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清朝入關後經過一百餘年的所謂“康乾盛世”後,到乾隆後期已經出現由盛轉衰的跡象。由於“康乾盛世”時期人口激增,大量人口無法從事農業生產,成為無業遊民,民間秘密結社盛行,乾嘉時期比較著名的白蓮教起義等農民起義已經顯現出清王朝的統治危機。在此時代背景下發生的嘉慶八年皇帝遇刺案雖然是一起偶然發生的個案,但其中也有某種必然性。

    (嘉慶皇帝畫像)

    嘉慶八年(1803年)農曆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由圓明園返回紫禁城齋戒。當日嘉慶帝像往常一樣從神武門乘御轎準備進入順貞門。正在此時,突然有一大漢手持短刀從神武門西廂房竄出,衝向嘉慶帝的御轎。此時嘉慶帝隨行守衛隨從一百多人卻無人上前阻攔,那人已經迅速接近嘉慶帝,電光火石之間,嘉慶帝的侄子定親王綿恩衝上前去,來人提刀刺向綿恩,綿恩頓時血流不止。綿恩的挺身護主為其他守衛隨從贏得了時間,御前侍衛扎克塔爾、珠爾杭阿、喀喇沁公丹巴多爾濟等一擁而上,將此人合圍。嘉慶帝的御轎得以走脫,順利進入順貞門內。喀喇沁公丹巴多爾濟身上三處受傷,眾人經過激烈搏鬥終將此人擒獲。

    (圓明園復原圖)

    事後嘉慶帝遇刺的訊息不脛而走,清王朝守備最為森嚴的紫禁城內竟然發生行刺皇帝的案件,一時間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群眾自然議論紛紛。嘉慶帝下令軍機大臣與刑部嚴審該人及與之相關人員。原來此人名叫陳德,是北京人,出身窮苦,妻子已經去世,有兩個兒子。由於長時間找不到工作,陳德有意主動尋死,但為了死的轟轟烈烈遂有了刺殺皇帝的念頭。二十日那天,陳德攜大兒子走到神武門,見到嘉慶帝到來後,陳德手持短刀行刺,心裡做好了被守衛亂刀砍死的準備。而陳德的大兒子則在慌亂中跑回了家中。

    (今日的故宮神武門)

    審訊大臣們並不相信陳德如此荒誕的行刺理由,夜以繼日的嚴刑拷打,追問是否受人指使,陳德堅稱自己是走無出路,有意尋死。此案即告結案,嘉慶帝相信了陳德的供詞,並將此事歸因為“天下之大、何所不有”。對於此案,嘉慶帝僅下旨將陳德凌遲,兩個兒子處決,並不株連九族。從嘉慶帝對此案的下旨來看,他並未將此案放在心上,仍想著做一個勤政愛民的仁君。但陳德只是當時無數窮苦出身、走投無路的無業遊民之一,這起個案是對清朝統治危機的一次警示,在偶然之中也有必然。

    參考資料:《嘉慶八年皇帝遇刺案(上)》,《紫禁城》2009年第1期;

    《嘉慶八年皇帝遇刺案(中)》,《紫禁城》2009年第2期。

  • 2 # 大文創之淘歷史

    嘉慶八年二月二十,早晨,嘉慶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按慣例,他要在神武門換御轎進宮。此時,一條大漢從神武門西廂房內躥出來,直奔皇帝的座駕,手裡還拿著一把短刀。

    由於事發突然,嘉慶身邊的侍衛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眼見大漢就要衝到轎跟前了,轎旁還算清醒的定親王才衝上去阻擋大漢,幾名侍衛也開始與大漢搏鬥。早已嚇得魂飛魄散的嘉慶慌忙在幾個侍衛的掩護下逃進了神武門。

    所幸,行刺事件無一人死亡,只是定親王的袍袖被刺破,一個侍衛被刺了三刀。

    驚魂未定的嘉慶聽到刺客被抓的訊息,心緒稍稍平穩了一些,大罵手下無能,並命令軍機處會同刑部嚴審大漢,一定要揪出幕後主使和同謀黨羽,嚴懲不貸!

    會審的官員們原以為得動用大刑才能讓大漢招供,哪知剛一審訊,這位大漢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大漢名叫陳德,北京人,47歲。其父母本是北京一官宦人家的家奴,後來跟隨主人到了山東。陳德31歲時父母雙雙亡故,他便帶著妻兒到北京投靠表姐和外甥,當起了北漂。外甥是內務府包衣,也就是皇家奴僕,便介紹陳德到內務府造辦處做事。

    由於身處內務府,陳德時常在皇城各宮裡跑腿,為娘娘們送各種生活用品,久而久之,也就對宮內行走路線以及皇帝的護衛情況比較熟悉,為他日後行刺打下了基礎。

    後來,年過40的陳德被內務府裁掉,他不得不帶著家人在北京幾家大戶人家打短工,經常飢一頓飽一頓。嘉慶三年,陳德夫婦到孟家當廚子,這才又安頓了下來。哪知安穩的小日子剛過三年,媳婦就病死了,陳德只能自己拉扯兩個兒子過活。

    誰知次年秋天,岳母又癱瘓在床。岳母原先還能為家裡操持一下家務,如今全家四口的大小事情全得指望陳德一人。一連串的不幸,讓陳德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為了發洩煩悶,陳德時常喝點小悶酒,發發酒瘋。嘉慶八年二月,孟家嫌他家幹活的人少,陳德還愛耍酒瘋,就把他辭退了。

    他越琢磨心路越窄,生不如死的感覺讓他有了輕生的念頭。可就算死,我也得出個名,讓天下人都知道有我陳德這麼個人。恰在此時,他看到大街上正在墊道,一打聽才知道原來皇帝要從圓明園回紫禁城齋戒。陳德靈機一動,心想出名的好機會到了,要是能把皇帝給整死,那我可要“流芳百世”了!十九日晚上,憑著對皇宮環境的熟悉,陳德偷偷混進神武門,藏到了西廂房……

    聽完供述,在場的大臣們面面相覷,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誰會為了出名而想用刺殺皇帝來求死?荒唐至極,肯定是這傢伙胡編亂造,蓄意隱瞞實情!他們用了種種大刑,可無論如何折磨,陳德就是不改供詞。

    眼見陳德已經奄奄一息,大臣們只好回去覆命。嘉慶看了卷宗,又羞又惱,竟然是失業奴僕的激情殺人,毫無政治陰謀,這也太匪夷所思了!他本想從陳德口中得到關於謀反組織的情報,沒想到空歡喜一場。

    案子終於了結,嘉慶也挺狠,大筆一揮給陳德定了個謀逆罪,將其凌遲處死。按照大清律,謀逆罪凌遲處死者,其子女未滿16歲的應發配邊疆為奴,陳德的兩個兒子都未滿16歲,可嘉慶為了斬草除根,連孩子也一同殺了。

    就這樣,一場失業者的激情殺人案總算平息了,不過坊間依然流傳著關於陳德殺人的各種談資。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劉 永

  • 3 # 看遍山川

    1803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回紫禁城,走到紫禁城北邊神武門下馬換轎時遭到一持刀漢子欲行刺殺。

    幸虧御轎旁的定親王綿恩和另外幾個侍衛和刺客拼死搏鬥,才使刺客行事未遂,並活捉了持刀刺客。

    朗朗乾坤竟然有人行刺皇帝,被嚇到了的嘉慶下令讓軍機大臣和刑部官員會審此案。在嚴刑拷打下,刺客陸陸續續交待了一些情況,得知刺客名叫陳德,47歲,喪妻,有兩十來歲兒子和一老母,窮困潦倒,靠人接濟度日。

    據陳德講他先前在京城當官的家裡幹廚師,後來被人趕了出來,向人借了一間屋子後出來找活幹,可什麼活都沒有找到,萬念俱灰想著尋死。白死了不值,就想去刺殺皇帝,這樣可以驚天動地,也夠本了。

    就這麼個動機會有誰相信呢,沒有主謀,沒有幫兇,他怎麼知道那一天皇帝要回紫禁城,又是怎麼混進紫禁城的,一身老百姓衣服怎麼從他交待的從東華門混入再走到神武門,沒有碰到侍衛麼,還向宮人打聽皇帝將從哪個門入宮。

    這些問題不弄清楚,沒法結案向皇帝交待。可再怎麼用刑,陳德還是這些供詞,堂官門也投鼠忌器,萬一上刑過重把他整死了,也不好向上交差。

    嘉慶也納悶,陳德僅僅是走投無路才刺殺皇帝,於是讓九卿科道官員加入審訓隊伍,加大審訊力度。

    大臣們又賣力地審理了幾天,陳德除了有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還是那幾句供詞。大臣們把刺客陳德的兒子,以前幹活的東家,借住房子的房東,凡是和他有過聯絡的人都過堂一遍,那些人要麼對他的行蹤一無所知,要麼聲稱和他早斷了聯絡。官員們還是找不到任何此案有更大黑幕的證據。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官員們的心態發生了微妙變化,外界對此案的傳言聲起,大臣們擔心的是不用刑吧陳德不老實交待,用刑吧萬一死了大臣們也不好交待,而且這個陳德如果屈打成招,亂咬一番,他以前在好幾個官員家裡做過事,可是知道幾個官員名字的。

    其實大臣們的心思嘉慶也有察覺,這個案子久拖不決,會引起人心浮動,大臣們承擔辦案不力外,陳德萬一胡言亂語,朝廷上下會引起政治風波。

    二月二十四日,嘉慶皇帝下旨了結此案。聲稱所有審理此案的大臣都盡心盡力,他嘉慶雖然繼位以來沒有做出多少仁政,但也不會胡亂殺人,也不會隨便猜忌朝中每一個大臣。陳德行刺實屬瘋狗咬人咎由自取,凌遲處死,嘉慶還獎勵了有功的隨從和侍衛,同時也處分了一些把守宮門不力的人員。

    嘉慶遇刺案雖然結案了,是什麼原因使陳德會驚世駭俗地刺殺皇帝,也各說紛紜。當時社會處於所謂康乾盛世末期,人口膨脹,農民失地問題嚴重,無業流民日益增多,各階層矛盾在虛假的繁榮下醞釀積聚,大清像一鍋架在火上的熱水,已然在鼎沸的前夜。

    無業遊民陳德的行為看似偶然,實屬必然,這件事本身是大清國根基動搖前的前奏,是驚天動地大地震的預兆。

    當然也有認為陳德行刺案與和珅案有關,嘉慶一上臺就整死了和珅,和珅那麼多年總是有很多親信,陳德就是和珅那些親信集團派去行刺嘉慶的,這個說法在沒有明確證據出現前,也不能否定,只是有一點故弄玄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玉門關的詩句有哪些?