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冷雨瀟瀟清明節

    魯先聖

    清明節是一個讓人傷懷的節日,到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去陵墓祭掃先人。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比喻這個節日最形象的詩句。

    《論語學而》中有句“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無論是歷代的文人墨客,還是普通百姓,也都從這裡得到文化的啟示與引領。

    清明節其實有多種含義,清明節和平時說的清明不同,清明節和民間的寒食節也不同。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4月5日或6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之意。古人“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正是這種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清明一到,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民間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農諺。

    而“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說:“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淨明潔。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裡說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溫、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而“清明節”則不同,是指在“清明”這天以掃墓祭祖為主要內容的節日。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開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固定的習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民間的“寒食”是冷飯的意思。就是說,寒食節這天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寒食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然而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裡時,介子推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有人出了個主意說,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必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但是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原來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由於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也有說是前兩天的),其內容又是祭奠,故時間一長,許多人就把寒食節和清明節混淆,當成一個節日了。其實,寒食節祭奠的是介子推,清明節祭奠的是自己的親人。

    清明掃墓,古人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但不論如何,清明節這一天,是中華民族一個具有不尋常意義的日子。四海之內,回家路上,奔跑的,是一個個沉重的身影。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懷揣著一顆虔誠的靈魂。

    魯先聖的文章一直很不錯,我也很喜歡

  • 2 # DevilOrNot

    冷雨瀟瀟清明節

    魯先聖

    清明節是一個讓人傷懷的節日,到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去陵墓祭掃先人。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比喻這個節日最形象的詩句。

    《論語學而》中有句“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無論是歷代的文人墨客,還是普通百姓,也都從這裡得到文化的啟示與引領。

    清明節其實有多種含義,清明節和平時說的清明不同,清明節和民間的寒食節也不同。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4月5日或6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之意。古人“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正是這種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清明一到,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民間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農諺。

    而“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說:“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淨明潔。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裡說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溫、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而“清明節”則不同,是指在“清明”這天以掃墓祭祖為主要內容的節日。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開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固定的習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民間的“寒食”是冷飯的意思。就是說,寒食節這天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寒食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然而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裡時,介子推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有人出了個主意說,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必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但是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原來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由於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也有說是前兩天的),其內容又是祭奠,故時間一長,許多人就把寒食節和清明節混淆,當成一個節日了。其實,寒食節祭奠的是介子推,清明節祭奠的是自己的親人。

    清明掃墓,古人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但不論如何,清明節這一天,是中華民族一個具有不尋常意義的日子。四海之內,回家路上,奔跑的,是一個個沉重的身影。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懷揣著一顆虔誠的靈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繪一些鵝卵石畫,有喜歡的吧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