使黃門郎祖瑩作書遺魏主曰:“朕泣請梁朝,誓在復恥,正欲問罪於爾朱,出卿於桎梏。卿託命豺狼,委身虎口,假獲民地,本是榮物,固非卿有。今國家隆替,在卿與我。若天道助順,則皇魏再興;脫或不然,在榮為福,於崐卿為禍。卿宜三複,富貴可保。” 如果梁帝國派譴三五萬、甚至七八萬軍隊北上。其戰略目標,自然就不會限定在建立一個親梁的北方政權,或是向北方進行一定程度的滲透了。至少北方的利益集團,絕不會相信梁帝國的戰略意圖,會這樣簡單。就是梁帝國賭咒發誓說,自己派軍北上的目的,就是如此簡單。也絕不會有人相信的。 如果不能獲得北方利益集團的支援、合作,梁帝國不要說派譴三五萬、七八萬大軍北伐了,就是發動傾國之軍北伐,也無力在中原地區迅速開啟局面的。 不論我們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戰役,說得多麼神奇,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場北伐,從頭到尾也不過三個月時間罷了。當爾朱榮率領北魏軍事主力返回中原時,陳慶之很快就全軍覆滅,孤身逃回了江南。[注7] [注7]:爾朱榮自追陳慶之,會嵩高水漲,慶之軍士死散略盡,乃削鬚髮為沙門,間行出汝陰,還建康,猶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 如果我們這樣去看這段歷史,陳慶之的這次北伐,自然沒有什麼神奇之處(雖然這種成就,非常了不起,但實在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但歷史喜歡抹去當時的背景下,並編造種種離奇的內容。 陳慶之的北伐,與東晉從前的北伐,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換而言之,北伐的最大成就,依然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從未越過黃河以北。再換而言之,南朝軍隊不要說越過黃河了,就是想長久的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中原),也是無法實現的。 天下大亂後,黃河以南地區(以洛陽為中心),從來不是什麼戰略要地。一個軍政集團進入這種地方並不難。因為不會有一個實力派全力爭奪這種地方的。但一個軍政集團想守住這種地方,那就有些太難了。因為這種地方,就是一個游擊區、緩衝區,一個軍政集團,如果立足這種地區與強敵作戰,隨時都會讓自己陷入被動之中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爾朱榮、高歡都不曾親自坐鎮洛陽看出來。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爾朱榮、高歡都不想把都城設在洛陽城看出來(爾朱榮想遷都到晉陽、高歡則把都城遷到了鄴城)。

  • 2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這樣的戰績一聽毫無疑問是被誇大了的,陳慶之帶領著的軍隊肯定攻打過不少敵人,但是四十萬這個數字就非常的有水分了。這個戰績的由來是陳慶之北伐滎陽城,而且勝利了。作為勝利的一方,南梁自然是要普天昭告了。而寫歷史的南朝人也是往誇張的地方寫的,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梁書》,真的非常的浮誇。

    回到正題,陳慶之既然能夠成為名將,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當名將並不一定要天下武功唯我第一,謀略也非常重要。陳慶之雖然不善於騎射,但是膽識卻是別人不能比的。陳慶之可以說是非常有謀略的將軍,在他的征戰生涯中,也只有兩次敗仗。

    此前,陳慶之的兩千步兵對戰北朝的兩萬騎兵,居然打成了平手,可見其戰力強悍了。除了戰力這個問題之外,陳慶之能夠攻進洛陽,主要原因還在於北朝的魏國輕敵的原因,說白了就是鑽了空子。

    當時的魏國正處於多事之秋,不僅要對戰南梁,還要應付在國內舉行起義的起義軍。這內憂外患之下,魏國決定先將內患解決了在對付南梁,於是大軍就全部去剿匪了。陳慶之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空檔,趁著魏國國力空虛,殺進了洛陽城。

    其實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績有很多,但是都沒有硬碰硬,都是利用地理優勢以及計謀來完成的。因此,陳慶之不管用了什麼方法,他都完成了一個在當時非常不可能完成的壯舉。因此,不管他用多少人是用打敗了敵人,在當時的南朝自然是可以隨便吹牛了,而作為被打敗的魏朝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不然,怎麼北朝的史書中對這一段提也不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胖新娘穿什麼婚紗好看顯瘦的婚紗款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