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門猿
-
2 # 黯然我傷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外交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孔明在三國演義裡面是一位幾乎接近神化的人,總能料敵制勝,計謀無盡,為劉備三分天下。於蜀建興12年(234年)病逝五丈原。演義裡面是諸葛亮為自己點起了一盞燈,只要燈不熄滅他便可以在活多少年,但是燈被魏延給碰翻熄滅了,隨之諸葛亮續命無望病逝五丈原。
其實這畢竟是演義,是小說中的東西,哪能全部當真呢,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確實病逝於234年,是由於勞累,事必親躬,最後積勞成疾。想想現實中又怎麼會有能夠續命的明燈呢。那種說法不過是被神化了的一種說法。
諸葛亮的情況根本就不關魏延的事,最起碼在這個長明燈上是不關其事的,本質上是由於孔明長期太過於勞累而造成的!
-
3 # 丨為天地立心丨
諸葛亮續命失敗,首先要怪司馬懿佯攻導致了魏延去見諸葛亮。而天道輪迴的是,諸葛亮當年就要殺魏延,今日因魏延揭開帳篷出現了一陣風,刮滅了主燈而續命失敗。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諸葛亮生前三把火把自己陽壽燒盡。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火燒藤甲軍,都是風幫助諸葛亮燒死敵人,今天風讓諸葛亮告別人世。這個就是道教認為的天道承負。
其實諸葛亮一心為漢,鞠躬盡瘁,積勞成疾,陽壽已盡,怎麼會續命成功。魏延的過失導致續命的失敗,這只不過是不讓軍心大亂的藉口罷了。
-
4 # 聖地一凡
孔明祭燈不合天意燈,無魏延怎能“燈滅”。因為漢朝天下已盡,此乃天意,天不佑矣。孔明火燒司馬懿父子,眼看司馬懿父子即將滅頂之災,突然天降大雨救了司馬,諸葛亮仰天長嘆。此乃三國歸“晉”為司馬家天下,豈能滅司馬!
-
5 # 天緣神之夢
諸葛亮為匡扶社稷,為了完成劉備之託。多次不顧自己安危,勞民傷財。跟先後關張五虎將都去世了。對此與司馬懿大戰,多次不能取勝。已知大勢已去再無回天之力。以前是聯吳抗曹。就怕曹操和東吳聯手蜀國亡咦。諸葛亮學有八陣之法。也會作法借風。點七星燈也是命數。
-
6 # 國學生活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諸葛亮的死因,所以大家都認為在最後諸葛亮之死和魏延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那麼問題就來了,當初魏延為什麼會把七星燈的主燈給撲滅呢,在歷史上諸葛亮真的就是因為魏延而死的嗎?
事情的起因在於諸葛亮和司馬懿多年的對峙,那是八月中旬的一個秋天,諸葛亮帶領著他的軍隊去往在西北地區的司馬懿,也就是向曹魏進攻,但是讓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懿堅決不讓軍隊出城,根本沒有要迎戰的打算,而且不論諸葛亮的蜀軍有什麼動作,說什麼侮辱人的話,司馬懿都完全不為所動。面對著司馬懿的烏龜殼戰術,諸葛亮也是完全沒轍了,他也只能帶著自己的軍隊在司馬懿的陣前耗著,力圖尋找著司馬懿的破綻。
司馬懿其實也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拖著諸葛亮,這樣等到時間長了,蜀軍的軍糧等都處於告缺的狀態,士兵計程車氣也逐漸下降了,那麼他的勝算就大大增加。就在這樣的狀態下對峙了幾個月以後,諸葛亮的病情也是越來越嚴重了,所以他也就不得不在軍帳中想要透過“七星燈”施法的方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施法成功的話可以續命12年,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實現遠大理想。
所以在一個寂靜的夜晚,諸葛亮一個人在帳中點燈祭拜,在他的帳篷的外面還派了幾個人守衛,等到拜完後,他就“終日步罡踏斗以禳之”,這也是“步罡踏斗”這個成語的由來。司馬懿夜觀星象,知道諸葛亮命不久矣,又不敢深信,派夏侯霸領兵來探,卻不料魏延誤認為劫寨,匆匆奔至帳中報信,將本命燈踏滅。諸葛亮擲劍嘆曰:生死有命,不可挽也。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諸葛亮就一直在吐血,病死於軍帳中。
諸葛亮討伐曹魏,與司馬懿交鋒,以及病死於軍帳中等都可見於史書。那麼諸葛亮的死和魏延撲滅主燈是否有直接的原因呢?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關於這一情節在史料中並沒有相關記載,這或許是羅貫中故意將諸葛亮的死和魏延扯上關係。原因也是很簡單,因為魏延這個角色在《三國演義》中就不是一個所謂的“好人”(諸葛亮看出其腦後有反骨),所以這也就註定著他不會有一個好結局,而羅貫中把諸葛亮的死“嫁禍”給魏延,這就讓魏延的死來得理所當然了。
-
7 # 我是江湖小人物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命運,其實是按照道教的天道承負來的,既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也包“含前人有過後人遭殃”。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面四次用火攻消滅敵人,第一次是火燒博望坡,第二次是火燒赤壁,第三次是火燒藤甲兵,第四次是火燒上方谷。
在火燒博望坡中,劉備軍隊數千,曹操軍隊數萬,不得已之下,諸葛亮採取了火燒的計謀,這一燒曹軍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此為諸葛亮第一次傷天和。
在火燒赤壁的時候,諸葛亮和周瑜都想到了火攻的辦法,但是諸葛亮就是不出頭,就等著周瑜提出這個辦法,也是擔心再次火燒傷了天和日後要有承負。但是諸葛亮還是為火燒赤壁,行法術借來了東風,此為諸葛亮第二次上天和。
在火燒藤甲兵的時候,諸葛亮再次傷天和折壽,而且導致了天命出現了偏移。直接讓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的時候出現大雨,救了司馬懿一命,不然北伐路上就是一路坦途了,會不會是蜀漢一統天下也尚未可知。
再讓我們看看諸葛亮續命失敗。那次續命失敗,首先要怪司馬懿佯攻導致了魏延去見諸葛亮。而天道輪迴的是,諸葛亮當年就要殺魏延,今日因魏延揭開帳篷出現了一陣風,刮滅了主燈而續命失敗。
在博望坡,在赤壁,在滇池,都是風幫助諸葛亮燒死敵人,今天風讓諸葛亮告別人世。這個就是道教認為的天道承負。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一放水淹死的不僅僅是曹軍,還有百姓。雖然日後關於因功封神,但是《三國志》中記載了魏滅蜀漢之後,講關羽的子嗣全部殺死,後世自稱是關羽後人的不過是冒名(注:僅代表作者觀點)。
後世民國政府,花園口決堤淹死數十萬人,導致黃河改道,間接1942年的河南饑荒,這事為他們日後被趕出大陸做好了前賬。
自然,提議火燒赤壁的周瑜也英年早逝。
別外一位使用火攻的陸遜,他在今天的重慶巫山北部火燒連營,燒死了數萬蜀漢軍隊,直接導致了他日後英年早逝還不算,子孫還被誅滅三族。
不過也有玩笑話,說諸葛亮問天借命不成,是因為他的信用太差,草船借箭沒還,借東風也忘記還了。但是《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命運,都承載了天道承負,魏國的曹丕逼漢獻帝劉協讓位,日後他的子孫也遭遇了同樣的待遇。
天道好輪迴,不信回頭看蒼天饒過誰,別因為報應沒到就沾沾自喜,天道承負是會落到你後人身上的!
回覆列表
七星續命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而演義在大方向上是比較尊重歷史真實的。諸葛亮在現實中真的死於這一年,所以演義也沒法給他續命。這裡起決定作用的並非個人的奮鬥,而是歷史的程序。
此外,從藝術上來講,向天祈命而以失敗告終,給諸葛亮的命運增添了一抹濃重的悲劇色彩,為後面丞相之死這個重要情節多做一層渲染。
既然結局已經確定,接下來就是情節怎麼安排的問題了。為了維持諸葛亮的形象,祈禱儀式最好是意外失敗,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如何造成意外?這個黑鍋就落在魏延頭上了。
為什麼是魏延來背鍋?因為演義裡有【遺計斬魏延】這個情節。為了讓【魏延被殺】這件事變得合理,羅貫中在前面做了很多鋪墊,包括給魏延加了“反骨”這個設定,以及不動聲色地給他增添各種負面表現的小情節,以逐步降低讀者對魏延的好感。
說實話,我小時候看三國,讀到諸葛亮延壽大計被破壞這一段,也是對魏延氣不打一處來。這樣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
1.因此,七星祈命失敗的主幹就有了,羅貫中已經決定,就由你來背這個黑鍋。
主體已經確定,接下來是安排前因後果,使情節變得合理。
2.魏延總不可能無緣無故去害諸葛亮,所以要給他安排一個合理動機。演義中,安排此時魏軍趁夜攻擊(試探諸葛亮是否生病),魏延匆忙趕來報信。
有緊急軍情而來稟報主帥,這是合理的行為。因此前因就安排好了。
孔明在帳中祈禳已及六夜,見主燈明亮,心中甚喜。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鬥,壓鎮將星。忽聽得寨外吶喊,方欲令人出問,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3.在儀式失敗之後,闖了這麼大一個禍,也不可能毫無動靜就收場。所以羅貫中安排姜維大怒,拔劍要殺魏延。
魏延惶恐,伏地請罪;姜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這個時候,魏延也知道自己闖了禍,所以“伏地請罪”,姜維如果一劍下去,估計魏延就真的人頭落地了。
但魏延又不能死在這裡。所以接下來作者就讓諸葛亮阻止了姜維:
孔明止之曰:“此吾命當絕,非文長之過也。”維乃收劍。當然,放過魏延,也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諸葛亮的解釋是“吾命當絕”。其實,在祈命之前,諸葛亮就說過:
孔明曰:“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可見,丞相是知道天命難違的,他只是試著盡一盡人事而已,諸葛亮已經知道,他這麼做,本來就是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現在失敗了,不管是怎麼失敗的,終歸是天命難違。既然是天意如此,那就並非魏延的責任。既然魏延沒有責任,那就不應該殺。
這就是諸葛亮七星續命失敗的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